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O:Conditional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for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

本文主要是介绍MDPO:Conditional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for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MDPO: Conditional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for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

相关链接:arxiv
关键字: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偏好优化条件偏好优化幻觉减少

摘要

直接偏好优化(DPO)已被证明是大型语言模型(LLM)对齐的有效方法。近期的研究尝试将DPO应用于多模态场景,但发现难以实现一致的改进。通过比较实验,我们确定了多模态偏好优化中的无条件偏好问题,即模型在优化过程中忽略了图像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MDPO,这是一个多模态DPO目标,它通过同时优化图像偏好来防止过度优先考虑仅基于语言的偏好。此外,我们引入了一个奖励锚点,强制奖励对于选定的响应为正,从而避免了它们的似然度降低——这是相对偏好优化的一个内在问题。在不同大小的两个多模态LLM和三个广泛使用的基准测试上的实验表明,MDPO有效地解决了多模态偏好优化中的无条件偏好问题,并显著提高了模型性能,特别是在减少幻觉方面。

核心方法


MDPO(多模态直接偏好优化)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模态场景的改进的偏好优化方法。核心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条件偏好优化:通过引入新的偏好对来强调图像与响应之间的关系,解决模型在偏好数据中忽略视觉信息的问题。

  2. 奖励锚点:通过正则化奖励为正,保持选定响应的似然度,避免在相对偏好优化中选定响应的似然度降低。

  3. 多模态偏好数据:MDPO在优化过程中同时考虑视觉和语言特征,以确保模型能够基于图像和问题文本的条件学习响应偏好。

  4. 实验验证:通过在不同规模的多模态LLM上进行实验,验证MDPO在减少幻觉和提高模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5. 性能提升:MDPO通过条件偏好优化和奖励锚点,显著提高了模型对图像的理解能力,并减少了模型响应中的语言偏差。

实验说明

实验使用了两个不同大小的多模态LLM(Bunny-v1.0-3B和LLaVA-v1.5-7B),并在三个广泛使用的基准测试(MMHalBench、Object HalBench和AMBER)上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DPO在多模态场景中的表现优于标准DPO,特别是在减少幻觉方面。

以下是实验结果的Markdown表格展示:

基准测试指标Bunny-v1.0-3B (DPO)Bunny-v1.0-3B (MDPO)LLaVA-v1.5-7B (DPO)LLaVA-v1.5-7B (MDPO)
MMHalBench分数2.282.962.142.39
幻觉率0.560.420.650.54
Object HalBenchCHAIRs44.327.049.035.7
CHAIRi7.64.613.09.8
AMBER分数74.167.455.152.4
覆盖率58.937.734.524.5
幻觉率4.82.42.32.4

实验结果数据来源于论文中的实验部分,展示了MDPO在不同基准测试上的性能提升。数据要求反映了模型在减少幻觉和提高响应质量方面的表现。

结论

MDPO是一种针对多模态场景的偏好优化方法,它通过条件偏好优化和奖励锚点,有效地提高了多模态LLM的性能,并显著减少了幻觉。实验结果表明,MDPO在不同模型规模和数据规模上均能实现性能提升,证明了其在多模态偏好优化中的有效性和潜力。

整个论文的梳理保持了连贯性,并采用了技术性语言来描述方法和结果。对于深度学习的专业术语,如“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直接偏好优化(DPO)”,保留了原文中的英文表述。

这篇关于MDPO:Conditional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for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4209

相关文章

shader language学习(1)——shader language简介背景

shader language,称为着色语言,shade在英语是阴影、颜色深浅的意思。shader language基于物体本身属性和光照条件,计算美格橡塑的颜色值。 实际上这种解释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在GPU编程发展的早期,shader language的提出目标是加强对图形处理算法的控制,所以对该语言的定义也针对于此。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shader language早已经用于通用计算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文献综述 文章目录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文献综述 Abstract背景介绍 RAG概述原始RAG先进RAG预检索过程后检索过程 模块化RAGMo

AI 大模型企业应用实战(10)-LLMs和Chat Models

1 模型 来看两种不同类型的模型--LLM 和聊天模型。然后,它将介绍如何使用提示模板来格式化这些模型的输入,以及如何使用输出解析器来处理输出。 LangChain 中的语言模型有两种类型: 1.1 Chat Models 聊天模型通常由 LLM 支持,但专门针对会话进行了调整。提供者 API 使用与纯文本补全模型不同的接口。它们的输入不是单个字符串,而是聊天信息列表,输出则是一条人工智能

OSS报错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quest time and the current time is too large

目录 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三、解决方法 一、问题描述 文件上传阿里云 OSS 报错: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quest time and the current time is too large 二、问题原因 请求发起的时间超过 OSS 服务器当前时间 15 分钟,OSS 判定该请求无效,返回报错。 三、解决方法 OSS

Kivy tutorial 008: More kv language

Kivy tutorial 008: More kv language – Kivy Blog Central themes: Event binding and canvas instructions in kv language 中心主题: 事件绑定 和 kv语言里的画布结构 This tutorial directly follows on from the previous, so s

阅读笔记——《Large Language Model guided Protocol Fuzzing》

【参考文献】Meng R, Mirchev M, Böhme M, et al. Large language model guided protocol fuzzing[C]//Proceedings of the 31st Annual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System Security Symposium (NDSS). 2024.(CCF A类会议)【注】本

从同—视角理解扩散模型(Understanding Diffusion Models A Unified Perspective)

从同—视角理解扩散模型 Understanding Diffusion Models A Unified Perspective【全公式推导】【免费视频讲解】 B站视频讲解 视频的论文笔记 从同一视角理解扩散模型【视频讲解笔记】 配合视频讲解的同步笔记。 整个系列完整的论文笔记内容如下,仅为了不用—一回复,共计14个视频讲解笔记,故设定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粉丝仅6毛),大家可以自取。

注解详解系列 - @Conditional:条件化配置的利器

注解简介 在今天的注解详解系列中,我们将探讨@Conditional注解。@Conditional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注解,用于根据特定条件来有选择性地创建bean。通过@Conditional注解,可以根据环境、配置或其他条件,动态地控制Spring应用程序中bean的创建过程。 注解定义 @Conditional注解用于根据特定条件来有选择性地创建bean。它通常与实现了C

Unable to create the selected preference page解决方法

解决: 将path路径中的%JAVA_HOME%\bin 移动到最前面即可.  问题:  Unable to create the selected preferencepage.  com.avaya.exvantage.ui.interfaces.eclipse.plugin  解决办法:  方式一:  系统级别path高于用户级别pathjdk路径一定在系统path比较保险  方式二:

Autoencoder(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Diffusion Models(DM)了解

Autoencoder (AE) 工作原理: Autoencoder就像一个数据压缩机器。它由两部分组成: 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压缩成一个小小的代码。解码器:将这个小代码还原成尽可能接近原始输入的数据。 优点和应用: 简单易懂:用于学习数据的特征和去除噪声。应用场景:例如可以用来缩小图像的大小但保留关键特征,或者去除文本数据中的错误。 挑战: 数据损坏:如果输入数据太乱,编码器可能无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