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CPC2018 徐州区域赛 比赛报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CPC2018 徐州区域赛 比赛报告
Sunder-杜逸闲
关于本比赛
本场比赛于2018.10.28在徐州由中国矿业大学承办,本人所在队伍Sunder – 由杜逸闲,裘家浩,周浩博组成的队伍 – 拿到了14/289金牌。
比赛过程
开场杜逸闲从后往前看,裘家浩从中间开始看,周浩博从前往后看题。
过了20分钟才有人过A题,杜逸闲开始读A题冗长的题面,发现A题是较简单题。
通过A之后有人过G题,杜逸闲和周浩博开始研究做法,调试两小时后通过。
在此期间两人又写了H题,并在G题之前通过。
此时已经接近封榜,但看了一眼总榜发现没什么人四题,而有人过的题中I题通过人数较多。
于是杜逸闲周浩博两人用剩下的时间通过了I题。
比赛总结
本场比赛是我队本赛季第一场比赛,最后成绩不算太差,但考虑到参赛队伍的平均水平和题目难度,结合比赛过程来说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
作息时间调整不够好,比赛前期没有快速进入状态。
-
在有13道之多的题目时,不应该在一道暂时没有做法的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如本场比赛的C题,我们用了全队三分之一有生力量却最终没有攻克。
-
没有做到可做题二人次覆盖(指每道可做题有两人以上读过题),导致最后有多道可做题没有读题。每个队队伍的做题风格是不一样的,多读题才能找到对队伍来说更适合的题,而不是死肝某几道题(前中期)。
-
队员之间交流不充分。由于一个分工合理的队伍,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不一样,一道某人眼中不会做的题,在另一人眼中可能是水题。如本场比赛的L题,杜逸闲看来很难看懂的纳什均衡裘家浩可以快速解决。再如J题,裘家浩看了一眼觉得是不可做的题在赛后被杜逸闲秒杀。如果在比赛过程中能保持交流,这两道题都可以在20分钟内解决。
以上不足均与个人实力无关,足以说明ACM竞赛中团队分工和配合的重要性。在队友陷入死圈时及时警醒;在一筹莫展时与队友交流;在不知所措时多开拓新的题;将合适的题交给合适的人做。若克服以上不足,本场比赛完全有机会拿到季军的好成绩,可能这就是我们与顶尖队伍之间的差距之一。
这篇关于ICPC2018 徐州区域赛 比赛报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