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 TS | DNS 案例分析之外的思考

2024-03-24 07:04

本文主要是介绍Wireshark TS | DNS 案例分析之外的思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承接之前一篇《Packet Challenge 之 DNS 案例分析》,在数据包跟踪文件 dnsing.pcapng 中,关于第 4 题(What is the largest DNS response time seen in this trace file? )的分析过程中曾经碰到一个小问题,主要是数据包中存在部分 DNS 查询数据包重传的现象,因此对于 DNS 响应时间的计算可能就有一点不同的见解。

问题

譬如 No.1-4 数据包,No.1 为起始 DNS 查询,No.2 为 DNS 查询的第一次重传,No.3 为 DNS 查询的第二次重传,No.4 为 DNS 响应,那么 DNS 响应时间是 No.4 和 No.1 的差值?还是 No.4 和 No.3 的差值?

关于上述问题的场景,实际上类似 TCP 超时重传中关于 RTO、RTT 如何选取的问题,如下图。

image.png

重传时间的选择是 TCP 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本篇不再展开。

而对于像 dns.timehttp.time 等这些关乎应用性能指标的字段值,倒是没有那么讲究。在 Wireshark 中这样的类似字段,以 [ ] 标注的,实际上并不是数据包本身的实际字段。对比数据包 DNS 响应中的 Transaction IDFlags 等真实字段,可以看到如下:

  1. [Request In: 7] Wireshark 根据上下文提示该 DNS 响应数据包所对应的请求在 No.7 数据包;
  2. [Time:0.037583000 seconds] Wireshark 根据上下文计算出该 DNS 响应数据包和请求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037583000 秒。

image.png

分析

再回到 DNS 这个案例上,Wireshark 根据 Transaction ID0x0f39 对应出 No.7-9 为一组 DNS 请求和响应,其中 No.7 为第一次查询,No.8 为第二次查询(也就是重传,Wireshark 会标记提示为 DNS 查询重传,原始请求在 No.7),No.9 为查询响应。

Wireshark 对于 dns.time的取值是 0.037583000 秒,这个是 No.9 和 No.7 的时间间隔,也就是 0.015479000 加上 0.022104000 的结果,因此 Wireshark dns.time 的算法是第一次查询以及响应数据包之间的间隔时间

image.png

其次根据显示过滤表达式,可过滤出和域名相关的所有 DNS 请求和响应,如下。

dns.qry.name == "www.paypal.com"

包括 6 次完整请求和响应,且每次均有重传请求,其中第 5 次还包含有两次请求重传,因此 dns.time 时间较长,超过了 1 秒。

image.png

在 Statistics -> DNS 中,也可以看到相关请求-响应时间,最小 36.8ms 至最长 1041.9ms,平均 212.63ms。

image.png

通过 tshark 也可以输出相关 dns 字段值。

λ tshark -r dnsing.pcapng -Y 'dns.qry.name == "www.paypal.com"' -T fields -e frame.number -e dns.id -e dns.flags.response -e dns.time
7       0x0f39  0
8       0x0f39  0
9       0x0f39  1       0.037583000
10      0x5644  0
11      0x5644  0
12      0x5644  1       0.036807000
40      0x4fa0  0
41      0x4fa0  0
42      0x4fa0  1       0.039575000
88      0x7964  0
89      0x7964  0
90      0x7964  1       0.042819000
110     0xaf9f  0
111     0xaf9f  0
112     0xaf9f  0
113     0xaf9f  1       1.041903000
119     0xc8c8  0
122     0xc8c8  0
125     0xc8c8  1       0.077093000

深入

实际上,对于 DNS 请求和响应的关联,我更愿理解是最后一次 DNS 重传请求和响应之间是对应关系,这样所计算出来的 dns.time 会更小,理论上应该也更精确。

因此对于 DNS Transaction ID 值 0x0f39 的一组,计算 No.8 和 No.9 的间隔时间,也就是 dns.time 的值 22ms

image.png

以上都是手工计算,那么对于整个数据包跟踪文件中,存在很多 DNS 请求响应对的,如何得出所有的 dns.time,可通过如下方式输出相关过滤后的数据包。

tshark -r dnsing.pcapng -w test1.pcapng -Y `tshark -r dnsing.pcapng -Y 'dns.qry.name == "www.paypal.com"' -T fields -e frame.number -e dns.id -e dns.flags.response | sort -rn  | uniq -f 1 | sort -n | awk '{printf("%sframe.number==%d",sep,$1);sep="||"}'`

image.png

通过 tshark 也可以输出相关 dns 字段值。

λ tshark -r test1.pcapng -T fields -e frame.number -e dns.id -e dns.flags.response -e dns.time
1       0x0f39  0
2       0x0f39  1       0.022104000
3       0x5644  0
4       0x5644  1       0.021225000
5       0x4fa0  0
6       0x4fa0  1       0.023975000
7       0x7964  0
8       0x7964  1       0.027038000
9       0xaf9f  0
10      0xaf9f  1       0.026070000
11      0xc8c8  0
12      0xc8c8  1       0.061571000

进阶

在上述分析章节中说到,Wireshark dns.time 的算法是第一次查询以及响应数据包之间的间隔时间,也就是说默认没有考虑有重传请求的存在。

但终究 Wireshark 还是考虑到了这样的场景,在 Perferences -> Protocols -> DNS 中,有如下的选项可以使用:

image.png

也就是说重传之间允许的秒数,该选项默认是 5s,也就是 5s 以内的相同请求,都算成是重传请求,而如果全是重传请求的话,则 dns.time 就是第一次查询以及响应数据包之间的间隔时间。

如下,默认 5s 的情况,No.112 在 2s 之内,所以仍是重传请求,dns.time 值 No.113 和 No.110 的间隔时间为 1.041s

image.png

如果选项 Number of seconds allowed between retransmissions 值改为 1s 呢,那么结果如下,No.112 在 1s 之外,所以不再是重传请求,因此 dns.time 值就变成 No.113 和 No.112 的间隔时间为 0.026s

image.png

那么再如果选项 Number of seconds allowed between retransmissions 值改为 0 呢,那么结果如下,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重传请求,这样也就直接达到了深入章节中的脚本效果。

image.png

image.png

总结

以上就是在之前 DNS 案例分析中延伸出来的一点思考,选项 Number of seconds allowed between retransmissions 供参考使用。

这篇关于Wireshark TS | DNS 案例分析之外的思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40805

相关文章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Go语言的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工具,涵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各个方面,然而,标准库虽好,使用不当却可能适得其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将... 目录1. 使用了错误的time.Duration2. time.After导致的内存泄漏3. jsO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在SpringBoot中,如果两个或多个Bean之间存在循环依赖(即BeanA依赖BeanB,而BeanB又依赖BeanA),会导致Spring的... 目录1. 什么是循环依赖?2. 循环依赖的场景案例3. 解决循环依赖的常见方法方法 1:使用 @La

Spring事务中@Transactional注解不生效的原因分析与解决

《Spring事务中@Transactional注解不生效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在Spring框架中,@Transactional注解是管理数据库事务的核心方式,本文将深入分析事务自调用的底层原理,解释为... 目录1. 引言2. 事务自调用问题重现2.1 示例代码2.2 问题现象3. 为什么事务自调用会失效3

找不到Anaconda prompt终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找不到Anacondaprompt终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因为anaconda还没有初始化,在安装anaconda的过程中,有一行是否要添加anaconda到菜单目录中,由于没有勾选,导致没有菜... 目录问题原因问http://www.chinasem.cn题解决安装了 Anaconda 却找不到 An

Spring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Spring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在使用Spring的@Scheduled定时任务时,你是否遇到过任务只执行一次,后续不再触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未启用调度、线程... 目录1. 问题背景2. Spring定时任务的基本用法3. 为什么定时任务只执行一次?3.1 未启用

CentOS 7部署主域名服务器 DNS的方法

《CentOS7部署主域名服务器DNS的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在CentOS7上部署主域名服务器DNS的步骤,包括安装BIND服务、配置DNS服务、添加域名区域、创建区域文件、配置反向解析、检查配置... 目录1. 安装 BIND 服务和工具2.  配置 BIND 服务3 . 添加你的域名区域配置4.创建区域

Linux系统之dns域名解析全过程

《Linux系统之dns域名解析全过程》:本文主要介绍Linux系统之dns域名解析全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dns域名解析介绍1、DNS核心概念1.1 区域 zone1.2 记录 record二、DNS服务的配置1、正向解析的配置

C++ 各种map特点对比分析

《C++各种map特点对比分析》文章比较了C++中不同类型的map(如std::map,std::unordered_map,std::multimap,std::unordered_multima... 目录特点比较C++ 示例代码 ​​​​​​代码解释特点比较1. std::map底层实现:基于红黑

Spring、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Spring、SpringBoot、SpringCloud的区别与联系分析》Spring、SpringBoot和SpringCloud是Java开发中常用的框架,分别针对企业级应用开发、快速开... 目录1. Spring 框架2. Spring Boot3. Spring Cloud总结1. Sprin

Spring 中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

《Spring中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Spring的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容器初始化的扩展接口,允许在Bean实例化前... 目录一、概览1. 核心定位2. 核心功能详解3. 关键特性二、Spring 内置的 Bean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