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参悟-130]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1-人的感觉、感受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为基因传承服务的,苦和烦等各种感觉是个性化的幻觉,从心理学看佛学

本文主要是介绍[机缘参悟-130]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1-人的感觉、感受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为基因传承服务的,苦和烦等各种感觉是个性化的幻觉,从心理学看佛学,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心理学对人的感觉的解释

1.1 感觉、知觉/感知、思维 =》意识结果

1.2 感觉与其种类

1.3 知觉

1.4 感知

1.5 思维

1.6 意识

1.7 潜意识:灵修关注的领域

1.8 情绪

二、情绪管理

2.1 情绪管理的方法

2.2 积极的思维方式

2.3 情绪管理的本质

三、进化心理学对感知和情绪的解释

3.1 概述

3.2 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什么人的情绪中,负面情绪占绝大多数

3.3 进化心理学解读人的快乐情绪

3.4 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什么人的情绪中,快乐的情绪时短暂的

3.5 所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是为了传播基因的需求

四、佛对感知的解释

4.1 人生的几大苦,是人类进化的必然,是基因传播的必然

4.2 苦和烦等各种感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某种幻觉

4.3 人生几大基本之苦的解决之道(内心)

4.4 色即“空”

4.5 再看苦和烦恼,也是“空”的

4.6 "色即空,空即色"

4.7 传统意义上的“色”

4.8 传统意义上的"空"


一、心理学对人的感觉的解释

1.1 感觉、知觉/感知、思维 =》意识结果

心理学研究人类感觉的过程,包括感知、知觉和认知等方面。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感觉可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知/知觉是指我们对感觉输入的解释和理解。它涉及到对外部刺激的组织、筛选、解码和处理过程,以形成对环境的认识。感知不仅受到感觉器官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和情绪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认知是指我们对感觉和感知进行思考、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在感觉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己的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们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详细解释。它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感觉体验的心理和生理基础,以及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对感觉和感知的影响。

1.2 感觉与其种类

感觉是指人的知觉和感知的能力,通过感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反应。人类有五种主要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每种感觉都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舌头和鼻子)接收相关的刺激,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释。感觉可以让我们感知世界和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同时也是我们获取信息、认知和体验的重要途径。

感觉具有以下特征:

  1.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感觉能力和感觉体验都可能有所不同。相同的外部输入,有些人可能对某种刺激更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同样的刺激反应较弱。

  2. 多样性:感觉可以来自多个感官,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每个感觉器官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信息。

  3. 自主性:感觉是一种自主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无需意识的干预即可发生。我们通常对很多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我们并不总是有意识地注意到或理解这些刺激。

  4. 相互关联:各种感觉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例如,视觉可以影响味觉,听觉可以影响触觉等。这些感觉的协调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感知和理解世界。

  5. 主观性:感觉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个体的独特感受。尽管我们可以进行交流和描述感觉,但每个人对感觉的体验仍然是独特的。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感觉的本质,帮助我们理解和体验世界。

感觉是没有道德评价的:

感觉本身并没有道德评价。感觉是主观的、个体的体验,是人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生物电信号的转换不涉及道德、对错或价值判断。感觉仅仅是我们感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好坏之分

然而,人们对感觉的解释和对待(感知)可能会涉及到道德层面。例如,在道德框架下,我们可能会评价某些感觉的来源或影响是否道德或伦理可接受。感觉所引起的行为可能受到道德准则的评价。

总的来说,感觉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带有任何道德评价,但对待感觉的解释和行为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下可能受到评价和判断。

1.3 知觉

知觉和感知是认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协同作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选择、组织和解释外界的刺激信息的过程。通过感觉,我们能够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各种感官刺激,如光、声音、触觉等。知觉包括了感觉器官的工作,如眼睛接收光线造成视觉知觉、耳朵接收声音造成听觉知觉,以及其他感官的知觉。 。

可以说,知觉感知的前置过程,而感知则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和理解过程。通过知觉和感知,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环境、事物和事件,并对其进行认知和理解。它们是人类进行认知和与世界互动的重要基础。

人类的知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知内部感知

  1. 外部感知:

    • 视知觉:通过眼睛感知光线、颜色和形状等视觉信息。
    • 听知觉:通过耳朵感知声音、音调和声音的方向等听觉信息。
    • 触知觉:通过皮肤和触觉受体感知物体的质地、温度和压力等触觉信息。
    • 味知觉: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物质的味道,如甜、苦、咸和酸等味觉信息。
    • 嗅知觉:通过鼻腔中的嗅觉细胞感知气味和香气等嗅觉信息。
  2. 内部感知:

    • 运动感知:通过内耳和肌肉感知身体的位置、方向和运动,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和协调体动作。
    • 内脏感知:通过内部感觉器官感知内脏器官的状态,如饥饿、饱食和胃部的不适等。
    • 时间知觉:通过感知时间的推移来感知事件的顺序和持续时间。
    • 空间感知:通过感知物体和自身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关系,来感知空间的组织和方向等。

这些不同的感知类型相互作用,协同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对外界的丰富认知和体验。同时,感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受到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

1.4 感知

感知是指我们在接收到感觉输入后,将这些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使之成为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所涉及的是大脑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和解码,包括对感觉输入进行分析、识别、归类、关联和理解等过程。感知不仅依赖于感觉输入,还受到先前的经验、知识、注意、记忆和情绪等影响,此时,人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就携带了一定的价值评判的味道了

人类有多种感知,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感知类型:

  1. 视觉(视知觉):通过眼睛感知光的信息,能够看到和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运动等。

  2. 听觉(听知觉):通过耳朵感知声音和声音的属性,能够听到和辨别不同的声音,如说话声、音乐和环境声音

  3. 触觉(触知觉):通过皮肤、背部、手、脚等感知身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和压力,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质地、温度、形状等。

  4. 味觉(味知觉):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食物和液体的味道,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味道,如苦、甜、酸、咸和麻辣等。

  5. 嗅觉(嗅知觉):通过鼻腔中的嗅觉细胞感知气味和香气,能够嗅到并辨认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食物香气和气味信号。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感知类型,如以下两种:

  1. 运动感知:通过内耳和肌肉感知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和运动,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和协调体动作。

  2. 温度感知:通过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感知环境的温度,使我们能够感知热和冷。

这些感知类型同时与大脑进行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从而进行适应和反应。感知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我们能够全面地认知和互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

1.5 思维

思维是指人类运用思维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储存和利用的过程。它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想象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认知活动。

思维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概念形成:人们通过对相似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和抽象,形成概念,从而为认知和沟通提供了基础。

  2. 推理和逻辑思维:人们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基于已知事实或前提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推断因果关系以及进行推理论证等。

  3. 问题解决:人们通过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生成解决方案并评估其有效性,解决困难、复杂和新问题。

  4. 创造性思维:人们通过思维的重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想象,产生新的观点、理念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5. 记忆和回忆:人们通过对经验、事实和信息的储存和检索,使用记忆来辅助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等。

  6. 决策思维:人们在面对选择和决策时,通过分析利弊、权衡选项、评估风险和后果等,进行决策思考。

  7. 情绪与认知: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可以影响思维过程,情绪智力与情感认知的运用可以促进更全面和灵活的思维。

思维能力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表现,它不仅受到遗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教育、练习和学习等方式进行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使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推理、创造和解决问题等各种复杂的认知活动。

备注:

这是因为思维的存在,使得我们得到的某种判断与最初的真实(如是,如来)之间有了很的差别,具备有大量个人主观的内容,包括痛苦的情绪。

1.6 意识

意识是指人类对自我存在、思维、感觉和意识体验的主观感知和体验。它是我们有关自我和周围世界的感知和认知的核心。

意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存在和身份的认知。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反思和思考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然而,真是自我意识的出现,才导致各种欲望的出现,才导致了各种个性化价值判定的出现,正是自我意识的出现,才把自己与原本的自然世界隔离开来,不再是与大自然一体,自我是各种痛苦的根源之一 。

  2. 外部意识:外部意识是指对周围环境和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通过外部意识,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外部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信息。

  3. 内部意识:内部意识是指对内在体验和心理状态的感知和认知。它包括我们对自己内心感受、思维过程、情绪状态和思维活动的主观体验。

  4. 知觉意识:知觉意识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和认知的意识。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感知到的事物、观察到的景象以及从中获得的信息。

  5. 神经科学角度: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意识是由大脑的神经活动产生的,但目前对于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仍存在许多学术争议。

        意识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它的发展和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神经系统、经验和环境等。尽管意识是一种主观体验,无法通过客观手段直接观测和测量,但它对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影响是显著而重要的。

1.7 潜意识:灵修关注的领域

潜意识指的是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

它是我们意识之外的部分,包含了我们不容易察觉和控制的心智操作和心理过程。

潜意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化加工:潜意识能够自动地处理大量的信息,比如自动地驾驶车辆或者自动地运用语言。这些任务多是我们在学习和熟练掌握某项技能之后形成的习惯性行为。

  2. 非意图的心理过程:潜意识中的心理过程并不是我们有意识地去进行的,它们以自发和非自愿的方式出现。比如,我们可能在想象中重新体验过去的事件,或者在梦中出现各种奇异的情节。

  3. 感觉和感知:潜意识中包含了来自感官的底层处理,比如注意力、注意焦点和感官过滤等。这些底层的感知和感觉信息被筛选、整理和加工,然后被传递到我们的意识注意力。

  4. 冲突解决:潜意识能够进行与决策和冲突处理相关的心理活动。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潜意识会对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和考虑,并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5. 存储的记忆:潜意识中存储了大量的记忆,其中包括我们可能无法马上意识到的记忆、经验和情感。这些存储的记忆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被激活和调用,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潜意识的运作方式和机制还存在许多未知之处,它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控制潜意识过程,但通过一些技术和方法,如催眠、心理暗示和潜意识探索技术,我们可以对潜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

1.8 情绪

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是人类在特定情境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主观反应。

它包括了个体的情感状态、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

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主观感受:情绪是个体内在的主观体验,通过情感的方式反映出来。不同的情绪会引发不同的主观感受,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2. 生理反应:情绪的产生会伴随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等。这些生理反应是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密切关联。

  3. 行为表现: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和动作来进行表达。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展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比如笑、哭、躲避或攻击等。

  4. 与情境相关:情绪往往是与特定情境紧密相关的,外界的事件、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的期望都可能引发情绪的变化。

  5. 多样性与连续性:情绪具有多样性,涵盖了一系列的情感状态。它们之间并非离散的,而是在情绪空间中连续变化的。

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影响我们的决策、社交互动、注意力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不同的情绪状态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情绪也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心理现象,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此外,情绪也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管理情绪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培养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常见的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包括以下几种:

负面情绪:

  1. 悲伤: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通常与失去、悲痛、遗憾等相关。它可以由个人经历的失去、分离、挫折等事件引发。

  2. 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和担忧的情绪体验,常伴随着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或威胁的担忧感。

  3. 恐惧:恐惧是一种对潜在的危险或威胁感到害怕和不安的情绪。它可以是特定事物或情境引起的,也可以是一种无法具体说明的不安感。

  4. 愤怒: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消极的情绪,常伴随着对不公正、侵犯、挫败或受到伤害的感觉。

  5. 羞愧:羞愧是一种由于自我感觉不够好或在他人面前丢脸而产生的情绪,常伴随着自责和自我评价的下降。

正面情绪:

  1. 快乐: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常伴随着愉悦和满足。它可以由个人经历的愉快事件、成功、获得奖励等引发。

  2. 平静:平静是一种内心安宁、放松和平和的情绪体验,通常与内心的平衡和自我接纳有关。

  3. 希望:希望是一种对未来积极发展、改善和成功的期望和信心。它可以给人以动力和意义,激发行动和奋斗。

  4. 喜悦:喜悦是一种强烈的愉悦和高兴的情绪,通常伴随着满足感、兴奋和愉悦。

  5. 感激:感激是一种对他人或事物的感谢、赞赏和珍惜的情绪。它能够增强人际关系、构建正向情感和提高幸福感。

这些情绪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它们在不同情景和个体之间可能会各有差异。了解和正确处理各种情绪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情绪的来源可以归因于多个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因素:情绪与我们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例如,荷尔蒙水平的变化、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

  2. 外部刺激:外界的刺激可以引发情绪的产生。例如,我们对某个事件、人物、场景或者言语的评价和解读,都可能触发相应的情绪反应。大多数时候,个人负面情绪的根源不在外部,而在个人的内心,外部只是一个触发条件,就像一阵风,吹倒了房屋,根源不在风,而在房屋本身的健壮性。

  3. 认知与评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解释和评估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将某个情境解读为威胁或是享乐时,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或正面情绪体验。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与人的主观对事情的认知、过往的经历密切相关,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客观的存在(如是、如来),当我们通过冥想、内观、反思个人个人的情绪与自己认知的关系,跳过认知对事情本身的评价导致的负面情绪,就能够进入一种平和的状态。

  4. 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征都可能对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方式产生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征都具备强烈的个人主观性和历史性(个人的成长经历)

  5.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规范有不同的方式,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情绪的来源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在不同的情境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此外,情绪的产生也常常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情绪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情绪。通过认识到情绪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二、情绪管理

2.1 情绪管理的方法

情绪管理指的是通过意识和采取积极的策略来有效地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促进心理健康、平和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交互动。

下面是一些有助于情绪管理的方法:

  1. 内观:情绪识别(前提):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很重要。通过观察自己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呼吸频率)、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

  2. 接纳情绪: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关键。不要对自己的情绪感到羞愧或否定,而是尝试以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情绪。如是、如来、如去,然后进入平和的状态。 

  3. 深呼吸和放松:深呼吸和放松练习可以帮助你缓解紧张和焦虑,增加平静和疏导负面情绪。深呼吸时,尽量通过鼻子吸气,然后通过嘴巴慢慢呼气。在没有改变外部事件的情况下,通过深呼吸和放松可以缓解情绪,负面情绪的源头不在“外”,而在“内”。

  4. (分享)与他人交流:与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可以减轻负担和获得支持。寻求理解和互动,不要把情绪承受在心里。

  5.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管理情绪。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充满希望的事物上,避免过度关注消极的想法和情绪。

  6. 自我关怀: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情绪管理的基础。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平衡。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管理困难且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培养情绪智力、灵活调节情绪表达和运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情绪管理的本质:不在外部事件本身,也不在于解决外部社会事件,而在于改变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从而确保自己保持正面的情绪,确保负面情绪不影响最终的行为决策。

2.2 积极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有助于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思维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心理韧性并增强幸福感。以下是几种积极的思维方式:

  1. 积极态度:培养积极的态度意味着以一种乐观和希望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和世界。关注并珍惜身边的积极事物,培养感恩和满足的心情。

  2. 接纳和宽容: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和不完美,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接纳我们自身的不足和错误,以及他人的差异。

  3. 积极问题解决:面对问题时,把重心放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而不是陷入抱怨和消极情绪中。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设定目标并迈向积极的行动。

  4. 自我肯定:培养对自己的自信和自我价值的认知。关注自己的成就和优点,而不是总是关注自己的失败或不足之处。

  5. 内在驱动力:找到内在的动力和目标,将注意力集中在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事情上。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目标。

  6. 解决负面思维:发现并改变消极、限制和自责的思维模式。借助积极的自我对话和替代性思维,转变负面思维为积极的、更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

  7. 学习成长心态:将困难和挑战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接受失败和错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成长。

请注意,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需要时间和努力。它不仅可以改善情绪状态,还可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如果发现自己难以保持积极的思维方式,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能会很有帮助。

2.3 情绪管理的本质

通过情绪管理的方法,可以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进入积极的正面情绪。

情绪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修行方法,一种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情绪管理的目标:

不是拒绝情绪,不是没有情绪,通过调整个人的内心,即使有重大的内部或外部事件,或艰难的时刻,当有内心有负面情绪时,要觉知情绪,接纳情绪,现在负面情绪的扩散,与它共存,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直至内心平和,冷静看到遇到的各种处境!!!

三、进化心理学对感知和情绪的解释

3.1 概述

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特征和行为如何适应环境的学科, 从远古寻找当下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的根本原因。

在感知和情绪方面,进化心理学提供了以下解释:

  1. 感知: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感知的方式是通过进化形成的,以适应生存和繁衍的需求。例如,人类对于较鲜艳和对比度较高的颜色更敏感,这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区分食物和环境中的危险。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对于人脸、身体形态等特定刺激的快速识别能力,这有助于社交和合作。

  2. 情绪:情绪在进化心理学中被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帮助人类应对生存和社交需求。例如,恐惧情绪可能帮助人类识别和回避潜在的威胁。愉快的情绪如喜悦和满足可能是奖励机制,强化了有益的行为,例如探索新的资源和社交联系。进化心理学还研究了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类的感知和情绪反应与过去的进化压力和适应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然而,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并不是唯一的,还有其他学派和理论也提供了不同的对感知和情绪的解释和理解。

3.2 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什么人的情绪中,负面情绪占绝大多数

进化心理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负面情绪在人类情绪体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适应性反应。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如食物的不足、疾病的传播、敌对部落或捕食者的威胁等。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负面的情境。因此,进化选择了那些能够引发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悲伤等)的神经回路和心理机制。

负面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回避危险,警觉和提醒,引发生存需求和求助行为,以及调动个体和社会资源来应对挑战。负面情绪还有助于记忆事件和经验,以便未来避免类似的负面情境。

此外,负面情绪也可能比积极情绪更强烈和持久。这可能是因为负面情绪的影响对生存更为关键,需要更强烈的反应,而积极情绪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更容易被取代或放松。

需要指出的是,负面情绪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尽管现代生活相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更为安全和舒适。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进化遗传编程并未完全适应现代环境的变化。

虽然进化心理学提供了对负面情绪占主导的解释,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还有其他因素如文化、社会环境、个体差异等也会对情绪呈现的比例产生影响。

3.3 进化心理学解读人的快乐情绪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人的快乐情绪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进化适应的结果。快乐情绪在进化中可能发展出来,以作为一个奖励机制,强化有益行为并促进生存和繁殖

快乐情绪的出现可能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相关:

  1. 基本需求的满足:当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快乐的情绪可以促进个体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促进生存和繁衍这个终极需求。例如,当我们获得食物、水、休息、安全感以及社交联系时,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2. 社交连接和合作:人类是社会性生物,社交联系对于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至关重要。人们的快乐往往与他们与家人、朋友和社群的紧密联系、情感支持和彼此合作有关。

  3. 成就感和进步:当个体实现个人目标、取得进步或获得认可时,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促使人们继续努力、追求成功和自我发展。

  4. 奖励响应:快乐情绪可以看作是奖励的反应,使个体享受积极的经验、刺激和回报,促进相关的行为重复和强化。这种奖励机制有助于个体学习和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成功机会。

        需要明确的是,快乐情绪的体验和表达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进化心理学本身无法解释所有的差异,因为文化、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也在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情绪体验。

        总之,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的快乐情绪是为了适应生存和繁殖(传播基因)的需要,并与满足基本需求、社交联系、成就感和奖励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3.4 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什么人的情绪中,快乐的情绪时短暂的

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什么人的情绪中,快乐的情绪相对较短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适应性反应:进化心理学认为,快乐的情绪作为一种奖励机制强化了有益的行为,如成功、满足或社交联系。快乐的情绪的短暂性是为了保持适应性对于更多潜在奖励的敏感性。如果我们一直处于快乐状态,我们可能会变得麻木不仁,对于新的奖励和积极刺激变得不太敏感。长久的快乐情绪,不利于基因的传播。

  2. 注意力焦点:快乐的情绪往往伴随着正面的刺激和体验。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新颖、令人满足的经验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刺激变得习以为常,我们的兴奋感和快乐感逐渐减弱。这导致我们的情绪往往从快乐过渡到中性,人们往往很容易从快乐状态中回归到情感的基线水平。

  3. 快乐的情绪容易放松警惕,增加被其他物种吃掉的风险:

    快乐的情绪在进化中可能是一个奖励机制,用于强化有益的行为,并鼓励个体继续追求这些行为。这种情绪可能与满足基本需求、社交互动和资源获取等相关。然而,在远古的自然环境中个体需要保持警觉,并随时准备应对潜在的威胁。因此,在野外环境中,过于放松警惕的快乐情绪可能会导致被其他物种捕食的风险增加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变,我们面临的威胁和风险大大不同于过去。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快乐情绪的放松也可能更多地与日常压力、工作负担和社交关系等因素相关。然而,我们也需要指出,情绪体验和行为选择是个体和文化的复杂结果,还受到个体认知、社会因素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总之,快乐情绪的放松警惕可能会增加某些风险,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多地需要在情绪和警觉之间寻找平衡,并根据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

  4. 外部环境变化:人们的情绪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尽管快乐的情绪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情绪的改变和转移。例如,一个好消息可以带来快乐,但之后可能会出现新的挑战或压力,而这些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远古,人们生存的外部环境比较恶劣,并且随时发生变化,进入危险境地。

        因此,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因素,还是内部奖赏机制,都不允许快乐持续太长的时间,这种环境、生理、心理机制就决定了人天然的快乐和平和是不长久的,是短暂的。要想获得更多、更长久的快乐,需要自己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主动修行、修心。

        需要指出的是,快乐情绪的短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只能经历短暂的快乐。人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技巧、社交联系和寻求有意义的目标来增加快乐的体验。而且,每个人对快乐的体验和满足的时间长度也会有所不同,因为人们的个体差异和生活经历也在影响情绪的体验和持续时间。

3.5 所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是为了传播基因的需求

传递基因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这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之一是,许多生理和心理机制可以追溯到适应于个体能够成功传播其基因的策略。

在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下,许多生理和心理机制可以解释为适应于成功繁殖的需求。例如,性欲和性行为、亲子关爱的发展、选择伴侣的偏好和竞争对手间的竞争等,都可以被解释为为了促进基因传播而发展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进化心理学并不将所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简单地解释为关于基因传播的需求。人类和其他物种的行为和经验是复杂的,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文化、个体差异和环境压力等。

此外,人类和其他社会性物种也表现出合作、互助和社交行为,这并不总是仅仅通过基因传播来解释。社会因素和团队合作等也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虽然,基因传播是进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解释生物行为和心理的唯一因素。各种心理和社会因素都与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密切相关,并共同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四、佛对感知的解释

4.1 人生的几大苦,是人类进化的必然,是基因传播的必然

在佛教中,总结了四个基本的苦,我这里增加了一个焦虑之苦,也被称为“人生的几大苦”(The Four Noble Truths),共五大之苦。

  1. 生老病死之苦(执着于生理的快乐和永恒):生老病死是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基本真相,它们带来了身体的疾病、老化和死亡的痛苦。人们无法永远逃避或阻止这些过程的发生。进化心理学的演进结果是:生理的快乐是暂时的,旧生命的消亡和新生命的诞生是基因传播必然!与这种必然对抗,必然带来痛苦,与其与这种必然对抗,不如接纳这种必然。

  2. 聚散离别之苦(执著于长久的聚合):人们会经历与所爱之人分离、失去亲人、朋友等重要关系的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与人们深入联系后的离别和分离。人与人在一起,无论是亲人和恋人,都是因为基因传播的短暂需要聚合在一起,

  3. 欲望贪爱之苦(执着于当下的快乐):个体的欲望和带来的快乐,不过是基因传播的一种奖励机制,当基因传播的目的到达,欲望满足带来的快乐就会消失。当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痛苦,个体的欲望和贪爱是导致痛苦的重要原因。佛教认为,人们常常追求无限满足和执着于欲望(这本身就违背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进化机制)导致无穷无尽的渴望和失落是必然。这种追求和执着产生了情绪和心理上的苦楚。

  4. 懊悔痛苦之苦(执着于已经发生的过往):佛教指出,由于忏悔和内疚,我们经常执着于过去的错误和后悔,导致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5. 焦虑之苦(执着于还没有发生的未来):焦虑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担忧焦虑往往与对不确定性、可能的威胁或挑战的感知联系在一起。个体可能感到不安、紧张、害怕或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担忧可能涉及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关系、健康问题、工作压力、学业成绩等。

    焦虑反映了我们对于潜在风险、威胁和未知结果的关注和注意。它起源于我们在生存和适应中的固有需要,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做出适当的应对。

    然而,当焦虑超过了一定程度,变得过度和持久,就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幸福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情绪困扰、认知困难和社交障碍等。

    对于管理焦虑,了解并处理与未来担忧有关的情绪和认知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包括改变思维模式,挑战恶性循环的自动负面思维,寻找实际的证据和逻辑,以及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使用放松技巧、寻求支持和学习应对技能也是减轻焦虑的有效方法。

    重要的是要记住,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过度的焦虑可能需要专业支持。如果您感到焦虑严重、持续影响生活,或者无法应对,请考虑咨询心理专业人士以获得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

很显然,上述的几种执着,都违背了人的生理和心理进化基因传播这个根本性的趋势和方向!!!这是各种痛苦的根源:与基因传播趋势对抗,与生命的进化对抗!!!

4.2 苦和烦等各种感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某种幻觉

苦和烦恼等各种感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某种心理幻觉,是为基因传播服务的。

苦和烦恼是一种感觉,生理心里都不到满足后的表象,是基因传承服务的,基因传播是目标,中间是过程,各种感觉都服务于基因传播。

快乐是多巴胺激素分泌的结果。快乐是短暂的,是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感觉,情绪,感情都是一样,只不过赋予了更多的层次而已,起本质是满足,为基因传播服务。

正是因为人的感觉、情绪、感情都是“空”的,甚至是正面的快乐的情绪,也是空的,并非真实事物的存在,因此,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化解各种情绪!!!

4.3 人生几大基本之苦的解决之道(内心)

佛教教义中认为,人们经常陷入这些苦中的主要原因是执着于自我与个人欲望,并试图寻找永恒的满足。因此,佛教提出通过“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并践行“八正道”(Eightfold Path)来解脱和结束这种苦。

这些苦并不仅仅是描述生活的痛苦和困惑,而是提醒人们觉知和超越这些苦,寻求解脱和内心平静的可能性。佛教倡导通过修行和正念的实践来减少痛苦,达到内心的解脱与安宁。

冥想可以化解这些幻觉和痛苦,获得情绪上的自由和喜悦,获得对事物的洞见,获得对自己大脑的控制器权。冥想有三种主要流派。

4.4 色即“空”

大脑本质上就一个一台电脑的游戏世界!!因此,本质是“空”性。

色即空"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自于佛教中的“四大真谛”之一——莎娃洗含义(Pali,Sanskrit中称为“四圣谛”或“四谛”)。其中,“色即空”是指物质世界的现象实际上是空性的。

在佛教中,色(Sanskrit:Rupa)是指物质世界的外在形象或现象。是每个人的大脑原始信号的解释、解读,既然是大脑的解读,这些解读到的形象或现象,并不是原本的存在,不过是每个人大脑对原始信号的解释,是大脑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和基因传承的价值判断,因此,原本都是空的。比如,我们大脑中看到的美女,真实存在的被反射的光信号而已,大脑通过光信号而呈现的美女,即为“色”, "色“”是虚幻的!!!并非原本的真实的存在,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原始的本质!!!

色就是大脑对原始信号的解释、解读,他们在外界原本是不存在的,是每个人大脑的解释或感受而已,大脑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和基因传承的价值判断,透过大脑中诠释的现象看到现象背后的原始信号的本质。

空(Sanskrit:Shunya)则表示无常、无实、无我。"色即空"的理解是,事物的本质是空的,它们没有永恒的存在或实体性。物质世界的现象是短暂、变幻无常的,不是永恒存在的真实

这个概念强调了对于人们日常所见事物的观念,尤其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看法。它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于物质上的事物和形象,因为它们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临时的、主观的,不同人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也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通过超越执着和追求,我们可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智慧,从而获得内在的平静和解脱。

"色即空"是佛教中深奥的教义之一,强调超越现象的一面,追求超越表象的真实和智慧。在佛教修行中,理解和体验"色即空"的含义,可以帮助个人减少贪婪、痴迷和固执的心理,培养不执著、放下和智慧的态度。

一切皆空,世界是空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世界很重要,无色即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4.5 再看苦和烦恼,也是“空”的

苦和烦恼等各种感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某种幻觉,是为基因传播服务的。

苦和烦恼是一种感觉,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得不到某种满足后的表象,是基因传承服务的,基因传播是目标,中间是过程,各种感觉都服务于基因传播的。苦和烦恼都是大脑自身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件的诠释和价值判断而已,从而反应到情绪上,当我们切断现实世界的事件与大脑的诠释和价值判断的联系时,个人的情绪就会进入某种平和安详。

感觉,情绪,感情都是一样,只不过赋予了更多的层次而已,其本质是欲望的满足,为基因传播服务。焦虑等负面情绪是丛林法则选择的结果,不一定反应真实的内外世界。

4.6 "色即空,空即色"

"色即空,空即色"是佛教中著名的教义,它表达了色和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表述出自《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色即空"的意思是,一切物质形象(色)实际上都是空性的,它们没有永恒的实在性。物质世界中的一切是短暂、变幻无常的,不具有永恒的存在。所以,对于物质世界的现象、表象(色)的执着追求是无益的,因为它们不是真正持久、实在的存在。

而"空即色"则表明,空性不是一种不存在的虚无,佛学里的“空”,表示不是物质性,而是精神性的,不过是大脑神经元的活动而已,而是指物质现象/形象的本质为空(物质的形象是大脑的诠释而已,并非真实的存在)。即使现象是空的,它们仍然有所表现,具有相对的存在。空性不是完全的无,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所谓超越性的存在是指大脑的精神活动中呈现的内容称为“空”物质世界真实的存在称为“实”。大脑的精神活动中呈现的内容是多变的,易变的,甚是是可以修正的。

"色即空,空即色"强调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和无常性,教导我们要超越对物质的执着追求更深层次的真实和智慧。通过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短暂和无常性,我们可以减少对外在世界的執著,摆脱纠缠和苦恼,而达到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这个教义的真正理解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佛教教义和实践中体验,它与佛教的其他智慧教义共同构成了佛教修行的基础,指引人们超越世俗,追求解脱和觉醒。

备注:

“空”:佛学里的空,并不是物理学中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他们以精神的形式存在,而非物质形式存在。

“色”:并非传统意义的色,而是指大脑对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信号的诠释、构建、觉象等。

4.7 传统意义上的“色”

传统意义上的色:在不同的语境中,“色”一词可以有多种含义,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解释:

  1. 色彩:在艺术、视觉等领域,色指物体通过反射、散射或吸收光而产生的感知属性。颜色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

  2. 外貌、外表:在描述事物或人时,色也可以指代外表、外貌的特征。比如,我们常说某人的肤色、头发颜色、眼睛颜色等。

  3. 性欲、情欲:在某些语境中,色可以指代性欲、情欲。这种解释通常带有负面的含义,暗示对于色欲的过度追求或沉迷。

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色”的确切含义。如果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4.8 传统意义上的"空"

在传统意义上,"空"可以有多种解释和理解,这取决于特定的文化、宗教或哲学体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虚无或不存在:在某些哲学和宗教体系中,"空"可以表示一种虚无或不存在的状态。这种理解关注事物的无实性,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短暂和变幻的,没有固定的实在性。

  2. 空间或无限性:"空"还可以指代空间的概念,表示无限的广袤或虚无的存在。这种理解强调无限性和超越有限认知的境界。

  3. 解脱或解放:在某些思想体系中,"空"可以表示一种超越世俗束缚和内心自由的状态。通过放下执着和追求,人们可以达到超越物质欲望的解脱,进入空灵的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文化和哲学背景对于"空"的解释可能有所差异。不同宗教、哲学或思想体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因此,对于"空"的理解最好还是参考相关的文献、教义或专家的观点。

如果你有特定的文化或哲学背景,或者有特定的问题,我可以提供更具体的解释和指导。

这篇关于[机缘参悟-130]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1-人的感觉、感受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为基因传承服务的,苦和烦等各种感觉是个性化的幻觉,从心理学看佛学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9108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家政服务管理平台 LW +PPT+源码+讲解

3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及需求分析 3.1可行性研究 3.1.1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JAVA、Mysql数据库等方面的编程技巧和方法,对于这些技术该有的软硬件配置也是齐全的,能够满足开发的需要。 本家政服务管理平台采用的是Mysql作为数据库,可以绝对地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可以与Mysql数据库进行无缝连接。 所以,家政服务管理平台在技术上是可以实施的。 3.1

以canvas方式绘制粒子背景效果,感觉还可以

这个是看到项目中别人写好的,感觉这种写法效果还可以,就存留记录下 就是这种的背景效果。如果想改背景颜色可以通过canvas.js文件中的fillStyle值改。 附上demo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u012138137/11249872

两个基因相关性CPTAC蛋白组数据

目录 蛋白数据下载 ①蛋白数据下载 1,TCGA-选择泛癌数据  2,TCGA-TCPA 3,CPTAC(非TCGA) ②蛋白相关性分析 1,数据整理 2,蛋白相关性分析 PCAS在线分析 蛋白数据下载 CPTAC蛋白组学数据库介绍及数据下载分析 – 王进的个人网站 (jingege.wang) ①蛋白数据下载 可以下载泛癌蛋白数据:UCSC Xena (xena

今天又有了别的收获。青云怎么这么厉害呢- -。。感觉无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他差不多就行~~

1.第一个收获就是一个宏这个宏第一个参数是函数的类型,第二个是名字,第三个其实就是setRow(),getRow(),两个方法,为的就是让我们得到对象。嘿嘿,收获不小~~ 2.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宏#define WC (6) 我们调用一个方法,suShi->m_imgIndex=rand()%WC  ;表示取0-WC-1的整数值。。 3.为了更好的适配各种环境在applicatio

加入了一个手游工作室~感觉超级棒的,人怎么可以都这么好的

嘿嘿,很幸运在大二下学期上到一半的时候加入了一个手游工作室,原来以为就是一个很商业的工作室,没有想到里面有这么浓厚的人文气息,感觉超赞的~~。这下学习就变得更有动力了,不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去奋斗了,为的更多的还可以变为是为了这个大环境贡献出我所有的力量,今天就自己在这通宵啊,呜呜,人有点少啊,幸好自己订了一些目标,要不然还真的不知道该咋么办呢。

微服务中RPC的强类型检查与HTTP的弱类型对比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的通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远程过程调用(RPC)和HTTP是两种最常见的通信方式。虽然它们都能实现服务间的数据交换,但在类型检查方面,RPC的强类型检查和HTTP的弱类型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通信方式在类型检查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微服务架构的影响。 一、RPC的强类型检查 RPC的强类型检查是其核心优势之一。在RPC通信中,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使

中国341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集(2000-2020年)

生态系统服务反映了人类直接或者间接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惠益,对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和福祉起着重要基础作用。目前针对全国城市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长期评估还相对较少。我们在Xie等(2017)的静态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表基础上,选取净初级生产力,降水量,生物迁移阻力,土壤侵蚀度和道路密度五个变量,对生态系统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共4大类和11小类的当量因子进行了时空调整,计算了

SpringCloud - 微服务

1、微服务介绍         参考: 微服务百度百科 1.1 概念         微服务(或称微服务架构)是一种云原生架构方法,在单个应用中包含众多松散耦合且可单独部署的小型组件或服务。 这些服务通常拥有自己的技术栈,包括数据库和数据管理模型;通过一个REST API、事件流和消息代理组合彼此通信;以及按照业务能力进行组织,具有通常称为有界上下文的服务分隔线。         微服务特

微服务(服务治理)

服务远程调用时存在的问题 注册中心原理 服务治理中的三个角色分别是什么? 服务提供者:暴露服务接口,供其它服务调用服务消费者:调用其它服务提供的接口注册中心:记录并监控微服务各实例状态,推送服务变更信息 消费者如何知道提供者的地址? 服务提供者会在启动时注册自己信息到注册中心,消费者可以从注册中心订阅和拉取服务信息 消费者如何得知服务状态变更? 服务提供者通过心

CloudStack管理员文档 - 服务方案

用户创建一个实例可以又很多个选项来设定该实例的特性和性能。CloudStack提供以下几种方式: 服务方案,由管理员定义,提供了CPU速度,CPU数量,内存大小,根磁盘的标签,以及其他选项磁盘方案,由管理员定义,为主存储提供了磁盘大小和IOPS的选项网络方案,由管理员定义, 计算和磁盘方案 服务方案是CPU,内存,磁盘等虚拟硬件特性的集合。管理员可以创建各种服务方案,终端用户在创建虚拟机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