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hale X 李宏毅苹果书 AI夏令营(深度学习 之 实践方法论)

本文主要是介绍Datawhale X 李宏毅苹果书 AI夏令营(深度学习 之 实践方法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模型偏差

模型偏差是指的是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而是由模型本身的局限性或训练数据的特性所导致的。

简单来讲,就是由于初期设定模型,给定的模型计算能力过弱,导致在通过梯度下降法进行优化以得到损失最小的函数过程中,模型表现太差,结果如同想要在大海里面捞针(一个损失低的函数),结果针根本就不在海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解决方案:

  • 重新设计一个模型,给模型更大的灵活性增加更多特征;
  • 通过增加模型的隐藏层数、神经元数量或采用更复杂的网络结构来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
  • 通过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整体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优化问题

一般会使用梯度下降法找最优拟合函数,往往无法找到一个真的可以让损失很低的参数。当训练数据的损失不够低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 到底是模型的偏差,还是优化的问题。可能可能选择的模型已经够灵活了,但是优化梯度下降力度不够;可能是学习率设置时使用固定学习率,在优化后期出现了“震荡”/“停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解决方案

  • 结合多个模型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的模型来判断模型现在到底够不够大。(可以先跑一些比较小的、比较浅的网络,或甚至用一些非深度学习的方法,比如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过拟合

过拟合(Overfitting)是深度学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指的是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得太好,以至于它学习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和细节,而这些噪声和细节并不适用于新的、未见过的数据。结果,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优异,但在测试集或实际应用中的泛化能力却很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解决方案一:增加训练集数据

往往是最有效的

如图,当训练集数据增加时,直观上看,模型的灵活性被限制住了,更不容易过拟合训练集数据;实际上,更多的训练集数据,更能够反应真实的数据分布,由此训练得到的模型也更能够在测试集上有不错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案二:限制模型

  • 给模型比较少的参数;
  • 用更少的特征;
  • 正则化(regularization)
    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添加一个正则项(通常是权重向量的L1或L2范数),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 Dropout:在训练过程中随机丢弃一部分神经元,以减少神经元之间的共适应关系,从而防止过拟合。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在定义优化器的时候使用weight_decay参数进行L2正则化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weight_decay=1e-4)
  • 丢弃法(dropout)
import torch.nn as nnclass MyModel(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__init__()self.fc1 = nn.Linear(784, 256)# 定义dropout层self.dropout = nn.Dropout(p=0.5)self.fc2 = nn.Linear(256, 10)def forward(self, x):x = torch.relu(self.fc1(x))x = self.dropout(x)x = self.fc2(x)return x
  • 早停法(Early Stopping)

    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一旦性能开始下降,就停止训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交叉验证

比较合理选择模型的方法是把训练的数据分成两半,一部分称为训练集(training set),一部分是验证集(validation set)。比如 90% 的数据作为训练集,有 10% 的数据作为验证集。用training set中的数据训练模型,用validation set中的数据挑选模型。

理想上就用验证集挑就好,有过比较好的基线(baseline)算法以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了,就可以避免在测试集上面过拟合。

k 折交叉验证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config = {"k_fold": 5,"num_epochs": 50,"batch_size": 16,"learning_rate": 0.001
}
# 定义KFold交叉验证器
kfold = KFold(n_split=k_folds, shuffle=True)
for fold, (train_idx, val_idx) in enumerate(kfold.split(x)):X_train, X_val = X[train_idx], X[val_idx]y_train, y_val = y[train_idx], y[val_idx]train_dataset = TensorDataset(X_train, y_train)val_dataset = TensorDataset(X_val, y_val)train_loader = DataLoader(train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val_loader = DataLoader(val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False)...

4、不匹配

数据不匹配问题:数据分布不匹配是指在不同数据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通常会导致在一个数据集上训练好的模型在另一个数据集上表现不佳。这种不匹配可能源于数据采集的环境、设备、时间等因素的差异,以及数据本身的性质、规模、类别分布等因素的不同。

解决方案

针对数据分布不匹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法来解决:

  • 数据增强:
    对数据集进行一定的变换,如旋转、翻转、缩放、裁剪、添加噪声等,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从而使模型更具鲁棒性。这种方法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中数据的各种变化,提高模型对未知数据的适应能力。
  • 迁移学习:
    利用在一个数据集上训练好的模型,通过微调(fine-tuning)或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的方式,将其应用到另一个数据集上。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模型的知识,减少在新数据集上训练模型的时间和资源消耗,同时减少数据分布不匹配带来的影响。
  • 样本增强:
    如果两个数据集中的样本类别分布不均匀,可以通过过采样(oversampling)或欠采样(undersampling)等方法来平衡样本类别。过采样是增加少数类样本的数量,而欠采样是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数量,以达到类别平衡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模型在不同类别上的泛化能力。
  • 领域适应方法:
    通过在不同数据集之间学习领域适应的特征表示,可以减少数据分布不匹配带来的影响。例如,可以使用对抗训练(adversarial training)或领域对抗神经网络(Domain-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 DANN)等方法来学习领域不变的特征表示。这些方法可以在保留数据主要特征的同时,减少领域差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动态调整模型:
    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并根据实时表现调整学习率、更新策略等超参数。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模型的实时反馈来动态调整训练过程,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模型优化:
    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和算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例如,可以采用更复杂的网络结构、更先进的优化算法等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 多模态数据处理:
    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提高模型的复杂度和适应性。例如,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可以结合文本、声音等多模态数据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性能表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不匹配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学习地址:
李宏毅《机器学习/深度学习》2021课程

这篇关于Datawhale X 李宏毅苹果书 AI夏令营(深度学习 之 实践方法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4967

相关文章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 什么是事务传播行为2. Spring支持的七种事务传播行为2.1 REQUIRED(默认)2.2 SUPPORTS2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MySQL 中 ROW_NUMBER() 函数最佳实践

《MySQL中ROW_NUMBER()函数最佳实践》MySQL中ROW_NUMBER()函数,作为窗口函数为每行分配唯一连续序号,区别于RANK()和DENSE_RANK(),特别适合分页、去重... 目录mysql 中 ROW_NUMBER() 函数详解一、基础语法二、核心特点三、典型应用场景1. 数据分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Python装饰器(Decorator)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的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装饰器的原理,常见用法,进阶技巧与最佳实践,希望可... 目录装饰器的基本原理函数装饰器的常见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类装饰器与方法装饰器装饰器的嵌套与组合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

《深度解析Spring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本文深度解析SpringBoot中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涵盖执行顺序、依赖关系、异常处理等核心差异,并... 目录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深度解析:区别、实现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在SpringBoot的开发过程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本文将针对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的“坑... 目录引言一、配置总出错?是不是同时用了.properties和.yml?二、换个位置配置就失效?搞清楚加

MySQL 用户创建与授权最佳实践

《MySQL用户创建与授权最佳实践》在MySQL中,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是数据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详细介绍如何在MySQL中创建用户并授予适当的权限,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mysql 用户创建与授权详解一、MySQL用户管理基础1. 用户账户组成2. 查看现有用户二、创建用户1.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