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四)坐标变换与横向误差微分方程

本文主要是介绍【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四)坐标变换与横向误差微分方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写在前面:
🌟 欢迎光临 清流君 的博客小天地,这里是我分享技术与心得的温馨角落。📝
个人主页:清流君_CSDN博客,期待与您一同探索 移动机器人 领域的无限可能。

🔍 本文系 清流君 原创之作,荣幸在CSDN首发🐒
若您觉得内容有价值,还请评论告知一声,以便更多人受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原创,从我做起。

👍 点赞、评论、收藏,三连走一波,让我们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这里,您将收获的不只是技术干货,还有思维的火花

📚 系列专栏:【运动控制】系列,带您深入浅出,领略控制之美。🖊
愿我的分享能为您带来启迪,如有不足,敬请指正,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进步!

🎭 人生如戏,我们并非能选择舞台和剧本,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演绎 🌟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砥砺前行~~~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微分方程与规划轨迹
    • 1、误差定义
    • 2、代价函数定义
  • 二、误差微分方程的推导
    • 1、误差微分方程的建立
    • 2、横向误差与速度误差的关系
      • 简单证明
    • 3、投影点速度的计算
    • 4、航向角误差与速度误差的联系
    • 5、误差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 三、线性误差微分方程组
    • 1、航向误差问题
    • 2、投影点航向角速度计算问题
    • 3、线性误差微分方程组的形式问题
  • 参考资料


引言

  本篇博客是 自动驾驶控制算法 系列的第四节,这一节是本系列课程的核心内容。内容整理自 B站知名up主 忠厚老实的老王 的视频,作为博主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在上一节得到了这样的微分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映了前轮转角对侧向速度和横摆角的影响,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x ˙ = A x + B u \dot{x}=Ax+Bu x˙=Ax+Bu  此方程是做控制的核心,因为控制的目的就是让车按照规划的轨迹形式。


一、微分方程与规划轨迹

  比如,在绝对坐标系上规划一条轨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条轨迹上取一些离散点作为参考点,运动控制的目标是通过控制方向盘,让真实车辆的位置、速度以及航向角尽可能接近规划的位置、速度、航向角。

  假设在 t = 5 s t= 5s t=5s 时,规划点包含了一系列信息 ( X r , Y r , v r , θ r , a r ) (X_r,Y_r,v_r,\theta_r,a_r) (Xr,Yr,vr,θr,ar) ,意味着按照规划点,在第五秒时,车辆位置应该是 ( x r , y r ) (x_r,y_r) (xr,yr),速度应该是 v r v_r vr,航向角应该是 θ r \theta_r θr,加速度应该是 a r a_r ar,这些 ( X r , Y r , v r , θ r , a r ) (X_r,Y_r,v_r,\theta_r,a_r) (Xr,Yr,vr,θr,ar) 数据是在规划模块上已经规划好的已知数据。

1、误差定义

  但是如果车辆真实运动状态和规划点之间存在误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绿色线为误差,在真实轨迹和规划轨迹之间,有纵向误差、横向误差、航向角误差、速度误差、加速度误差。一般定义误差为真实值减去规划值,即
e r r ⃗ = x ⃗ − x ⃗ r \vec{e_{rr}}=\vec{x}-\vec{x}_{r} err =x x r其中,规划值 x ⃗ r \vec{x}_{r} x r已知,真实值 x ⃗ \vec{x} x 满足上面所求的物理规律。

  将真实值 x x x 用已知的规划值 x r x_r xr 以及误差 e r r e_{rr} err 代替,代入微分方程,得到误差微分方程:
x ˙ = A x + B u ⇒ e r r = A ˉ e r r + B ˉ u \dot{x}=Ax+Bu\Rightarrow e_{rr}=\bar{A}e_{rr}+\bar{B}u x˙=Ax+Buerr=Aˉerr+Bˉu误差微分方程是我们真正要的东西,它反映了误差 e r r e_{rr} err 随控制量 u u u 变化的物理规律。

2、代价函数定义

  控制目标是选择合适的 u u u,让 x x x 尽可能接近 x r x_r xr ,等价于让误差的绝对值尽可能小。

  定义代价函数为误差 e r r e_{rr} err 的平方加控制量 u u u 的平方最小。
min ⁡ J = e r r 2 + u 2 \min J=e_{rr}^{2}+u^{2} minJ=err2+u2  除了保证误差最小,还希望花费最小。误差 e r r e_{rr} err 的平方和 u u u 的平方可以加权,不一定是 1 : 1 1: 1 1:1 关系,可能是 a a a b b b 的关系:
J = a e r r 2 + b u 2 J=ae_{rr}^{2}+bu^{2} J=aerr2+bu2由于误差 e r r e_{rr} err 和控制量 u u u 一般为列向量,所以加权平方可改写成这样的形式:
J = e r r T Q e r r + u T R u J=e_{rr}^{T}Qe_{rr}+u^{T}Ru J=errTQerr+uTRu 其中, Q Q Q R R R 为对角矩阵。

  这样变成 J = e r r T Q e r r + u T R u J=e_{rr}^{T}Qe_{rr}+u^{T}Ru J=errTQerr+uTRu 在约束条件 x ˙ = A ˉ e r r + B ˉ u \dot{x}=\bar{A}e_{rr}+\bar{B}u x˙=Aˉerr+Bˉu 下取最小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就是控制里的LQRL 就是 x ˙ = A ˉ e r r + B ˉ u \dot{x}=\bar{A}e_{rr}+\bar{B}u x˙=Aˉerr+Bˉu,即线性约束, Q Q Q R R R 为权重矩阵。


二、误差微分方程的推导

  下面介绍怎样实现 x ˙ = A x + B u ⇒ e r r = A ˉ e r r + B ˉ u \dot{x}=Ax+Bu\Rightarrow e_{rr}=\bar{A}e_{rr}+\bar{B}u x˙=Ax+Buerr=Aˉerr+Bˉu 的转化过程。

关于误差的线性微分方程非常重要,因为只要把它解出来,后面就是在约束条件下求小值的问题。

  注意:坐标系选择自然坐标系而不是直角坐标系,要求自然坐标系下 e r r = A ˉ e r r + B ˉ u e_{rr}=\bar{A}e_{rr}+\bar{B}u err=Aˉerr+Bˉu 的表达式。

1、误差微分方程的建立

  假设在绝对坐标系下,以已有的规划轨迹为坐标轴建立自然坐标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车辆速度为 v v v,在自然坐标系下投影点的切线方向为 τ r \tau_r τr,投影点的法线方向为 n r n_r nr,投影点速度为 s ˙ \dot s s˙,车辆到投影点的距离为 d d d v v v s ˙ \dot s s˙ x x x 轴夹角分为 θ \theta θ θ r \theta_r θr

定义误差如下:

  • 横向误差为 d d d
  • 航向误差为 θ − θ r \theta - \theta_r θθr
  • 速度误差 v − s ˙ v-\dot s vs˙

其中,速度误差属于纵向公式,本篇博客介绍横向控制,所以速度误差暂时先不管。

  注意: v v v s ˙ \dot s s˙ 是速度大小,不是速度。因为速度方向由航向误差决定,航向误差是控制速度的方向,速度误差仅仅是速度大小的误差,而不是速度矢量的误差。

2、横向误差与速度误差的关系

  在车辆真实速度处建立标架, τ \tau τ 为速度方向, n n n 为速度法线方向。

  注意: τ \tau τ n n n 不是车身坐标系的 x x x 轴和 y y y 轴方向,因为 v v v 是质心速度,质心和绝对坐标系 X X X 轴的夹角为航向角 θ \theta θ,而车身坐标系是以横摆角 φ \varphi φ 为方向,即 x x x 轴沿着横摆角方向, y y y 轴垂直于横摆角方向,所以 τ \tau τ n n n 并不是车身坐标系的 x x x 轴和 y y y 轴方向

  过坐标原点 O O O 做两个向量,一头指向投影点 x ⃗ r \vec x_r x r,一头指向真实的车辆位置 x ⃗ \vec x x x ⃗ \vec x x x ⃗ r \vec x_r x r d d d 构成三角形,就有
x r ⃗ + d n r ⃗ = x ⃗ \vec{x_r}+d\vec{n_r}=\vec{x} xr +dnr =x 其中, d d d 是数,不是向量,所以要作为向量的计算法,用线段大小 d d d 乘以的单位方向向量,即 d = ( x ⃗ − x ⃗ r ) ⋅ n ⃗ r d=(\vec{x}-\vec{x}_{r})\cdot\vec{n}_{r} d=(x x r)n r这样得到 d d d 的具体表达式。

  但算出来 d 还不够,因为 x ˙ = A x + B u \dot{x}=Ax+Bu x˙=Ax+Bu,是以 v y 、 φ ˙ v_y、\dot \varphi vyφ˙ 为基本的位置量。为了和 x ˙ = A x + B u \dot{x}=Ax+Bu x˙=Ax+Bu 联系起来,需要对 d d d 进行求导运算。

  注意: n ⃗ r \vec n_r n r 是向量不是常矢量,会随曲线投影点的变化而变化,大小是单位数量,但是方向会不断变化,它的方向变化和曲线的曲率有关,所以 n ⃗ r \vec n_r n r 不是常矢量。

  对 d d d 求导得到:
d ˙ = ( x ˙ ⃗ − x ˙ ⃗ r ) ⋅ n ⃗ r + ( x ⃗ − x ⃗ r ) ⋅ n ˙ ⃗ r \dot{d}=(\vec{\dot{x}}-\vec{\dot{x}}_{r})\cdot\vec{n}_{r}+(\vec{x}-\vec{x}_{r})\cdot\vec{\dot{n}}_{r} d˙=(x˙ x˙ r)n r+(x x r)n˙ r

  • 车辆质心的真实位矢 x x x,其导数是 x ˙ ⃗ = ∣ v ⃗ ∣ τ ⃗ \vec{\dot{x}}=|\vec{v}|\vec{\tau} x˙ =v τ
  • x ˙ ⃗ r \vec{\dot{x}}_r x˙ r 是投影点的位矢,其导数为 x ˙ ⃗ r = s ˙ τ ⃗ r \vec{\dot{x}}_{r}=\dot{s}\vec{\tau}_{r} x˙ r=s˙τ r

简单证明

  有人可能对向量问题不熟悉,下面简单证明。

  比如在直角坐标系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一点沿轨迹运动,其位矢为 r ⃗ \vec r r ,经过 d t dt dt 的时间,运动到下一点,它的位矢变成 r + d r r +dr r+dr,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则,蓝色线就是 d r dr dr,根据复合求导
d r ⃗ d t = d r ⃗ d s ⋅ d s d t \frac{d\vec{r}}{dt}=\frac{d\vec{r}}{ds}\cdot\frac{ds}{dt} dtdr =dsdr dtds其中, d s ds ds 就是图中红色弧线。

  当 d t → 0 dt\rightarrow 0 dt0时, d r d r dr d s ds ds 大小趋于相等, d r dr dr的方向趋向于 τ ⃗ \vec \tau τ 的切线方向。所以 d r ⃗ d t = 1 ⋅ τ ⃗ ⋅ d s d t \frac{d\vec{r}}{dt}=1\cdot\vec{\tau}\cdot\frac{ds}{dt} dtdr =1τ dtds其中, τ ⃗ r \vec \tau_r τ r r r r 的切线方向,所以 x ˙ ⃗ r = s ˙ τ ⃗ r \vec{\dot{x}}_{r}=\dot{s}\vec{\tau}_{r} x˙ r=s˙τ r


  回到刚才所讲的内容。 d d d 的导数:
d ˙ = ( ∣ v ⃗ ∣ τ ⃗ − s ˙ τ ⃗ r ) ⋅ n ⃗ r + ( x ⃗ − x ⃗ r ) ⋅ d n ⃗ r d t \dot d=(|\vec{v}|\vec{\tau}-\dot{s}\vec{\tau}_{r})\cdot\vec{n}_{r}+(\vec{x}-\vec{x}_{r})\cdot\frac{d\vec{n}_{r}}{dt} d˙=(v τ s˙τ r)n r+(x x r)dtdn r  同样 d n r ⃗ d t \frac{d\vec{n_{r}}}{dt} dtdnr 可以用复合求导:
d n r ⃗ d t = d n r ⃗ d s ⋅ d s d t \frac{d\vec{n_{r}}}{dt}=\frac{d\vec{n_{r}}}{ds}\cdot\frac{ds}{dt} dtdnr =dsdnr dtds其中, d s d t = s ˙ \frac{ds}{dt}=\dot{s} dtds=s˙,但 d n r ⃗ d s \frac{d\vec{n_{r}}}{ds} dsdnr 等于什么呢?这里要用到数学上的向量微积分中的 Frenet 公式。

  二维曲线的 Frenet 公式:
d τ ⃗ d s = κ n ⃗ d n ⃗ d s = − κ τ ⃗ \frac{d\vec{\tau}}{ds}=\kappa \vec{n}\quad\quad\frac{d\vec{n}}{ds}=-\kappa \vec{\tau} dsdτ =κn dsdn =κτ 其中, κ \kappa κ 是曲线的曲率。

  把 Frenet 公式带进去,得到 d n r ⃗ d t = s ˙ ( − k τ ⃗ r ) \frac{d\vec{n_{r}}}{dt}=\dot{s}(-k\vec{\tau}_{r}) dtdnr =s˙(kτ r),根据向量的加减法, d = ( x ⃗ − x ⃗ r ) ⋅ n ⃗ r d=(\vec{x}-\vec{x}_{r})\cdot\vec{n}_{r} d=(x x r)n r,再带到 d ˙ \dot d d˙ 里:
d ˙ = ( ∣ v ⃗ ∣ z ⃗ − n ⃗ r ) + d n ⃗ r ⋅ ( − k s ˙ τ ⃗ r ) \dot d=(|\vec{v}|\vec{z}-\vec{n}_{r})+d\vec{n}_{r}\cdot(-k\dot{s}\vec{\tau}_{r}) d˙=(v z n r)+dn r(ks˙τ r)  又因为 τ ⃗ r \vec \tau_r τ r n ⃗ r \vec{n}_r n r 垂直,所以后面一项为 0 0 0,即
d ˙ = ∣ v ⃗ ∣ ∣ τ ⃗ ∣ ∣ n r ⃗ ∣ cos ⁡ < τ ⃗ , n r ⃗ > \dot d=|\vec{v}||\vec{\tau}||\vec{n_{r}}|\cos<\vec{\tau},\vec{n_{r}}> d˙=v ∣∣τ ∣∣nr cos<τ ,nr >   τ ⃗ \vec \tau τ n ⃗ r \vec{n}_r n r 间的几何关系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τ ⃗ \vec \tau τ n ⃗ r \vec{n}_r n r之间的角度等于 π 2 − ( θ − θ r ) \frac\pi2-(\theta-\theta r) 2π(θθr),所以:
d ˙ = ∣ v ⃗ ∣ cos ⁡ ( π 2 − ( θ − θ r ) ) = ∣ v ⃗ ∣ sin ⁡ ( θ − θ r ) \dot d=|\vec{v}|\cos(\frac{\pi}{2}-(\theta-\theta r))=|\vec{v}|\sin(\theta-\theta r) d˙=v cos(2π(θθr))=v sin(θθr)  因为 τ ⃗ \vec \tau τ n ⃗ r \vec{n}_r n r 都是单位矢量,所以它们的模都是1。

  这样就建立了 d ˙ \dot d d˙ v v v θ \theta θ θ r \theta_r θr 之间的关系。

3、投影点速度的计算

  根据几何关系 x r ⃗ + d n r ⃗ = x ⃗ \vec{x_r}+d\vec{n_r}=\vec{x} xr +dnr =x 计算。

  两边求导 x r ⃗ \vec{x_r} xr 的导数:
x ˙ ⃗ r + d ˙ n ⃗ r + d n ˙ ⃗ r = x ˙ ⃗ \vec{\dot x}_{r}+\dot d\vec{n}_{r}+d\vec{\dot n}_{r}=\vec{\dot x} x˙ r+d˙n r+dn˙ r=x˙   把之前求得的结果带进去:
s ˙ τ ⃗ r + ∣ v ⃗ ∣ sin ⁡ ( θ − θ r ) n ⃗ r + d ( − k s ˙ τ ⃗ r ) = ∣ v ⃗ ∣ τ ⃗ \dot{s}\vec{\tau}_{r}+|\vec{v}|\sin(\theta-\theta_r)\vec{n}_{r}+d(-k\dot{s}\vec{\tau}_{r})=|\vec{v}|\vec{\tau} s˙τ r+v sin(θθr)n r+d(ks˙τ r)=v τ   等式两边同时点成 τ r \tau_r τr
s ˙ + ( − k d s ˙ ) = ∣ v ⃗ ∣ τ ⃗ ⋅ τ ⃗ r = ∣ v ⃗ ∣ cos ⁡ ( θ − θ r ) \dot{s} + (-kd\dot{s})=|\vec{v}| \vec{\tau}\cdot\vec{\tau}_{r}=|\vec{v}|\cos(\theta-\theta_{r}) s˙+(kds˙)=v τ τ r=v cos(θθr)
则:
s ˙ = ∣ v ⃗ ∣ cos ⁡ ( θ − θ r ) 1 − κ d \dot{s}=\frac{|\vec{v}|\cos(\theta-\theta r)}{1-\kappa d} s˙=1κdv cos(θθr)  得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d ˙ = ∣ v ⃗ ∣ sin ⁡ ( θ − θ r ) \dot d=|\vec{v}|\sin(\theta-\theta r) d˙=v sin(θθr) s ˙ = ∣ v ⃗ ∣ cos ⁡ ( θ − θ r ) 1 − κ d \dot{s}=\frac{|\vec{v}|\cos(\theta-\theta r)}{1-\kappa d} s˙=1κdv cos(θθr)  这两个公式可以说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后续讲无人驾驶控制算法,推导的起点就是这两个公式。

4、航向角误差与速度误差的联系

  但得到这两个公式还不够,因为还没有办法和 v y v_y vy φ \varphi φ 联系在一起。

  将航向角 θ = φ + β \theta=\varphi+\beta θ=φ+β 代进去:
d ˙ = ∣ v ⃗ ∣ sin ⁡ ( β + φ − θ r ) = ∣ v ⃗ ∣ sin ⁡ β cos ⁡ ( φ − θ r ) + ∣ v ⃗ ∣ cos ⁡ β sin ⁡ ( φ − θ r ) = v y cos ⁡ ( φ − θ r ) + v x sin ⁡ ( φ − θ r ) \begin{align*} \dot{d} &= |\vec{v}|\sin \left( \beta +\varphi -\theta _r \right) \\ &= |\vec{v}|\sin \beta \cos \left( \varphi -\theta _r \right) +|\vec{v}|\cos \beta \sin \left( \varphi -\theta _r \right) \\ &= v_y\cos \left( \varphi -\theta _r \right) +v_x\sin \left( \varphi -\theta _r \right) \end{align*} d˙=v sin(β+φθr)=v sinβcos(φθr)+v cosβsin(φθr)=vycos(φθr)+vxsin(φθr)
  一般认为 φ − θ r \varphi -\theta _r φθr是小量,所以又可进一步化简为:
d ˙ ≈ v y + v x ( φ − θ r ) \dot d \approx v_y+v_x(\varphi-\theta_r) d˙vy+vx(φθr)  同样可以将 s ˙ \dot s s˙写成 v x v_x vx v y v_y vy 的形式,不过到纵向控制才用得到,所以关于 s ˙ \dot s s˙ 的话题先不讲。

  求出来纵向误差 d d d,在自然坐标系里,令 e d = d , e φ = φ − θ r e_{d}=d,e_{\varphi}=\varphi-\theta_r ed=d,eφ=φθr,注意 e φ e_{\varphi} eφ 并不是航向误差。航向误差应该是航向角减去参考点的夹角 θ − θ r \theta-\theta_r θθr,即 φ + β − θ r \varphi+\beta-\theta_r φ+βθr

  当然在不严格的理论中,可以认为航向误差是 φ − θ r \varphi-\theta_r φθr,因为质心侧偏角 β \beta β和横摆角 φ \varphi φ 相比较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航向误差,但要清楚它并不是航向误差,不能直接把它忽略掉,认为 β = 0 \beta =0 β=0

  在本节可近似认为 e φ e_{\varphi} eφ 就是航向误差,但仅限本节,所以要有潜意识, e φ e_{\varphi} eφ 其实并不是航向误差,具体以后再讲,目前还涉及不到。

  有了 e d e_d ed e φ e_\varphi eφ,可将 d ˙ \dot d d˙ 的方程改写为:
e ˙ d = v x e φ + v y v y = e ˙ d − v x e φ v ˙ y = e ¨ d − v x e ˙ φ \begin{aligned} \dot{e}_d&=v_xe_{\varphi}+v_y\\ v_y&=\dot{e}_d-v_xe_{\varphi}\\ \dot{v}_y&=\ddot{e}_d-v_x\dot{e}_{\varphi}\\ \end{aligned} e˙dvyv˙y=vxeφ+vy=e˙dvxeφ=e¨dvxe˙φ  假设 v x v_x vx 是常数,那么 v ˙ x \dot v_x v˙x就被忽略掉了。
e φ = φ − θ r e ˙ φ = φ ˙ − θ ˙ r e ¨ φ = φ ¨ − θ ¨ r ≈ φ ¨ e_{\varphi}=\varphi -\theta _r\quad \dot{e}_{\varphi}=\dot{\varphi}-\dot{\theta}_r\quad \ddot{e}_{\varphi}=\ddot{\varphi}-\ddot{\theta}_r\approx \ddot{\varphi} eφ=φθre˙φ=φ˙θ˙re¨φ=φ¨θ¨rφ¨  忽略掉 θ r {\theta}_r θr 二阶以上的导数。因为道路一般曲率变化比较平缓,所以 θ r {\theta}_r θr 考虑到一阶导数为止。
  引入 e d e_d ed e φ e_\varphi eφ,可得到:
{ v y = e ˙ d − v x e φ v ˙ y = e ¨ d − v x e ˙ φ φ ˙ = e ˙ φ + θ ˙ r φ ¨ = e ¨ φ \left\{ \begin{array}{l} v_y=\dot{e}_d-v_xe_{\varphi}\\ \dot{v}_y=\ddot{e}_d-v_x\dot{e}_{\varphi}\\ \dot{\varphi}=\dot{e}_{\varphi}+\dot{\theta}_r\\ \ddot{\varphi}=\ddot{e}_{\varphi}\\ \end{array} \right. vy=e˙dvxeφv˙y=e¨dvxe˙φφ˙=e˙φ+θ˙rφ¨=e¨φ  代入二自由度动力学微分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
e ¨ d = ( C α f + C α r m v x ) e ˙ d + ( − C α f + C α r m ) e φ + ( a C α f − b C α r m v x ) e ˙ φ + ( a C α f − b C α r m v x − v x ) θ ˙ r + ( − C α f m ) δ \begin{aligned} \ddot{e}_d&=\left( \frac{C_{\alpha f}+C_{\alpha r}}{mv_x} \right) \dot{e}_d+\left( -\frac{C_{\alpha f}+C_{\alpha r}}{m} \right) e_{\varphi}\\ &+\left( \frac{aC_{\alpha f}-bC_{\alpha r}}{mv_x} \right) \dot{e}_{\varphi}+\left( \frac{aC_{\alpha f}-bC_{\alpha r}}{mv_x}-v_x \right) \dot{\theta}_r\\ &+\left( -\frac{C_{\alpha f}}{m} \right) \delta\\ \end{aligned} e¨d=(mvxCαf+Cαr)e˙d+(mCαf+Cαr)eφ+(mvxaCαfbCαr)e˙φ+(mvxaCαfbCαrvx)θ˙r+(mCαf)δ
e ¨ φ = ( a C α f − b C α r I v x ) e ˙ d + ( − a C α f − b C α r I ) e φ + ( a 2 C α f + b 2 C α r I v x ) e ˙ φ + ( a 2 C α f + b 2 C α r I v x ) θ ˙ r + ( − a C α f I ) δ \begin{aligned} \ddot{e}_{\varphi}&=\left( \frac{aC_{\alpha f}-bC_{\alpha r}}{Iv_x} \right) \dot{e}_d+\left( -\frac{aC_{\alpha f}-bC_{\alpha r}}{I} \right) e_{\varphi}\\ &+\left( \frac{a^2C_{\alpha f}+b^2C_{\alpha r}}{Iv_x} \right) \dot{e}_{\varphi}+\left( \frac{a^2C_{\alpha f}+b^2C_{\alpha r}}{Iv_x} \right) \dot{\theta}_r\\ &+\left( -\frac{aC_{\alpha f}}{I} \right) \delta \end{aligned} e¨φ=(IvxaCαfbCαr)e˙d+(IaCαfbCαr)eφ+(Ivxa2Cαf+b2Cαr)e˙φ+(Ivxa2Cαf+b2Cαr)θ˙r+(IaCαf)δ

5、误差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上面两个方程太长了,看起来不方便,把它简化一下:
e ¨ d = a 1 e ˙ d + a 2 e φ + a 3 e ˙ φ + b 1 θ ˙ r + c 1 δ e ¨ φ = a 4 e ˙ d + a 5 e φ + a 6 e ˙ φ + b 2 θ ˙ r + c 2 δ \begin{matrix} \ddot{e}_d=& a_1\dot{e}_d+a_2e_{\varphi}+a_3\dot{e}_{\varphi}+b_1\dot{\theta}_r+c_1\delta\\ \ddot{e}_{\varphi}=& a_4\dot{e}_d+a_5e_{\varphi}+a_6\dot{e}_{\varphi}+b_2\dot{\theta}_r+c_2\delta\\ \end{matrix} e¨d=e¨φ=a1e˙d+a2eφ+a3e˙φ+b1θ˙r+c1δa4e˙d+a5eφ+a6e˙φ+b2θ˙r+c2δ  这有点线性微分方程 X ˙ = A X + B u \dot X =AX+Bu X˙=AX+Bu 意思,但很明显现在还不是线性微分方程组,将它改造:
e ¨ d = 0 ⋅ e d + a 1 e ˙ d + a 2 e φ + a 3 e ˙ φ + b 1 θ ˙ r + c 1 δ e ¨ φ = 0 ⋅ e d + a 4 e ˙ d + a 5 e φ + a 6 e ˙ φ + b 2 θ ˙ r + c 2 δ e ˙ d = 0 ⋅ e d + e ˙ d + 0 ⋅ e φ + 0 ⋅ e ˙ φ + 0 ⋅ θ ˙ r + 0 ⋅ δ e ˙ φ = 0 ⋅ e d + 0 ⋅ e ˙ d + 0 ⋅ e φ + e ˙ φ + 0 ⋅ θ r + 0 ⋅ δ \begin{aligned} \ddot{e}_d&=0\cdot e_d+a_1\dot{e}_d+a_2e_{\varphi}+a_3\dot{e}_{\varphi}+b_1\dot{\theta}_r+c_1\delta\\ \ddot{e}_{\varphi}&=0\cdot e_d+a_4\dot{e}_d+a_5e_{\varphi}+a_6\dot{e}_{\varphi}+b_2\dot{\theta}_r+c_2\delta\\ \dot{e}_d&=0\cdot e_d+\dot{e}_d+0\cdot e_{\varphi}+0\cdot \dot{e}_{\varphi}+0\cdot \dot{\theta}_r+0\cdot \delta\\ \dot{e}_{\varphi}&=0\cdot e_d+0\cdot \dot{e}_d+0\cdot e_{\varphi}+\dot{e}_{\varphi}+0\cdot \theta _r+0\cdot \delta\\ \end{aligned} e¨de¨φe˙de˙φ=0ed+a1e˙d+a2eφ+a3e˙φ+b1θ˙r+c1δ=0ed+a4e˙d+a5eφ+a6e˙φ+b2θ˙r+c2δ=0ed+e˙d+0eφ+0e˙φ+0θ˙r+0δ=0ed+0e˙d+0eφ+e˙φ+0θr+0δ


三、线性误差微分方程组

  将上式变成线性微分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基于自然坐标系下的线性误差微分方程组:
e ˙ r r = A e r r + B u + C θ ˙ r \dot{e}_{rr}=Ae_{rr}+Bu+C\dot{\theta}_{r} e˙rr=Aerr+Bu+Cθ˙r  这样的方程才是我们想要的控制方程,才能将控制问题转化为求代价函数极小值的问题。

  注意:这里的A B和第三节的A B不是同一个符号

  第四节大部分任务已经完成,讲到了关于误差的线性微分方程该怎么推导。

不过本节遗留了三个问题:

1、航向误差问题

  定义 e φ = φ − θ r e_{\varphi}=\varphi-\theta_{r} eφ=φθr,但实际上航向误差应该是 θ − θ r \theta-\theta_r θθr,将 θ − θ r \theta-\theta_r θθr 近似认为 φ − θ r \varphi-\theta_{r} φθr 有没有问题?

2、投影点航向角速度计算问题

  误差的线性微分方程有 θ ˙ r \dot\theta_r θ˙r,该怎么计算呢?

3、线性误差微分方程组的形式问题

  如果是 e ˙ r r = A e r r + B u \dot{e}_{rr}=Ae_{rr}+Bu e˙rr=Aerr+Bu 的形式,可以用 LQR 计算。但现在形式是 e ˙ r r = A e r r + B u + C θ ˙ r \dot{e}_{rr}=Ae_{rr}+Bu+C\dot{\theta}_{r} e˙rr=Aerr+Bu+Cθ˙r,后面还有个小尾巴 C θ ˙ r C\dot{\theta}_{r} Cθ˙r,和 LQR 问题比较像,但不完全一致。

  其实我们能控制的只有方向盘转角 u u u,而 θ ˙ r \dot\theta_r θ˙r是代表道路的几何信息,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能控制的只有方向盘转角,对于 θ ˙ r \dot\theta_r θ˙r 没有办法控制问题,该怎么办呢?

  在下一节博客会具体解释,欢迎关注!


参考资料

  【基础】自动驾驶控制算法第四讲 坐标变换与横向误差微分方程


后记:

🌟 感谢您耐心阅读这篇关于 坐标变换与横向误差微分方程 的技术博客。 📚

🎯 如果您觉得这篇博客对您有所帮助,请不要吝啬您的点赞和评论 📢

🌟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同时,别忘了收藏本篇博客,以便日后随时查阅。🚀

🚗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技术分享,共同探索移动机器人的无限可能!💡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砥砺前行 🚀

这篇关于【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四)坐标变换与横向误差微分方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5043

相关文章

SpringBoot项目启动后自动加载系统配置的多种实现方式

《SpringBoot项目启动后自动加载系统配置的多种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启动后自动加载系统配置的多种实现方式,并通过代码示例讲解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有一定的... 目录1. 使用 CommandLineRunner实现方式:2. 使用 ApplicationRunne

Springboot的ThreadPoolTaskScheduler线程池轻松搞定15分钟不操作自动取消订单

《Springboot的ThreadPoolTaskScheduler线程池轻松搞定15分钟不操作自动取消订单》: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的ThreadPoolTaskScheduler线... 目录ThreadPoolTaskScheduler线程池实现15分钟不操作自动取消订单概要1,创建订单后

python实现自动登录12306自动抢票功能

《python实现自动登录12306自动抢票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购票,特别是在中国,12306作为官方火车票预订平台,承担了巨大的访问量,对于热门线路或者节假日出行... 目录一、遇到的问题?二、改进三、进阶–展望总结一、遇到的问题?1.url-正确的表头:就是首先ur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可能会因为一些暂时性的错误而失败,例如网络波动、数据库连接超时或第三方服务不可用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 目录引言1. 什么是 @Retryable?2. 如何在 Spring 中使用 @Retryable

使用 Python 和 LabelMe 实现图片验证码的自动标注功能

《使用Python和LabelMe实现图片验证码的自动标注功能》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和LabelMe自动标注图片验证码,主要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OCR识别和生成标注文件,通过结合Pa... 目录使用 python 和 LabelMe 实现图片验证码的自动标注环境准备必备工具安装依赖实现自动标注核心

QT实现TCP客户端自动连接

《QT实现TCP客户端自动连接》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QT中一个TCP客户端自动连接的测试模型,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版本 1:没有取消按钮 测试效果测试代码版本 2:有取消按钮测试效果测试代码版本 1:没有取消按钮 测试效果缺陷:无法手动停

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转向修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目录 前言资料获取设计介绍功能介绍设计清单具体实现截图参考文献设计获取 前言 💗博主介绍:✌全网粉丝10W+,CSDN特邀作者、博客专家、CSDN新星计划导师,一名热衷于单片机技术探索与分享的博主、专注于 精通51/STM32/MSP430/AVR等单片机设计 主要对象是咱们电子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希望您们都共创辉煌!✌💗 👇🏻 精彩专栏 推荐订阅👇🏻 单片机

Python3 BeautifulSoup爬虫 POJ自动提交

POJ 提交代码采用Base64加密方式 import http.cookiejarimport loggingimport urllib.parseimport urllib.requestimport base64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pfrom submitcode import SubmitCodeclass SubmitPoj():de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BLDC)控制算法实现:BLDC有感启动算法思路分析

一枚从事路径规划算法、运动控制算法、BLDC/FOC电机控制算法、工控、物联网工程师,爱吃土豆。如有需要技术交流或者需要方案帮助、需求:以下为联系方式—V 方案1:通过霍尔传感器IO中断触发换相 1.1 整体执行思路 霍尔传感器U、V、W三相通过IO+EXIT中断的方式进行霍尔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将IO口配置为上升沿+下降沿中断触发的方式。当霍尔传感器信号发生发生信号的变化就会触发中断在中断

Verybot之OpenCV应用二:霍夫变换查找圆

其实我是想通过这个程序来测试一下,OpenCV在Verybot上跑得怎么样,霍夫变换的原理就不多说了,下面是程序: #include "cv.h"#include "highgui.h"#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cvNamedWindow("vedio",0);CvCapture* captu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