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特权架构 - 机器模式下的异常处理

2024-03-02 06:12

本文主要是介绍RISC-V特权架构 - 机器模式下的异常处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ISC-V特权架构 - 机器模式下的异常处理

  • 1 进入异常
    • 1.1 从mtve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 1.2 更新CSR 寄存器mcause
    • 1.3 更新CSR 寄存器mepc
    • 1.4 更新CSR 寄存器mtval
    • 1.5 更新CSR 寄存器mstatus
  • 2 退出异常
    • 2.1 从mep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 2.2 更新CSR 寄存器mstatus
  • 3 异常服务程序

本文属于《 RISC-V指令集基础系列教程》之一,欢迎查看其它文章。

狭义的中断和异常,均可以被归于广义的异常范畴,因此本文自此将用“异常”作为统一概念进行论述,其包含了狭义上的“中断”和“异常”

RISC-V 定义的三种模式 User、Supervisor 和 Machine,均可发生异常,但是只有特权模式 SupervisorMachine 才能处理异常,因为处理异常需要 CSR 寄存器。默认情况下,RISC-V所有的异常,都在Machine模式下处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委托机制,将异常委托给Supervisor模式下处理。

这里本文介绍的是Machine模式下的异常处理机制。

1 进入异常

进入异常时,RISC-V 架构规定的硬件行为,可以简述如下:

(1)停止执行当前程序流,转而从CSR 寄存器mtve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2)进入异常,不仅会让处理器跳转到,上述的PC 地址开始执行,还会让硬件,同时更新其他几个CSR 寄存器,分别是以下4 个寄存器:

  • 机器模式异常原因寄存器mcause(Machine Cause Register)
  • 机器模式异常PC 寄存器mepc(Machine Exception Program Counter)
  • 机器模式异常值寄存器mtval(Machine Trap Value Register )
  • 机器模式状态寄存器mstatus(Machine Status Register)

下文将分别予以详述。

1.1 从mtve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RISC-V 架构规定,在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异常发生,则终止当前的程序流,处理器被强行跳转到一个新的PC 地址。该过程在RISC-V 的架构中定义为“陷阱(trap)”,字面含义为“跳入陷阱”,更加准确的意译为“进入异常”。

RISC-V 处理器trap 后跳入的PC 地址,由一个叫做机器模式异常入口基地址寄存器mtvec(Machine Trap-Vector Base-Address Register)的CSR 寄存器指定,其要点如下:

(1)mtvec 寄存器是一个可读可写的CSR 寄存器,因此软件可以编程更改其中的值。

(2)mtvec 寄存器的详细格式,如下图所示,其中的最低2 位是MODE 域,高30 位是BASE 域。(32位架构下,XLEN为32;64位架构下,XLEN为6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假设MODE 的值为0,则所有的异常响应时,处理器均跳转到BASE 值指示的PC 地址。
  • 假设MODE 的值为1,则狭义的异常发生时,处理器跳转到BASE 值指示的PC 地址;狭义的中断发生时,处理器跳转到BASE+4*CAUSE 值指示的PC 地址。CAUSE的值,表示中断对应的异常编号(Exception Code),如下图所示(Machine cause register (mcause) values)。譬如机器计时器中断(Machine Timer Interrupt)的异常编号为7,则其跳转的地址为BASE+4×7=BASE+28= BASE+0x1c。

1.2 更新CSR 寄存器mcause

RISC-V 架构规定,在进入异常时,机器模式异常原因寄存器mcause(Machine Cause Register)被同时更新,以反映当前的异常种类,软件可以通过读此寄存器,查询造成异常的具体原因。

mcause 寄存器的详细格式,如下图所示,其中最高1 位为Interrupt 域,低31 位为异常编号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两个域的组合表示值,如下图所示,用于指示RISC-V 架构定义的12 种中断类型和16 种异常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更新CSR 寄存器mepc

RISC-V 架构定义,异常的返回地址由机器模式异常PC 寄存器mepc(Machine Exception Program Counter)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进入异常时,硬件将自动更新mepc 寄存器的值,为当前遇到异常的指令PC 值(即当前程序的停止执行点)。该寄存器将作为异常的返回地址,在异常结束之后,能够使用它保存的PC 值,回到之前被停止执行的程序点。

(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epc 寄存器会在异常发生时,自动被硬件更新,但是mepc 寄存器,本身也是一个可读可写的寄存器,因此软件也可以直接写该寄存器以修改其值。

(2)对于狭义的中断和狭义的异常而言,RISC-V 架构定义其返回地址(更新的mepc 值)有些细微差别:

  • 出现中断时,中断返回地址mepc 的值,被更新为下一条尚未执行的指令
  • 出现异常时,中断返回地址mepc 的值,被更新为当前发生异常的指令PC

注意:
如果异常由ecall 或ebreak 产生,由于mepc 的值被更新为ecall 或ebreak 指令自己的PC。因此在异常返回时,如果直接使用mepc 保存的PC值作为返回地址,则会再次跳回ecall 或者ebreak指令,从而造成死循环(执行ecall 或者ebreak 指令导致重新进入异常)。正确的做法是,在异常处理程序中,软件改变mepc指向下一条指令,由于现在ecall/ebreak(或c.ebreak)是4(或2)字节指令,因此改写设定 mepc=mepc+4(或+2) 即可。

1.4 更新CSR 寄存器mtva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ISC-V 架构规定,在进入异常时,硬件将自动更新机器模式异常值寄存器mtval(Machine Trap Value Register ),以反映引起当前异常的存储器访问地址或者指令编码。

  • 如果是由存储器访问造成的异常,譬如遭遇硬件断点、取指令、存储器读写造成的异常,则将存储器访问的地址,更新到mtval 寄存器中。
  • 如果是由非法指令造成的异常,则将该指令的指令编码,更新到mtval 寄存器中。

注意:mtval 寄存器,又名mbadaddr 寄存器,在某些早期版本的RISC-V 编译器中仅识别mbadaddr 名称。

1.5 更新CSR 寄存器mstatus

RISC-V 架构规定,在进入异常时,硬件将自动更新机器模式状态寄存器mstatus(Machine Status Register)的某些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mstatus 寄存器的详细格式,如上图所示,其中的MIE 域,表示在Machine Mode 下中断全局使能。

  • 当该MIE 域的值为1 时,表示Machine Mode 下所有中断的全局打开。
  • 当该MIE 域的值为0 时,表示Machine Mode 下所有中断的全局关闭。

(2)RISC-V 架构规定,异常发生时有如下情况。

  • MPIE 域的值,被更新为异常发生前MIE 域的值。MPIE 域的作用,是在异常结束之后,能够使用MPIE 的值,恢复出异常发生之前的MIE 值。
  • MIE 的值,则被更新成为0(意味着进入异常服务程序后,中断被全局关闭,所有的中断都将被屏蔽不响应)。也就是说,RISC-V架构默认不支持中断嵌套。
  • MPP 的值,被更新为异常发生前的模式。MPP 域的作用,是在异常结束之后,能够使用MPP 的值,恢复出异常发生之前的工作模式。对于只支持机器模式(Machine Mode Only)的处理器核,则MPP 的值永远为二进制值11。

注意:由于为简化知识模型,在此仅介绍“只支持机器模式”的架构,因此对SIE、UIE、SPP、SPIE 等不做赘述。

2 退出异常

当程序完成异常处理之后,最终需要从异常服务程序中退出,并返回主程序。RISC-V架构定义了一组专门的退出异常指令(Trap-Return Instructions),包括MRET、SRET、和URET。

  • 其中MRET 指令是必备的;
  • 而SRET 和URET 指令,仅在支持监督模式和用户模式的处理器中使用。

注意:由于为简化知识模型,在此仅介绍“只支持机器模式”的架构,对SRET 和URET 指令不做赘述。

在机器模式下,退出异常时,软件必须使用MRET 指令。
RISC-V 架构规定,处理器执行MRET 指令后的硬件行为,如下:

  • 停止执行当前程序流,转而从CSR 寄存器mep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 执行MRET 指令,不仅会让处理器跳转到上述的PC 地址开始执行,还会让硬件同时更新CSR 寄存器机器模式状态寄存器mstatus(Machine Status Register)。

下文将分别予以详述。

2.1 从mepc 定义的PC 地址开始执行

在上文中曾经提及,在进入异常时,mepc 寄存器被同时更新,以反映当时遇到异常的指令的PC 值。通过这个机制,意味着MRET 指令执行后,处理器回到了当时遇到异常的指令的PC 地址,从而可以继续执行之前被中止的程序流。

2.2 更新CSR 寄存器mstatus

mstatus 寄存器的详细格式,如上图所示。RISC-V 架构规定,在执行MRET 指令后,硬件将自动更新机器模式状态寄存器mstatus(Machine Status Register)的某些域。

RISC-V 架构规定,执行MRET 指令退出异常时有如下情况:

  • mstatus 寄存器MIE 域的值,被更新为当前MPIE 的值(恢复)。
  • mstatus 寄存器MPIE 域的值,则被更新为1。

在上文中曾提及,在进入异常时,MPIE 的值曾经被更新为异常发生前的MIE 值。而MRET 指令执行后,再次将MIE 域的值更新为MPIE 的值。通过这个机制,则意味着MRET指令执行后,处理器的MIE 值被恢复成异常发生之前的值(假设之前的MIE 值为1,则意味着中断被重新全局打开)。

3 异常服务程序

如上文中所述,当处理器进入异常后,即开始从mtvec 寄存器定义的PC 地址执行新的程序。该程序通常为异常服务程序,并且程序还可以通过查询mcause 中的异常编号(Exception Code)决定进一步跳转到更具体的异常服务程序。

譬如当程序查询mcause 中的值为0x2,则得知该异常,是非法指令错误(Illegal Instructions)引起的,因此可以进一步跳转到,非法指令错误异常服务子程序中去。

下图所示为一异常入口程序实例片段,程序通过读取mcause 的值,进而判断异常的类型,从而进入不同的异常服务子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由于RISC-V 架构规定的进入异常和退出异常机制中没有硬件自动保存和恢复上下文的操作,因此需要软件明确地使用指令进行上下文的保存和恢复。


参考文档:

  • 《手把手教你设计CPU.RISC-V处理器》

这篇关于RISC-V特权架构 - 机器模式下的异常处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65160

相关文章

使用C++将处理后的信号保存为PNG和TIFF格式

《使用C++将处理后的信号保存为PNG和TIFF格式》在信号处理领域,我们常常需要将处理结果以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方便后续分析和展示,C++提供了多种库来处理图像数据,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tb_ima... 目录1. PNG格式保存使用stb_imagephp_write库1.1 安装和包含库1.2 代码解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

MySQL 缓存机制与架构解析(最新推荐)

《MySQL缓存机制与架构解析(最新推荐)》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的缓存机制和整体架构,包括一级缓存(InnoDBBufferPool)和二级缓存(QueryCache),文章还探讨了SQL... 目录一、mysql缓存机制概述二、MySQL整体架构三、SQL查询执行全流程四、MySQL 8.0为何移除查

C#使用DeepSeek API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

《C#使用DeepSeekAPI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在C#中使用DeepSeekAPI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具体实现步骤,... 目录准备工作文本生成文本分类问答系统代码生成翻译功能文本摘要文本校对图像描述生成总结在C#中使用Deep

Spring Boot 整合 ShedLock 处理定时任务重复执行的问题小结

《SpringBoot整合ShedLock处理定时任务重复执行的问题小结》ShedLock是解决分布式系统中定时任务重复执行问题的Java库,通过在数据库中加锁,确保只有一个节点在指定时间执行... 目录前言什么是 ShedLock?ShedLock 的工作原理:定时任务重复执行China编程的问题使用 Shed

Redis如何使用zset处理排行榜和计数问题

《Redis如何使用zset处理排行榜和计数问题》Redis的ZSET数据结构非常适合处理排行榜和计数问题,它可以在高并发的点赞业务中高效地管理点赞的排名,并且由于ZSET的排序特性,可以轻松实现根据... 目录Redis使用zset处理排行榜和计数业务逻辑ZSET 数据结构优化高并发的点赞操作ZSET 结

微服务架构之使用RabbitMQ进行异步处理方式

《微服务架构之使用RabbitMQ进行异步处理方式》本文介绍了RabbitMQ的基本概念、异步调用处理逻辑、RabbitMQ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RabbitMQ解决高并发... 目录一.什么是RabbitMQ?二.异步调用处理逻辑:三.RabbitMQ的基本使用1.安装2.架构

Spring 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最新推荐)

《Spring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最新推荐)》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统一异常处理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案,包括使用`@ControllerAdvice`和`@ExceptionHand... 目录Spring 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一、为什么需要统一异常处理二、核心实现方案1. 基础组件

一文详解Python中数据清洗与处理的常用方法

《一文详解Python中数据清洗与处理的常用方法》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等问题是常见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多种数据清洗与处理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简洁易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 目录缺失值处理重复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类型转换文本清洗数据分组统计数据分箱数据标准化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

mysql外键创建不成功/失效如何处理

《mysql外键创建不成功/失效如何处理》文章介绍了在MySQL5.5.40版本中,创建带有外键约束的`stu`和`grade`表时遇到的问题,发现`grade`表的`id`字段没有随着`studen... 当前mysql版本:SELECT VERSION();结果为:5.5.40。在复习mysql外键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