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7606工作原理以及FPGA控制验证(串行和并行模式)

2024-09-02 21:44

本文主要是介绍AD7606工作原理以及FPGA控制验证(串行和并行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一、AD7606介绍
  • 二、AD7606采集原理
    • 2.1 AD7606功能框图
    • 2.2 AD7606管脚说明
  • 三、AD7606并行模式时序分析以及实现
    • 3.1 并行模式时序图
    • 3.2 并行模式时序要求
    • 3.3 代码编写
    • 3.4 仿真观察
  • 四、AD7606串行模式时序分析以及实现
    • 4.1 串行模式时序图
    • 4.2 串行模式时序要求
    • 4.3 代码编写
    • 4.4 添加仿真模型以及观察


一、AD7606介绍

  AD7606有三种,分别有8个、6个或4个通道,采样深度有16位(即最小采样的电压为5V/(2^16) = 0,00007V,实际上达不到);采用5V单电源供电,可以处理±10V 和±5V 真双极性输入信号;具有内部的2.5V基准电压;同时所有通道均能以高达200kSPS的吞吐速率采样,提供过采样功能以及串行输出和并行输出两种模式;广泛用于低速采集场景。

二、AD7606采集原理

  下图为AD7606-8的芯片封装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AD7606功能框图

  下图为AD7606-8内部的功能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C工作原理:采样:对模拟值进行采样 -> 保持:将开关保持一段时间以将电容充电到采集电压值 -> 量化 编码:将电压值转化为数字量。

2.2 AD7606管脚说明

  7606的管脚很多,我们选一些重要的管脚来说明:

管脚名称 描述
AVcc 模拟电压源,4.75V至5.25V
AGNG 接地
OS[2:0] 过采样模式引脚。逻辑输入。这些输入用来选择过采样倍率。OS2为MSB控制位,OS0则为LSB控制位。
PAR(低电平有效)/SER/BYTE SEL并行/串行/字节接口选择输入。如果此引脚与逻辑低电平相连,则选择并行接口。如果此引脚与逻辑高电平相连,则选择串行接口
RANG模拟输入范围选择输入,如果此引脚与逻辑高电平相连,则所有通道的模拟输入范围为+10V。如果此引脚与逻辑低电平相连,则所有通道的模拟输入范围为+5 V
CONVST A / CONVST B启动转换信号,CONVST A启动通道1,2,3,4;CONVST B启动通道5,6,7,8
RESET复 位 输 入 。 当设 置 为 逻 辑 高 电 平 时 , RESET上 升 沿 复 位;RESET高脉冲宽度典型值为50ns。如果在转换期间施加RESET脉冲,转换将中断。如果在读取期间施加RESET脉冲, 输出寄存器的内容将复位为0。
RD(低电平有效)/SCIK选择并行接口时为并行数据读取控制输入(RD_)/选择串行接口时为串行时钟输入(SCLK)。在并行模式下, 如果CS_和RD_均处于逻辑低电平, 则会启用输出总线。在串行模式下, 此引脚用作数据传输的串行时钟输入。CS_下降沿使数据输出线路DoutA和DoutB脱离三态, 并逐个输出转换结果的MSB。SCLK上升沿将随后的所有数据位逐个送至串行数据输出DoutA和DoutB。
CS片选。此低电平有效。在并行模式下, 如果CS和RD均处于逻辑低电平, 则会使能输出总线DB[15:0]。在串行模式下, CS使能串行数据帧传输, 并逐个输出串行输出数据的最高有效位(MSB)。
BUSY输出繁忙信号。CONVST A和CONVST B均达到上升沿之后, 此引脚变为逻辑高电平, 表示转换过程已开始。BUSY输出保持高电平, 直到所有通道的转换过程完成为止。BUSY下降沿表示转换数据正被锁存至输出数据寄存器, 经过时间t₄之后便可供读取。在BUSY为高电平时执行的数据读取操作应当在BUSY下降沿之前完成。当BUSY信号为高电平时, CONVST A或CONVSTB的上升沿不起作用。
FRSTDATAFRSTDATA输出信号指示何时在并行、字节或串行接口上回读第一通道V1。在并行模式下, 与V1结果相对应的RD下降沿随后将FRSTDATA引脚设为高电平, 表示输出数据总线可以提供V1的结果。在RD的下一个下降沿之后, FRSTDATA输出恢复逻辑低电平。在串行模式下, FRSTDATA在CS下降沿变为高电平, 因为此时将在DoutA上输出V1的MSB。在CS下降沿之后的第16个SCLK下降沿, 它恢复低电平。
DB0 - DB15读数据总线

  OS[2:0]过采样模式选择

OS2 ,OS1,OS0 说明 最大速率
000 无过采样 200Ksps
001 2倍过采样 100Ksps
010 4倍过采样 50Ksps
011 8倍过采样 25Ksps
100 16倍过采样 12.5Ksps
101 32倍过采样 6.25Ksps
110 64倍过采样 3.125Ksps
111 无效

三、AD7606并行模式时序分析以及实现

3.1 并行模式时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并行模式时序要求

时间名称 时间长度 描述
tRESET 50ns 高电平复位最小宽度
t2 25ns CONVST低电平脉冲最短宽度
t7 25ns RESET低电平到CONVST高电平之间最短宽度
t5 0.5ms CONVSTA和CONVSTB上升沿之间的最短延迟时间
t1 40ns CONVST上升沿到BUSY上升沿之间的最长延迟时间
tCYCLE 5us CONVST上升沿到CONVST上升沿之间的最长延迟时间
t3 25ns CONVST高电平最短时间
t4 0ns BUSY下降沿到CS下降沿最短时间
t8 0ns cs下降沿和RD下降沿最短时间
t10 16/21/25/32ns RD低电平脉冲宽度,根据Vdrive电平判断
t11 15ns RD低电平脉冲宽度最小值
t9 0ns RD上升沿到CS上升沿的最小时间
tCONV 3.45us 转换时间最低3.45us,最高4.15us

3.3 代码编写

  输入可以用一个开始信号控制启动转换:

module ad7606_ctrl_par(input                                               i_clk           ,   // 输入系统时钟,50minput                                               i_rst           ,   input                                               i_start         ,   // 7606开始转换控制信号  input           [15:0]                              i_ad_data       ,   // ad7606 采样数据input                                               i_ad_busy       ,   // ad7606 忙标志位 input                                               i_first_data    ,   // ad7606 第一个数据标志位 	    output          [ 2:0]                              o_ad_os         ,   // ad7606 过采样倍率选择output                                              o_ad_cs         ,   // ad7606 AD csoutput                                              o_ad_rd         ,   // ad7606 AD data readoutput                                              o_ad_reset      ,   // ad7606 AD resetoutput                                              o_ad_convstA    ,   // ad7606 AD convert startAoutput                                              o_ad_convstB    ,   // ad7606 AD convert startBoutput          [15:0]                              o_ad_ch1        ,   // AD第1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1_valid  ,   // AD第1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2        ,   // AD第2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2_valid  ,   // AD第2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3        ,   // AD第3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3_valid  ,   // AD第3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4        ,   // AD第4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4_valid  ,   // AD第4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5        ,   // AD第5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5_valid  ,   // AD第5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6        ,   // AD第6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6_valid  ,   // AD第6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7        ,   // AD第7通道的数据output                                              o_ad_ch7_valid  ,   // AD第7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output          [15:0]                              o_ad_ch8        ,   // AD第8通道的数据	output                                              o_ad_ch8_valid      // AD第8通道的数据有效信号
);

  整个操作可以用一个状态机来控制,状态定义如下:

/***************parameter*************/
localparam                                          RESET       = 4'd0 ; //复位状态
localparam                                          AD_CONSVT   = 4'd1 ; //开启转换
localparam                                          BUSY        = 4'd2 ; //等待busy
localparam                                          READ_CH1    = 4'd3 ; //读通道1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2    = 4'd4 ; //读通道2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3    = 4'd5 ; //读通道3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4    = 4'd6 ; //读通道4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5    = 4'd7 ; //读通道5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6    = 4'd8 ; //读通道6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7    = 4'd9 ; //读通道7数据
localparam                                          READ_CH8    = 4'd10; //读通道8数据
localparam                                          READ_DONE   = 4'd11; //读完成

  整个控制代码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全放出来了,直接看仿真:

3.4 仿真观察

  仿真给出时钟复位即可,busy信号一直给0,data固定为d‘11,我们来看各信号的时序是否满足手册要求,仿真代码如下:

`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tb_ad7606_ctrl_par();reg i_clk;
reg i_rst;initial begini_clk =0;i_rst = 1;#250;i_rst = 0;
endalways #10 i_clk = ~i_clk;ad7606_ctrl_par u_ad7606_ctrl_par(.i_clk           ( i_clk     ),.i_rst           ( i_rst     ),.i_start         ( 1'b1      ),.i_ad_data       ( 16'd11    ),.i_ad_busy       ( 1'b0      ),.i_first_data    (  ),.o_ad_os         (  ),.o_ad_cs         (  ),.o_ad_rd         (  ),.o_ad_reset      (  ),.o_ad_convstA    (  ),.o_ad_convstB    (  ),.o_ad_ch1        (  ),.o_ad_ch1_valid  (  ),.o_ad_ch2        (  ),.o_ad_ch2_valid  (  ),.o_ad_ch3        (  ),.o_ad_ch3_valid  (  ),.o_ad_ch4        (  ),.o_ad_ch4_valid  (  ),.o_ad_ch5        (  ),.o_ad_ch5_valid  (  ),.o_ad_ch6        (  ),.o_ad_ch6_valid  (  ),.o_ad_ch7        (  ),.o_ad_ch7_valid  (  ),.o_ad_ch8        (  ),.o_ad_ch8_valid  (  )
);endmodu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放大局部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复位持续了120ns,最低时序要求是复位50ns,复位信号满足时序要求
  2. CONVST下降沿到CONVST上升沿之间为80ns,最低时序要求是25ns,满足时序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CONVST高电平到CS低电平,手册写的转换时间tCONV最低3.45us、最长4.15us。我们这里取4.16us,满足最长转换时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RD一个周期的时间为80ns,高低电平时间为40ns,满足时序要求最高的32ns
  2. 上一个CONVST上升沿在450ns,下一个上升沿在5470ns,一个tCYCLE时间为5.02us,满足手册要求的最长tCYCLE5us。

  因此,所有输出信号都满足了手册的时序要求,AD7606并行模式仿真验证成功,后续有AD7606模块后再下板验证。

四、AD7606串行模式时序分析以及实现

4.1 串行模式时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串行我们使用转换期间读取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busy信号拉低后,就可以拉低CS信号,然后提供SCLK给AD7606,数据按照每bit的传输,用户在SCLK上升沿采样,传输第一个通道的位数据时FRSTDATA会拉高。

4.2 串行模式时序要求

  CS信号,CONVST信号和并行一致,剩下的时序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代码编写

  顶层我们设置三个参数变量,分别为系统时钟,SPI时钟,和采样周期,这样就能通过这些变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分频计数值。

module ad7606_ctrl_ser#(parameter   SYS_CLK_FREQ   = 100_000_000,            //系统时钟频率SPI_CLK_FREQ   = 20_000_000,            //SPI时钟频率AD_CAP_FREQ    = 200_000                //AD7606采样频率最大200K
)
(input                                               i_clk           ,   // 输入系统时钟,100minput                                               i_rst           ,   input                                               i_start         ,   // 7606开始转换控制信号  input                                               i_ad_data_A     ,   // ad7606 1,2,3,4通道采样数据input                                               i_ad_data_B     ,   // ad7606 5,6,7,8通道采样数据input                                               i_ad_busy       ,   // ad7606 忙标志位 output          [ 2:0]                              o_ad_os         ,   // ad7606 过采样倍率选择output                                              o_ad_cs         ,   // ad7606 AD csoutput                                              o_ad_sclk       ,   // ad7606 AD data readoutput                                              o_ad_reset      ,   // ad7606 AD resetoutput                                              o_ad_convstA    ,   // ad7606 AD convert startAoutput                                              o_ad_convstB    ,   // ad7606 AD convert startBoutput          [15:0]                              o_ad_ch1        ,   // AD第1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2        ,   // AD第2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3        ,   // AD第3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4        ,   // AD第4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5        ,   // AD第5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6        ,   // AD第6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7        ,   // AD第7通道的数据output          [15:0]                              o_ad_ch8        ,   // AD第8通道的数据	output                                              o_ad_cap_done       // AD所有通道采集数据完成信号
);

  状态机和分频系数定义如下,由于是串行输入,所以设置一个READ状态即可

 /***************parameter*************/
localparam                                          T5US_DIV    = SYS_CLK_FREQ / 200_000 -1       ; //200Kbps采样率,因此采样周期为5us
localparam                                          SPI_DIV     = SYS_CLK_FREQ / 20_000_000 -1    ; //SPI时钟分频系数
localparam                                          SPI_DIV1    = SPI_DIV/2;                        //半周期分频
localparam                                          RESET       = 4'd0 ;                            //复位状态
localparam                                          AD_CONSVT   = 4'd1 ;                            //开启转换
localparam                                          BUSY        = 4'd2 ;                            //等待busy
localparam                                          READ        = 4'd3 ;                            //读数据
localparam                                          READ_DONE   = 4'd4 ;                            //读完成

  设置两个64bit寄存器来存放几个通道的串行数据,然后再分别分配各各个通道:

reg             [63:0]                              ad_dataA        ;
reg             [63:0]                              ad_dataB        ;
assign o_ad_ch1        = ad_dataA[63:48]    ;
assign o_ad_ch2        = ad_dataA[47:32]    ;
assign o_ad_ch3        = ad_dataA[31:16]    ;
assign o_ad_ch4        = ad_dataA[15: 0]    ;
assign o_ad_ch5        = ad_dataB[63:48]    ;
assign o_ad_ch6        = ad_dataB[47:32]    ;
assign o_ad_ch7        = ad_dataB[31:16]    ;
assign o_ad_ch8        = ad_dataB[15: 0]    ;

4.4 添加仿真模型以及观察

  仿真代码如下: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tb_ad7606_ctrl_ser();reg                                                 i_clk   ;
reg                                                 i_rst   ;
wire                                                i_ad_data_A ;
wire                                                i_ad_data_B ;
wire                                                i_ad_busy   ;
wire                                                o_ad_convstA    ;
wire                                                o_ad_convstB    ;
wire                                                o_ad_cs ;
wire                                                o_ad_sclk   ;
wire                                                o_ad_reset  ;initial begini_clk =0;i_rst =1;#250;i_rst = 0;
endalways #5 i_clk = ~i_clk;ad7606_ctrl_ser#(.SYS_CLK_FREQ( 100_000_000  ),.SPI_CLK_FREQ( 20_000_000   ),.AD_CAP_FREQ ( 200_000      )
)u_ad7606_ctrl_ser(.i_clk                     ( i_clk                     ),.i_rst                     ( i_rst                     ),.i_start                   ( 1'b1                      ),.i_ad_data_A               ( i_ad_data_A               ),.i_ad_data_B               ( i_ad_data_B               ),.i_ad_busy                 ( i_ad_busy                 ),.o_ad_os                   (                           ),.o_ad_cs                   ( o_ad_cs                   ),.o_ad_sclk                 ( o_ad_sclk                 ),.o_ad_reset                ( o_ad_reset                ),.o_ad_convstA              ( o_ad_convstA              ),.o_ad_convstB              ( o_ad_convstB              ),.o_ad_ch1                  (              ),.o_ad_ch2                  (              ),.o_ad_ch3                  (              ),.o_ad_ch4                  (              ),.o_ad_ch5                  (              ),.o_ad_ch6                  (              ),.o_ad_ch7                  (              ),.o_ad_ch8                  (              ),.o_ad_cap_done             (              )
);ad7606 ad7606_inst
(
.ad_busy    (i_ad_busy      ),  //ad7606 忙标志位 输出                
.ad_cs      (o_ad_cs        ),  //ad7606 CS信号输入,低电平SPI数据线输出AD7606寄存器数据                   
.ad_sclk    (o_ad_sclk      ),  //ad7606 SCLK时钟输入           
.ad_reset   (o_ad_reset     ),  //ADC复位输入         
.ad_convsta (o_ad_convstA   ),  //ad7606 A组通道转换         
.ad_convstb (o_ad_convstB   ),  //ad7606 B组通道转换      
.ad_range   (1'b0           ),  //ad7606 模拟输入范围,设置1范围:±10V,设置0范围±5V
.ad_out_a   (i_ad_data_A    ),  //A组通道采集有效数据输出 
.ad_out_b   (i_ad_data_B    )   //B组通道采集有效数据输出
); endmodule

  采样周期5.07us,满足AD7606最大的5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样出来的仿真模型也是正确的,至此AD7606的串行和并行验证都完成。
  本文资料获取:
AD7606串行输出verilog代码以及串行仿真模型和AD7606中文原理图
AD7606并行输出verilog代码以及AD7606中文原理图

这篇关于AD7606工作原理以及FPGA控制验证(串行和并行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1149

相关文章

Golang 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

《Golang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高效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本文主要介绍GolangH... 目录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

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分享

《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分享》: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pring Boot 请求参数接收控制指南1. 概述2. 有注解时参数接收方式对比3. 无注解时接收参数默认位置

Nginx location匹配模式与规则详解

《Nginxlocation匹配模式与规则详解》:本文主要介绍Nginxlocation匹配模式与规则,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环境二、匹配模式1. 精准模式2. 前缀模式(不继续匹配正则)3. 前缀模式(继续匹配正则)4. 正则模式(大

Spring Security+JWT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

《SpringSecurity+JWT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本篇将手把手教你用SpringSecurity+JWT搭建一套完整的登录认证与权限控制体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 目录Spring Security+JWT实现前后端分离权限控制实战一、为什么要用 JWT?二、JWT 基本结构

Android实现两台手机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

《Android实现两台手机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在远程协助、在线教学、技术支持等多种场景下,实时获得另一部移动设备的屏幕画面,并对其进行操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旨在实现两台Android手... 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相关知识2.1 MediaProjection API2.2 Socket 网络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在Linux系统运维和性能优化中,内核参数(sysctl)的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配置与验证这些Linux内核参数,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1. 引言2. 内核参数的作用3. 如何设置内核参数3.1 临时设置(重启失效)3.2 永久设置(重启仍生效

Spring 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

《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循环依赖指两个或多个Bean相互直接或间接引用,形成闭环依赖关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 目录一、循环依赖的本质与危害1.1 什么是循环依赖?1.2 核心危害二、Spring的三级缓存机制2.1 三

C#中async 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

《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主要介绍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 目录C#异步编程一、异步编程基础二、异步方法的工作原理三、代码示例四、编译后的底层实现五、总结C#异步编程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 5)

《鸿蒙中@State的原理使用详解(HarmonyOS5)》@State是HarmonyOSArkTS框架中用于管理组件状态的核心装饰器,其核心作用是实现数据驱动UI的响应式编程模式,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State在鸿蒙中是做什么的?二、@Spythontate的基本原理1. 依赖关系的收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