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近现代计算机科学家,人物访谈(十)||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候选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原标题:人物访谈(十)||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候选人
奖学金候选人——林心阳
林心阳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班)
班级团支书
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
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会文艺部部长
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次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1次
3. acm-icpc亚洲区域赛西安邀请赛优胜奖1次
4.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西北赛区三等奖1次
5. 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1次
6.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2次、“优秀团干”1次
7. “二等优秀奖学金”3次
1. 2017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校级重点创新项目《大学生参赛者助手——以ACM-ICPC为例》,担任项目主持人,已顺利结项。
2. 2018年3月获得H3C网络工程师认证资格证书
论文或文章发表情况:
2018年6月,《现代计算机》杂志发表《基于SSDP的物联网DDoS 反射放大攻击及防御实验》论文,第一作者。
1.对于此次获得“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有什么感想?
首先,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获得本次奖学金是对自己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的一次肯定,同时也是对未来的研究生阶段同样勤奋努力的一种激励。其次,在准备本次奖学金笔试面试的过程中,我阅读了近十本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传记以及大量的文史资料,跟随科学家们的脚步,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这让我积累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我们充分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才能更好的在积淀中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2.你觉得大学期间做的哪些事情对自己的成长或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否给其他学弟学妹提一些好的建议?
首先,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大一开始我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参与学生工作来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工作能力,我认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工作的经历令我受益匪浅。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抓住能够锻炼自己表达和组织能力的宝贵机会。
其次,学好专业知识,发掘兴趣爱好。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应该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我们的视野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本科的学习阶段,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对于一种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后,明确目标,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大二初我们就应明确自己是希望读研还是就业,并以此为目标制定自己两年内的培养方向和学习计划。从用人单位或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标准出发,进行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对于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计划?
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会发挥严谨勤奋、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进行科研实践。谨记施一公院士对于科研工作者的教诲,始终端正学术态度,发挥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希望能在专业领域内有所突破。
网编:张怡欣 赵凯悦
责编:乔凤莹
责任编辑:
这篇关于近现代计算机科学家,人物访谈(十)||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候选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