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的分析(特殊情况,时间复杂度分析,两种建堆方法对比,动图)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结构>>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的分析(特殊情况,时间复杂度分析,两种建堆方法对比,动图),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今天,我来讲讲建堆算法中使用向上调整和向下调整。



目录

    • 建堆的应用
    • 向上调整建堆
    • 向下调整建堆
    • 向下调整建堆和向上调整建堆的选择



建堆的应用

在数据结构模拟堆中,我们可能会通过输入数组的元素来进行建堆或者在堆排序中,我们也需要建堆,那么建堆就有两种方法,一种从倒数第二层最右侧的父节点开始进行向下调整,直到把所有父节点都向下调整完;另外一种是从最后一个结点开始向上调整,直到每个结点都进行一次向上调整。

物理结构:实实在在在内存中是如何存储的
逻辑结构:想象出来的结构

如下面有一个数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分别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面数组的逻辑结构,即不满足大堆,也不满足小堆,那么我们就应该进行建堆。假设要建大堆。

接下来,我来依次进行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



向上调整建堆

如上面所说,我们需要找到最后一个结点,进行向上调整,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为向上调整建堆的第一趟,接下来,将倒数第二个结点继续建堆,即43,持续下去,直到把所有的结点都进行了向上调整,那么就完成了建堆的任务。

但是这样调整真的可以吗?
下面是代码:

int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a = *b;*b = tmp;
}
Build_BigHeap(int* arr,int n)
{                                   //错误示范for (int i = n - 1; i >= 0; i--)//从最后一个结点开始,保证每个结点都能向上调整{int child = i;int parent = (child - 1) / 2;while (child > 0)              //单趟向上调整{if (arr[child] > arr[parent]){swap(&arr[child],&arr[parent]);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 - 1) / 2;}else{break;}}}
}
int main()
{int arr[] = {12,19,5,25,36,10,3,30,15,2,14,20,30,43,30};Build_BigHeap(arr,sizeof(arr)/sizeof(arr[0]));return 0;
}

建堆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堆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可以发现,在我们建堆后的逻辑结构,大部分结点都满足了大堆的要求,即父节点大于、等于孩子结点,但是有一个父结点的值小于孩子结点,是哪个呢?就是19和25,这就奇怪了,其他结点都满足大堆的要求,为什么偏偏有两个结点不满足大堆的要求呢?不着急,我要画个小动图分析一下。

由于上面的问题由第八趟向上调整导致,我就不从第一趟排序画到问题出现的地方了,因为其他的几趟的向上调整并不是影响该问题的出现的因素。但是由于前面的调整没画,此次的第八趟向上调整与从第一次向上调整画到第八趟的向上调整结果有些不同,但是并不影响,因为我们主要分析的是19和25位置的原因所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就是25出现在了19后面的原因,所以我们最开始选择最后一个元素来进行向上调整,接着依次往上找结点进行向上调整的方法存在着小bug,比如第八趟向上调整中,将25调到了最后面的一层,然后,程序就继续去向上调整数字3的位置了,却不知道25还需要与19进行调整。

那么,我应该如何改进这个bug呢,我们直接选择从第二个结点开始,也就是下标为1的位置进行向上调整,接下来,程序依次调整到最后一个结点的位置,那么就不会有问题了。

代码如下:

int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a = *b;*b = tmp;
}
Build_BigHeap(int* arr,int n)
{for (int i = 1; i <= n - 1; i++)//从第二个结点开始调整,保证每个结点都能向上调整{int child = i;int parent = (child - 1) / 2;while (child > 0)              //单趟向上调整{if (arr[child] > arr[parent]){swap(&arr[child],&arr[parent]);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 - 1) / 2;}else{break;}}}
}
int main()
{int arr[] = { 12,19,5,25,36,10,3,30,15,2,14,20,30,43,30 };Build_BigHeap(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return 0;
}

建堆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堆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该向上调整建堆的代码就满足要求了。

向上调整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假设最坏的情况下,每个结点都需要向上调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二叉树的性质可以得知,每层结点的个数是2^(h-1),在第几层的结点如果需要调整的话,最多需要向上调整h-1次。

那么,调整次数将与高度相关,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下调整建堆

在向下调整建堆中,我们需要找到最后一个父节点,将该父节点与他的孩子结点进行比较,如果需要交换就进行交换,接下来,继续拿其他的父节点进行相同的比较,直到把所有的父节点比较完成,那么向下调整建堆就完成了。

假设我们需要建大堆,那么我们就先找到最后一个父结点,选出该父结点两个孩子结点中最大的那个结点,将该最大的孩子结点与父节点进行交换,这样就满足了大堆的要求了。

如下:第一趟向下调整的动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该动图可以得知,该替换后的父节点与他的孩子结点就满足了大堆的要求了,接下来,继续往前调整,直到把所有的父节点调整完,那么整个就满足了大堆了要求了。

我再举一个调整例子吧,我并没有一步一步调整上去,而是直接调整5结点,方便大家理解代码,所以下图的10结点还没有调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int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a = *b;*b = tmp;
}
Build_BigHeap(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从最后一个父节点结点开始调整,保证每个父结点都能向下调整{int parent = i;int child = parent * 2 + 1;while (child < n)              //单趟向下调整{if (arr[child + 1] && arr[child + 1] > arr[child]){child++;}if (arr[child] > arr[parent]){swap(&arr[child], &arr[parent]);parent = child;child = parent * 2 + 1;}else{break;}}}
}
int main()
{int arr[] = { 12,19,5,25,36,10,3,30,15,2,14,20,30,43,30 };Build_BigHeap(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return 0;
}

建堆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堆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下调整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假设在最坏的情况下,所有的结点都需要向下调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时间复杂度的计算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下调整建堆和向上调整建堆的选择

向上调整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O(N*logN)
向下调整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O(N)
所以,大多数都会选择向下调整建堆。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可不可以动动小手,三连支持一下。

这篇关于<<数据结构>>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的分析(特殊情况,时间复杂度分析,两种建堆方法对比,动图)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97213

相关文章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最近在做项目,需要用到给定一个程序名字就可以自动获取到这个程序在Windows系统下的绝对路径,以下

JavaScript中的高级调试方法全攻略指南

《JavaScript中的高级调试方法全攻略指南》什么是高级JavaScript调试技巧,它比console.log有何优势,如何使用断点调试定位问题,通过本文,我们将深入解答这些问题,带您从理论到实... 目录观点与案例结合观点1观点2观点3观点4观点5高级调试技巧详解实战案例断点调试:定位变量错误性能分

Python中 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 异常处理方法详解

《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涵... 目录1. 基本结构2. 各部分的作用tryexceptelsefinally3. 执行流程总结4. 常见用法(1)多个e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Word文档的版本差异,无论是合同修订、论文修改还是代码文档更新,人工比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遗漏关键改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 目录引言一、使用python-docx库解析文档结构二、使用difflib进行差异比对三、高级对比方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 目录引言:为什么"相等"判断如此重要?方法1:使用some()+includes()(适合小数组)方法2

504 Gateway Timeout网关超时的根源及完美解决方法

《504GatewayTimeout网关超时的根源及完美解决方法》在日常开发和运维过程中,504GatewayTimeout错误是常见的网络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反向代理(如Nginx)或...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出现 504 错误?1. 探索 504 Gateway Timeout 错误的根源 1.1 后端

C# 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C#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LiteDB作为.NET生态下的轻量级嵌入式NoSQL数据库,一直是时间序列处理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为大家大家简单介绍一下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 目录为什么选择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第一章:LiteDB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设计1.1 核心设计原则

MySQL 表空却 ibd 文件过大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MySQL表空却ibd文件过大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表空却ibd文件过大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 目录一、问题背景:表空却 “吃满” 磁盘的怪事二、问题复现:一步步编程还原异常场景1. 准备测试源表与数据

python 线程池顺序执行的方法实现

《python线程池顺序执行的方法实现》在Python中,线程池默认是并发执行任务的,但若需要实现任务的顺序执行,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 目录方案一:强制单线程(伪顺序执行)方案二:按提交顺序获取结果方案三:任务间依赖控制方案四:队列顺序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