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的WebGL实现的3D和2D拓扑树

2024-08-30 1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HTML5的WebGL实现的3D和2D拓扑树,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HT for Web中2D和3D应用都支持树状结构数据的展示,展现效果各异,2D上的树状结构在展现层级关系明显,但是如果数据量大的话,看起来就没那么直观,找到指定的节点比较困难,而3D上的树状结构在展现上配合HT for Web的弹力布局组件会显得比较直观,一眼望去可以把整个树状结构数据看个大概,但是在弹力布局的作用下,其层次结构看得就不是那么清晰了。所以这时候结构清晰的3D树的需求就来了,那么这个3D树具体长成啥样呢,我们来一起目睹下~

 

要实现这样的效果,该从何下手呢?接下来我们就将这个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解决。

1. 创建一个树状结构

有了解过HT for Web的朋友,对树状结构数据的创建应该都不陌生,在这里我就不做深入的探讨了。树状结构数据的创建很简单,在这里为了让代码更简洁,我封装了三个方法来创建树状结构数据,具体代码如下:

/*** 创建连线* @param {ht.DataModel} dataModel - 数据容器* @param {ht.Node} source - 起点* @param {ht.Node} target - 终点*/
function createEdge(dataModel, source, target) {// 创建连线,链接父亲节点及孩子节点var edge = new ht.Edge();edge.setSource(source);edge.setTarget(target);dataModel.add(edge);
}/*** 创建节点对象* @param {ht.DataModel} dataModel - 数据容器* @param {ht.Node} [parent] - 父亲节点* @returns {ht.Node} 节点对象*/
function createNode(dataModel, parent) {var node = new ht.Node();if (parent) {// 设置父亲节点node.setParent(parent);createEdge(dataModel, parent, node);}// 添加到数据容器中dataModel.add(node);return node;
}/*** 创建结构树* @param {ht.DataModel} dataModel - 数据容器* @param {ht.Node} parent - 父亲节点* @param {Number} level - 深度* @param {Array} count - 每层节点个数* @param {function(ht.Node, Number, Number)} callback - 回调函数(节点对象,节点对应的层级,节点在层级中的编号)*/
function createTreeNodes(dataModel, parent, level, count, callback) {level--;var num = (typeof count === 'number' ? count : count[level]);while (num--) {var node = createNode(dataModel, parent);// 调用回调函数,用户可以在回调里面设置节点相关属性callback(node, level, num);if (level === 0) continue;// 递归调用创建孩子节点createTreeNodes(dataModel, node, level, count, callback);}
}

嘿嘿,代码写得可能有些复杂了,简单的做法就是嵌套几个for循环来创建树状结构数据,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来探究第二个问题。

2. 在2D拓扑下模拟3D树状结构每层的半径计算

在3D下的树状结构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每个节点的层次及每层节点围绕其父亲节点的半径计算。现在树状结构数据已经有了,那么接下来就该开始计算半径了,我们从两层树状结构开始推算:

 

我现在先创建了两层的树状结构,所有的子节点是一字排开,并没有环绕其父亲节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确定这些孩子节点的位置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每个末端节点都有一圈属于自己的领域,不然节点与节点之间将会存在重叠的情况,所以在这里,我们假定末端节点的领域半径为25,那么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将是两倍的节点领域半径,也就是50,而这些末端节点将均匀地围绕在其父亲节点四周,那么相邻两个节点的张角就可以确认出来,有了张角,有了两点间的距离,那么节点绕其父亲节点的最短半径也就能计算出来了,假设张角为a,两点间最小距离为b,那么最小半径r的计算公式为:

r = b / 2 / sin(a / 2); 

那么接下来我么就来布局下这个树,代码是这样写的:

/*** 布局树*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 @param {Number} [minR] - 末端节点的最小半径*/
function layout(root, minR) {// 设置默认半径minR = (minR == null ? 25 : minR);// 获取到所有的孩子节点对象数组var children = root.getChildren().toArray();// 获取孩子节点个数var len = children.length;// 计算张角var degree = Math.PI * 2 / len;//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绕父亲节点的半径var sin = Math.sin(degree / 2),r = minR / sin;// 获取父亲节点的位置坐标var rootPosition = root.p();children.forEach(function(child, index) {//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每个节点相对于父亲节点的偏移量var s = Math.sin(degree * index),c = Math.cos(degree * index),x = s * r,y = c * r;// 设置孩子节点的位置坐标child.p(x + rootPosition.x, y + rootPosition.y);});
}

在代码中,你会发现我将末端半径默认设置为25了,如此,我们通过调用layout()方法就可以对结构树进行布局了,其布局效果如下:

从效果图可以看得出,末端节点的默认半径并不是很理想,布局出来的效果连线都快看不到了,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末端节点的默认半径来解决布局太密的问题,如将默认半径设置成40的效果图如下:

现在两层的树状分布解决了,那么我们来看看三层的树状分布该如何处理。

将第二层和第三层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其实三层的树状结构跟两层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处理第二层节点时,应该将其看做一个两层的树状结构来处理,那么像这种规律的处理用递归最好不过了,因此我们将代码稍微该着下,在看看效果如何:

不行,节点都重叠在一起了,看来简单的递归是不行的,那么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仔细分析了下,发现父亲节点的领域半径是由其孩子节点的领域半径决定的,因此在布局时需要知道自身节点的领域半径,而且节点的位置取决于父亲节点的领域半径及位置信息,这样一来就无法边计算半径边布局节点位置了。

那么现在只能将半径的计算和布局分开来,做两步操作了,我们先来分析下节点半径的计算:

首先需要明确最关键的条件,父亲节点的半径取决于其孩子节点的半径,这个条件告诉我们,只能从下往上计算节点半径,因此我们设计的递归函数必须是先递归后计算,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下具体的代码实现:

/*** 就按节点领域半径*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对象* @param {Number} minR - 最小半径*/
function countRadius(root, minR) {minR = (minR == null ? 25 : minR);// 若果是末端节点,则设置其半径为最小半径if (!root.hasChildren()) {root.a('radius', minR);return;}// 遍历孩子节点递归计算半径var children = root.getChildren();children.each(function(child) {countRadius(child, minR);});var child0 = root.getChildAt(0);// 获取孩子节点半径var radius = child0.a('radius');// 计算子节点的1/2张角var degree = Math.PI / children.size();// 计算父亲节点的半径var pRadius = radius / Math.sin(degree);// 设置父亲节点的半径及其孩子节点的布局张角root.a('radius', pRadius);root.a('degree', degree * 2);
}

OK,半径的计算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解决布局问题了,布局树状结构数据需要明确:孩子节点的坐标位置取决于其父亲节点的坐标位置,因此布局的递归方式和计算半径的递归方式不同,我们需要先布局父亲节点再递归布局孩子节点,具体看看代码吧:

/*** 布局树*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
function layout(root) {// 获取到所有的孩子节点对象数组var children = root.getChildren().toArray();// 获取孩子节点个数var len = children.length;// 计算张角var degree = root.a('degree');//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绕父亲节点的半径var r = root.a('radius');// 获取父亲节点的位置坐标var rootPosition = root.p();children.forEach(function(child, index) {//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每个节点相对于父亲节点的偏移量var s = Math.sin(degree * index),c = Math.cos(degree * index),x = s * r,y = c * r;// 设置孩子节点的位置坐标child.p(x + rootPosition.x, y + rootPosition.y);// 递归调用布局孩子节点layout(child);});
}

代码写完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们来看看效果图吧:

不对呀,代码应该是没问题的呀,为什么显示出来的效果还是会重叠呢?不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上个版本的布局会好很多,至少这次只是末端节点重叠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排除节点自身的大小,倒数第二层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领域是相切的,那么也就是说节点的半径不仅和其孩子节点的半径有关,还与其孙子节点的半径有关,那我们把计算节点半径的方法改造下,将孙子节点的半径也考虑进去再看看效果如何,改造后的代码如下:

/*** 就按节点领域半径*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对象* @param {Number} minR - 最小半径*/
function countRadius(root, minR) {……var child0 = root.getChildAt(0);// 获取孩子节点半径var radius = child0.a('radius');var child00 = child0.getChildAt(0);// 半径加上孙子节点半径,避免节点重叠if (child00) radius += child00.a('radius');……
}

下面就来看看效果吧~

哈哈,看来我们分析对了,果然就不再重叠了,那我们来看看再多一层节点会是怎么样的壮观场景呢?

哦,NO!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效果,又重叠了,好讨厌。

不要着急,我们再来仔细分析分析下,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名词——领域半径,什么是领域半径呢?很简单,就是可以容纳下自身及其所有孩子节点的最小半径,那么问题就来了,末端节点的领域半径为我们指定的最小半径,那么倒数第二层的领域半径是多少呢?并不是我们前面计算出来的半径,而应该加上末端节点自身的领域半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子节点的领域必须包含于其父亲节点的领域中,那我们在看看上图,是不是感觉末端节点的领域被侵占了。那么我们前面计算出来的半径代表着什么呢?前面计算出来的半径其实代表着孩子节点的布局半径,在布局的时候是通过该半径来布局的。

OK,那我们来总结下,节点的领域半径是其下每层节点的布局半径之和,而布局半径需要根据其孩子节点个数及其领域半径共同决定。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问题的所在了,那么我们的代码该如何去实现呢?接着往下看:

/*** 就按节点领域半径及布局半径*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对象* @param {Number} minR - 最小半径*/
function countRadius(root, minR) {minR = (minR == null ? 25 : minR);// 若果是末端节点,则设置其布局半径及领域半径为最小半径if (!root.hasChildren()) {root.a('radius', minR);root.a('totalRadius', minR);return;}// 遍历孩子节点递归计算半径var children = root.getChildren();children.each(function(child) {countRadius(child, minR);});var child0 = root.getChildAt(0);// 获取孩子节点半径var radius = child0.a('radius'),totalRadius = child0.a('totalRadius');// 计算子节点的1/2张角var degree = Math.PI / children.size();// 计算父亲节点的布局半径var pRadius = totalRadius / Math.sin(degree);// 缓存父亲节点的布局半径root.a('radius', pRadius);// 缓存父亲节点的领域半径root.a('totalRadius', pRadius + totalRadius);// 缓存其孩子节点的布局张角root.a('degree', degree * 2);
}

在代码中我们将节点的领域半径缓存起来,从下往上一层一层地叠加上去。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其正确性:

搞定,就是这样子了,2D拓扑上面的布局搞定了,那么接下来该出动3D拓扑啦~

 

3. 加入z轴坐标,呈现3D下的树状结构

3D拓扑上面布局无非就是多加了一个坐标系,而且这个坐标系只是控制节点的高度而已,并不会影响到节点之间的重叠,所以接下来我们来改造下我们的程序,让其能够在3D上正常布局。

也不需要太大的改造,我们只需要修改下布局器并且将2D拓扑组件改成3D拓扑组件就可以了。

/*** 布局树* @param {ht.Node} root - 根节点*/
function layout(root) {// 获取到所有的孩子节点对象数组var children = root.getChildren().toArray();// 获取孩子节点个数var len = children.length;// 计算张角var degree = root.a('degree');//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绕父亲节点的半径var r = root.a('radius');// 获取父亲节点的位置坐标var rootPosition = root.p3();children.forEach(function(child, index) {//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每个节点相对于父亲节点的偏移量var s = Math.sin(degree * index),c = Math.cos(degree * index),x = s * r,z = c * r;// 设置孩子节点的位置坐标child.p3(x + rootPosition[0], rootPosition[1] - 100, z + rootPosition[2]);// 递归调用布局孩子节点layout(child);});
}

上面是改造成3D布局后的布局器代码,你会发现和2D的布局器代码就差一个坐标系的的计算,其他的都一样,看下在3D上布局的效果:

恩,有模有样的了,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层的节点都有不同的颜色及大小,这些都是比较简单,在这里我就不做深入的讲解,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

var level = 4,size = (level + 1) * 20;var root = createNode(dataModel);
root.setName('root');
root.p(100, 100);root.s('shape3d', 'sphere');
root.s('shape3d.color', randomColor());
root.s3(size, size, size);var colors = {},sizes = {};
createTreeNodes(dataModel, root, level - 1, 5, function(data, level, num) {if (!colors[level]) {colors[level] = randomColor();sizes[level] = (level + 1) * 20;}size = sizes[level];data.setName('item-' + level + '-' + num);// 设置节点形状为球形data.s('shape3d', 'sphere');data.s('shape3d.color', colors[level]);data.s3(size, size, size);
});

在这里引入了一个随机生成颜色值的方法,对每一层随机生成一种颜色,并将节点的形状改成了球形,让页面看起来美观些(其实很丑)。

提个外话,节点上可以贴上图片,还可以设置文字的朝向,可以根据用户的视角动态调整位置,等等一系列的拓展,这些大家都可以去尝试,相信都可以做出一个很漂亮的3D树出来。

到此,整个Demo的制作就结束了,今天的篇幅有些长,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在设计上或则是表达上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欢迎大家提出,点击这里可以访问HT for Web官网上的手册

 

这篇关于HTML5的WebGL实现的3D和2D拓扑树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0736

相关文章

windos server2022里的DFS配置的实现

《windosserver2022里的DFS配置的实现》DFS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功能,用于在多台服务器上集中管理共享文件夹和文件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本文就来介绍一下wi... 目录什么是DFS?优势:应用场景:DFS配置步骤什么是DFS?DFS指的是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

NFS实现多服务器文件的共享的方法步骤

《NFS实现多服务器文件的共享的方法步骤》NFS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客户端可以透明地读写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本文就来介绍一下NFS实现多服务器文件的共享的方法步骤,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 目录一、简介二、部署1、准备1、服务端和客户端:安装nfs-utils2、服务端:创建共享目录3、服

C#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

《C#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yield关键字在C#中简化了数据迭代的方式,实现了按需生成数据,自动维护迭代状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感兴... 目录前言传统迭代和yield迭代方式对比yield延迟加载按需获取数据yield break显式示迭

Python实现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

《Python实现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Python如何读写的是大型文件,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效率呢,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在Python中高效地读写大型文件,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逐行读取大型文件二、分块读取大型文件三、使用 mmap 模块进行内存映射文件操作(适用于大文件)四、使用 pand

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

《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 目录一、引言二、python编程1,PDF转Word2,PDF转Excel三、前端页面效果展示总结一

Python xmltodict实现简化XML数据处理

《Pythonxmltodict实现简化XML数据处理》Python社区为提供了xmltodict库,它专为简化XML与Python数据结构的转换而设计,本文主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xmltod... 目录一、引言二、XMLtodict介绍设计理念适用场景三、功能参数与属性1、parse函数2、unpa

C#实现获得某个枚举的所有名称

《C#实现获得某个枚举的所有名称》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如何实现获得某个枚举的所有名称,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C#中获得某个枚举的所有名称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

《Go语言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如何实现将中文转化为拼音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有这么一个需求:新用户入职 创建一系列账号比较麻烦,打算通过接口传入姓名进行初始化。想把姓名转化成拼音。因为有些账号即需要中文也需要英

C# 读写ini文件操作实现

《C#读写ini文件操作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C#读写ini文件操作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一、INI文件结构二、读取INI文件中的数据在C#应用程序中,常将INI文件作为配置文件,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的

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

《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经常在使用一个串口软件的时候,发现软件中的端口号并不是普通的COM1,而是带有硬件信息的。那么如果我们使用C#编写软件时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