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算法的函数寻优算法

2023-11-06 08:50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算法的函数寻优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一、理论基础
    • 1、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算法
      • (1)局部开发
      • (2)全局探索
    • 2、GNDO算法伪代码
  •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1、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算法

广义正态分布优化(Generalized norm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GNDO)算法受到正态分布理论的启发。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是描述自然现象的重要工具。正态分布可以定义如下:假设一个随机变量 x x x服位置参数 μ \mu μ和尺度参数 δ \delta δ的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f ( x ) = 1 2 π δ exp ⁡ ( − ( x − μ ) 2 2 δ 2 ) (1) f(x)=\frac{1}{\sqrt{2\pi\delta}}\exp\left(-\frac{(x-\mu)^2}{2\delta^2}\right)\tag{1} f(x)=2πδ 1exp(2δ2(xμ)2)(1)其中, x x x被称为正态随机变量,这个分布可以称为正态分布,也就是 x ∼ N ( μ , δ 2 ) x\sim N(\mu,\delta^2) xN(μ,δ2)。根据式(1),正态分布包括两个变量,即位置参数 μ \mu μ和尺度参数 δ \delta δ。位置参数 μ \mu μ和尺度参数 δ \delta δ分别用来表示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GNDO中设计的信息共享策略包括局部开发和全局探索。局部开发基于建立的广义正态分布模型,该模型由当前平均位置和当前最优位置引导;全局探索涉及三个随机选择的个体。这两种学习策略的详细解释如下:

(1)局部开发

局部开发是指在包含所有个体当前位置的搜索空间周围找到更好解决方案的过程。基于个体在种群中的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建立优化的广义正态分布模型: v i t = μ i + δ i × η , i = 1 , 2 , ⋯ , N (2) \boldsymbol v_i^t=\mu_i+\delta_i\times\eta,\,\,i=1,2,\cdots,N\tag{2} vit=μi+δi×η,i=1,2,,N(2)其中, v i t \boldsymbol v_i^t vit是第 i i i个个体在时间 t t t的轨迹向量, μ i \mu_i μi是第 i i i个个体的广义平均位置, δ i \delta_i δi是广义标准差, η \eta η是惩罚因子。 μ i \mu_i μi δ i \delta_i δi η \eta η可以定义为: μ i = 1 3 ( x i t + x Best t + M ) (3) \mu_i=\frac13(\boldsymbol x_i^t+\boldsymbol x_{\text{Best}}^t+\boldsymbol M)\tag{3} μi=31(xit+xBestt+M)(3) δ i = 1 3 [ ( x i t − μ ) 2 + ( x Best t − μ ) 2 + ( M − μ ) 2 ] (4) \delta_i=\sqrt{\frac13[(\boldsymbol x_i^t-\mu)^2+(\boldsymbol x_{\text{Best}}^t-\mu)^2+(\boldsymbol M-\mu)^2]}\tag{4} δi=31[(xitμ)2+(xBesttμ)2+(Mμ)2] (4) η = { − log ⁡ ( λ 1 ) × cos ⁡ ( 2 π λ 2 ) , if a ≤ b − log ⁡ ( λ 1 ) × cos ⁡ ( 2 π λ 2 + π ) , otherwise (5) \eta=\begin{dcases}\sqrt{-\log(\lambda_1)}\times\cos(2\pi\lambda_2),\quad\quad\,\,\,\,\,\text{if}\,\,a\leq b\\[2ex]\sqrt{-\log(\lambda_1)}\times\cos(2\pi\lambda_2+\pi),\quad\text{otherwise}\end{dcases}\tag{5} η=log(λ1) ×cos(2πλ2),ifablog(λ1) ×cos(2πλ2+π),otherwise(5)其中, a a a b b b λ 1 \lambda_1 λ1 λ 2 \lambda_2 λ2是介于0和1之间的随机数,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是当前最佳位置, M \boldsymbol M M是当前种群的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计算如下: M = ∑ i = 1 N x i t N (6) \boldsymbol M=\frac{\sum_{i=1}^N\boldsymbol x_i^t}{N}\tag{6} M=Ni=1Nxit(6)

  • 广义平均位置 μ i \mu_i μi。当前最佳个体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包含与全局最优解相关的有用信息。因此,第 i i i个个体 x i t \boldsymbol x_i^t xit被拉向当前最佳个体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的方向,后者有更多机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请注意,当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陷入局部最优时,所有个体仍会朝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的方向移动,这将导致整个种群过早收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当前种群的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如式(6)所示。种群中的个体可以朝着最佳个体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和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之间的方向移动。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在迭代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有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设计的局部开发策略中引入了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避免局部最优的机会。
  • 广义标准差 δ i \delta_i δi。广义标准差 δ i \delta_i δi用于增强所提出的GNDO的局部搜索能力。基于式(3)和(4),广义标准差 δ i \delta_i δi可以被视为一个随机序列,在广义平均位置 μ i \mu_i μi周围进行局部搜索。此外,根据式(4),第 i i i个个体 x i t \boldsymbol x_i^t xit的位置和平均位置 M \boldsymbol M M与最佳个体 x Best t \boldsymbol x_{\text{Best}}^t xBestt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大,生成的随机序列的波动越大。也就是说,当个体 x i t \boldsymbol x_i^t xit的适应度值非常差时,个体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具有强波动的随机序列可以帮助个体寻找更好的解。当个体 x i t \boldsymbol x_i^t xit具有良好的适应值时,个体很有可能在其周围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具有弱波动的随机序列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好的解。
  • 惩罚因子 η \eta η。在GNDO算法中,惩罚因子 η \eta η用于进一步增强生成的广义标准差的随机性。图1显示了由式(5)产生的随机序列。如图1所示,大多数惩罚因子位于-1和1。请注意,生成的广义标准差均为正值。因此,惩罚因子可以增加GNDO的搜索方向,从而提高GNDO的搜索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由式(5)生成的随机序列

(2)全局探索

全局探索是在全局范围内搜索一个有希望的区域。GNDO的全局探索基于三个随机选择的个体,可以表示为: v i t = x i t + β × ( ∣ λ 3 ∣ × v 1 ) ⏟ Local information sharing + ( 1 − β ) × ( ∣ λ 4 ∣ × v 2 ) ⏟ Global information sharing (7) \boldsymbol v_i^t=\boldsymbol x_i^t+\underbrace{\beta\times(|\lambda_3|\times\boldsymbol v_1)}_{\text{Local information sharing}}+\underbrace{(1-\beta)\times(|\lambda_4|\times\boldsymbol v_2)}_{\text{Global information sharing}}\tag{7} vit=xit+Local information sharing β×(λ3×v1)+Global information sharing (1β)×(λ4×v2)(7)其中, λ 3 \lambda_3 λ3 λ 4 \lambda_4 λ4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随机数,称为调整参数的β是介于0和1之间的随机数, v 1 \boldsymbol v_1 v1 v 2 \boldsymbol v_2 v2是两个轨迹向量。 v 1 \boldsymbol v_1 v1 v 2 \boldsymbol v_2 v2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 1 = { x i t − x p 1 t , if f ( x i t ) < f ( x p 1 t ) x p 1 t − x i t , otherwise (8) \boldsymbol v_1=\begin{dcases}\boldsymbol x_i^t-\boldsymbol x_{p1}^t,\quad\text{if}\,\,f(\boldsymbol x_i^t)<f(\boldsymbol x_{p1}^t)\\[2ex]\boldsymbol x_{p1}^t-\boldsymbol x_i^t,\quad\text{otherwise}\end{dcases}\tag{8} v1=xitxp1t,iff(xit)<f(xp1t)xp1txit,otherwise(8) v 2 = { x p 2 t − x p 3 t , if f ( x p 2 t ) < f ( x p 3 t ) x p 3 t − x p 2 t , otherwise (9) \boldsymbol v_2=\begin{dcases}\boldsymbol x_{p2}^t-\boldsymbol x_{p3}^t,\quad\text{if}\,\,f(\boldsymbol x_{p2}^t)<f(\boldsymbol x_{p3}^t)\\[2ex]\boldsymbol x_{p3}^t-\boldsymbol x_{p2}^t,\quad\text{otherwise}\end{dcases}\tag{9} v2=xp2txp3t,iff(xp2t)<f(xp3t)xp3txp2t,otherwise(9)其中, p 1 p1 p1 p 2 p2 p2 p 3 p3 p3是从1到 N N N中选择的三个随机整数,且满足 p 1 ≠ p 2 ≠ p 3 p1\neq p2\neq p3 p1=p2=p3。给定式(8)和式(9),式(7)右侧的第二项可以称为局部学习项,这意味着个体 p 1 p1 p1与个体 i i i共享信息;式(7)右侧的第三项可以称为全局信息共享项,它表示个体 p 2 p2 p2 p 3 p3 p3向个体 i i i提供信息。调整参数 β \beta β用于平衡两种信息共享策略。此外, λ 3 \lambda_3 λ3 λ 4 \lambda_4 λ4是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这可以使GNDO在执行全局搜索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搜索空间。

2、GNDO算法伪代码

GNDO算法伪代码如图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GNDO算法伪代码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以常用23个测试函数中的F1、F2(单峰函数/10维)、F9、F10(多峰函数/10维)、F14、F15(固定维度多峰函数/2维、4维)为例,实验设置种群规模为30,最大迭代次数为500,独立运行30次,结果显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函数:F1
GNDO:最差值: 0.60223, 最优值: 1.0561e-07, 平均值: 0.038551, 标准差: 0.14564
函数:F2
GNDO:最差值: 1.0016, 最优值: 4.1065e-06, 平均值: 0.042532, 标准差: 0.18644
函数:F9
GNDO:最差值: 9.9497, 最优值: 0.99496, 平均值: 5.0774, 标准差: 1.9051
函数:F10
GNDO:最差值: 6.8825, 最优值: 2.3168, 平均值: 4.2981, 标准差: 1.5142
函数:F14
GNDO:最差值: 2.9821, 最优值: 0.998, 平均值: 1.0641, 标准差: 0.36225
函数:F15
GNDO:最差值: 0.020363, 最优值: 0.00030749, 平均值: 0.001679, 标准差: 0.0050817

实验结果表明:GNDO算法简单有效的算法,无需对初始参数进行任何微调,优化性能良好。

三、参考文献

[1] Yiying Zhang, Zhigang Jin, Seyedali Mirjalili. Generalized norm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photovoltaic models[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0, 224: 113301.

这篇关于基于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算法的函数寻优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55635

相关文章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MySQL count()聚合函数详解

《MySQLcount()聚合函数详解》MySQL中的COUNT()函数,它是SQL中最常用的聚合函数之一,用于计算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count()聚合函数,感兴趣的朋... 目录核心功能语法形式重要特性与行为如何选择使用哪种形式?总结深入剖析一下 mysql 中的 COUNT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最近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库表量级破千万,每次执行CRUD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引起数据库报警,本文就结合这个项目的实战经验,聊聊MyBatisPl... 目录背景一、MyBATis Plus 简介二、千万级数据的挑战三、优化 CRUD 的关键策略1. 查

MySQL 中 ROW_NUMBER() 函数最佳实践

《MySQL中ROW_NUMBER()函数最佳实践》MySQL中ROW_NUMBER()函数,作为窗口函数为每行分配唯一连续序号,区别于RANK()和DENSE_RANK(),特别适合分页、去重... 目录mysql 中 ROW_NUMBER() 函数详解一、基础语法二、核心特点三、典型应用场景1. 数据分

MySQL数据库的内嵌函数和联合查询实例代码

《MySQL数据库的内嵌函数和联合查询实例代码》联合查询是一种将多个查询结果组合在一起的方法,通常使用UNION、UNIONALL、INTERSECT和EXCEPT关键字,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 目录一.数据库的内嵌函数1.1聚合函数COUNT([DISTINCT] expr)SUM([DISTIN

Python get()函数用法案例详解

《Pythonget()函数用法案例详解》在Python中,get()是字典(dict)类型的内置方法,用于安全地获取字典中指定键对应的值,它的核心作用是避免因访问不存在的键而引发KeyError错... 目录简介基本语法一、用法二、案例:安全访问未知键三、案例:配置参数默认值简介python是一种高级编

python 常见数学公式函数使用详解(最新推荐)

《python常见数学公式函数使用详解(最新推荐)》文章介绍了Python的数学计算工具,涵盖内置函数、math/cmath标准库及numpy/scipy/sympy第三方库,支持从基础算术到复杂数... 目录python 数学公式与函数大全1. 基本数学运算1.1 算术运算1.2 分数与小数2. 数学函数

Python中help()和dir()函数的使用

《Python中help()和dir()函数的使用》我们经常需要查看某个对象(如模块、类、函数等)的属性和方法,Python提供了两个内置函数help()和dir(),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代... 目录1. 引言2. help() 函数2.1 作用2.2 使用方法2.3 示例(1) 查看内置函数的帮助(

C++ 函数 strftime 和时间格式示例详解

《C++函数strftime和时间格式示例详解》strftime是C/C++标准库中用于格式化日期和时间的函数,定义在ctime头文件中,它将tm结构体中的时间信息转换为指定格式的字符串,是处理... 目录C++ 函数 strftipythonme 详解一、函数原型二、功能描述三、格式字符串说明四、返回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