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机缘参悟-185] - 《道家-水木然人间清醒1》读书笔记 - 真相本质 -8- 认知觉醒 - 逻辑谬误、认知偏差:幸存者偏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前言:
一、幸存者偏差
二、幸存者偏差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
三、生活中的幸存者偏差
四、迷恋成功者经验的原因:鸡汤、幻想、传奇、希望
备注:
前言:
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认知偏差。它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上图中的抽样样本不具备代表全局意义,只代表部分分类)时,由于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从而导致观察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
幸存者偏差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瓦尔德(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如何加强轰炸机防护以降低被炮火击落几率的建议。他通过对联军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而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然而,他坚持认为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因为那些机尾被击中的轰炸机已经无法返航,而返航的轰炸机机尾大都完好无损,这并不意味着机尾不易被击中。军方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证明这是正确的决策。
幸存者偏差不仅存在于军事领域,还广泛存在于金融、商业、教育、医学、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金融领域,投资者往往只看到那些成功的企业而忽略了失败的企业;
在教育领域,学生们通常只看到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而忽略了成绩不好的同学;
在医学研究中,如果只研究已经治愈的患者,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准确;
在历史研究中,如果只研究那些留下记录的事件或人物,那么可能会导致对历史事件的误解。
为了消除幸存者偏差,可以采用对照实验、贝叶斯公式等方法。同时,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数据和信息,避免只关注某些特定的群体或结果,以得出更加准确和客观的结论。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运气成分,很多成功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但是一次偶尔的成功却可以包装成各种传奇故事不断地贩卖。这是因为人们内心渴望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
一、幸存者偏差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塞罗,是一名无神论者。
有一次,他的朋友们劝他:“去拜拜神吧。”
他就会反问他的朋友:“我为什么要去拜神呢?”
他的朋友说:“在海难中,活下来的都是拜神的人。”
西塞罗听闻后说道:“那些拜神被淹死的人,已经无法再张口说话,但是那些拜神没被淹死的,回来后就能告诉你:我是由于拜神才活下来的。”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二、幸存者偏差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对返航的战斗机进行了弹痕分析,发现弹痕集中在机翼部位,而驾驶舱和油箱很少有中弹痕迹。于是他们决定加固机翼装甲。
而统计学家则指出:我们能够收集的样本全是返航飞机,它们多数机翼中弹,这就说明即使机翼中弹,飞机也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成功返航,而恰恰是那些没有什么弹痕的部位,比如驾驶舱和油箱,当它们中弹的时候,飞机往往连返航的机会都没有,所以需要加固那些没有或很少弹痕的部位。
幸存者偏差的两个故事
再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有1024个人,在他们的面前摆着一道门,这些门中间,有一半是生门一半是死门,也就是说,这1024人中,有一半的人会死,一半的人能够活下来。
然后再往前走,还剩下512个人,其中依然是一半的生门,一半的死门,最后剩下256个人。
往前走,游戏还没有结束,依然是一半的人活下来,依次剩下128人、64人、32人、16人、8人、4人、2人,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人,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最后剩下来的人,我们叫他幸存者。
如果你问这个幸存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他会告诉你:只要你一直向前,一直用力去推开那一扇门,那么你就会取得成功。
确实他就是做出了这样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可是当我们看到了全局才明白,他说的话只是“一部分”真相。
他只是众多死亡者中唯一的一个幸存者,还有1023个人,死在了那一场竞争里面。
第二个故事:
有一天你发现有个人很厉害,竟然能爬到100层高的大楼上,于是你问他是怎么上来的。
他说自己是做俯卧撑上来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一个传说流传开来:有的人居然靠做俯卧撑就爬上了100层高的大楼。
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练习俯卧撑,期望能跟他一样创造奇迹。
而实际上,他是乘着电梯上来的,只不过他在电梯里顺便做了几个俯卧撑而已,至于他究竟是在电梯里做俯卧撑还是打太极,跟他能爬那么高都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他从不对外宣称是因为自己乘了电梯,不然就没有任何传奇性了。
这两个故事,是幸存者偏差的生动说明。
三、生活中的幸存者偏差
我们经常这样说:以前的老物件几十年了还好用,现在的东西质量太差了。实际上,那是因为能用到现在的老物件肯定都是好用的,不好用的早就被扔了。
还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件东西我们不需要的时候,它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它。那是因为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需要它,所以它出现在我们不需要它的时间当然更多。
还有一个说法:打工不如创业,创业才容易走向人生巅峰。实际上,大多数创业者都赔得血本无归。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和心情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失败经验,而仅剩的成功者,其成功的故事总是被各种包装和流传,所以我们都忽略了失败的大多数,只记住了成功的极少数。
而这些极少数成功的人,其成功原因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是因为运气好抓住了机遇,这些都很难说得清。可是他就是成功了,因此幸存者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告诉别人:我是如何成功的,你们也可以跟我一样。
但是他的经验真的就适用于大众吗?也不尽然。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些人因为偶然因素取得了成功,就被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包装成经典案例。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运气成分,很多成功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但是一次偶然的成功可以包装成各种传奇故事不断地贩卖。
这些成功者在公众面前大谈成功之道,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这仅仅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而已。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失败者的失败教训,而不是成功者的成功之道。
四、迷恋成功者经验的原因:鸡汤、幻想、传奇、希望
很多人都相信传奇,活在鸡汤里。越是能让大众产生幻想的传奇,越容易让大众疯狂和着迷。而真相和价值都太普通了,大家对此根本毫无兴趣,所以一直充耳不闻。
这些鸡汤和传奇不仅满足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幻想,还让很多人放弃了奋斗和成长,转而寻求各种捷径,渴望能一夜暴富,从而越陷越深……
其实,很多人追求的从来就不是真相和价值(自身的价值,自身创造的价值、对市场的价值),而是各种情绪安慰,各种心灵鸡汤,各种被编织的哄骗。
于是,那些成功人士和“大师”,就把自己的经历刻画得非常传奇,毕竟只有传奇才能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流传,只有传奇才能有故事,而大众想要的就是各种故事,而非真相。
现在很多人失去了沉淀和反思的能力。他们都被欲望和贪婪蒙蔽了双眼,他们其实从没有想过要改变和提升自己,他们只想一夜暴富,快速得到好处,或者花钱买捷径。
正是因为太多人都在找成功的捷径,这就让很多投机者钻了空子,他们利用人们急于求成的心理,宣称自己的重大理论和发现,声称找到了成功的捷径或诀窍,可以帮我们绕开弯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其实就是在收智商税。
这些传奇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越传越神。让我们以为自己也可以成为那个幸运的人,于是把希望都押注在那些偶然的事情上。
也因此我们的成功就是偶然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备注:
你内心的渴望,就是你的弱点,是可以被别人利用的弱点。
大众内心的渴望,就是大众的弱点,是可以被别人利用的弱点。
大众渴望一夜暴富,渴望急于求成,渴望传奇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幸存者的故事就会被充斥在个人的大脑中,而忽略事实的全部!!
这篇关于[机缘参悟-185] - 《道家-水木然人间清醒1》读书笔记 - 真相本质 -8- 认知觉醒 - 逻辑谬误、认知偏差:幸存者偏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