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搭二维激光SLAM --- Hector论文公式推导与相关代码解析

本文主要是介绍从零开始搭二维激光SLAM --- Hector论文公式推导与相关代码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推导一下hector slam论文中的公式.之后再对这部分公式对应的代码进行讲解下.

markdown打公式太费劲了,所以我用手写了.(懒) 然后csdn又限制了图片文件大小,我是照完照片又截图才传上来的,所以图片有点不清晰.

1 高斯牛顿法

首先借用 <视觉SLAM十四讲> 说明一下高斯牛顿法的思路.

高斯牛顿法首先将目标函数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再经过公式推导,可以获得最优解的公式为 Δ x = H − 1 ∗ g \Delta x = H^{-1} * g Δx=H1g ,并且hessian矩阵可以通过 H = J T ∗ J H=J^T * J H=JTJ 的形式进行求解,免去了计算hessian矩阵的较大计算量.

请添加图片描述请添加图片描述
以上图片引自 <<视觉SLAM十四讲>>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进行删除.

2 公式推导

2.1 目标函数推导

目标函数的形式为

ξ ∗ = a r g m i n ( ∑ i = 1 N [ 1 − M ( S i ( ξ ) ) ] 2 ) \xi^*=argmin(\sum_{i=1}^N[1-M( S_i(\xi) ) ]^2) ξ=argmin(i=1N[1M(Si(ξ))]2)

代表当前这帧雷达数据占据地图的概率, M ( S i ( ξ ) ) M( S_i(\xi) ) M(Si(ξ)) 最大为1,最大值不好求,所以通过 1 − M ( S i ( ξ ) ) 1-M( S_i(\xi) ) 1M(Si(ξ)) 的方式求最小值.

首先,通过右加一个小量 Δ ξ \Delta\xi Δξ , 来使得公式趋近于零.

但是由于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不能直接求导,所以根据高斯牛顿法的思路,先进行一阶泰勒展开,然后再进行求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之后,进行左右项的变换.求得 Δ ξ = H − 1 ∗ g \Delta\xi = H^{-1} * g Δξ=H1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求解

所以,接下来只需要求出 J ( ξ ) J(\xi) J(ξ) f ( ξ ) f(\xi) f(ξ) 就可以了.

只需分别求出 栅格值 M ( S i ( ξ ) ) M( S_i(\xi)) M(Si(ξ)) , 栅格的导数 ∇ M ( S i ( ξ ) ) \nabla M( S_i(\xi)) M(Si(ξ)), 激光点转换函数的导数 ∇ S i ( ξ ) \nabla S_i(\xi) Si(ξ),即可.

2.2.1 求激光点转换函数的导数

首先求 激光点转换函数的导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激光点转换函数S是个2*1维的矩阵,第一行是x坐标的转换公式,第二行是y坐标的转换公式.

所以求导时候 分别对第一行第二行,对 p x p_x px , p y p_y py , ψ \psi ψ 三个变量进行求导,将得到一个2*3的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求栅格值 M ( S i ( ξ ) ) M( S_i(\xi)) M(Si(ξ))

点(x,y)的栅格值可以通过 这点周围相邻的4个栅格的栅格值 进行插值来表示.

公式是直接从论文里摘下来的,是通过 拉格朗日2次插值 来求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3 求栅格值的导数 ∇ M ( S i ( ξ ) ) \nabla M( S_i(\xi)) M(Si(ξ))

栅格值的导数是一个1*2的矩阵,是分别对x方向,y方向的导数.

公式是直接从论文里摘下来了,是通过栅格值分别对x与y求偏导得到的。

其中 y1-y0 = x1-x0=1,所以是如下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4 求 J ( ξ ) J(\xi) J(ξ) f ( ξ ) f(\xi) f(ξ)

图片里求 J ( ξ ) J(\xi) J(ξ) 的最后一步时,对结果进行转置了, J ( ξ ) J(\xi) J(ξ) 是一个 1*3 的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5 求 H e s s i a n Hessian Hessian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相关代码讲解

3.1 getCompleteHessianDerivs()

这个函数位于 Creating-2D-laser-slam-from-scratch/lesson4/include/lesson4/hector_mapping/map/OccGridMapUtil.h 内.

代码的实现和公式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公式里的求和符合在代码里变成了累加。

    /*** 使用当前pose投影dataPoints到地图,计算出 H 矩阵 b列向量, 理论部分详见Hector论文: 《A Flexible and Scalable SLAM System with Full 3D Motion Estimation》.* @param pose    地图系上的位姿* @param dataPoints  已转换为地图尺度的激光点数据* @param H   需要计算的 H矩阵* @param dTr  需要计算的 g列向量*/void getCompleteHessianDerivs(const Eigen::Vector3f &pose,const DataContainer &dataPoints,Eigen::Matrix3f &H,Eigen::Vector3f &dTr){int size = dataPoints.getSize();// 获取变换矩阵Eigen::Affine2f transform(getTransformForState(pose));float sinRot = sin(pose[2]);float cosRot = cos(pose[2]);H = Eigen::Matrix3f::Zero();dTr = Eigen::Vector3f::Zero();// 按照公式计算H、bfor (int i = 0; i < size; ++i){// 地图尺度下的激光坐标系下的激光点坐标const Eigen::Vector2f &currPoint(dataPoints.getVecEntry(i));// 将激光点坐标转换到地图系上, 通过双线性插值计算栅格概率// transformedPointData[0]--通过插值得到的栅格值// transformedPointData[1]--栅格值x方向的梯度// transformedPointData[2]--栅格值y方向的梯度Eigen::Vector3f transformedPointData(interpMapValueWithDerivatives(transform * currPoint));// 目标函数f(x)  (1-M(Pm))float funVal = 1.0f - transformedPointData[0];// 计算g列向量的 x 与 y 方向的值dTr[0] += transformedPointData[1] * funVal;dTr[1] += transformedPointData[2] * funVal;// 根据公式计算float rotDeriv = ((-sinRot * currPoint.x() - cosRot * currPoint.y()) * transformedPointData[1] +(cosRot * currPoint.x() - sinRot * currPoint.y()) * transformedPointData[2]);// 计算g列向量的 角度 的值dTr[2] += rotDeriv * funVal;// 计算 hessian 矩阵H(0, 0) += util::sqr(transformedPointData[1]);H(1, 1) += util::sqr(transformedPointData[2]);H(2, 2) += util::sqr(rotDeriv);H(0, 1) += transformedPointData[1] * transformedPointData[2];H(0, 2) += transformedPointData[1] * rotDeriv;H(1, 2) += transformedPointData[2] * rotDeriv;}// H是对称矩阵,只算上三角就行, 减少计算量。H(1, 0) = H(0, 1);H(2, 0) = H(0, 2);H(2, 1) = H(1, 2);}

3.2 interpMapValueWithDerivatives()

这个函数位于 Creating-2D-laser-slam-from-scratch/lesson4/include/lesson4/hector_mapping/map/OccGridMapUtil.h 内.

取相邻4点的栅格值时用了一个cache函数,这块感觉实现的不好,可能这里就是导致地图变大时hector计算时间变长的原因。

    /*** 双线性插值计算网格中任一点的得分(占据概率)以及该点处的梯度* @param coords  激光点地图坐标* @return ret(0) 是网格值 , ret(1) 是栅格值在x方向的导数 , ret(2)是栅格值在y方向的导数*/Eigen::Vector3f interpMapValueWithDerivatives(const Eigen::Vector2f &coords){// 检查coords坐标是否是在地图坐标范围内if (concreteGridMap->pointOutOfMapBounds(coords)){return Eigen::Vector3f(0.0f, 0.0f, 0.0f);}// 对坐标进行向下取整,即得到坐标(x0,y0)Eigen::Vector2i indMin(coords.cast<int>());// 得到双线性插值的因子// | x |   | x0 |   | x-x0 |// |   | - |    | = |      |// | y |   | y0 |   | y-y0 |Eigen::Vector2f factors(coords - indMin.cast<float>());// 获得地图的X方向最大边界int sizeX = concreteGridMap->getSizeX();// 计算(x0, y0)点的网格索引值int index = indMin[1] * sizeX + indMin[0]; // 下边这取4个点的栅格值,感觉就是导致hector大地图后计算变慢的原因/** 首先判断cache中该地图点在本次scan中是否被访问过,若有则直接取值;没有则立马计算概率值并更新到cache **//** 这个cache的作用是,避免单次scan重复访问同一网格时带来的重复概率计算。地图更新后,网格logocc改变,cache数据就会无效。 **//** 但是这种方式内存开销太大..相当于同时维护两份地图,使用 hash map 是不是会更合适些 **/if (!cacheMethod.containsCachedData(index, intensities[0])){intensities[0] = getUnfilteredGridPoint(index); // 得到M(P00),P00(x0,y0)cacheMethod.cacheData(index, intensities[0]);}++index;if (!cacheMethod.containsCachedData(index, intensities[1])){intensities[1] = getUnfilteredGridPoint(index);cacheMethod.cacheData(index, intensities[1]);}index += sizeX - 1;if (!cacheMethod.containsCachedData(index, intensities[2])){intensities[2] = getUnfilteredGridPoint(index);cacheMethod.cacheData(index, intensities[2]);}++index;if (!cacheMethod.containsCachedData(index, intensities[3])){intensities[3] = getUnfilteredGridPoint(index);cacheMethod.cacheData(index, intensities[3]);}float dx1 = intensities[0] - intensities[1]; // 求得(M(P00) - M(P10))的值float dx2 = intensities[2] - intensities[3]; // 求得(M(P01) - M(P11))的值float dy1 = intensities[0] - intensities[2]; // 求得(M(P00) - M(P01))的值float dy2 = intensities[1] - intensities[3]; // 求得(M(P10) - M(P11))的值// 得到双线性插值的因子,注意x0+1=x1,y0+1=y1,则//     | x-x0 |   | 1-x+x0 |   | x1-x |// 1 - |      | = |        | = |      |//     | y-y0 |   | 1-y+y0 |   | y1-x |float xFacInv = (1.0f - factors[0]); // 求得(x1-x)的值float yFacInv = (1.0f - factors[1]); // 求得(y1-y)的值//         y-y0 | x-x0            x1-x        |    y1-y | x-x0            x1-x        |// M(Pm) = ------|------ M(P11) + ------ M(P01)| + ------|------ M(P10) + ------ M(P00)|//         y1-y0| x1-x0           x1-x0       |    y1-y0| x1-x0           x1-x0       |// 注意:此处y1-y0=x1-x0=1,那么对应函数返回值,可以写成// M(Pm) = (M(P00) * (x1-x) + M(P10) * (x-x0)) * (y1-y) + (M(P01) * (x1-x) + M(P11) * (x-x0)) * (y-y0)// d(M(Pm))     y-y0 |                |    y1-y |                |// ---------- = ------| M(P11) - M(P01)| + ------| M(P10) - M(P00)|//    dx        y1-y0|                |    y1-y0|                |// 同理,化简可得 d(M(Pm))/dx = -((M(P00) - M(P10)) * (y1-y) + (M(P01) - M(P11)) * (y-y0))// 同样地,也有   d(M(Pm))/dy = -((M(P00) - M(P01)) * (x1-x) + (M(P10) - M(P11)) * (x-x0))// 计算网格值,计算梯度 --- 原版这里的dx、dy的计算有错误,已经改过来了return Eigen::Vector3f(((intensities[0] * xFacInv + intensities[1] * factors[0]) * (yFacInv)) +((intensities[2] * xFacInv + intensities[3] * factors[0]) * (factors[1])),-((dx1 * yFacInv) + (dx2 * factors[1])),-((dy1 * xFacInv) + (dy2 * factors[0]))// -((dx1 * xFacInv) + (dx2 * factors[0])), // 应该为: -((dx1 * yFacInv) + (dx2 * factors[1]))// -((dy1 * yFacInv) + (dy2 * factors[1]))  // 应该为: -((dy1 * xFacInv) + (dy2 * factors[0])));}

4 实验

将 2.2 节中的 cacheMethod 相关语句都注释掉,发现同样跑完数据包时,注释掉 cacheMethod 后最终 odom_hector 的频率是9.249hz ,而没有注释时最终 odom_hector 的频率是8.571hz ,可见这块确实会导致时间增长.

原因猜测是本来只需要计算4次网格值就行了,现在还有在cache中进行查找,如果数据量太大的情况下查找的时间将比直接计算4次网格值的时间要大.

虽然频率确实下降的少了,但是还是下降了,应该是还有别的原因导致计算时间变长.

5 总结与思考

5.1 总结

通过三篇文章对hector进行了讲解。

第一篇文章讲了hector的地图是如何构建的,第二篇文章讲了hector是如何进行slam的,第三篇文章讲了hector论文的公式推导以及公式对应的代码的讲解。

虽然成功的构建出了地图,但是还是有几点不足的。

  • 首先就是hector的计算太慢了,只进行扫描匹配的操作就要花费大概0.1秒钟,这就导致即使雷达频率再高,hector也处理不过来
  • 还有就是hector的地图不能自动更改大小,地图的大小在初始化之后始终是固定的
  • hector中获取栅格点时使用了cache,这块实现的不是特别好
  • hector中维护的始终是一张地图,有时会出现地图被错误更新之后再也恢复不了的情况

5.2 思考

gmapping与hector维护地图的方式不同.

gmapping的维护地图是通过保存下来的位姿与相应的雷达数据,每次发布的地图都是新生成的地图,将所有的保存的雷达数据写成地图。

hector的维护地图是在初始化阶段时只初始化一张地图,然后使用新的雷达数据对这张地图进行更新与维护。

这就导致,如果某时刻的雷达点出现了偏差,将未知区域更新成空闲区域了,而如果之后不出现偏差的话,这块空闲地图再也不会被更新了,也不会变成未知区域了。

也就是上一篇地图中走廊两边的墙内区域还有一些白色区域,这块的白色区域就不会被更新,也就是不会消失,不会再变成未知区域。

这点就是始终维护一张地图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这帧偏离的激光数据被gmapping保存下来了,那接下来gmapping生成的地图也始终会存在这一块区域。

6 NEXT

hector其实还可以做很多改进,如将里程计或者imu加进来做位姿预测,地图大小可以动态更新,计算地图这可以使用ceres库等等。

github上有人对hector的高斯牛顿这的代码做了改进,使用ceres库进行计算,感兴趣的可以在github上搜索 hector_slam_Ceres 查看代码。

由于后边还有karto与cartographer这些更优秀的项目等着我,所以我就不对hector再进行研究了。

接下来的文章将开始使用里程计,首先简单讲解下里程计,之后对激光雷达数据进行畸变校正处理。

这篇关于从零开始搭二维激光SLAM --- Hector论文公式推导与相关代码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71206

相关文章

SpringCloud集成AlloyDB的示例代码

《SpringCloud集成AlloyDB的示例代码》AlloyDB是GoogleCloud提供的一种高度可扩展、强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它兼容PostgreSQL,并提供了更快的查询性能... 目录1.AlloyDBjavascript是什么?AlloyDB 的工作原理2.搭建测试环境3.代码工程1.

Java调用Python代码的几种方法小结

《Java调用Python代码的几种方法小结》Python语言有丰富的系统管理、数据处理、统计类软件包,因此从java应用中调用Python代码的需求很常见、实用,本文介绍几种方法从java调用Pyt... 目录引言Java core使用ProcessBuilder使用Java脚本引擎总结引言python

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示例代码

《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的相关资料,讲解了Java中ArrayList的浅拷贝概念,并详细分享了八种实现浅... 目录引言什么是浅拷贝?ArrayList 浅拷贝的重要性方法一:使用构造函数方法二:使用 addAll(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杨辉三角形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是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于1050年首先发现并使用的,:本文主要介绍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 目录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二:题解代码:三:题解思路:总结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题目链接:点击这里

SpringBoot使用注解集成Redis缓存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使用注解集成Redis缓存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在SpringBoot中使用注解集成Redis缓存的步骤,包括添加依赖、创建相关配置类、需要缓存数据的类(Tes... 目录一、创建 Caching 配置类二、创建需要缓存数据的类三、测试方法Spring Boot 熟悉后,集成一个外

Redis的Hash类型及相关命令小结

《Redis的Hash类型及相关命令小结》edisHash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和值的映射关系,本文就来介绍一下Redis的Hash类型及相关命令小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HSETHGETHEXISTSHDELHKEYSHVALSHGETALLHMGETHLENHSET

在C#中合并和解析相对路径方式

《在C#中合并和解析相对路径方式》Path类提供了几个用于操作文件路径的静态方法,其中包括Combine方法和GetFullPath方法,Combine方法将两个路径合并在一起,但不会解析包含相对元素... 目录C#合并和解析相对路径System.IO.Path类幸运的是总结C#合并和解析相对路径对于 C

轻松掌握python的dataclass让你的代码更简洁优雅

《轻松掌握python的dataclass让你的代码更简洁优雅》本文总结了几个我在使用Python的dataclass时常用的技巧,dataclass装饰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数据类的定义过程,包括设置默... 目录1. 传统的类定义方式2. dataclass装饰器定义类2.1. 默认值2.2. 隐藏敏感信息

opencv实现像素统计的示例代码

《opencv实现像素统计的示例代码》本文介绍了OpenCV中统计图像像素信息的常用方法和函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统计像素值的基本信息2. 统计像素值的直方图3. 统计像素值的总和4. 统计非零像素的数量

IDEA常用插件之代码扫描SonarLint详解

《IDEA常用插件之代码扫描SonarLint详解》SonarLint是一款用于代码扫描的插件,可以帮助查找隐藏的bug,下载并安装插件后,右键点击项目并选择“Analyze”、“Analyzewit... 目录SonajavascriptrLint 查找隐藏的bug下载安装插件扫描代码查看结果总结S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