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这么干,运营吵架少一半

2023-11-23 01: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分析这么干,运营吵架少一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做数据分析的同学最常服务运营,也最怕运营纠结。因为本身运营的工作和数据分析有高度关联,以至于大家在网上看到的数据分析文章,十篇里有六篇是运营写的。运营对数据分析涉入的如此之深,以至于经常在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分析结论上和数据分析师们怼起来。

 

今天我们就先看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运营的工种有很多(如下图),其中活动运营是策略性最强,和数据分析关系最紧密,也是怼的最多的岗位,今天就用它举例子。

     

请听题:

某游戏APP,用户活跃率在5月出现轻微下降情况,活动运营小组决定做一个签到打卡的活动,提高用户活跃度(具体提高多少没说),现活动前后数据如下图所示,活动运营小组坚持称:如果不是做活动,5月份自然增长是下跌的。老板认为这是扯淡。活动运营小组称:数据分析师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分析出自然增长率。

问:你是数据分析师,你该怎么办?

 

科学旗号下的荒唐事

 

首先问,这个题的题眼在哪里?

A用户活跃率减少

B自然增长率

C人工智能大数据

 

 

我们先反问一个问题:某天,一个人拿着弓来问你:“请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精确分析一下,我比自然命中率高了多少”你会怎么办?你会抄起键盘开始叭叭写代码吗?——不会!你会先问他:“你射的是啥?”

 

如果他说:我也不知道射的啥,你帮我分析分析?你会咋办?你会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他要射什么东西吗?——当然不会!有礼貌的话,你会让他先把自己射的箭找到;没礼貌的话,你可以直接口吐芬芳了。因为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射箭要先树个靶子。这是常识。

 

所以整体的题眼是:具体提高多少没说。甚至题目本身都是有问题的。请注意问题的来源是活跃用户数量减少。结果运营在设目标的时候变成了用户活跃。一字之差,含义就从清晰变模糊。

 

  • 到底什么算“度”

  • 含义是用户活跃人数,为啥不直接用?

  • 含义是用户活跃率?大家的公式是否一样?

  • 含义是综合计算的,计算公式和权重又是啥?

 

指标本身不清晰,又没有明确指出要提升多少,对活动后分析是一场灾难。简直就是射箭故事的翻版。问题是:为啥会出这么奇葩的事。

 

荒唐背后的苦衷

 

真正在企业上过班就知道:并非所有决策都是高度理性的,比如:

  • 这是常规活动,运营只是拿着模板改了改就推上线了

  • 这是老板亲自指示干的,咱也看不懂,咱也不敢问

  • 这是一种商业直觉:我感觉有问题了!等到真观察到再改已经来不及了

  • 这是一种迷信:你们不是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吗,应该duang!一下就有了吧

 

总之,真实企业里,大概:

  • 30%的活动方案没有写清楚,只有个含糊的:“提高消费/提高活跃”

  • 30%的活动方案用词不严谨,活跃度、活跃值、活跃力一类的玄幻概念满天飞

  • 30%的活动方案没有做过测算,都是拍脑袋决策,甚至提1亿的目标,只为口号顺口。

  • 只有大概10%方案能认真写清楚:提高用户活跃人数,5月dau维持在XX水平以上

 

当然,在管理规范的大企业里,这种乱象少很多。但是同类问题在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事先不写清楚目标,事后指望大数据来分析。甚至企图通过人造一个很低的、负增长的自然增长率,来蒙混过关。真要是碰上这种事,咋办呢?

 

首先,坚决不扯什么“自然增长率”。特别是在这种短期活动很密集的业务里。如果一定要扯,采用买定离手的机制:大家事先谈好自然增长率是多少,事后就看这个数,不要再调整。这就跟下棋的时候拒绝悔棋是一个道理。

 

  1. 做什么目标,事先说清楚,从X%提升到y%;

  2. 找清晰、直观的目标,避免玄幻/复杂概念;

  3. 找与核心KPI相关的目标,避免杂项干扰。

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三大原则。

 

当然,这么做会遇到两个挑战:

挑战1:有些运营就是不知道咋定目标,帮帮忙?

挑战2:有些活动就是事先没定目标,咋补救?

 

设定目标基本方法

 

设定目标有三种基本方法:

  1. KPI分解法

  2. KPI倒推法

  3. KPI场景法

分别对应:

  1. 活动目标是KPI指标

  2. 活动目标是KPI过程指标

  3. 活动目标是KPI关联指标

三个场景

 

有同学会问:为啥都和KPI挂钩?答:如果做的事跟KPI没啥关系,那你也知道这个事的重要紧急程度了。大张旗鼓做和KPI无关的事,本身就有可能是影响KPI的原因哈。

 

KPI分解法举例:

 

KPI倒推法举例: 

 

KPI场景法举例: 

 

平时和运营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必要,这样在策划早起,数据分析师就能介入。既能协助运营理清思路,又能帮助运营算清目标,还能为上线后监控、事后复盘做好准备,一举三得。事前工作到位,事后不用吵架,大家合作共赢,是最好的状态。

 

事后补救的基本方法

 

如果事前没有定目标,一定要事后补救的话,牢记:核心不是什么自然增长率,而是“业务到底需要把指标做成什么样子”。特别是如同开头的情况。整体目标已经扑街的情况下,事后再纠结自然增长率,往往会沦为甩锅大战。这时候可以分三步做:

 

第一步:定方向

第二步:找方法 

第三步:看细节 

 

通过这样的操作,至少能结束稀里糊涂的状态,明确:我们到底要把曲线做成什么样。判断本次的方法要换成那种。在细节里,为下一次迭代找到优化方向。

 

注意,这么做更多是基于“目前已扑街”的判断。这么做在评估活动效果上并不科学。如果想科学评估活动,得事前设计好实验,分好测试组和参照组,测试用户响应效果。还是那句话:提前多准备,事后少纠结。

 

很多同学会说:即使这样做,我们公司的领导还是很迷信,运营还是很无脑,出了问题还是到处甩锅,咋办!即使这样,陈老师也建议大家先掌握:这个事该怎么做。这样遇到问题,至少大家能判断: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至少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这也是真实商业场景和科学实验室的区别:你就是得带着镣铐跳舞,在有限的数据,各种类型的同事,过高过低的期望值之间走钢丝。

 

有同学会说:咦?咋只少了一半打架,另一半是啥?答:是活动事后分析的另一个永恒纠结的问题:你做这个又怎样!为什么活跃用户人数不能再高点?高了怎么多又如何呢?它一个指标高了,其他低了,又咋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评估问题(陈老师习惯简称:又如何问题),有兴趣的话,本篇集齐60在看,我们下篇来分享这个问题。大家敬请期待哦。

过往分享,戳:

数据分析项目该如何做

如何提升数据洞察力

为啥找数据分析工作很难

想系统化了解,如何和各种业务部门打交道,做好数据分析,可以戳 阅读原文 ,有系统化课程奉上。

这篇关于数据分析这么干,运营吵架少一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14308

相关文章

Python:豆瓣电影商业数据分析-爬取全数据【附带爬虫豆瓣,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完整PPT报告】

**爬取豆瓣电影信息,分析近年电影行业的发展情况** 本文是完整的数据分析展现,代码有完整版,包含豆瓣电影爬取的具体方式【附带爬虫豆瓣,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完整PPT报告】   最近MBA在学习《商业数据分析》,大实训作业给了数据要进行数据分析,所以先拿豆瓣电影练练手,网络上爬取豆瓣电影TOP250较多,但对于豆瓣电影全数据的爬取教程很少,所以我自己做一版。 目

运营版开源代码 多语言跨境商城 跨境电商平台

默认中英双语 后台带翻译接口 支持133种语言自动翻译 支持多商户联盟 一键部署版本 伪静态+后台登陆后缀 源码下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66047725/89722389 更多资源下载:关注我。

C语言练习题之 数组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

题目描述 给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数组中有一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超过数组长度的一半,请找出这个数字。 例如输入一个长度为9的数组[1,2,3,2,2,2,5,4,2]。由于数字2在数组中出现了5次,超过数组长度的一半,因此输出2。 数据范围:n≤50000,数组中元素的值0≤val≤10000 要求:空间复杂度:O(1),时间复杂度O(n) 输入描述: 保证数组输入非空,且保证有

win7下安装Canopy(EPD) 及 Pandas进行python数据分析

先安装好canopy,具体安装版本看自己需要那种,我本来是打算安装win764位的,却发现下载总是出现错误,无奈只能下载了32位的! https://store.enthought.com/downloads/#default 安装好之后,参考如下连接,进行检验: 之后再根据下面提供的连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问题的!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5d6

「大数据分析」图形可视化,如何选择大数据可视化图形?

​图形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分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部分。我们前期通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这些过程都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是非数据分析专业人员,很难清楚我们这些工作,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即使是专业人员,在不清楚项目,不了解业务规则,不熟悉技术细节的情况下。要搞清楚我们的大数据分析,这一系列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在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后,一般来说,都需要形成结论报告。怎样让大

Ai+若依(智能售货机运营管理系统---帝可得)-人员管理-点位管理-区域管理-合作商管理----【08篇---0001:上】

项目介绍 售货机简介 帝可得是一个基于物联网概念下的智能售货机运营管理系统 物联网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品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这个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社交网络。不过,这个网络里的成员不是人类,而是各种物品。比如,你的冰箱、洗衣机、甚至是你的汽车,它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互

结合Python与GUI实现比赛预测与游戏数据分析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处理紧密结合,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功能性。本篇博客将基于Python代码和相关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尤其是如何通过PyQt5等图形界面库实现交互式功能。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嵌入式预测模型为用户提供赛果预测服务。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基于PyQt5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结合数据进行比赛预测。文件处理和数据分析流程。 1. PyQt5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使用AI大模型进行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使用AI大模型进行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AI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分析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服务,进而支持企业的决策过程。以下是使用AI大模型进行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具体方式和优势: 一、AI大模型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超级数据处理能力 海量数据处理:AI大模型能够同时处理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满足企业大规模

AIGC与数据分析融合,引领商业智能新变革(TOP企业实践)

AIGC与数据分析融合,引领商业智能新变革(TOP企业实践) 前言AIGC与数据分析融合 前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而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数据分析的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应用前沿技术,以提升企业

技术培训 | 大数据分析处理与用户画像实践|预告

主题: 大数据分析处理与用户画像实践 时间: 5 月 11 日 20:00 —— 21:30 地点: QingCloud 技术分享群,文末有二维码。 讲师: 孔淼 诸葛io 创始人 & CEO 90 后连续创业者,曾任 37degree CTO ,在任 37degree CTO 期间,孔淼曾带领团队服务 CCTV 、海尔、聚美优品、宝马等知名企业,对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与行业有深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