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仿真--Discrete Port-深入探讨

2024-04-20 08:52

本文主要是介绍电磁仿真--Discrete Port-深入探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1. Discrete Port 概述

2. 探究 Discrete Port

2.1 电压端口

2.2 电流端口

2.3 阻抗元件(S-参数类型)

2.3.1 Radius

3. 常用离散端口结构

3.1 离散边端口(Discrete Edge Ports)

3.2 离散面端口(Discrete Edge Ports)


1. Discrete Port 概述

离散端口(Discrete Port),同波导端口(waveguide port)一样,用于向计算域输入功率。

有两种主要的端口类型可用:

  • 离散边缘端口(Discrete Edge Ports)
  • 离散面端口(Discrete Face Ports)

它们根据激励方式被分为三种不同的子类型

  • 电压源激励
  • 电流源的激励
  • 阻抗元素(用于计算S参数)

离散端口主要用于模拟计算域内的集总元件源

  • 在计算远场时,这些端口是天线馈电点中源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 这些端口也可用于终止同轴电缆或微带线。

不同几何尺寸的传输线之间的传输,可能会发生反射,这些反射可能比使用波导端口终止时的反射大得多。对于较低频率(与离散端口的尺寸相比),这些反射可能足够小,这些端口也可以用于多引脚连接器的S参数计算。

波导端口是终止波导的最准确方式。但有时使用离散边缘端口更为方便。离散边缘端口有两个引脚,可以通过它们将端口连接到结构上。在较高频率下(例如,离散端口的长度超过波长的十分之一),由于端口与结构之间的匹配不当,S参数可能与使用波导端口时的S参数不同。

2. 探究 Discrete Port

2.1 电压端口

该端口类型实现了一个电压源,以恒定的电压幅度激励。如果在瞬态分析中未激励此端口,则沿导线的电压将被设置为零。求解器运行期间将记录电压激励信号。

2.2 电流端口

该端口类型实现了一个电流源,以恒定的电流幅度激励。求解器运行期间将记录电流激励信号。

电压和电流端口是理想源,通常用于电磁兼容(EMC)类型的应用。

2.3 阻抗元件(S-参数类型)

通过一个集总元件来建模,由一个带有内部阻抗的电流源组成,该电流源激励并吸收功率。

当离散元件是瞬态分析中的激励端口时,电流源才会被激活。

离散端口的方向用于确定S参数的相位。

2.3.1 Radius

用途:为端口定义一个半径。

这个半径是虚拟处理的,即端口在网格中仍然被表示为无限薄,且不会影响场的可视化。虚拟半径定义考虑到了端口导线周围的场奇点,从而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场奇点:

在导线或电缆等导电物体周围电场或磁场分布中的一个特殊点,其中场的强度理论上会趋向于无限大。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导体的尖锐边缘或细小部分,例如导线的截面边缘,因为在这些地方,电荷分布会导致电场或磁场的局部集中。

在仿真中,场的奇点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的,用于理解和预测电磁场的行为。然而,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场的强度不会真的变成无限大,因为实际材料的物理特性会限制电场或磁场的最大值。比如,当场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可能会发生击穿或其他非线性效应,从而限制了场强的进一步增加。

3. 常用离散端口结构

3.1 离散边端口(Discrete Edge Ports)

Discrete Edge Port 由两个点定义,这两个点可以通过选择两个点或输入点的坐标的有效表达式来确定。

输入数据可以在模型视图中看到,其中离散端口由一条直线和一个圆锥体表示。由于离散元素必须位于计算网格上,因此总是建议在网格视图中检查元素的网格表示。在这里,可以观察到网格上几乎所有元素都由金属导线组成。只有中间元素包含源。

离散元素的网格表示,由两根金属导线(橙色标记)和一个源元素(红色圆锥)组成。导线和圆锥的颜色可以在颜色视图选项对话框中更改。

3.2 离散面端口(Discrete Edge Ports)

仅在一下三种求解器情况下,激励发生在端口的中心边缘(高亮显示为红色):

  • 积分方程求解器(Integral equation solver)
  • 瞬态求解器(Transient solver)
  • 带有四面体网格的频域求解器(Frequency domain solver)

任何其他求解器,离散面端口将被替换为离散边缘端口。

这篇关于电磁仿真--Discrete Port-深入探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19814

相关文章

深入探讨Java 中的 Object 类详解(一切类的根基)

《深入探讨Java中的Object类详解(一切类的根基)》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Object类,作为所有类的根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涵盖了Object类的主要方法,如toString()... 目录1. Object 类的基本概念1.1 Object 类的定义2. Object 类的主要方法3. O

基于UE5和ROS2的激光雷达+深度RGBD相机小车的仿真指南(五):Blender锥桶建模

前言 本系列教程旨在使用UE5配置一个具备激光雷达+深度摄像机的仿真小车,并使用通过跨平台的方式进行ROS2和UE5仿真的通讯,达到小车自主导航的目的。本教程默认有ROS2导航及其gazebo仿真相关方面基础,Nav2相关的学习教程可以参考本人的其他博客Nav2代价地图实现和原理–Nav2源码解读之CostMap2D(上)-CSDN博客往期教程: 第一期:基于UE5和ROS2的激光雷达+深度RG

深入探讨:ECMAScript与JavaScript的区别

在前端开发的世界中,JavaScript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然而,很多开发者在使用JavaScript时,可能并不清楚ECMAScript与JavaScript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并通过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一、什么是ECMAScript? ECMAScript(简称ES)是一种脚本语言的标准,由ECMA国际组织制定。它定义了语言的语法、类型、语句、

perl的学习记录——仿真regression

1 记录的背景 之前只知道有这个强大语言的存在,但一直侥幸自己应该不会用到它,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学习。然而人生这么长,怎就确定自己不会用到呢? 这次要搭建一个可以自动跑完所有case并且打印每个case的pass信息到指定的文件中。从而减轻手动跑仿真,手动查看log信息的重复无效低质量的操作。下面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思路并贴出自己的代码,方便自己以后使用和修正。 2 思路整理 作为一个IC d

文章解读与仿真程序复现思路——电力自动化设备EI\CSCD\北大核心《考虑燃料电池和电解槽虚拟惯量支撑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本专栏栏目提供文章与程序复现思路,具体已有的论文与论文源程序可翻阅本博主免费的专栏栏目《论文与完整程序》 论文与完整源程序_电网论文源程序的博客-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category_12531414.html 电网论文源程序-CSDN博客电网论文源程序擅长文章解读,论文与完整源程序,等方面的知识,电网论文源程序关注python

Matlab simulink建模与仿真 第十章(模型扩展功能库)

参考视频:simulink1.1simulink简介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一、模型扩展功能库中的模块概览         注:下面不会对Block Support Table模块进行介绍。 二、基于触发的和基于时间的线性化模块 1、Trigger-Based Linearization基于触发的线性化模块 (1)每次当模块受到触发时,都会调用linmod或者dlinmod函数

C++常见异常汇总(三): fatal error: google/protobuf/port_def.inc

文章目录 1、fatal error : sw/redis++/redis.h2、fatal error: dwarf.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3、fatal error: elfutils/libdw.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4、fatal error: libunwin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

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生成新的.mexw64液压模型文件

AME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非常重要的就是AMEsim经过第四阶段Simulation会在相同文件下面生成一个与AMEsim液压模型相同名字的.mexw64文件,在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的S-Function需要找的也就是这个文件,只不过输入的时候除了液压模型名字之外,后面有一个短下划线。 简而言之: 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 首先是需要AMEsim软

【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八)横向控制Ⅱ | Carsim 与 Matlab 联合仿真基本操作

写在前面: 🌟 欢迎光临 清流君 的博客小天地,这里是我分享技术与心得的温馨角落。📝 个人主页:清流君_CSDN博客,期待与您一同探索 移动机器人 领域的无限可能。 🔍 本文系 清流君 原创之作,荣幸在CSDN首发🐒 若您觉得内容有价值,还请评论告知一声,以便更多人受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原创,从我做起。 👍 点赞、评论、收藏,三连走一波,让我们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这里,您将

深入探讨生成对抗网络(GANs):颠覆传统的AI创作方式

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技术。自2014年由Ian Goodfellow等人首次提出以来,GANs已经在图像生成、文本生成、视频生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本文将详细解析GANs的原理、结构以及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颠覆性的技术。 一、GANs的基本原理 生成对抗网络(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