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NAS数据迁移到对象存储太麻烦?90分钟纳管1000万文件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对象存储成为海量数字底座首选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把我们带入海量数据时代,数据终端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的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在企业内部,新增数据中超过80%都是非结构化数据。
IT初期规划中,由于数据规模较小,企业往往采用NAS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但当文件超过千万级,NAS会出现性能瓶颈,严重影响业务效率;而且数据量攀升带来的频繁扩容、升级,也增加了不小的维护工作量。
对象存储无疑是应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增长的最佳选项,从实际部署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非结构化数据切换到对象存储平台。
技术演进带来异构管理困境
IT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技术在不断发展,IT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更新。最早的时候,企业的业务信息量比较小,只用一个文件服务器就可以解决问题。随着业务发展,数据逐渐增多,磁盘阵列、软件定义存储开始成为数据基础设施的中流砥柱。
技术演进造成了存储设备的参差不齐,品牌纷呈。异构环境带来了设备不兼容、数据迁移不便等管理难题。据统计,管理员平均40%的工作时间用于维护存储的管理功能,平均25-50%的存储管理时间用于诊断和解决问题。
在大型数据中心里面,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在交付广发证券档案中心对象存储项目时,客户原有NAS存储了近6000万文件,总容量近40TB,客户利用业务空窗期通过传统方式进行历史数据搬迁,耗时长达2个月,运维工作也需要持续的人力投入。如果对象存储能够快速纳管能力,业务上线时间将会大幅缩短,运维人力将得到释放,客户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
当NAS向对象存储演进成为必由之路,如何避免陷入设备和数据的维护管理,将是所有对象存储厂
这篇关于NAS数据迁移到对象存储太麻烦?90分钟纳管1000万文件了解一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