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的Aurora8B10B的IP仿真及上板测试(高速收发器十七)

2024-06-10 20:04

本文主要是介绍xilinx的Aurora8B10B的IP仿真及上板测试(高速收发器十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文讲解了Aurora8B10B协议原理及xilinx相关IP,本文讲解如何设置该IP,并且通过示例工程完成该IP的仿真和上板。

1、生成Aurora8B10B IP

如下图所示,首先在vivado的IP catalog中输入Aurora 8B10B,双击该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查找Aurora 8B10B IP

  Aurora 8B10B相对GTX的配置相对简单,主要配置如下界面,下面分别对各个选项含义进行讲解。

    1、Lane width:设置用户发送和接收数据位宽,可以设置为4字节或2字节,本文设置为4字节。

    2、Line Rate:设置高速收发器线速率,最大不超过6.6Gbps,意味着高速收发器使用CPLL的输出作为参考时钟信号。

    3、GT Refclk:高速收发器参考时钟频率,该时钟必须来源于GT bank的差分时钟引脚,选择自己开发板的差分时钟频率即可。

    4、INT clk:初始化时钟,对时钟来源没有要求,可以和DRP共用同一时钟。

    5、DRP Clk:动态重配置的参考时钟信号,对时钟来源没有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配置Core Options界面

    6、Dataflow Mode:选择该IP工作模式,可选有仅发送、仅接收、全双工,本文选择全双工模式。

    7、Interface:用户接口类型,前文分析过该IP支持两种用户接口,本文选择使用标准的axi-stream格式,更加适用于一般情况。

    8、Flow Control:流控设置,前文讲解过该IP支持两种流控模式,用户可以在此处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流控,本文不使用流控传输。

    9、back channel:是一个不可设置的选项,与初始化相关。

    10、Scrambler/Descrambler:启用加扰和解扰模块,该IP可以对发送数据加扰,对接收数据解扰,加扰和解扰表达式为X16+X5+X4+X3+1,一般勾选即可,可以增加数据的抗干扰能力。

    11、Little Endian Support:小端对齐。不勾选该选项时,图中数据信号的最高位是0,表示先传输高字节数据,采用大端对齐。勾选该选项后,数据位会颠倒,变成小端对齐,FPGA内部一般使用大端对齐,保持默认即可。

    12、Additional Transceiver Control and Status Ports:勾选后会多一些debug的端口信号,默认不勾选。

  然后配置GT Selections界面,该界面主要配置高速收发器的通道数,以及通道和参考时钟来源的位置,这些保持默认即可,用户可以在后续的XDC文件中更改引脚来达到相同目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配置GT Selections界面

  最后这个界面用于选择将共享逻辑放在IP内部还是外部,一般都会选择外部,方便之后例化多个收发器,如果以后使用其余高速IP,均会出现这个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配置共享逻辑的位置

  IP的配置就完成了,如果配置过GTX、看过前面两篇原理相关文章,IP相关配置的含义应该会比较清晰。

2、仿真Aurora8B10B IP

  在IP成功生成IP之后,鼠标右击IP,然后选择生成示例工程,如下图所示,之后全部点击OK即可。

  Xilinx官方的IP除了有配套手册外,还都提供了示例工程。后续很多IP的学习思路均是如此,首先通过手册得知IP的工作方式,通过示例工程去验证这些功能,然后在写自己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生成示例工程

  示例工程的顶层RTL框图如下所示,中间的模块是对IP封装后的顶层模块,左边两个模块用于产生发送数据,右边两个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转换和校验。

  我们应该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模块是怎么对IP进行封装的,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部分不用太关心,按照axi_stram生成相关数据即可,示例工程这两部分写的比较复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 示例RTL视图

  打开上图中间模块,得到以下内容,与前面GTX的示例工程比较相似。注意即使高速收发器没有使用QPLL输出时钟,但是在设计的时候,依旧需要例化GT_COMMON,这个在GTX手册中好像也可以找到有相关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7 IP模块使用

  注意上图的用户时钟USER_CLK信号依旧是tx_out_clk经过MMCM后生成的,与GTX一致。

  关于IP的端口信号,重要的状态信号和控制信号在前文讲解Aurora8B10B IP原理的时候已经详细讲述,如同DRP、QPLL相关信号与GT收发器是一致的,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不使用动态重配置功能,则DRP相关信号可以参考示例工程的连接,输入信号接地,输出信号悬空,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DRP相关接口的处理

  QPLL相关信号如下图所示,首先高速收发器的差分时钟信号通过IBUFDS_GTE2转换为单端时钟输入GT_COMMON和IP。本工程的初始化时钟是差分输入,后续在整理时可以直接使用单端时钟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9 QPLL相关信号连接

  下图是时钟和复位信号相关连接,复位同步模块需要将外部输入的两个异步复位信号分别同步到对应时钟域下。TXOUTCLK通过BUFG作为用户时钟信号,此处没有使用MMCM的原因应该是TXOUTCLK的频率与USER_CLK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0 时钟和复位相关信号连接

  下图是状态信号和控制信号的连接,如果不使用回环模式和掉电模式,需要接地处理。需要把一些状态信号引出,方便后续上板调试时排查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1 状态信号和控制信号的连接

  IP的相关信号就讲解完毕了,至于axi_stream输入和输出相关信号,应该也很熟悉了,前文讲解原理时也讲解了时序,不再赘述。

  示例工程在TestBench中例化了两次该模块,即使用了两个高速收发器进行仿真,把高速收发器1的发送通道与高速收发器2的接收通道连接,从而形成数据闭环。

  由于两个模块产生相同数据,在仿真时可以只关注一个收发器的接收和发送通道数据,就能够观察接收和发送数据是否正确。直接运行仿真,添加下图所示模块的信号进行仿真,只需要观察axi_stream信号和部分状态信号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2 添加仿真信号

  仿真结果如下所示,两个复位信号的设计与手册中有点区别,gt_reset应该要在reset拉低之前拉低,还是以手册为准比较好,毕竟示例工程也是有坑的,在后面的设计中会看到有些示例工程也存在考虑问题不充分,导致无法正确接收数据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3 整体仿真结果

  等待通道初始化完成之后开始收发数据,放大收发数据部分,如下图所示。粉色信号是发送通道需要发送的数据,而白色信号是接收通道接收到的数据。

  需要注意数据掩码信号s_axi_tx_keep只有在s_axi_tx_last为高电平时才是有效的,其余时间均当成4’hf处理。因此发送的八个数据的所有位都是有效的,与接受到的数据保持一致,证明该IP能够正常收发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4 收发数据仿真

  关于模块仿真和IP信号连接的相关内容就讲解完毕了,也体现了RTL视图的重要性,通过RTL视图可以清晰知道模块信号连接,不需要看官方繁杂的代码。

3、Aurora8B10B IP上板测试

  接下来是上板环节,由于板子上普通bank并没有差分时钟,而初始化时钟与drp时钟频率相同,则可以将示例工程的两个时钟合并,都使用100MHz单端时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5使用DRP时钟作为初始化时钟

  因为该工程只有单个收发器,如果要上板测试,需要把高速收发器设置为PMA回环模式。由于开发板的复位按键均为低电平,因此需要将两个复位信号取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6 处理复位和回环信号

  然后综合工程,添加调ILA调试信号,其中tx_data与s_axi_tx_data对应,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7 添加调试信号

  对工程布局布线,之后下载到开发板进行调试,ILA抓取发送数据通道的时序如下所示。tx_keep只有在tx_last为高电平的时候才有效,其余时间可以忽视,发送的前两个数据分别为32’h7cdc7cdc和32’hbe6ebe6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8 发送一帧数据的起始时序

  下图是这帧数据的结束时序,当tx_last为高电平时,tx_keep的值为4’d8,表示最后一个数据只有最高位有效。因此发送的最后两个数据为32’h3ba43ba4和8’h1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9 发送一帧数据的结束时序

  下图是接收通道接收到图18、19发送的数据,接收到的起始两个数据与图18起始发送的2个数据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0 接收一帧数据的起始时序

  下图是接收这一帧数据的结束时序,注意rx_keep图中只有低3位信号,因为最高位始终为高电平,在生成ILA时被忽略了。因此接收到最后两个数据为32’h3ba43ba4和8’h1d,与图19发送数据保持一致,证明IP收发数据时序没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1 接收一帧数据的结束时序

  由于上板的时候修改了复位的极性和回环模式,所以在使用仿真时需要修改回去,不然无法运行仿真。

  该工程可以通过官方直接获取,也可以在公众号(数字站)回台回复“Aurora8B10B 仿真及上板验证”(不包括引号)直接获取。


  如果对文章内容理解有疑惑或者对代码不理解,可以在评论区或者后台留言,看到后均会回复!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还请多多点赞👍、评论💬和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将持续更新工程!

这篇关于xilinx的Aurora8B10B的IP仿真及上板测试(高速收发器十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49136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详细步骤

《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详细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五个步骤,包括打开终端、编辑网络配置文件、配置IP地址、保存并重启网络服务,这对于系统管理员和新手都极具... 目录步骤一:打开终端步骤二:编辑网络配置文件步骤三:配置静态IP地址步骤四:保存并关闭文件步骤五:重

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

《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环境RedHat9第一种安装 直接配置网卡文件第二种方式 nmcli(Networkmanager command-line

Linux虚拟机不显示IP地址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

《Linux虚拟机不显示IP地址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VMware新装的Linux系统没有IP地址的解决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关闭虚拟机、打开VM虚拟网络编辑器、还原VMnet8或修... 目录前言步骤0.问题情况1.关闭虚拟机2.China编程打开VM虚拟网络编辑器3.1 方法一:点击还原VM

Nginx实现动态封禁IP的步骤指南

《Nginx实现动态封禁IP的步骤指南》在日常的生产环境中,网站可能会遭遇恶意请求、DDoS攻击或其他有害的访问行为,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动态封禁IP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策略,本篇博客将介绍如何通过NG... 目录1、简述2、实现方式3、使用 fail2ban 动态封禁3.1 安装 fail2ban3.2 配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虚拟机和宝塔面板中安装RabbitMQ,并使用Java代码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通过异步通讯,可以优化... 目录一、RabbitMQ安装二、启动RabbitMQ三、javascript编写Java代码1、引入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虚拟机中固定IP地址,包括检查和编辑`/etc/apt/sources.list`文件、更新网络配置文件以及使用Networ... 1、由于虚拟机网络是桥接,所以ip地址会不停地变化,接下来我们就讲述ip如何固定 2、如果apt安

查询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的多种有效方法

《查询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的多种有效方法》作为数据库管理员或开发人员,了解如何查询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是一项重要技能,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你轻松... 目录使用T-SQL查询方法1:使用系统函数方法2:使用系统视图使用SQL Server Configu

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

《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首先是获取 IP,直接上代码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request.Requ

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

《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的两种方式,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实际工作中,项目上常常需要获取本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在此使用两种方案获取1.MFC中获取IP和MAC地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