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upyter notebook的python编程-----通过python编程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径仿真

2024-01-21 05:50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jupyter notebook的python编程-----通过python编程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径仿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基于jupyter notebook的python编程-----通过python编程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径仿真目录


对于通信传输,多径传输一直以来都是重要且难点的内容,不仅需要考虑多径衰落带来的影响,还需要考虑怎么在模拟中完成多径的搭建模拟,本次博客,林君学长主要带大家了解,如何通过python代码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径仿真

一、多径衰落信道简介

1、多径衰落信道

在无线信道中,发送和接收天线之间通常存在多于一条的信号传播路径。多径的存在是因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反射、绕射、散射等引起的。当信号在无线信道传播时,多径反射和衰减的变化将使信号经历随机波动。因此,无线信道的特性是不确定的、随机变化的。

2、多径衰落信道特点

  • 频率选择性衰落
  • 时间选择性衰落

3、多径衰落信道原理

本次博客,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程序来说明多径衰落信道的特点,然后再给出多径衰落信道的仿真方法。
1)、首先,先说一下程序模拟多径信道的场景,如图4-15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一端安装了一个固定的基站,在另一端有一面完全反射电磁波的墙面,基站距反射墙的距离为d,移动台距基站初始距离为 r 0 r_0 r0。基站发射一个频率为f的正弦信号,表示为 c o s ( 2 π f t ) cos(2\pi ft) cos(2πft),由于墙面的反射,移动台可以接收到2径信号,其中之一是从基站直接发射的信号,另一径是从反射墙反射过来的信号。
2)、首先来看移动台静止的情况。显然,从基站发出的直射信号到达移动台需要的时间为 r 0 / c r_0/c r0/c (c为光速),从反射墙反射过来的信号到达移动台所需要的时间为 ( 2 d − r 0 ) / c (2d-r_0)/c (2dr0)/c。换句话说,在时
刻t,移动台分别接收到了从时刻 t − r 0 / c t-r_0/c tr0/c 基站发出的直射信号和从时刻 t − ( ( 2 d − r 0 ) / c ) t-((2d-r_0)/c) t((2dr0)/c) 基站发出的反射信号。
3)、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要衰减,自由空间中,电磁波功率随距离r按平方规律衰减,相应的电场强度(接收信号电压)随 1 / r 1/r 1/r 规律衰减并且反射信号同直射信号的相位相反。所以,时刻t移动台接收到的合成信号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式中,减号体现了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的相位相反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python代码来实现上面的原理吧!

二、python的多径衰落信道模拟

1、在 r 0 r_0 r0处的信道特点

1)、python代码如下所示:

#r0=3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numpy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f=1                                        #发射信号频率
v=0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3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0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np.array([])                            #时间
for i in np.arange(0.1,10+0.0001,0.0001):t1=np.insert(t1,len(t1),i)
E1=np.cos(2*np.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np.cos(2*np.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plt.plot(t1,E1,t1,E2,'-g',t1,E1-E2,'-r')                          #画出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plt.legend(["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loc='upper left')
plt.axis([0,10,-0.8,0.8])                                         #设置横纵比
plt.show()

2)、模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论
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即使移动台是静止的,由于反射径的存在,使得接收到的合成信号最大值要小于直射径的信号.

2、修改移动台距离基站的位置,让 r 0 = 9 r_0=9 r0=9

1)、python代码如下所示:

#r0=9
f=1                                        #发射信号频率
v=0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9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0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np.array([])                            #时间
for i in np.arange(0.1,10+0.0001,0.0001):t1=np.insert(t1,len(t1),i)
E1=np.cos(2*np.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np.cos(2*np.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plt.plot(t1,E1,t1,E2,'-g',t1,E1-E2,'-r')                          #画出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plt.legend(["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loc='upper left')
plt.axis([0,10,-0.8,0.8])                                         #设置横纵比
plt.show()

2)、模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次由于靠近反射墙的位置,直射信号要比 r 0 = 3 r _0=3 r0=3处弱-一些,反射信号要比 r 0 = 3 r_0=3 r0=3位置处的信号强一些,但移动台接收到的合成信号更弱了,不仅要小于直射径的信号更小于反射径的信号

3、修改发射频率 f = 1 0 8 且 r 0 = 3 f=10^8且r_0=3 f=108r0=3

以上是发射频率f=1的情况,发射其他频率的信号结果会怎样呢?修改 f = 1 0 8 f=10^8 f=108并且 r 0 = 3 r_0=3 r0=3
1)、python代码如下所示:

#f=10的8次方,r0=3
f=1e8                                      #发射信号频率
v=0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3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0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np.array([])                            #时间
for i in np.arange(0.1,10+0.0001,0.0001):t1=np.insert(t1,len(t1),i)
E1=np.cos(2*np.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np.cos(2*np.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plt.plot(t1,E1,t1,E2,'-g',t1,E1-E2,'-r')                          #画出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plt.legend(["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loc='upper left')
plt.axis([0,10,-0.8,0.8])                                         #设置横纵比
plt.show()

2)、模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论
我们会发现,此时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得到了增强;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 由于反射径信号的存在,发射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在接收机处接收到信号有的频率是被增强了,有的频率是被削弱了。频率选择性衰落由此产生。
4)、扩展
既然有频率选择性衰落,自然会问,哪些频率会被增强,哪些频率会被削弱呢?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f=1, 2, 3,.100, … 1000, 会发现这些频率基本,上都是被削弱的,只有让f充分大,如f=10", 才会看出信号被增强了,那么就把那些受到影响基本一致的频率范围称为相干带宽。

4、让移动台以速度v=1向反射墙运动

使 f = 2 , v = 1 , r 0 = 3 , d = 15 , t 1 = 0.1 : 12 : 0.001 f=2 ,v=1,r0=3,d=15,t1=0.1:12:0.001 f=2,v=1,r0=3,d=15,t1=0.1:12:0.001

1)、上面讨论 了移动台静止的情况。现在让移动台向反射墙运动,速度为v,则在时刻t,移动台距离基站的位置r=r+vt。把最开始式中的 r 0 r_0 r0用r代替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那么通过python代码模拟如下:

#f=2,v=1,r0=3,d=15,t1=0.1:12:0.001 
f=2                                        #发射信号频率
v=1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3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5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np.array([])                            #时间
for i in np.arange(0.1,12+0.001,0.001):t1=np.insert(t1,len(t1),i)
E1=np.cos(2*np.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np.cos(2*np.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plt.plot(t1,E1,t1,E2,'-g',t1,E1-E2,'-r')                          #画出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plt.legend(["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loc='upper left')
plt.axis([0,12,-0.5,0.5])                                         #设置横纵比
plt.show()

3)、模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分离出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1)、分离接收合成信号python代码如下所示:

#f=2,v=1,r0=3,t1=0.1:12:0.001时候单独画接收信号
f=2                                        #发射信号频率
v=1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3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5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np.array([])                            #时间
for i in np.arange(0.1,12+0.001,0.001):t1=np.insert(t1,len(t1),i)
E1=np.cos(2*np.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np.cos(2*np.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plt.plot(t1,E1-E2,'-r')                                           #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plt.legend(["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loc='upper left')
plt.axis([0,12,-0.5,0.5])                                         #设置横纵比
plt.show()

2)、分离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论
从前面的程序中可知多径导致了频率选择性。当移动台运动起来后,发现即使同一频率,在不同的时间点,合成信号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

三、多径仿真结论

1、多径仿真结论

1)、在数字通信中,接收端是周期性的对接收符号进行判决从而恢复信息的,1个符号脉冲的周期可大可小,因此,根据相干时间与符号脉冲周期的相对长短,可以把信道分为慢变信道和快变信道。在上面第二张图中,如果发送符号的周期小于1.25s,就可以认为这是慢变信道(或者准静态信道)
2)、无线信道大体可以分为4种:慢变瑞利衰落信道、快变瑞利衰落信道、慢变频率选择性信道、快变频率选择性信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多径扩展

1)、如果信道没有频率选择性,则最大的时延扩展Tmax要远远小于符号周期T(Tmax <<T,),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延迟多径分量到达的时段仅为一个符号时间的一小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信道可以用单一路径来建模,输入/输出关系可以表示为乘法,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Matlab多径仿真完整代码

林君学长同时在这里给出Matlab的多径仿真的一部分代码,其他可通过以下代码改写

1、matlab多径源码如下

clear all
f=1;        %发射信号频率
v=0;        %移动台速度,静止时刻为0
c=3e8;      %电磁波速度,光速
r0=3;       %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初始距离
d=10;       %基站距离反射墙的距离
t1=0.1:0.0001:10;     %时间
E1=cos(2*pi*f*((1-v/c).*t1-r0/c))./(r0+v.*t1);    %直射径信号
E2=cos(2*pi*f*((1+v/c)*t1+(r0-2*d)/c))./(2*d-r0-v*t1);  %反射径信号
figure
plot(t1,E1,t1,E2,'-g',t1,E1-E2,'-r')   %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legend('直射径信号','反射径信号','移动台接收的合成信号')
axis([0 10 -0.8 0.8])     %设置横纵比

以上就是本次博客的全部内容啦,通过本次博客,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到通信系统多径仿真原理,同时,林君学长也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的了解多径衰落应该如何降低到最低,适合我们信号传输的那个点,理解原理;代码有错误的地方记得给林君学长留言改正。
遇到问题的小伙伴也记得评论区留言,林君学长看到会给大家回复解答的,这个学长不太冷!

陈一月的又一天编程岁月^ _ ^

这篇关于基于jupyter notebook的python编程-----通过python编程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径仿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28537

相关文章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deepseek的api创建2.Java实现请求deepseek2.1 pom文件2.2 json转化文件2.2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包括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翻译管理、前端本地化、语言切换机制以及常见陷阱和... 目录多语言国际化实现指南项目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目录结构翻译工作流1. 翻译数据存储2. 翻译生成脚本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消息队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如何通过 python 实现消息队列如何把 http 请求放在队列中执行1. 使用 queue.Queue 和 reque

Python如何实现PDF隐私信息检测

《Python如何实现PDF隐私信息检测》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和传输,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检测PDF文件中的隐私信息,需要的可以参考下... 目录项目背景技术栈代码解析功能说明运行结php果在当今,数据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以电子形

使用 sql-research-assistant进行 SQL 数据库研究的实战指南(代码实现演示)

《使用sql-research-assistant进行SQL数据库研究的实战指南(代码实现演示)》本文介绍了sql-research-assistant工具,该工具基于LangChain框架,集... 目录技术背景介绍核心原理解析代码实现演示安装和配置项目集成LangSmith 配置(可选)启动服务应用场景

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

《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演示代码展示from newspaper import Articlefrom docx import

前端原生js实现拖拽排课效果实例

《前端原生js实现拖拽排课效果实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课程表拖拽功能,通过HTML、CSS和JavaScript的配合,我们实现了课程项的拖拽、放置和显示功能,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 目录1. 效果展示2. 效果分析2.1 关键点2.2 实现方法3. 代码实现3.1 html部分3.2

Python Jupyter Notebook导包报错问题及解决

《PythonJupyterNotebook导包报错问题及解决》在conda环境中安装包后,JupyterNotebook导入时出现ImportError,可能是由于包版本不对应或版本太高,解决方... 目录问题解决方法重新安装Jupyter NoteBook 更改Kernel总结问题在conda上安装了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在编程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列表的相似度,尤其是当这两个列表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时,下面小编就来讲讲如何使用Python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吧... 目录摘要引言数字类型相似度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字符串类型相似度Levenshtein距离Jaccard相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在安装Python、配置环境变量、使用pip以及运行Python脚本时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安装 python 时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一)安装包下载失败(二)权限不足二、配置环境变量时常见报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