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刊专题

Nature子刊:教你零基础开展微生物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使用MicrobiomeAnalyst进行微生物组数据的全面统计、功能和元分析 Using MicrobiomeAnalyst for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functional, and meta-analysis of microbiome data Nature Protocols Impact Factor 11.334 https://do

或许改变整个领域的生态!颜宁团队合作最新Cell子刊

电压门控钠(Nav)和钙(Cav)通道负责电信号的起始。长期以来,它们一直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靶标。来自多种生物的Nav和Cav通道的不同亚型的冷冻电镜(cryo-EM)结构越来越多,需要一个通用的残基编号系统来建立结构-功能关系,并有助于合理的药物设计或优化。 2024年8月15日,深圳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颜宁团队Cell 子刊在Cell Chemical 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A ver

Transformer结合U-Net登上Nature子刊!最新成果让精度和效率都很美丽

最近一种基于视觉Transformer改进的U-Net来检测多光谱卫星图像中甲烷排放的深度学习方法登上了Nature子刊。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识别更小的甲烷羽流,显著提高检测能力。 这类Transformer与U-Net结合的策略是一种创新的深度学习方法,它利用了U-Net能够保留高分辨率特征和精确定位的优势,并通过引入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和交叉注意力,提升模型对复杂任务中长程

“豪门”子刊!中科院2区SCI,收稿范围广,发文量超20000!无预警记录,极速录用见刊!

(一)期刊简介概况 【期刊类型】网络数据类SCIE 【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期刊概况】IF:4.0-5.0,JCR2区,中科院2区 【版面类型】正刊,仅10篇版面 【预警情况】2020-2024年无预警记录 【收录年份】2008年被WOS数据库收录 【年发文量】20000篇左右 【终审周期】走期刊部系统,预计3个月左右录用 【检索情况】SCIE在检 (二)期

《柳叶刀》子刊:突破性临床试验,证实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影响着约1%-2%的65岁及以上老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病患病率还将大幅增加。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6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每年还有约60000名新患者确诊。患者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丧失,影响运动和认知,导致出现震颤、肌肉僵硬、意识模

#今日论文推荐#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自然》子刊:基因突变的幕后推手,竟是这种量子效应?

#今日论文推荐#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自然》子刊:基因突变的幕后推手,竟是这种量子效应? 俗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虽然这句话多少带有调侃的意味,但量子效应的确仿佛无处不在。最近20多年来,人们惊奇地意识到量子效应不仅是物理学、化学的核心理论,甚至可能在生命系统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个名为量子生物学的新兴领域,科学家们提出设想:从光合作用到鸟类利用磁场导航,量子效应参与了多种生命过程——这

穿山甲钻进胃里治病?同济大学马普所联合开发微型机器人,登上 Nature子刊!...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请大家脑洞大开:以穿山甲为灵感开发的机器人能应用于哪些领域? 联想到穿山甲那坚硬的鳞片,锋利的爪子,小编想:去深山老林挖(kan)洞(tan),应该再适合不过了吧? 但科学家们的脑洞可不止如此,最近,同济大学与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合作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开发的穿山甲机器人不钻地也不挖洞,而是进入人体内治

Nature子刊 | snATAC-seq 揭示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单核染色质景观

2023年7月19日,一篇题为“Single-nucleus chromatin landscapes during zebrafish early embryogenesis”的研究论文在scientific data(IF=9.8)上发表,该研究使用华大智造单细胞测序平台进行snATAC-seq,建立了斑马鱼胚胎发育第一天的染色质可及性数据集。此外,通过整合snATAC-seq和scRNA-s

腾讯 AI 医学进展破解“秃头”难题,登 Nature 子刊!

整理 | 夕颜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人到中年,也许不到中年,不少人就已经被秃头问题困扰,贵为英国皇室,也没办法阻挡秃头这项“光荣的家族传统”。很多人认为,连皇家都治不了这种历史源远流长的疾病,看来那就不是差钱的事,秃头是真的难治! 秃头是难治,但科学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这不,秃头星人的福星来了! 腾讯 AI Lab联合团队首次破解秃头关键因素“SRD5A2

最近3篇蛋白质及其组学知识图谱Nature子刊文章解决生物学核心问题

第一篇文章 2022年1月31日Alberto Santos 最新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 ” A knowledge graph to interpret clinical proteomics data”. 针对生物医学数据数量大、种类丰富而带来的数据整合困难,该工作提出了一个开源的临床知识图谱平台CKG(Clinical Knowledge Graph), 该平台结合了统计和机器学习

Cell子刊:建立因果关系-合成群落在植物菌群研究中的机会

Establishing Causality: Opportunities of Synthetic Communities for Plant Microbiome Research 建立因果关系:合成菌群在植物菌群研究中的机会 Cell Host and Microbe    [IF:17.872]  2017-08-09  Perspective DOI: https://doi.org/

贴片“膏药”就能意念操控轮椅:脑机接口无需植入,准确率超90% | Nature子刊...

栗子 鱼羊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你想象的脑机接口,是不是要带个帽子,上面有很多洞洞,把脑袋搞成一个蜂窝? △ 我司一璞小姐姐 不不不,现在不用了。 只要在脖子后面贴一张薄薄的软软的“膏药”,再套一条时尚的发带,不用植入任何设备,也不用注射奇怪的试剂,就能用意念来控制机器了。 比如,脑电波操控轮椅: △ 来自老番茄 啊不对,是这个: △ 已加速 前进

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背部图像对脊柱侧弯情况筛查

一.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脊柱疾病,全世界的患病率为0.5–5.2%。 脊柱侧弯筛查的传统方法很容易获得,但由于其较低的阳性预测值,因此需要不必要的转诊和放射线照相。 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具有减少脊柱侧弯筛查中不必要的转诊和成本的潜力。 在这里,我们开发并验证了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可使用裸露的背部图像进行自动脊柱侧凸筛查。 该算法的准确性在检测脊柱侧弯,检测曲线≥20°的病例

量子计算机维持低温的能耗,微软发布低温量子控制平台:控制数千量子比特,研究登上自然子刊...

诚然,量子计算具有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也可用于化学、密码学等其他领域,但其自身存在固有缺陷。量子设备需要放置于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中,还要阻断电噪声等外界干扰,因此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在近日发表于《自然 · 电子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微软联合悉尼大学开发了一个低温量子控制平台,可以同时控制数千个量子比特,可称得上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突破。 量子计算对化学、密码学等领域带来极大影响。量子计算机的构

“几何构象增强AI算法”,百度生物计算最新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近日,百度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mpact score 16.65)上发表了AI+生物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Geometry Enhanced Molecular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for Property Prediction》,提出“基于空间结构的化合物表征学习方法”,即“几何构象增强A

Nature子刊:用第三只手扩展人体运动能力

在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人的肢体与其控制的人工肢体结合在一起,增强人的运动能力,例如第三只手臂,这种运动自由度(DoF)的增加可以使一个人完成无法单靠自然肢体实现的任务,这种技术源于最初对个人功能受损的恢复,例如基于BCI系统的康复机器人,但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受传统的神经修复技术的限制,因为它不需要完美替代失去的功能,也不受自然外观的约束,主要目的为在不影响人体自然运动的情况下增加人体的运动能力。在这

优秀!博士生一作发4篇Nature子刊!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未来我会把自己热爱的学术之路坚持走下去,也希望能继续开发出更有价值、更具实用性的前沿技术,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陈亮如是说。 陈亮,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李大力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编辑技术,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的身份在Nature Biotec

鹰谷靶点 | 动物实验疗效显著,TMUB1可能成为PD-L1通路的潜在免疫治疗新靶点 | Nature子刊

我们都知道,肿瘤细胞的“精明”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免疫编辑来规避免疫识别,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免疫编辑涉及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调节,如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在T细胞上的PD-1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CD8+T细胞的激活和扩张,使癌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破坏[1,2]。 针对PD-L1/PD-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显示出临床疗效[3]。然而,大多数患者对这些治疗反

Nature子刊 | 群体生活物种通常比独居物种寿命更长及其分子基础

导语 认识社会性和长寿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生命史的演变。本研究对约1,000种哺乳动物的三种社会组织状态(独居、成对生活和群体生活)和寿命进行了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生活物种通常比独居物种寿命更长,并且群体生活物种从短命状态到长寿状态的转变率高于非群体生活物种,这共同支持了社会组织和长寿的相关进化。94种哺乳动物的比较大脑转录组鉴定了31种基因、激素和免疫相关通路,它们广

背着相机的甲虫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虫界第一部Vlog

编辑|蛋酱、小舟 来源|机器之心 如果昆虫也成为了一名 Vlogger,作品会是什么样的? 近日,一项在甲虫背部安装相机的研究登上《Science Robotics》,为我们揭晓了这一谜题。通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视觉系统并做出取舍,研究者以平衡能量、计算量和质量的方式,为昆虫规模的机器人设计出更好的视觉系统。 让身长不足三厘米的甲虫背上相机,这件事并不简单。在人类看来最微小的摄像机,也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