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红黑树,二进制的奇妙冒险!

2023-11-03 01:10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结构之红黑树,二进制的奇妙冒险!,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简述

1. 何为红黑树

2. 红黑树由来

3. 树平衡手段

4. 平衡因子

5. 增删节点逻辑

1. 增加节点

2. 删除节点

6. 红黑状态

1. 平衡限制带来的优化

2. 相对深度计算

3. 旋转的红黑状态变化

4. 删除的红黑状态变化

5. 惰性检查

Cheers!


要说在程序员间广为人知而又颇具难度的数据结构,红黑树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如果能掌握透彻就又多一份可供茶余饭后的吹牛资本了(手写红黑树警告)。网上现有的大量博文介绍均以红黑树性质证明其结构可行,即四种规则(摘自《STL源码剖析》):

1.每个节点不是红色就是黑色。

2.根节点为黑色。

3.如果节点为红,其子节点必须为黑。

4.任意节点至NULL(树尾端)的任何路径,所含之黑节点数必须相同。

亦或者是通过2-3树来分析证明红黑树,虽然属于正统的证明方式(Robert Sedgewick,红黑树的发明人在《算法(第4版)》中表达过红黑树等价于2-3树),但仍然让人难以记忆和理解。

本文在此不过多介绍2-3树,而是打算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红黑树的设计目的,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新思路,能够更为简单深刻的记忆红黑树构成原理。当然,博主才疏学浅,如有漏洞或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那么事不宜迟,各位看官来看看今日的瞎掰小知识吧。

简述

本篇博客较长,在此简述红黑树的设计思路分析,若读者对部分细节存在疑问可根据目录跳转查看详细内容与证明。

红黑树源于二叉排序树,在原基础上通过左右旋进行树深度平衡,并且以"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作为平衡因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惰性更新)。其红黑节点的设计目的是在原深度差比较模式上,优化了空间存储。通过红(1)黑(0)的方式在二叉树上进行二进制的加减法运算,实现了子树间的相对深度表达。对于二进制加法进位,其采用了惰性检查机制以降低树平衡频率。

大佬们制作的在线红黑树操作模拟网页:红黑树模拟,用于学习与验证比较方便。


1. 何为红黑树

红黑树是一种具备自排序性质的数据结构,且每次操作(增删改查)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N)。自排序性质再加上高性能使得红黑树在各种场景中被应用,如c++中stl的set与map结构,java中的hashmap(JDK1.8版本中采用了哈希表+链表+红黑树的结构),以及linux中的epoll,甚至于lua的table 这个不是,lua的table是用hashmap和数组做的。

当然hashmap也是一种优秀的数据结构,博主在之后的文章中会对其进行介绍。


2. 红黑树由来

其最初设想来源于二叉排序树的缺陷:若不进行干预,二叉排序树的时间复杂度O(N*logN)可能会随着数据写入降低至最低O(N*N)水平,退化为链表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多大佬们提出了树的自平衡概念,在每次操作中不断平衡树结构让其接近于完全二叉树结构,从而维持时间复杂度在O(N*logN)水平。

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两种有名的平衡二叉树,AVL树与红黑树。两者原理类似,但AVL树的平衡因子更为严格,为"任意节点左右子树的最大深度差为1",所以在增删操作中,触发平衡策略的频率较高。而红黑树更偏向于工业化应用,通过适当放宽平衡限制条件,换取了更低频率的平衡操作。

因此在高读写的业务场景中,红黑树的表现会更优秀一些。而在高读低写的业务场景中,AVL树可能更有优势(因为严格平衡,其平均深度相较于红黑树更低)。当然,除非追求特定方面的极致性能,一般情况下使用红黑树已足够。


3. 树平衡手段

对于以下这颗失衡的二叉排序树,各位看官们应该都能想到其平衡办法:把根节点10转变为节点18的左子节点,各节点的树深度就平均了,且其仍然保持着二叉排序树的性质(左节点总小于父节点,而右节点总大于父节点)。

这实际上就是树平衡中左旋的雏形(相对的也有右旋),通过调整右子节点与父节点的关系,从而实现左右子树的深度调整。此时各位看官可能有话想说:举例模型过于简单,如果18节点存在左子节点那不是冲突了吗?正好,我们接下来看一例完全的树结构模型。

图中LL/LR/RL/RR并不是单一的一个节点(之后的大部分举例中也都如此),而是代表了左节点L的左右子树(LL与LR),与右节点R的左右子树(RL与RR)。可以确认的是在整个左旋过程中,涉及变化的只有三个部分:M、R节点以及RL子树。

之前提出的问题在该图得到了解答:当右子节点R成为父节点M的父节点时,父节点M就空出了其右子树的位置,此时将右子树被替换下来的左子树(RL)接替到该位置,左旋操作便完成了。

当然,一切要按规矩来,子树RL之所以能接替在节点M的右子分支上,是因为二叉排序树的性质:当前节点右子树R下的值均大于当前节点M的值。那么节点M的右子树R的左子树RL,其所有值也必然大于M,将其接替在节点M的右子分支上并不会破坏二叉排序树的性质。同理,RR子树接替在节点M的右子分支上也不会破坏二叉排序树性质(虽然不需要这样做)。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可通用于二叉排序树上任何节点并保持其性质稳定。而其达到的具体效果如何呢?根据图示,左旋的影响为:子树LL/LR深度均+1,子树RL深度不变,子树RR深度-1。

了解这一点对后续设计平衡策略至关重要,毕竟调整树深度全依赖于左右旋。剩下还有右旋的操作方式与影响,相信各位看官能根据左旋进行推敲,这边直接上结论。

右旋的影响为:子树RL/RR深度均+1,子树LR深度不变,子树LL深度-1。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这样理解左右旋。左旋:将节点从右边分到左边,右旋:将节点从左边分到右边

讲回两种操作的深度影响,可以看到仅有LL或者RR才会出现深度降低,同时另一侧树深度上升。在完整的应用场景里,这还缺少了降低LR和RL子树深度的方法。这时候可能有看官想到了:如果在LL/LR/RL/RR四个子树里LR深度最大且超出限制,那就先基于L和LR左旋,把深度交换一部分给LL,让LL变成四个子树中深度最大的,然后就可以基于L和M右旋了。同样,可以推理降低RL子树深度的方式。

将不同场景的深度降低方式总结下来,一共是四种(不用特地记忆,理解即可):

1)降低LL:直接右旋

2)降低LR:先左旋,和LL进行深度调整,最后右旋

3)降低RL:先右旋,和RR进行深度调整,最后左旋

4)降低RR:直接左旋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辛苦了,可以先捋捋思路,对博主提供的看点进行验证推翻。例如在LL/LR/RL/RR四个子树的模型下,出现某一子树深度最大的情况如何平衡。当然,能用左右旋以外的方法解决最好,请务必在评论区与博主分享一下。


4. 平衡因子

既然调整树深度的工具已经到手,就可以将这颗二叉排序树修剪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了。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发挥。

常见的平衡因子基本是与树深度相关的,比如最大深度(AVL树)/ 最小深度,亦或是两者并用,另外平衡因子一般对树上任意节点都生效,这一点请勿遗漏。

对于AVL树来说,其要求为左右子树互相之间的最大深度之差不超过1,若超过则进行平衡。如果我们想要打造一颗自己的平衡二叉树,设置的平衡限制条件必须能明确树的倾斜边界。即任何情况下树中最大深度和最小深度的叶子节点深度之差是可确定范围的,否则树歪起来没有限制可就糟糕了。

讲了这么多都是虚的,不如实际动手设计一颗平衡二叉树。我们就采用AVL树的平衡因子:"左右子树的最大深度之差不超过1",其平衡边界是否为可确定的呢?

用于验证的树模型结构可以略微简化,默认右子树的深度总小于左子树,这样最大深度就位于最左边的左子树上,最小深度则位于最右边的右子树上。固定好左端子树最大深度为K,再加上之前预设的平衡限制条件就可以得到下图(L/RL1/RL2等都代表一颗子树,其子节点就不画出来了):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RL1节点的最大深度为K-1(K为树最大深度),但若除去父节点的深度,留给RL1自己的深度仅有K-3(减去M/R两个节点深度),同样可得RL2自身深度为K-5,RL3自身深度为K-7。

不难看出RLn的自深度构成了-2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self_dep(RLn)=K-2*n-1。其中K为整颗树上的最大深度,同时n也等于RLn节点的父节点深度减一。而当self_dep(RLn)<=1时,作为其兄弟节点的右子树Rn深度为0已无法再继续向下分裂,从而抵达了最小深度所在之处。

当K为奇数时,有最终项K-2*n-1=0可得n=(K-1)/2,其父节点深度dep=n+1,即min_dep=(n+1)/2。

当K为偶数时,有最终项K-2*n-1=1可得n=K/2-1,其父节点深度dep=n+1,即min_dep=n/2。

由上可知,在"左右子树的最大深度之差不超过1"的平衡因子下,平衡树中最大深度不会超出最小深度的两倍,其倾斜边界可确定,条件可行。

那么是否存在错误示范呢?当然是有的,例如"左右子树的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的平衡因子就无法确定倾斜边界。下图中树结构符合上述平衡因子,但树已经歪至天际。其RLn的自深度可以一直保持不下降,导致最大深度无限增长,倾斜边界无法确定。

最小深度是否不能作为平衡因子呢?并不是。上述样例的问题是因为其忽略了二叉树性质,当前节点可选一颗子树作为最小深度,用以解除另一颗子树的深度限制,从而绕过平衡条件实现增长。知道了漏洞所在,只要进行填补即可。

我们使用新的平衡因子为"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此条件覆盖了向下一层的所有节点,不存在绕过平衡条件的情况。并且碰巧的是,红黑树就是基于该平衡因子实现的

同样我们对验证模型做细微简化,默认树模型中右子树的最小深度大于等于左子树的最小深度,以探究最右侧的树深度(即最大深度)能达到多少。其中仍然采取"弃左保右"策略,通过让左子树继承父节点的min_dep,解放右子树深度限制,可以达到父节点min_dep+1的深度。但在该平衡条件中受到LL/LR/RLn/Rn四颗子树中的最小值限制,Rn的min_dep是无法一直进行增长的,其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图中self_dep为当前节点除去父节点深度后剩下的深度,当其等于零时说明已经抵达最大深度节点处。让我们把self_dep数据单独抽取出来,每层均存在四个节点,分别代表了LL/LR/RL/RR。其值规律为:

即每加两层深度,RR子树自身深度下降一,LL/LR/RL/RR四颗子树任意一颗self_dep降至0时扩展结束。其中LL为最小值,可知当self_dep(LL)=0时,RR子树可达到的深度已经增长到2K或者2K-1(初始深度为K,K,K,K+1情况下)。

综上所述,可得结论:在"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的平衡因子下,平衡树中最大深度不会超出最小深度的两倍

是否感觉很眼熟?是的,平衡因子"左右子树的最大深度之差不超过1"得到的倾斜边界也为这个,因此若想区分不同平衡树,使用平衡因子进行描述是个更好的方法。


5. 增删节点逻辑

调整树的工具和平衡树的理想形状都已设计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其向外提供服务了。外部的操作主要分为增删改查四部分,其中改和查不影响树结构(改是指value,并不是key),直接让其走二叉排序树的逻辑即可。重要的是其中增加节点与删除节点两部分。

1. 增加节点

增加节点首先要确定节点位置,这一点可通过二叉排序树的查逻辑实现,而后将其作为叶子节点连接到对应位置上。然后向上更新父节点的深度数据一路到根节点,例如平衡因子设置的是"左右子树的最大深度之差不超过1",则可在每个节点上存储对应的最大深度值,同时父节点最大深度=max(左子树最大深度,右子树最大深度)+1。一旦发现超出了平衡条件,就要根据子树的深度情况进行旋转,之前树平衡手段中所说的内容博主这边再放一遍:

1)降低LL:直接右旋

2)降低LR:先左旋,和LL进行深度调整,最后右旋

3)降低RL:先右旋,和RR进行深度调整,最后左旋

4)降低RR:直接左旋

因为不存在一次性增加多个节点的情况,所以能确保每次最多一个节点突破平衡条件。当然,每次旋转完后记得更新相关节点存储的深度数据,并且向上更新至根节点。各位小伙伴可根据自己设定的平衡条件确认不同情况下的平衡流程。

2. 删除节点

删除节点的查找部分不再赘述,主要是其对树结构的破坏需要注意。一共三种情况:

1)叶子节点删除。只需要将深度信息向上更新,如果触发平衡条件就进行旋转,与增加节点的流程基本一致。

2)非叶子节点删除。这种情况下直接删除目标节点会引起树结构大规模变动,设计较为麻烦。一种较好的方式是将删除节点与其后继节点或者前继节点进行交换,可以在不破坏二叉排序树性质的情况下,将删除非叶子节点转变为删除叶子节点。其中还可能会存在一种情况:找到的后继节点存在右子节点。该情况下将后继节点直接删除即可,用右子节点接替原位置并不会引起性质破坏,但向上的深度更新仍是要做的,不同场景下旋转情况有所不同,此处暂不做枚举介绍。

至此为止,实现一颗平衡树所需要的结构流程都已设计完毕,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手写试试


6. 红黑状态

最后,让我们将注意力调回红黑树上原来这是篇红黑树博客,红黑树命名来源于树中的红黑节点状态。之所以在原有平衡树结构上增加了该设计,其目的是优化增删过程中存储的深度数据,改为以更少内存占用的红黑二进制状态存储,且平衡判断逻辑更加简单顺滑。

其中二进制的进位还采用了惰性检测的机制降低平衡频率,为了让讨论的模型尽量简单以下部分将不会加入该机制,改为在最后分段解释。

1. 平衡限制带来的优化

红黑树的平衡限制条件之前已经讨论过,其内容为"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相比起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差值可能会超过1(此时触发平衡),左右节点的最小深度差值永远不会超过1(可自行证明)。若能将左右节点的子树深度比较转换为左右节点比较,则各节点只需存储一位二进制便可模拟所有场景【左右子树均为1或0时代表深度相等,为1和0时代表深度差1】。

那么是否存在方法转换比较的模式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平衡条件的触发场景。抛开左右的排列组合(即默认右子树深度高一些),其只有一种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self_dep均代表以自身为根节点的最小深度值。

LL/LR其中的一个最小深度可以为K+1,并不会影响条件触发。至于RL子树,首先不能为K,否则在RL与RR之间已经触发平衡条件。其次也不能为K+2,因为此时R最小深度已达到K+3,超出L节点最小深度2层,因此RL只能等于K+1

普通的判断步骤是LL/LR/RL/RR最小深度值相互比较,查看其中是否存在超出1的差值。但在树结构上我们可以挖掘到更多信息:RL与RR的最小深度均大于等于K+1,可得R的最小深度为K+2,同理L的最小深度为K+1。若以左右节点比较的方式来描述该场景则为:当触发平衡限制时,可知左右子树存在深度差,且深度更大的一侧子树中,其左右子树也存在深度差(深度差只能为1)。该因果关系反向也能成立,看官们若有兴趣可自行证明。

将上述得到的结论以二进制形式应用,便衍生出了新的深度检查机制:每个节点存储一位二进制,其值代表与兄弟节点的相对深度。当左右子树的相对深度为1和0,且为1的一侧子树中,其左右子树深度也1和0时,触发平衡限制。看起来比较绕口,让我们将其画成图:

可以看到当两个相连节点均为1时,若高位节点的兄弟节点为0,此时触发平衡限制。从这里可以推导出的另一个结论是平衡情况下,不会存在两个相连节点同时为1。红色在红黑树中代表1,黑色代表0。红节点的父节点或子节点必为黑节点的结论可从此处得来。

2. 相对深度计算

既然利用相对深度进行判断可行且占用空间较少,那么得想办法实现相对深度的计算。

新增的节点默认值可设置为1(相对深度为1)。而父节点相对深度推算可根据子节点情况进行:仅当左右节点相对深度均为1时,说明整体的最小深度增加了1,此时需要向上进位,将父节点值增加1(深度增加),左右节点重置为0,等待下一层深度的进位。简单来看,就是基于二叉树结构进行的二进制加法。

个别小伙伴可能会有担心:如果父节点已经为1,子节点再上进位会怎么样?答案是不会出现该情况:在父节点为1的情况下,若子节点任意一个为1时就会触发平衡,没有凑成两个1节点的机会。当然,如果你将平衡因子放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但那时一个节点所需要保存的也不只是一个二进制位了。

到目前为止,二进制模式已经支持红黑树增量操作中的平衡判断了:

1)新增节点默认为1。

2)增加节点后,检查其兄弟节点是否为1,若为1则向上进位,然后在父节点重复该步。

3)若无法进位,检查其父节点是否为1,若为1则需基于父节点和祖父节点进行平衡操作。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根节点固定为0,因为其没有父节点也没有兄弟节点,没有存储相对深度的必要。在整个二进制模式中充当的更像是处理数据溢出的角色。

3. 旋转的红黑状态变化

删除操作对二进制状态的改变类似于做二进制减法,而左右旋的改变既不是加法也不是减法(也可能博主是没想到加减法的方式),而是节点转移。让我们暂且放下删除操作,先来看看旋转的影响吧。

旋转的场景较少,此处我们分析降低RR深度与RL深度两种情况即可(左子树的可以类推)。

1)降低RR节点:左旋操作。

在旋转过程中,确定相对深度的坐标系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基于该值重新推算旋转后各节点的相对深度。例如以M节点为顶点的这颗子树向外提供的相对深度基于实际深度K+2(上图所示),那么在旋转后,R节点替代了M节点且实际深度达到K+3,在原K+2的基础上增加1,因此R节点当前的相对深度应为1。然后依次向下推导相对深度,剩余的M与RR,L与RL实际深度相同,因此均为0(均为1时相对深度就不平衡了)。至于LL和LR子树,其作为兄弟节点就没有发生变化过,那么相对深度保持原状即可。

2)降低RL节点:先右旋后左旋操作。

对于RL节点的深度降低,需要基于R与RL进行右旋操作将节点转移给右子树。受到平衡条件限制,RL的子树RLL与RLR最小深度只可能是K+1,否则若存在K+2的深度,与RRL/RRR产生差距2,在RL与RR层就已发生平衡旋转(更新都是从下向上发起的)。

可以从上图观察到,旋转操作执行完毕后,RL替代了原顶点R且实际深度未变,因此相对深度也仍保持原值1。而位于下一层的R与RLL节点存在1的深度差距,因此R节点设置为1,RLL节点相对深度设置为0。剩余的RLR/RR,RRL/RRR实际深度不变,相对深度也保持不变。

在一步右旋操作后,当前树状态已转换为(1)中的情况,后续的左旋操作不再赘述。根据上述模拟得到的信息,实际代码实现时只需对发生变动的节点进行状态位设置即可。

4. 删除的红黑状态变化

新增节点和旋转操作的二进制运算模式均已设计完毕,让我们来看看最后的删除操作。新增节点采用的是二进制加法进位,那么大家也容易想到删除节点使用的方法:二进制减法退位。而增加节点的时候默认赋值1,在删除节点时自然也要将1收回。

在5.2节中,介绍了删除操作的几种情况:1)删除叶子节点 2)删除非叶子节点。其中在删除非叶子节点时,通过后继节点或前继节点的替换,可以将其转换为删除叶子节点的模式,所以我们主要观察删除叶子节点的场景即可。

在图中,L和RL分别代表一颗子树,且RL可能为空,RR为删除的目标节点,且是叶子节点。那么删除有以下几种情况:

1)RR节点为1,RL只能为0(两者均为1时会进位),即空节点。删除节点后未触发平衡条件,删除结束。

2)RR节点为0,当前位不足时,需要向高位借一。

在红黑树中借位有两种方式:<1> 通过让父节点减一,左右节点同时加一。<2> 通过左右旋从兄弟子树获取深度。

其中方式<2>一般用于特定情况下优化步骤。因为目标叶子节点删除后,其归属的子树最小深度减1,变相让兄弟节点的相对深度加1。若兄弟节点为1或兄弟节点的子节点为1,此时便触发或超出了平衡限制条件,需要进行旋转操作。且基于平衡限制进行的旋转操作,最终必然会出现进位(可参考6.3节中的旋转操作),这就抵消了删除节点时向原父节点的借位操作。

因此与其删除节点触发父节点借位,再旋转平衡后重新进位抵消,不如先旋转获取深度,然后执行删除操作。

最终可得删除(减法)执行步骤:

1)目标节点若为1,则将其降为0后减法结束。否则转步骤2。

2)目标节点为0。若兄弟节点为1或兄弟节点的子节点为1,则基于兄弟节点与父节点进行旋转。之后转步骤3。

3)兄弟节点已无额外深度可提供,则需要向父节点借1,然后执行减法。若父节点为1流程结束,否则将父节点设置为目标节点重复步骤2。(即向更上层借位)

待减法流程完成后,最后将原目标节点删除即可。另外根节点的借位无限制,可无视其状态位直接借位。

上图为兄弟节点为1的情况,旋转后向R借位,最后删除RR节点。

上图为兄弟节点的子节点为1的情况,若图中RLR为1,则需要先左旋后右旋,具体请参照降低LR或RL的方法。

5. 惰性检查

基于红黑状态的增删以及旋转操作均已实现,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红黑树的惰性检查机制吧。

相比起前面即刻触发的进位操作,红黑树选择了将其与平衡限制检查的操作合并。即发现当前节点与父节点均为1时,才检查父节点的兄弟节点。若兄弟节点值为1,则触发进位操作。否则判断已超出平衡限制,触发旋转操作。

从上图中可以看见,左右节点同为1时并不会立刻触发进位。仅当前目标与父节点同为1,此时不得不进行进位操作,否则会影响平衡判断。其中基于M和R1的左旋也与之前稍有不同:并不是让R1直接进位为1,而是将其拖延下来,存储于M与R2上,等待M/R2的任意子节点为1时才进位。

该机制源于树的深度范围:在平衡限制条件"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之差不超过1"下,其倾斜边界为树的最大深度不超出最小深度两倍。但实际平衡时,左右子树的倾斜情况各不相同,最大深度的差距从差2到差两倍不等。

如果在保证倾斜边界(也就是深度范围)的情况下,尽量等到树不能再倾斜后再进行平衡,此时一次平衡操作所转移的节点数更多,效率更高(相比起小倾斜度平衡,高平衡频率)。但实际情况中,节点的增加方式完全是随机的,上述抵达倾斜边界的情况并不可控。

最终聪明的设计者决定在原有的平衡限制条件上做一个越界操作,也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惰性检查机制。该机制导致左右节点的红色进位必须要子节点为红色"推着"才能走,红节点每向上走一层,就要增加一层的节点用以进位。向上走N层,就必须要增加N层的子节点,最终实现每次平衡时均达到倾斜边界的效果。

(惰性检查机制下的节点进位,其实已经越过了原有"左右节点的子树最小深度差不超过1"的平衡因子)

惰性检查在保证查询深度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小幅度降低查询效率的代价,换取更低的平衡频率,提高增删处理效率。且其在频繁增删节点的场景中,也起到了降低红黑状态进退位频率的作用。

无论是在最初的平衡条件上,亦或是惰性检查的机制上,红黑树的设计者都做了不少的读写效率取舍。方方面面的调整也是为了更贴合各种场景的泛型应用,至少对于你我来说,封装好的红黑树已是日常开发中趁手的好工具了。


Cheers!

好,到此为止红黑树的原理解析全部完成(热烈鼓掌)!各位看官们辛苦了,今天的小知识有get到吗?

另外可以看几个简单问题来检验下学习成果呦。

1. 在无惰性检查机制时,左右节点分别为红和黑时代表了什么意义?

2. 什么时候树中的红节点占比最多?

3. 常态情况下为什么没有相连的红节点?

 

 

 

 

 

 

 

 

 

 

 

 

 

 

 

 

 

 

 

 

 

 

 

 

 

 

 

 

都看到这里了    不点个赞再走么

这篇关于数据结构之红黑树,二进制的奇妙冒险!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34532

相关文章

【数据结构】——原来排序算法搞懂这些就行,轻松拿捏

前言:快速排序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找基准值,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实现找基准值 基准值的注释:在快排的过程中,每一次我们要取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值,以这个数字来将序列划分为两部分。 在此我们采用三数取中法,也就是取左端、中间、右端三个数,然后进行排序,将中间数作为枢纽值。 快速排序实现主框架: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

6.1.数据结构-c/c++堆详解下篇(堆排序,TopK问题)

上篇:6.1.数据结构-c/c++模拟实现堆上篇(向下,上调整算法,建堆,增删数据)-CSDN博客 本章重点 1.使用堆来完成堆排序 2.使用堆解决TopK问题 目录 一.堆排序 1.1 思路 1.2 代码 1.3 简单测试 二.TopK问题 2.1 思路(求最小): 2.2 C语言代码(手写堆) 2.3 C++代码(使用优先级队列 priority_queue)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二版》第八章-排序(8.3-交换排序、8.4-选择排序)

8.3 交换排序 8.3.1 冒泡排序 【算法特点】 (1) 稳定排序。 (2) 可用于链式存储结构。 (3) 移动记录次数较多,算法平均时间性能比直接插入排序差。当初始记录无序,n较大时, 此算法不宜采用。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SIZE 26typedef int KeyType;typedef char In

【408数据结构】散列 (哈希)知识点集合复习考点题目

苏泽  “弃工从研”的路上很孤独,于是我记下了些许笔记相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点 1. 散列查找 散列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方法,它通过散列函数将关键字映射到数组的一个位置,从而实现快速查找。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平均为(

浙大数据结构:树的定义与操作

四种遍历 #include<iostream>#include<queue>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struct treenode *BinTree;typedef BinTree position;typedef int ElementType;struct treenode{ElementType data;BinTree left;BinTre

Python 内置的一些数据结构

文章目录 1. 列表 (List)2. 元组 (Tuple)3. 字典 (Dictionary)4. 集合 (Set)5. 字符串 (String) Python 提供了几种内置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操作数据,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简要说明: 1. 列表 (List) 列表是一种可变的有序集合,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数据。列表中的元素可以通过索

浙大数据结构:04-树7 二叉搜索树的操作集

这道题答案都在PPT上,所以先学会再写的话并不难。 1、BinTree Insert( BinTree BST, ElementType X ) 递归实现,小就进左子树,大就进右子树。 为空就新建结点插入。 BinTree Insert( BinTree BST, ElementType X ){if(!BST){BST=(BinTree)malloc(sizeof(struct TNo

【数据结构入门】排序算法之交换排序与归并排序

前言         在前一篇博客,我们学习了排序算法中的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交换排序与归并排序,这两个排序都是重头戏,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交换排序 1.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1.1.1 基本思想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让较大的元素逐渐向右移动,从而将最大的元素移动到最右边。 动画演示: 1.1.2 具体步

通信工程学习:什么是2ASK/BASK二进制振幅键控

2ASK/BASK:二进制振幅键控         2ASK/BASK二进制振幅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其全称是二进制振幅键控(Bin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该技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递二进制数字信息,而载波的频率和相位则保持不变。以下是关于2ASK/BASK二进制振幅键控的详细解释: 一、2ASK/BASK二进制振幅键控的基本原理 1、振幅键控:

1 模拟——67. 二进制求和

1 模拟 67. 二进制求和 给你两个二进制字符串 a 和 b ,以二进制字符串的形式返回它们的和。 示例 1:输入:a = "11", b = "1"输出:"100"示例 2:输入:a = "1010", b = "1011"输出:"10101" 算法设计 可以从低位到高位(从后向前)计算,用一个变量carry记录进位,如果有字符没处理完或者有进位,则循环处理。两个字符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