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2022机器学习专项课程C2(高级学习算法)W1(神经网络):2.1神经元与大脑

本文主要是介绍吴恩达2022机器学习专项课程C2(高级学习算法)W1(神经网络):2.1神经元与大脑,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神经网络
    • 1.初始动机*
    • 2.发展历史
    • 3.深度学习*
    • 4.应用历程
  • 生物神经元
    • 1.基本功能
    • 2.神经元的互动方式
    • 3.信号传递与思维形成
    • 4.神经网络的形成
  • 生物神经元简化
    • 1.生物神经元的结构
    • 2.信号传递过程
    • 3.生物学术语与人工神经网络
  • 人工神经元*
    • 1.模型简化
    • 2.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
    • 3.计算和输入
  • 人工神经元vs生物神经元
    • 1.人脑知识的局限性
    • 2.深度学习的研究方向*
  • 神经网络兴起的原因*
    • 1.历史背景
    • 2.两个因素
  • 总结

神经网络

1.初始动机*

神经网络有时也叫人工神经网络,初衷为了模拟人脑或生物大脑的学习和思考方式。现代神经网络虽与初衷有别,但仍保留一些模拟大脑的生物学动机。

2.发展历史

  • 1950年代:神经网络的研究起始。
  • 1980年代和1990年代:神经网络重新流行,并在应用技术如手写数字识别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被应用于实际问题如邮政编码读取和支票金额解析。
  • 1990年代末:一度再次失宠。
  • 2005年起:神经网络技术复兴并开始与“深度学习”这一术语相结合,重新获得关注。

3.深度学习*

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网络技术进化并被普遍称为“深度学习”,这一新名称使其在学术和工业界得到更广泛认可和应用。

4.应用历程

  • 语音识别:先是深度学习技术显著提高了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其中Waibel和Geoff Hinton在此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 计算机视觉:然后在2012年的ImageNet竞赛成为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转折点,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 自然语言处理:随后,神经网络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文本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领域。

生物神经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基本功能

神经元是大脑中的基本工作单元,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它通过电信号进行通信,这些信号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2.神经元的互动方式

神经元拥有多个输入端(树突),这些输入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电信号,接收到的信号在神经元内部被处理(计算),然后通过输出端(轴突)将信号发送出去。

3.信号传递与思维形成

一个神经元的输出可以成为另一个神经元的输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种神经元间的互动和信号传递是人类思维和认知功能的基础。

4.神经网络的形成

神经元有时会形成新的连接,这种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神经元简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生物神经元的结构

  • 细胞体: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是处理信息的中心。
  • 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的输入结构。
  • 轴突:从神经元传出信号到其他神经元的输出结构,通过电脉冲形式传递信号。

2.信号传递过程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收电信号,经过细胞体的处理后,通过轴突发送到其他神经元。

3.生物学术语与人工神经网络

虽然了解这些生物学术语有助于理解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但在设计和理解人工神经网络时,不必深入了解所有这些细节。

人工神经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模型简化

人工神经网络使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功能。

2.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

在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或深度学习算法时,通常会模拟多个神经元共同工作,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实现特定功能。

3.计算和输入

一组神经元接收输入数据,进行计算,然后输出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下一组神经元的输入或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人工神经元vs生物神经元

1.人脑知识的局限性

尽管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受生物神经元启发,但对人脑的理解仍有限。盲目模仿难以构建真正的原始智能,需要继续探索大脑的新工作机制。

2.深度学习的研究方向*

深度学习研究已从生物学启发转向基于工程原理,人们能更有效地使用数学和计算模型开发算法。

神经网络兴起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历史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社会的数字化程度显著提高,某些领域的数据量急剧增加。

2.两个因素

  • 当使用大数据训练更大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时,其性能会显著的不断提高,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时,表现远超传统模型。
  • GPU或图形处理器单元的崛起,使计算机更快的处理数据。

总结

神经网络最初的动机是模拟人脑或生物大脑工作,现在的神经网络与初衷的差异很大,主要关注于工程原理而不是生物学,但仍保留一些生物大脑工作方式。神经网络一般由多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用于接收数据输入并计算输出结果。由于数字化时代,数据量暴增,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处理数据的性能变差,因此需要构建更复杂的神经网络处理数据。

这篇关于吴恩达2022机器学习专项课程C2(高级学习算法)W1(神经网络):2.1神经元与大脑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9560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时间轮是一种高效的定时调度算法,主要用于管理延时任务或周期性任务,它通过一个环形数组(时间轮)和指针来实现,将大量定时任务分摊到固定的时间槽中,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复杂... 目录1、简述2、时间轮的原理3. 时间轮的实现步骤3.1 定义时间槽3.2 定义时间轮3.3 使用时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kotlin中的行为组件及高级用法

《kotlin中的行为组件及高级用法》Jetpack中的四大行为组件:WorkManager、DataBinding、Coroutines和Lifecycle,分别解决了后台任务调度、数据驱动UI、异... 目录WorkManager工作原理最佳实践Data Binding工作原理进阶技巧Coroutine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文章介绍了Go语言中container/list包实现的双向链表,并探讨了如何使用链表实现LRU缓存,LRU缓存通过维护一个双向... 目录力扣:146. LRU 缓存主要结构 List 和 Element常用方法1. 初始化链表2.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文章介绍了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原理,特别是Knuth-Morris-Pratt(KMP)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模式串的前缀表来减少匹配时的不必要的字符比较,从而提高效率,在... 目录简介KMP实现代码总结简介字符串匹配算法主要用于在一个较长的文本串中查找一个较短的字符串(称为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本文主要介绍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的相关资料,包括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Nginx限流和Redis+Lua限流的实现原理和具体步骤,并比较了它们的... 目录一、漏桶算法1.漏桶算法的思想和原理2.具体实现二、令牌桶算法1.令牌桶算法流程:2.具体实现2.1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深入解析Spring TransactionTemplate 高级用法(示例代码)

《深入解析SpringTransactionTemplate高级用法(示例代码)》TransactionTemplate是Spring框架中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开发者以编程方式控制事务,通过... 目录1. TransactionTemplate 的核心概念2. 核心接口和类3. TransactionT

2.1/5.1和7.1声道系统有什么区别? 音频声道的专业知识科普

《2.1/5.1和7.1声道系统有什么区别?音频声道的专业知识科普》当设置环绕声系统时,会遇到2.1、5.1、7.1、7.1.2、9.1等数字,当一遍又一遍地看到它们时,可能想知道它们是什... 想要把智能电视自带的音响升级成专业级的家庭影院系统吗?那么你将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使用 2.1、5.1 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