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异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矢量控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导读:本期文章主要介绍异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矢量控制,与传统的异步电机PI调节的矢量控制作对比。
如果需要文章中的无差拍电流预测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浅谈电机控制,获取。
图1 感应电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系统
一、传统PI调节器的控制原理
图2 PI控制框图
传统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参考电压获取是通过两个PI电流内环获取的,其数学表达式如式(1)所示。
从式(1)可知,PI调节器由比例项和积分项两个部分组成。比例调节是一种最简单的调节方式,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成正比关系,该调节方式可以对偏差能做出瞬间的调节,能有效地减轻系统的滞后特性,但会出现静差。积分调节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的积分成正比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系统的静差,但会使系统的响应速度下降,并且会增加系统的超调量。PI 调节综合了比例和积分调节的两种优点,既能够快速抵消干扰,也能够消除静差,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但传统的异步电机PI电流内环的矢量控制的缺点就是依赖PI电流内环的参数整定,电机参数存在偏差时,对系统的影响较大。所以未了改善FOC的控制性能,可以对PI电流内环进行改进。
二、电流预测控制器原理
三、仿真分析
电机仿真工况:转速600r/min,在0.4秒突加载(20N.m)。
图3 PI调节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图4 无差拍电流预测矢量控制仿真系统
图4中加了一个s型速度规划,主要是为了平滑启动和减小速度突变给FOC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
a PI调节的矢量控制
b 电流预测的矢量控制
图5 稳态运行时突加载时的仿真对比
从图5仿真结果对比可知,电流预测的矢量控制的id的稳态性能要接近传统的 PI调节的矢量制。相比较于传统的 PI调节的矢量制,电流预测的矢量控制的iq的动态响应更快。
a PI调节的矢量控制
b 电流预测的矢量控制
图6 转矩电流Iq波形对比
通过图6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转矩电流的跟踪特性明显改善,采用电流预测算法能明显的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整个过程也能够避免不断试凑PI的繁琐过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PI控制器的原理,随后分析了其模型固有的不足,如参数整定繁琐、滞后特性较强等,最后针对PI控制器的缺点提出了电流预测控制器,分析了其数学模型并搭建了Simulink模型与PI进行对比,对比发现电流预测控制在动态性能以及滞后特性上均优于PI 控制器。
这篇关于异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矢量控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