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顺序表(定义详解及建立顺序表与实现其操作)

2024-04-01 22:32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结构——顺序表(定义详解及建立顺序表与实现其操作),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顺序表定义:顺序表是在计算机内存中以数组的形式保存的线性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各个元素、使得线性表中在逻辑结构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相邻的物理存储单元中,即通过数据元素物理存储的相邻关系来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上的相邻关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通常称为顺序表。顺序表是将表中的结点依次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简单来说,顺序表存储有两个特点:
1.逻辑顺序和物理顺序一致。
2.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物理相邻来实现。

顺序表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c语言):

1.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define MAXSIZE 100          //设置顺序表的最大容量为100typedef int cont;            //这里将cont定义为int类型,为什么要多此一步,因为如果将int类型改为floct类型,只需要将这里的int换为float即可,省去很多修改步骤
typedef struct{cont data[MAXSIZE];int length;
}OList;                      //定义一个OList结构体,内含有一个最大容量为MAXSIZE的数组,和顺序表长度,此时OList就是定义一个顺序表

2.顺序表的创建

Olist *SetList()
{OList *L;L = (OList*)malloc(sizeof(OList));      //为L指针分配内存空间L->length=0;                            //空表长度为0return L;} 

3.顺序表的插入

OList InsertList(OList *L,int i,cont x)     //L为指向顺序表的指针,i是数据插入的位置,x是要插入的数据// 
{if(i<1||i>(L->length)+1)printf("插入位置有误");else if(L->length==MAXSIZE)printf("表空间已满,不能再进行插入");else{for(int j=i-1;j<L->length;j++)L->data[j+1]=L->data[j];L->data[i-1]=x;	}L->length++;return *L;} 

4.顺序表的删除

OList DeList(OList *L,int i)                    //i为数据的位置
{if(i<1||i>(L->length))printf("删除位置有误");else{for(int j=i-1;j<L->length;j++)L->data[j]=L->data[j+1];	}L->length--;return *L;}

5.顺序表的修改

 OList AmendList(OList *L,int i,cont y)         //i修改数据的位置,y为修改后的数据元素{if(i<1||i>(L->length))printf("改动位置有误");elseL->data[i-1]=y; return *L;} 

6.顺序表的查找

int FindList(OList *L,cont z)
//z为查找的数据元素{for(int i=0;i<L->length-1;i++){if(L->data[i]==z)return i+1;  }return 0;} 

7.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

int EmptyList(OList L)
{if (L->length == 0){return 1;}return 0;
}

8.打印顺序表中元素

void PrintList(OList L)
{if (EmptyList(L)){printf("表为空!\n");}for (i = 0; i < L->length; i++){printf("%-3d", L->data[i]);}printf("\n");
}

以上就是顺序表创建及实现其操作的c语言代码,完整的代码及试验其功能操作如下:

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SIZE 100
int a,b,c,d;typedef int cont;
typedef struct{cont data[MAXSIZE];int length;
}OList;//顺序表的初始化//
OList *SetList()
{OList *L;L = (OList*)malloc(sizeof(OList));L->length=0;return L;} //顺序表的插入//
OList InsertList(OList *L,int i,cont x)
{if(i<1||i>(L->length)+1)printf("插入位置有误");else if(L->length==MAXSIZE)printf("表空间已满,不能再进行插入");else{for(int j=i-1;j<L->length;j++)L->data[j+1]=L->data[j];L->data[i-1]=x;	}L->length++;return *L;} //顺序表的删除//
OList DeList(OList *L,int i)
{if(i<1||i>(L->length))printf("删除位置有误");else{for(int j=i-1;j<L->length;j++)L->data[j]=L->data[j+1];	}L->length--;return *L;}//顺序表的改动//OList AmendList(OList *L,int i,cont y){if(i<1||i>(L->length))printf("改动位置有误");elseL->data[i-1]=y; return *L;} //顺序表的查找//
int FindList(OList *L,cont z){for(int i=0;i<L->length-1;i++){if(L->data[i]==z)return i+1;  }return 0;}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 
int EmptyList(OList *L)
{if (L->length == 0){return 1;}return 0;
}//打印顺序表中元素 
void PrintList(OList *L)
{if (EmptyList(L)){printf("表为空!\n");}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printf("%-3d", L->data[i]);}printf("\n");
}int main()
{OList *L;L=SetList();printf("请输入四个数据作为顺序表数据元素:\n");scanf("%d%d%d%d",&a,&b,&c,&d);InsertList(L,1,a);InsertList(L,2,b);InsertList(L,3,c);InsertList(L,4,d);PrintList(L);                 //输出顺序表现有的数据元素               AmendList(L,1,10);PrintList(L);                //打印顺序表元素,查看第一个是否被修改 DeList(L,1);                                             PrintList(L);                //打印顺序表元素,查看第一个是否被删除}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为了使各功能是否能正常实现清晰地呈现,最后的试验部分代码重复繁琐,各位看这部分只需要明白它们是如何实现即可。

这篇关于数据结构——顺序表(定义详解及建立顺序表与实现其操作)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8300

相关文章

Conda与Python 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

《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随着Python社区的成长,虚拟环境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 目录前言一、Conda 与 python venv 的核心区别1. Conda 的特点2. Python v

Spring 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

《Spring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从WebSocket的基础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的步骤,并重点讲解了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简单消... 目录一、WebSocket基础概念1.1 什么是WebSocket1.2 WebSocket与HTTP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python-can库是Python生态中专注于CAN总线通信与数据处理的强大工具,本文将使用python-can为BLF文件合并提供高效灵活... 目录一、python-can 库:CAN 数据处理的利器二、BLF 文件合并核心代码解析1. 基础合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反射Reflection是Java等编程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进行自我检查和对内部成员(如字段、方法、类等)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 目录作用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作用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作用3、在运行时判断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在处理视频数据时,获取视频的时长是一项常见且基础的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OpenCV获取视频时长,并对每一行代码进行深入解析... 目录一、代码实现二、代码解析1. 导入 OpenCV 库2. 定义获取视频时长的函数3. 打开视频文

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

《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本文主要介绍golang版本升级如何实现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golanwww.chinasem.cng版本升级linux上golang版本升级删除golang旧版本安装golang最新版本总结gola

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

《MySQL中的CAST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CAST函数是MySQL中用于数据类型转换的重要函数,它允许你将一个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CAST... 目录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一、基本语法二、支持的数据类型三、常见用法示例1. 字符串转数字2. 数字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SM2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功能,通过使用Hutool库和BouncyCastle依赖,简化... 目录一、前言1、加密信息(示例)2、加密结果(示例)二、实现代码1、yml文件配置2、创建SM2工具

Mysql实现范围分区表(新增、删除、重组、查看)

《Mysql实现范围分区表(新增、删除、重组、查看)》MySQL分区表的四种类型(范围、哈希、列表、键值),主要介绍了范围分区的创建、查询、添加、删除及重组织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 目录一、mysql分区表分类二、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ing1、新建分区表:2、分

MySQL 定时新增分区的实现示例

《MySQL定时新增分区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存储过程和定时任务实现MySQL分区的自动创建,解决大数据量下手动维护的繁琐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mysql创建好分区之后,有时候会需要自动创建分区。比如,一些表数据量非常大,有些数据是热点数据,按照日期分区Mulul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