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机器人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及MATLAB仿真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机器人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及MATLAB仿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机械手是工业制造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军工、半导体制造、太空探索等领域。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够接受指令,并能准确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的某一点进行工作。由于其在3D打印、喷漆机器人、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滑模变结构控制SMC由于其快速的瞬态响应和对不确定性和扰动的鲁棒性,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问题描述

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可以描述为: 给定一个参考轨迹,找到一个容许控制u,使得实际的关节角度与参考的关节角度误差最小,从而使得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上参考轨迹。

 

理论分析

1滑模控制基础概念

1.1滑模控制定义

滑模控制(SMC)也称为可变结构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非线性性能是控制的不连续性。该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的区别在于“结构”系统的状态不是固定的,但是在动态过程中,它可以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例如偏差和其导数)有意地进行更改,从而迫使系统以预定的“滑动模式”状态轨迹运动。滑模的设计可以不受对象参数和干扰的影响,滑模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对参数变化和干扰不敏感,无需在线系统识别,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通过不连续控制有意改变系统结构将相位轨迹驱动到稳定的超平面或流形的系统。不受干扰和参数变化

1.2滑模趋近律

滑模控制下的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从系统初始状态到滑模面;

(2)在滑模面上滑模到达系统平衡点;

2.将趋近律引入到(1)阶段设计中,对(2)阶段设计快速终端滑模。2.“全局”、“快速”、“终端滑模”中的“全局”表示滑模没有(1)阶段,因此不使用趋近定律。

4个基本趋近律表达如下:

 

(1)等速趋近律:

 

aa3f552fe4bed380f6f7da8e10abdaff.png

(2)指数趋近律

 

66ef10a61ebdae78150a08d1711b9302.png

(3)幂次趋近律

 

dfa7d5c8d781eaeb836742be6441cc99.png

(4)一般趋近律

 

64de6fa1e568e959bfea17e313bd3c07.png

 

3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模糊滑模控制

3.1 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由牛顿欧拉公式得n自由度机器人关节空间动力学方程为:

34613724317330e653f278e3d758c4ca.png

设系统误差为:

6b6928e40720213aa06abccc871d53f0.png

则误差的微分得:

962d980a79dd0252d6c28d5ad19030dc.png

选择滑模函数为:

eb8316161a4882aa6a10ea2b27888348.png

则对滑模函数s求导得:

4132d539b7187f9560c3a33ba398011b.png

因为系统方程可变形为:

63eb970371cdf1605b878cd1aadba6ab.png

所以:

ddd39dd65a420394807e215ddb2ac993.png

选取指数趋近律为:

0dc813ce54874d7a441f9b5c919f9d74.png

所以基于指数趋近律可设计u,将两公式合并:

67a023d6b9e064fa69fd021c64e736de.png

则控制律u为:

d62c4c1e60a3d7fa31b6488af246dbd8.png

已知只要得到滑模平面(切换面s)和滑动模态的控制律u,滑动变结构控制就能完全建立起来。

下面证明其滑模平面稳定存在滑动模态:

第一步:取李雅普诺夫函数

a9f2cd8056f8b3ba64f95f8da2b4a0cb.png

由于

69cf7ba4ed6c3ad94a30775f10ea153e.png

所以V是正定(PD)

第二步:对李雅普诺夫函数求导得:

fff7e0f50113347885d33f21614201e1.png

由此可知,上述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满足要求。

为更直观的分析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的优劣,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如下:

 

4e97cc23a2dd97c45555154a9b627dd1.png

 

图1.三自由度机械臂

根据拉格朗日功能平衡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由于是比较常见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模型,这里可以查找教科书或文献参考

MATLAB仿真程序

其simulink建模框图如图2所示:

4f73818a4c4cf50dee6ae0079d9a601a.png

图2 控制系统simulink框图

机器人动力学MATLAB仿真程序:

function [sys,x0,str,ts]=s_function(t,x,u,flag)switch flag,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case 1,    sys=mdlDerivatives(t,x,u);case 3,    sys=mdlOutputs(t,x,u);case {2, 4, 9 }    sys = [];otherwise    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end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sizes = simsizes;sizes.NumContStates  = 6;sizes.NumDiscStates  = 0;sizes.NumOutputs     = 6;sizes.NumInputs      = 3;sizes.DirFeedthrough = 0;sizes.NumSampleTimes = 0;sys=simsizes(sizes);x0=[0.6;0.3;0.5;0.5;0.5;0.5];str=[];ts=[];function sys=mdlDerivatives(t,x,u)q1=x(1);dq1=x(2);q2=x(3);dq2=x(4);q3=x(5);dq3=x(6);m1=0;m2=1;m3=1;L1=0;L2=1;L3=1;g=10;I1=0;I2=0;I3=0;a1=m2*L2^2+m3*L2^2;a2=m3*L3^2;a3=m3*L3^2;b1=(m2*L2+m3*L2)*g;b2=m3*L3*g;M11=I1+a1*(cos(q2))^2+a2*cos(q2+q3)+2*a2*cos(q2)*cos(q2+q3);M12=0;M13=0;M21=0;M22=I2+a1+a2+2*a3*cos(q3);M23=a2+a3*cos(q3);M31=0;M32=a2+a3*cos(q3);M33=I3+a2;M=[M11 M12 M13;   M21 M22 M23;   M31 M32 M33];B11=-(1/2)*a1*dq2*sin(2*q2)-a3*dq3*cos(q2)*sin(q2+q3)-(1/2)*a2*(dq2+dq3)*sin(2*q2+2*q3)-a3*dq2*sin(2*q2+q3);B12=-(1/2)*a1*dq1*sin(2*q2)-a3*dq1*sin(2*q2+q3)-(1/2)*a2*dq1*sin(2*q2+2*q3);B13=-a3*dq1*cos(q2)*sin(q2+q3)-(1/2)*a1*dq1*sin(2*q2+2*q3);B21=-B12;B22=-a3*dq3*sin(q3);B23=-a3*(dq2+dq3)*sin(q3);B31=-B13;B32=-a3*dq2*sin(q3);B33=0;B=[B11 B12 B13;   B21 B22 B23;   B31 B32 B33];G1=0;G2=b1*cos(q2)+b2*cos(q2+q3);G3=b2*cos(q2+q3);G=[G1;G2;G3];tol(1)=u(1);tol(2)=u(2);tol(3)=u(3);ddq=inv(M)*(tol'-B*[dq1;dq2;dq3]-G);sys(1)=x(2);sys(2)=ddq(1);sys(3)=x(4);sys(4)=ddq(2);sys(5)=x(6);sys(6)=ddq(3);function sys=mdlOutputs(t,x,u)sys(1)=x(1);sys(2)=x(2);sys(3)=x(3);sys(4)=x(4);sys(5)=x(5);sys(6)=x(6);

则各关节跟踪响应如图3所示

f2609651575eeb44693121e307afeef0.png

图3.各关节跟踪响应

轨迹跟踪误差如图4所示

4a5dba69b8d28d1d9af465721a91967f.png

图4.轨迹跟踪误差

滑模面如图5所示

83004eca106b372c8e86a699e3e717fc.png

图5.滑模面

控制力矩如图6所示

f8d37230f667e600b1dff8632eaab761.png

图6.控制力矩

总结

由以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基于趋近律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在系统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对系统的轨迹跟踪进行有效的控制,然而,其基于趋近律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抖振,还是有待改进!

 

更多信息请关注:DRobot

 

这篇关于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机器人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及MATLAB仿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1215

相关文章

利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

《利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使用 python 编写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可以从最基础的逻辑开始,然后逐步加入更复杂的功能。这里我们将先实现一个简单的

Python基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搭建QQ机器人详细教程(2024年最新)

《Python基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搭建QQ机器人详细教程(2024年最新)》: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基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搭建QQ机器人详细的相关资料,包括开通模型、配置APIKEY鉴权和SD... 目录豆包大模型概述开通模型付费安装 SDK 环境配置 API KEY 鉴权Ark 模型接口Prompt

基于UE5和ROS2的激光雷达+深度RGBD相机小车的仿真指南(五):Blender锥桶建模

前言 本系列教程旨在使用UE5配置一个具备激光雷达+深度摄像机的仿真小车,并使用通过跨平台的方式进行ROS2和UE5仿真的通讯,达到小车自主导航的目的。本教程默认有ROS2导航及其gazebo仿真相关方面基础,Nav2相关的学习教程可以参考本人的其他博客Nav2代价地图实现和原理–Nav2源码解读之CostMap2D(上)-CSDN博客往期教程: 第一期:基于UE5和ROS2的激光雷达+深度RG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BLDC)控制算法实现:BLDC有感启动算法思路分析

一枚从事路径规划算法、运动控制算法、BLDC/FOC电机控制算法、工控、物联网工程师,爱吃土豆。如有需要技术交流或者需要方案帮助、需求:以下为联系方式—V 方案1:通过霍尔传感器IO中断触发换相 1.1 整体执行思路 霍尔传感器U、V、W三相通过IO+EXIT中断的方式进行霍尔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将IO口配置为上升沿+下降沿中断触发的方式。当霍尔传感器信号发生发生信号的变化就会触发中断在中断

matlab读取NC文件(含group)

matlab读取NC文件(含group): NC文件数据结构: 代码: % 打开 NetCDF 文件filename = 'your_file.nc'; % 替换为你的文件名% 使用 netcdf.open 函数打开文件ncid = netcdf.open(filename, 'NC_NOWRITE');% 查看文件中的组% 假设我们想读取名为 "group1" 的组groupName

轨迹规划-B样条

B样条究竟是干啥的?白话就是给出一堆点,用样条的方式,给这些点连接起来,并保证丝滑的。 同时B样条分为准均匀和非均匀,以下为准均匀为例。 参考链接1:https://zhuanlan.zhihu.com/p/50626506https://zhuanlan.zhihu.com/p/50626506 参考链接2: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470972h

利用matlab bar函数绘制较为复杂的柱状图,并在图中进行适当标注

示例代码和结果如下:小疑问:如何自动选择合适的坐标位置对柱状图的数值大小进行标注?😂 clear; close all;x = 1:3;aa=[28.6321521955954 26.2453660695847 21.69102348512086.93747104431360 6.25442246899816 3.342835958564245.51365061796319 4.87

C# double[] 和Matlab数组MWArray[]转换

C# double[] 转换成MWArray[], 直接赋值就行             MWNumericArray[] ma = new MWNumericArray[4];             double[] dT = new double[] { 0 };             double[] dT1 = new double[] { 0,2 };

基于树梅派的视频监控机器人Verybot

最近这段时间做了一个基于树梅派 ( raspberry pi ) 的视频监控机器人平台 Verybot ,现在打算把这个机器人的一些图片、视频、设计思路进行公开,并且希望跟大家一起研究相关的各种问题,下面是两张机器人的照片:         图片1:                   图片2                    这个平台的基本组成是:

Verybot之OpenCV应用三:色标跟踪

下面的这个应用主要完成的是Verybot跟踪色标的功能,识别部分还是居于OpenCV编写,色标跟踪一般需要将图像的颜色模式进行转换,将RGB转换为HSV,因为对HSV格式下的图像进行识别时受光线的影响比较小,但是也有采用RGB模式来进行识别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光线条件比较固定,背景跟识别物在颜色上很容易区分出来。         下面这个程序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