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 linux下AXI_BRAM的使用方法,PS与PL端数据交互

2023-11-01 02:40

本文主要是介绍ZYNQ linux下AXI_BRAM的使用方法,PS与PL端数据交互,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AXI总线、AXI接口、AXI协议
总线是一组传输通道,是各种逻辑器件构成的传输数据的通道;接口是一种连接标准,又常被称为物理接口;协议是数据传输的规则。

PS与PL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AXI总线进行的。ZYNQ上的总线协议有AXI4, AXI4-Lite, AXI4-Stream三种总线协议。而PS与PL之间的接口(AXI-GP、AXI-HP、AXI-ACP)只支持AXI4与AXI4-Lite这两种总线协议。

2、BRAM简介
Block RAM是PL部分的存储器阵列,就相当于在PL中开辟一片空间来存储数据,通过端口来进行读写。
BRAM设置模式:
1、单端口:通过一个端口对BRAM进行读写。
2、简单双端口:有两个端口连接到BRAM,一个端口只读,一个端口只写
3、真双端口:两个端口都可以对BRAM进行读写。

3、vivado设计
前提:创建好了工程并导入了ZYNQ核

打开AXI GP0 和 AXI GP1的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M_AXI_GP0_ACLK连接到FCLK_CLK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入两个BRAM 控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为单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入一个BRA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为真双端口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设计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1的时候需要修改主机从GP0 改为GP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的生成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在address editor中查看自动分配的BRAM控制器的地址,不要随意更改地址,因为其他地址可能被其他设备占用了。
axi_bram_ctrl_0 0x40000000
axi_bram_ctrl_1 0x8000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生成bit流,将硬件资源导入petlainux中,生成BOOT.BIN 和image.ub

将生成的BOOT.BIN和内核放到板子上,启动系统。

进行编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define BRAM_CTRL_0 0x40000000
#define BRAM_CTRL_1 0x80000000
#define DATA_LEN    10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unsigned int *map_base0;unsigned int *map_base1;int fd = open("/dev/mem", O_RDWR | O_SYNC);if (fd < 0) {printf("can not open /dev/mem \n");return (-1);}   printf("/dev/mem is open \n");map_base0 = mmap(NULL, DATA_LEN * 4,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fd, BRAM_CTRL_0);map_base1 = mmap(NULL, DATA_LEN * 4,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fd, BRAM_CTRL_1);if (map_base0 == 0 || map_base1 == 0 ) { printf("NULL pointer\n");}   else {printf("mmap successful\n");}   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int content;int i = 0;printf("\nwrite data to bram\n");for (i = 0; i < DATA_LEN; i++) {addr = (unsigned long)(map_base0 + i); content = i + 2;map_base0[i] = content;printf("%2dth data, address: 0x%lx data_write: 0x%x\t\t\n", i, addr, content);}   printf("\nread data from bram\n");for (i = 0; i< DATA_LEN; i++) {addr = (unsigned long)(map_base1 + i); content = map_base1[i];printf("%2dth data, address: 0x%lx data_read: 0x%x\t\t\n", i, addr, content);}   close(fd);munmap(map_base0, DATA_LEN);munmap(map_base1, DATA_LEN);return 0;
}

运行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也可以将BRAM与socket进行联合使用,将PC端的数据发到PS端,PS端放在PL端,PL端再发给PS端,PS端发回PC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fcntl.h>
#define PORT 3333#define BRAM_CTRL0 0x40000000
#define BRAM_CTRL1 0x80000000
#define DATA_LEN   100unsigned int *map_base0;
unsigned int *map_base1;void udp_server(int sockfd)
{socklen_t len;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int n;int opt = 1;len = sizeof(server_addr);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 {printf("can not bind\n");exit(1);}   while (1) {printf("\n========wait for client's request========\n");n = recvfrom(sockfd, map_base0, 1024, 0,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len);char buf[1024];memcpy(buf, map_base0, 1024);printf("\nreceive client's data: %s\n", buf);sendto(sockfd, map_base0, n, 0,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len);memcpy(buf, map_base1, 1024);printf("\nsend data to client: %s\n", buf);}close(sockf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sockfd, devfd;if ((sockfd = socket(PF_INET, SOCK_DGRAM, 0)) < 0) {printf("create socket false\n");exit(1);}if ((devfd = open("/dev/mem", O_RDWR | O_SYNC)) < 0) {printf("can not open /dev/mem \n");return (-1);}printf("\nopen /dev/mem successful\n");map_base0 = mmap(NULL, DATA_LEN * 4,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devfd, BRAM_CTRL0);map_base1 = mmap(NULL, DATA_LEN * 4,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devfd, BRAM_CTRL1);if (map_base0 ==0 || map_base1 == 0) {printf("NULL pointer \n");}else {printf("mmap successful\n");}udp_server(sockfd);exit(0);
}

最终实现相关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ZYNQ linux下AXI_BRAM的使用方法,PS与PL端数据交互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19908

相关文章

Python使用Pandas对比两列数据取最大值的五种方法

《Python使用Pandas对比两列数据取最大值的五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使用Pandas对比两列数据取最大值的五种方法,包括使用max方法、apply方法结合lambda函数、函数、clip方法、w... 目录引言一、使用max方法二、使用apply方法结合lambda函数三、使用np.maximum函数

Qt 中集成mqtt协议的使用方法

《Qt中集成mqtt协议的使用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工程中引入qmqtt库,并通过声明一个单例类来暴露订阅到的主题数据,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引入qmqtt 库二,使用一,引入qmqtt 库我是将整个头文件/源文件都添加到了工程中进行编译,这样 跨平台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处理数学表达式、编译器解析等任务时,栈是一种非常适合处理此类问题的数据结构,能够精确地管理括号的匹配问题,本文将通过C+... 目录引言问题描述代码讲解代码解析栈的状态表示测试总结引言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Java中的String字符串是我们日常编程中用得最多的类之一,看似简单的String使用,却隐藏着不少“坑”,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意外的错误容... 目录8个避坑点如下:1. 字符串的不可变性:每次修改都创建新对象2. 使用 == 比较字符串,陷阱满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判断时间段集合是否与某时间段重合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实体类内容public class D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在Python开发中,p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安装和管理Python的第三方库,然而,在国内使用pip安装依赖时,往往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速... 目录一、pip 工具简介1. 什么是 pip?2. 什么是 -i 参数?二、国内镜像源的选择三、如何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反转链表是链表操作中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考题,本文将从思路到实现一步步地讲解如何实现链表的反转,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一操作,我们将使用C++代码演示具体实现,同... 目录问题定义思路分析代码实现带头节点的链表代码讲解其他实现方式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总结问题定义给定

IDEA编译报错“java: 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DEA编译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今天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尝试将一个文件的Base64字符串设置为常量,结果导致IDEA编译的时候出现了如下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2.1 理论角度2.2 源码角度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①:StringBui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