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TLAB的FFT函数对已测时域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

2023-12-19 07:20

本文主要是介绍用MATLAB的FFT函数对已测时域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用MATLAB的FFT函数对已测时域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

一、原理

FFT:快速傅立叶变换
1.相关代码用法

Y = fft(X) 
%计算X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实质是返回一个向量或多个向量的傅立叶变换Y = fft(X,n) 
%n指定Y的长度,如果未指定,默认X的长度与Y的长度相等Y = fft(X,n,dim) 
%如果X是矩阵,则fft(X,n,2)返回每行的n点傅里叶变换

2.示例代码的理解

比较时域和频域中的余弦波。
指定信号的参数,采样频率为 1kHz,信号持续时间为 1 秒。

Fs = 1000;                % Sampling frequency
T = 1/Fs;                 % Sampling period
L = 1000;                 % Length of signal
t = (0:L-1)*T;            % Time vector

注释:L代表采样个数,t是一个离散向量,代表每隔采样时间T进行一次采样,总共采L次样,所以总的时间区间为(0:L-1)*T。

创建一个矩阵,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频率经过缩放的余弦波。结果 X 为 3×1000 矩阵。第一行的波频为 50,第二行的波频为 150,第三行的波频为 300。

x1 = cos(2*pi*50*t);          % First row wave
x2 = cos(2*pi*150*t);         % Second row wave
x3 = cos(2*pi*300*t);         % Third row wave
X = [x1; x2; x3];

x1,x2,x3是由离散序列t产生的离散向量,X是三个行向量组成的矩阵,其列的长度取决于定义的L的长度。

在单个图窗中按顺序绘制 X 的每行的前 100 个项,并比较其频率。

for i = 1:3subplot(3,1,i) %把画图空间分成三行一列,在第i行进行画图plot(t(1:100),X(i,1:100))title(['Row ',num2str(i),' in the Time Domain'])
end

出于算法性能的考虑,fft 允许用尾随零填充输入。在这种情况下,用零填充 X 的每一行,以使每行的长度为比当前长度大的下一个最小的 2 的次幂值。使用 nextpow2 函数定义新长度。

n = 2^nextpow2(L);
% 举个例子,如果x等于100,则y=7,因为27次方==128,而128是所有大于100的,二的整数次幂数字中最小的一个dim = 2;
%指定dim参数沿X的行(即对每个信号)使用fft。dim=2时沿行返回每个离散序列的傅立叶变换Y = fft(X,n,dim);P2 = abs(Y/L); 
% 计算双侧频谱 P2
P1 = P2(:,1:n/2+1);	
% 将P2的前半段信号赋给P1,P1即是我们关心的部分
P1(:,2:end-1) = 2*P1(:,2:end-1);
%计算每个信号的双侧频谱和单侧频谱。for i=1:3subplot(3,1,i)plot(0:(Fs/n):(Fs/2-Fs/n),P1(i,1:n/2))title(['Row ',num2str(i),'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end
%在频域内,为单个图窗中的每一行绘制单侧幅值频谱。

3.理解学习
参考资料:Matlab中fft函数的使用与原理

(1)Fn = (n-1)* Fs /N

Fn是第n点所表示的真实频率值。当然,n只取前一半的点就足够了。这样,可以达到的频率分辨率即为Fs/N。

(2)幅值的处理

作FFT分析时,幅值大小与输入点数有关,要得到真实的幅值大小,需要将变换后的结果除以N。且由于零频在双边谱中本没有被一分为二,所以对于零频外的点还有乘以2,得到的才是真实的频率幅值。

(3)基频

​若分析数据时长为T,则分析结果的基频就是f0=1/T,分析结果的频率序列为[0:N-1]*f0

二、运用

从实验室里的NI里导出了一个时域波形的数据,是对正弦信号进行采样保持后从采样保持器里输出的信号,实验目的是对时域的数据进行fft处理的到频谱图,然后与NI频谱分析仪里面的频谱图进行对比,观察是否一致。

待处理数据是时间区间为[24.890153,24.910153],采样信号频率为1000Hz,被采样信号频率为100Hz的正弦信号

总的时间区间的长度为 t = 24.91 - 24.89 = 0.02 s
采样频率为1000Hz,采样周期T = 0.001 s
故在这个时间长度里总共能进行L = 0.02/0.001 + 1 = 21次采样
但是总共导出了2500个数据,从这2500个数据中等间隔抽出21个数据,作为傅立叶变换的离散序列。2500/20 = 125。(如果t = 0.2s要考虑:根据抽样保持的特殊性,可以选择每隔12.5*k,然后在excel中截去小数向上取整数 (=CEILING(A1,1))来选取每一个离散点,即=CEILING(A1,1),然后总的操作方法就是在excel表格里面输入:=OFFSET(A$1,CEILING(ROW(A1)*12.5,1),),然后再让时间区间里面的每个时间点减去起始记录时间时间24.91,得到新的时间区间为[0,0.2] )

得到第13列为时间离散序列t,14列为对应的采样值。

请添加图片描述

对应的代码如下

clc;clear;close all;
load('EP01')x1 = EP01(1:21,13);
y1 = EP01(1:21,14);  %需要做傅立叶变换的一组数据
N = 21;   %信号的长度,能不能等价于待处理的数据有多少个
Fs = 1000;yk=fft(y1);      % 傅立叶变换
P2 = abs(yk/N); 
% 计算双侧频谱 P2
P1 = P2(1:N/2+1);	
% 将P2的前半段信号赋给P1,P1即是我们关心的部分
P1(2:end-1) = 2*P1(2:end-1);
%计算每个信号的双侧频谱和单侧频谱。
plot(0:round(Fs/N):round(Fs/2-Fs/N),P1(1:N/2))title('FFT变换')
legend('matlab进行输出信号的fft变换')
xlabel('频率/Hz')
ylabel('归一化幅度')

得到的频谱图如下
请添加图片描述

如果再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应该会有更完美的频谱特性。

接下来对采样保持输出器的信号做频谱分析。经过采样保持器后的波形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
NI的采样频率为Ts = 125000
N = 2500
代入代码即可

clc;clear;close all;
load('EP01')
x = EP01(1:400,11);
y = EP01(1:400,12);
% y = EP01(1:2500,9);x1 = EP01(1:2500,10);
y1 = EP01(1:2500,9);  %需要做傅立叶变换的一组数据
N = 2500;   %信号的长度,能不能等价于待处理的数据有多少个
Fs = 125000;subplot(211);   %分为两行一列在第一个位置画图
plot(x,y)
% xlim([24.89,24.91])
grid on 
legend('采样保持器的输出信号的频域波形')
xlabel('频率/Hz')
ylabel('dB')yk=fft(y1);      % 傅立叶变换
P2 = abs(yk/N); 
% 计算双侧频谱 P2
P1 = P2(1:N/2+1);	
% 将P2的前半段信号赋给P1,P1即是我们关心的部分
P1(2:end-1) = 2*P1(2:end-1);
%计算每个信号的双侧频谱和单侧频谱。
subplot(212);plot(0:round(Fs/N):round(Fs/2-Fs/N),abs(P1(1:N/2)))
% plot(x1,abs(yk));
xlim([0;40000])
title('FFT变换')
legend('matlab进行输出信号的fft变换')
xlabel('频率/Hz')
ylabel('归一化幅度')

画出来的频谱图和实际导出来的不太一样,找到原因了后续改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用MATLAB的FFT函数对已测时域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1347

相关文章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

《Linux下利用select实现串口数据读取过程》文章介绍Linux中使用select、poll或epoll实现串口数据读取,通过I/O多路复用机制在数据到达时触发读取,避免持续轮询,示例代码展示设... 目录示例代码(使用select实现)代码解释总结在 linux 系统里,我们可以借助 select、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isinstance()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指定的类型或类型元组中的某一个类型,它是Py... 目录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指南一、isinstance()函数

python中的高阶函数示例详解

《python中的高阶函数示例详解》在Python中,高阶函数是指接受函数作为参数或返回函数作为结果的函数,下面: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高阶函数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 目录1.定义2.map函数3.filter函数4.reduce函数5.sorted函数6.自定义高阶函数

Python中的sort方法、sorted函数与lambda表达式及用法详解

《Python中的sort方法、sorted函数与lambda表达式及用法详解》文章对比了Python中list.sort()与sorted()函数的区别,指出sort()原地排序返回None,sor... 目录1. sort()方法1.1 sort()方法1.2 基本语法和参数A. reverse参数B.

C#使用iText获取PDF的trailer数据的代码示例

《C#使用iText获取PDF的trailer数据的代码示例》开发程序debug的时候,看到了PDF有个trailer数据,挺有意思,于是考虑用代码把它读出来,那么就用到我们常用的iText框架了,所... 目录引言iText 核心概念C# 代码示例步骤 1: 确保已安装 iText步骤 2: C# 代码程

Pandas处理缺失数据的方式汇总

《Pandas处理缺失数据的方式汇总》许多教程中的数据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有很大不同,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很少是干净且同质的,本文我们将讨论处理缺失数据的一些常规注意事项,了解Pandas如何表示缺失数据,... 目录缺失数据约定的权衡Pandas 中的缺失数据None 作为哨兵值NaN:缺失的数值数据Panda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在C++编程中char和string是两种用于处理字符数据的类型,但它们在使用方式和功能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C++中处理文本数... 目录1. 基本定义与本质2. 内存管理3. 操作与功能4. 性能特点5. 使用场景6. 相互转换核心区别

Python进行word模板内容替换的实现示例

《Python进行word模板内容替换的实现示例》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自动化处理Word模板文档的常用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 目录技术背景与需求场景核心工具库介绍1.获取你的word模板内容2.正常文本内容的替换3.表格内容的

python库pydantic数据验证和设置管理库的用途

《python库pydantic数据验证和设置管理库的用途》pydantic是一个用于数据验证和设置管理的Python库,它主要利用Python类型注解来定义数据模型的结构和验证规则,本文给大家介绍p... 目录主要特点和用途:Field数值验证参数总结pydantic 是一个让你能够 confiden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