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E-LLaVA:为大型视觉-语言模型引入专家混合

2024-06-06 21:28

本文主要是介绍MoE-LLaVA:为大型视觉-语言模型引入专家混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视觉-语言模型(LVLMs)在图像理解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些模型通过结合图像编码器和语言模型,能够处理包括图像描述、视觉问答和图像字幕生成等在内的多种任务。然而,现有模型在训练和推理时存在巨大的计算成本,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MoE-LLaVA的新型LVLM架构,它基于专家混合(MoE)的概念。MoE-LLaVA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多个专家(experts),并通过路由器(router)动态地将输入数据分配给这些专家,从而实现模型的稀疏性,降低计算成本。

MoE-LLaVA-1.8B×4与其它开源大型视觉-语言模型(LVLMs)在对象幻觉基准上的平均性能比较。图中显示了不同模型的激活参数数量(以十亿计)与它们的性能

MoE-LLaVA模型的架构设计是其创新性的核心,它通过精心设计的组件来实现高效的多模态学习能力。下面详细介绍这些组件:

视觉编码器(Vision Encoder)

视觉编码器是模型的首要组件,其任务是接收原始图像输入并将其转换成一系列视觉令牌(token)。这些令牌是图像的高级表示,捕捉了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如形状、颜色、纹理等。视觉编码器通常由卷积神经网络(CNN)或Transformer架构组成,它们能够从图像中提取丰富的特征。

视觉投影层(Visual Projection Layer)

视觉投影层位于视觉编码器之后,其功能是将视觉令牌映射到一个与语言模型隐藏层维度兼容的空间。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视觉信息能够无缝地与语言模型的文本信息进行交互。通过这种方式,模型能够将视觉数据和文本数据统一到一个共同的表示空间中。

词嵌入层(Word Embedding Layer)

词嵌入层负责处理文本输入。它将输入的文本序列转换为一系列的词向量(word embeddings),这些向量是连续的数值表示,能够捕捉单词的语义信息。这些词向量随后可以与视觉令牌一起输入到模型中,使得模型能够理解和生成语言。

多层LLM块(Multi-layer LLM Blocks)

在MoE-LLaVA中,多层LLM块是建立在大型语言模型之上的关键组件,用于处理和融合文本和视觉数据。这些块通常包含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self-attention)和前馈神经网络(FFN),它们能够处理长距离依赖关系,并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MoE块(MoE Blocks)

MoE块是MoE-LLaVA架构中的创新点,它由多个专家(experts)组成,每个专家是一个前馈神经网络(FFN)。这些专家通过一个路由器(router)接收输入数据,路由器负责动态地将输入令牌分配给最合适的专家。这种设计允许模型在保持大量参数的同时,只激活和训练一部分专家,从而实现计算的稀疏性。

MoE-LLaVA模型的不同配置的详细参数,包括专家数量、MoE嵌入宽度、层数、FFN因子、FFN头数、激活的参数和总参数

MoE-Tuning是MoE-LLaVA模型的训练策略,它通过精心设计的三个阶段,引导模型逐步学习处理多模态数据,最终实现高效的学习和推理。

MoE-Tuning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有MLP被训练;第二阶段除了视觉编码器(VE)之外的所有参数都被训练;第三阶段FFNs用于初始化专家,并且只训练MoE层
MoE-LLaVA模型的三个阶段训练策略的框架和方法。第一阶段(a)专注于训练多层感知器(MLP),其目的是将大型语言模型(LLM)适应于视觉输入,使模型能够理解和处理图像数据。第二阶段(b)中,继续训练LLM的后端,以增强模型对多模态数据(即图像和文本)的理解能力,而在这一阶段,MoE层并未参与训练。到了第三阶段(c),通过复制前馈网络(FFN)的权重来初始化每个专家(expert),这是MoE层训练的开始,专家将根据输入数据动态地进行学习和适应。这一策略使得MoE-LLaVA能够在不同阶段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多模态学习能力,同时保持模型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第一阶段:MLP训练

在MoE-Tuning的初始阶段,重点放在训练一个多层感知器(MLP)上。MLP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它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和非线性激活。在这个阶段,MLP的主要任务是将视觉编码器输出的视觉令牌转换成一种形式,使其能够与大型语言模型(LLM)兼容。这个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模型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其能够理解和解释视觉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并将其与语言模型的文本处理能力相结合。

第二阶段:LLM参数训练

在MLP成功适配视觉输入之后,训练进入第二阶段,此时重点转移到整个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参数上。在这一阶段,模型通过多模态指令数据进行微调,这意味着模型将学习如何同时处理文本和视觉信息,并在这两种模态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模型不仅能够理解图像内容,还能够理解与图像相关的文本描述,从而增强其对多模态数据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第三阶段:MoE层训练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第三阶段专注于训练MoE层。在这个阶段,模型的FFN(Feed-Forward Network)权重被复制并用作MoE层中各个专家的初始化权重。MoE层由多个专家组成,每个专家都是一个小型的神经网络,能够处理一部分输入数据。通过训练,模型学习如何通过路由器动态地将输入数据分配给最合适的专家。这种训练方式使得模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参数,因为只有与当前任务最相关的专家会被激活,而其他专家则保持不活跃状态,从而实现计算资源的节省。

用于三个阶段训练的数据组的详细组成,包括数据来源和样本数量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MoE-LLaVA模型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有效地处理多模态数据,还能够实现模型的稀疏性,即在保持大量参数的同时,只激活和训练一部分专家。这种稀疏性使得模型在处理数据时能够更加灵活和高效,同时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时的计算成本,使MoE-LLaVA能够在多模态任务上展现出与更大、更密集模型相媲美甚至更优的性能。

实验

实验的基础是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数据集,它结合了LLaVA-PT、Hybird-FT和LLaVA-FT等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数据集不仅在规模上有所不同,涵盖了从558k到665k的样本量,而且在内容上也各具特色,能够全面考验模型的多模态学习能力。在MoE-LLaVA模型的配置上,研究者尝试了不同数量的专家和不同数量的激活专家,这一策略允许模型在保持参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激活专家的数量来优化性能。

在图像问答任务中,MoE-LLaVA在五个基准测试上的表现与当前最先进方法相当,这证明了其在图像理解方面的强大能力。特别是在ScienceQA和POPE这两个基准测试上,MoE-LLaVA即便使用了较少的激活参数,也能达到与参数量更大的模型相媲美的性能。

不同LVLMs在图像理解基准上的性能,报告了激活参数的数量

表中的“*”表示某些模型在训练数据上存在重叠,而“†”表示模型是使用384分辨率的图像进行训练的。为了直观展示结果,表中用粗体和下划线分别表示了最佳和次佳的结果。

对象幻觉任务要求模型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像生成相应的描述或解释。MoE-LLaVA在POPE评估方法下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它生成的对象描述与图像内容高度一致,显示出模型在理解和生成视觉内容方面的强大能力。在某些情况下,MoE-LLaVA甚至超过了参数量更大的模型,表明MoE-LLaVA在对象幻觉任务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不同方法在对象幻觉评估中的准确率、F1分数和是的比率

为了深入理解MoE-LLaVA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专家的负载和模态偏好发现MoE-LLaVA的专家能够平衡地处理文本和图像数据。随着模型深度的增加,专家之间的任务分配呈现出特定的模式,这表明MoE-LLaVA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动态调整其处理策略,以实现最优的性能。

MoE-LLaVA-2.7B×4-Top2在ScienceQA数据集上的专家负载和模态偏好的分布

在消融研究研究中验证了三阶段训练策略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不同基础模型、专家数量和激活专家数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E-LLaVA的架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多模态理解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视觉和语言任务时。

对训练设置和架构设计决策的消融研究

上表中,一些特定的设置结果中被突出显示为蓝色。表6还报告了在8个V100-32G GPU上进行训练所需的时间。V100是NVIDIA推出的一款高性能GPU,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训练任务,32G指的是每个GPU拥有32GB的显存。

实验结果表明,MoE-LLaVA在保持计算成本恒定的同时,能够与参数量更大的模型竞争,为未来多模态学习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MoE-LLaVA有望在多模态理解和对象想象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1.15947

Github:https://github.com/PKU-YuanGroup/MoE-LLaVA

Demo: https://huggingface.co/spaces/LanguageBind/MoE-LLaVA

这篇关于MoE-LLaVA:为大型视觉-语言模型引入专家混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7275

相关文章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包括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翻译管理、前端本地化、语言切换机制以及常见陷阱和... 目录多语言国际化实现指南项目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目录结构翻译工作流1. 翻译数据存储2. 翻译生成脚本

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 R1模型的操作流程

《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的操作流程》DeepSeekR1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多个领域发... 目录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 R1模型,3步搞定一个应

Deepseek 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

《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本文介绍了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和通过API调用将其集成到VSCode中的过程,作者详细步骤展示了如何下载和... 目录前言一、deepseek R1模型与chatGPT o1系列模型对比二、本地部署步骤1.安装oll

Spring AI Alibaba接入大模型时的依赖问题小结

《SpringAIAlibaba接入大模型时的依赖问题小结》文章介绍了如何在pom.xml文件中配置SpringAIAlibaba依赖,并提供了一个示例pom.xml文件,同时,建议将Maven仓... 目录(一)pom.XML文件:(二)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一)pom.xml文件:首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在Go语言中,有三种主要的容器类型用于存储和操作集合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三者的使用与区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基本概念1. 数组(Array)2. 切片(Slice)3. 映射(Map)对比总结注意事项基本概念在 Go 语言中,有三种主要

C语言中自动与强制转换全解析

《C语言中自动与强制转换全解析》在编写C程序时,类型转换是确保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环节,无论是隐式转换还是显式转换,都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详细探讨C语言中的类型转换机制,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在... 目录类型转换的重要性自动类型转换(隐式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显式转换)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总结与建议类型

如何在本地部署 DeepSeek Janus Pro 文生图大模型

《如何在本地部署DeepSeekJanusPro文生图大模型》DeepSeekJanusPro模型在本地成功部署,支持图片理解和文生图功能,通过Gradio界面进行交互,展示了其强大的多模态处... 目录什么是 Janus Pro1. 安装 conda2. 创建 python 虚拟环境3. 克隆 janus

本地私有化部署DeepSeek模型的详细教程

《本地私有化部署DeepSeek模型的详细教程》DeepSeek模型是一种强大的语言模型,本地私有化部署可以让用户在自己的环境中安全、高效地使用该模型,避免数据传输到外部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也能根据自... 目录一、引言二、环境准备(一)硬件要求(二)软件要求(三)创建虚拟环境三、安装依赖库四、获取 Dee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Go语言在1.18版本中引入了泛型,这是Go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本文将通过泛型实现封装常见的Map操作,感... 目录什么是泛型泛型解决了什么问题Go泛型基于泛型的常见Map操作代码合集总结什么是泛型泛型是一种编程范式,允

DeepSeek模型本地部署的详细教程

《DeepSeek模型本地部署的详细教程》DeepSeek作为一款开源且性能强大的大语言模型,提供了灵活的本地部署方案,让用户能够在本地环境中高效运行模型,同时保护数据隐私,在本地成功部署DeepSe... 目录一、环境准备(一)硬件需求(二)软件依赖二、安装Ollama三、下载并部署DeepSeek模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