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Day 38 理论基础 509. 斐波那契数 70. 爬楼梯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动态规划理论基础
概念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称dp,如果某一问题有很多重叠子问题,使用动态规划是最有效的。
动态规划中每一个状态一定是由上一个状态推导出来的,这一点就区分于贪心,贪心没有状态推导,而是从局部直接选最优的;
例如:
有N件物品和一个最多能背重量为W的背包;
第i件物品的重量是weight[i],得到的价值是value[i] ;
每件物品只能用一次,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里物品价值总和最大;
动态规划中dp[j]是由dp[j-weight[i]]推导出来的,然后取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
如果是贪心,每次拿物品选一个最大的或者最小的就完事了,和上一个状态没有关系,所以贪心解决不了动态规划的问题;
解题步骤
递归公式很重要,但是动态规划不止有递归公式;
-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 确定递推公式;
-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 确定遍历顺序;
- 举例推导dp数组;
只有每一步都清晰了,才算彻底理解了动态规划
如何debug
做动规的题目,写代码之前一定要把状态转移在dp数组的上具体情况模拟一遍,心中有数,确定最后推出的是想要的结果;
最直接的方法,打印dp数组,一般代码出了问题的情况dp数组肯定是有问题的;
代码实现遇到问题的时候,思考这三个问题:
- 这道题目我举例推导状态转移公式了么?
- 我打印dp数组的日志了么?
- 打印出来了dp数组和我想的一样么?
如果这灵魂三问自己都做到了,基本上这道题目也就解决了,或者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一点不明白,是状态转移不明白,还是实现代码不知道该怎么写,还是不理解遍历dp数组的顺序。
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通常用 F(n) 表示,形成的序列称为 斐波那契数列 。该数列由 0 和 1 开始,后面的每一项数字都是前面两项数字的和。也就是: F(0) = 0,F(1) = 1 F(n) = F(n - 1) + F(n - 2),其中 n > 1 给你n ,请计算 F(n) 。
示例 1:
- 输入:2
- 输出:1
- 解释:F(2) = F(1) + F(0) = 1 + 0 = 1
示例 2:
- 输入:3
- 输出:2
- 解释:F(3) = F(2) + F(1) = 1 + 1 = 2
示例 3:
- 输入:4
- 输出:3
- 解释:F(4) = F(3) + F(2) = 2 + 1 = 3
提示:
- 0 <= n <= 30
尝试方法论分析:
-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 确定递推公式;
-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 确定遍历顺序;
- 举例推导dp数组;
1.斐波那契数列对应的dp数组显然是一维的,其下标i就是每个斐波那契数对应的下标;
2.递推公式很简单:F(i) = F(i - 1) + F(i - 2);
3.dp数组初始化也很简单:dp[0] = 0; dp[1] = 1; i =2;
4.遍历顺序从前往后;
5.举例如下,假设n = 10,dp数组打印出来就是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整体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vector>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b(int n) {if (n <= 1) return n;vector<int> dp(n + 1);dp[0] = 0;dp[1] = 1;for (int i = 2; i <= n; i++) {dp[i] = dp[i - 1] + dp[i - 2];}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dp[i] << ' ';}cout << endl;return dp[n];}int fib1(int n){if (n <= 1) return n;int dp[2];//降低空间复杂度到O(1)dp[0] = 0;dp[1] = 1;int sum = 0;for (int i = 2; i <= n; i++) {sum = dp[0] + dp[1];dp[0] = dp[1];dp[1] = sum;}return sum;}
};
int main() {cout << "Please enter the target length of fibnoacci sequence:" << endl;int n;cin >> n;solution myclass;cout << "The dp table will be shown as below:" << endl;int res = myclass.fib(n);cout << "The last number of this sequence is:" << res << endl;return 0;
}
爬楼梯
假设你正在爬楼梯。需要 n 阶你才能到达楼顶。
每次你可以爬 1 或 2 个台阶。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楼顶呢?
注意:给定 n 是一个正整数。
示例 1:
- 输入: 2
- 输出: 2
- 解释: 有两种方法可以爬到楼顶。
- 1 阶 + 1 阶
- 2 阶
示例 2:
- 输入: 3
- 输出: 3
- 解释: 有三种方法可以爬到楼顶。
- 1 阶 + 1 阶 + 1 阶
- 1 阶 + 2 阶
- 2 阶 + 1 阶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理解过程,走到n阶必然是从n - 1阶或者n - 2阶走上来的,所以只需要知道f(n - 1)和f(n - 2)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只要想到这一点,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从n-2到n阶就一定是走的两步而不是两个一步吗?
是的,因为如果走一步的话就是从n-1到n的情况了,已经涵盖进去,所以表达式只能是f(n) = f(n - 1) + f(n - 2);
五步:
1.确定dp数组及其下标含义:
dp[i]表示走到第i阶的方法种数;
2.确定递推公式:
dp[i] = dp[i - 1] + dp[i - 2];看起来可能很难理解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举例就知道了:
3.初始化dp数组:
按照题意,不应该对dp[0]进行任何操作;dp[1] = 1; dp[2] = 2; i = 3;
4.遍历顺序:
正序;
5.举例dp数组: 1 2 3 5 8……,注意此处dp数组输出的起始下标为1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climbStairs(int n) {if (n <= 1) return n; // 因为下面直接对dp[2]操作了,防止空指针//vector<int> dp(n + 1);int dp[3];dp[1] = 1;dp[2] = 2;for (int i = 3; i <= n; i++) { // 注意i是从3开始的int sum = dp[1] + dp[2];dp[1] = dp[2];dp[2] = sum;}return dp[2];}
};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cost ,其中 cost[i] 是从楼梯第 i 个台阶向上爬需要支付的费用。一旦你支付此费用,即可选择向上爬一个或者两个台阶。
你可以选择从下标为 0 或下标为 1 的台阶开始爬楼梯。
请你计算并返回达到楼梯顶部的最低花费。
1.明确dp数组含义及其下标:
此时需要dp[i]一维数组,下标i为对应到达台阶,dp[i]的值为cost消耗;
2.确定递推公式:
到达第i个台阶的花费是由dp[i - 1]或dp[i - 2]决定的,分别为:
dp[i - 1] + cost[i - 1]; dp[i - 2] + cost[i - 2];
3.dp数组初始化:
题目描述中明确说了 “你可以选择从下标为 0 或下标为 1 的台阶开始爬楼梯。”
也就是说到达第 0 个台阶是不花费的,但从第0个台阶往上跳的话,需要花费 cost[0];
所以初始化 dp[0] = 0,dp[1] = 0;
4.确定遍历顺序:
显然,从前往后;
5.打印dp数组:
以题目示例2为例:
int minCost(vector<int>& cost){vector<int> dp(cost.size() + 1);dp[0] = 0;dp[1] = 0;for(int i = 2; i <= cost.size(); i++){dp[i] = min(dp[i - 2] + cost[i - 2], dp[i - 1] + cost[i - 1]);}return dp[cost.size()];}
这篇关于Day 38 理论基础 509. 斐波那契数 70. 爬楼梯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