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12.0文档解读-内置函数sorted()详细说明+记忆策略+常用场景+巧妙用法+综合技巧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3.12.0文档解读-内置函数sorted()详细说明+记忆策略+常用场景+巧妙用法+综合技巧,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个认为一切根源都是“自己不够强”的INTJ

个人主页:用哲学编程-CSDN博客
专栏:每日一题——举一反三
Python编程学习
Python内置函数

Python-3.12.0文档解读

目录

Python-3.12.0文档解读详细说明

功能描述

参数说明

用法示例

备注

进阶用法

参考资料

记忆策略

常用场景

示例1:基本排序

示例2:逆序排序

示例3:根据字符串长度排序

示例4:对包含字典的列表进行排序

示例5:多重排序(先按部门,再按薪资)

示例6:对元组列表进行排序

示例7:排序包含混合大小写字符串的列表

巧妙用法

技巧1:排序自定义对象列表

技巧2:按多个条件进行复杂排序

技巧3:对嵌套结构进行排序

技巧4:使用 sorted() 进行字符串排列组合

技巧5:根据条件过滤并排序

技巧6:自定义排序顺序(非标准排序)

综合技巧

技巧1:结合 sorted() 和 zip()对多个列表进行同步排序

技巧2:结合 sorted() 和 itertools.groupby() 对数据进行分组

技巧3:结合 sorted() 和 enumarate() 对带索引的数据进行排序

技巧4:结合 sorted() 和 set() 对集合进行排序

技巧5:结合 sorted() 和 pandas 库对数据框进行排序

技巧6:结合 sorted() 和 functools.cmp_to_key() 实现自定义复杂排序



详细说明

sorted(iterable, /, *, key=None, reverse=False)

功能描述

sorted() 函数根据 iterable 中的项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

参数说明

  • iterable: 要排序的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
  • key (可选): 指定一个带有单个参数的函数,用于从 iterable 的每个元素中提取用于比较的键。例如,key=str.lower 将按照忽略大小写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序。默认值为 None,即直接比较元素。
  • reverse (可选): 一个布尔值。如果设为 True,则每个列表元素将按反向顺序进行排序。默认值为 False。

用法示例

# 按默认顺序排序
sorted_list = sorted([5, 2, 3, 1, 4])
print(sorted_list)  # 输出: [1, 2, 3, 4, 5]# 按反向顺序排序
sorted_list = sorted([5, 2, 3, 1, 4], reverse=True)
print(sorted_list)  # 输出: [5, 4, 3, 2, 1]# 使用 key 参数进行排序
sorted_list = sorted(["bob", "Alice", "eve"], key=str.lower)
print(sorted_list)  # 输出: ['Alice', 'bob', 'eve']

备注

  1. sorted() 函数确保排序是稳定的。稳定排序意味着不会改变比较结果相等的元素的相对顺序,这对于多重排序非常有用(例如,先按部门、再按薪级排序)。
  2. 排序算法只使用 < 运算符在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虽然定义一个 __lt__() 方法就足以进行排序,但 PEP 8 建议实现所有六个富比较运算符 (__lt__, __le__, __eq__, __ne__, __gt__, __ge__)。这将有助于避免在与其他排序工具(如 max())使用相同的数据时出现错误,因为这些工具依赖于不同的底层方法。实现所有六个比较运算符也有助于避免混合类型比较的混乱,因为混合类型比较可以调用反射到 __gt__() 的方法。

进阶用法

  • 使用 functools.cmp_to_key(): 如果你有一个老式的比较函数(cmp 函数),可以使用 functools.cmp_to_key() 将其转换为 key 函数,以便与 sorted() 一起使用。
from functools import cmp_to_keydef compare(x, y):if x < y:return -1elif x > y:return 1else:return 0sorted_list = sorted([5, 2, 3, 1, 4], key=cmp_to_key(compare))
print(sorted_list)  # 输出: [1, 2, 3, 4, 5]

参考资料

  • PEP 8 - Python 代码风格指南(https://peps.python.org/pep-0008/)
  • 排序指南(https://docs.python.org/zh-cn/3/howto/sorting.html)

记忆策略


函数名的含义:
sorted 是 sort 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已排序的”。这一点暗示了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返回一个排序后的新列表。


常用场景

示例1:基本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未排序的数字
numbers = [4, 2, 9, 1, 5, 6]# 使用 sorted() 对列表进行排序,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输出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numbers)  # 输出: [1, 2, 4, 5, 6, 9]

示例2:逆序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未排序的数字
numbers = [4, 2, 9, 1, 5, 6]#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reverse=True 对列表进行逆序排序
sorted_numbers_desc = sorted(numbers, reverse=True)# 输出逆序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numbers_desc)  # 输出: [9, 6, 5, 4, 2, 1]

示例3:根据字符串长度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不同长度的字符串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 len 函数,对字符串长度进行排序
sorted_by_length = sorted(words, key=len)# 输出按长度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by_length)  # 输出: ['date', 'apple', 'banana', 'cherry']

示例4:对包含字典的列表进行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字典,每个字典代表一个人及其年龄
people = [{"name": "John", "age": 25},{"name": "Jane", "age": 22},{"name": "Dave", "age": 30}
]#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一个 lambda 函数,按年龄进行排序
sorted_by_ag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person: person["age"])# 输出按年龄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by_age)
# 输出: [{'name': 'Jane', 'age': 22}, {'name': 'John', 'age': 25}, {'name': 'Dave', 'age': 30}]

示例5:多重排序(先按部门,再按薪资)

# 原始列表包含字典,每个字典代表一个员工及其部门和薪资
employees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使用 sorted() 进行多重排序,先按部门排序,再按薪资排序
sorted_employees = sorted(employees, key=lambda emp: (emp["department"], emp["salary"]))# 输出按部门和薪资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employees)
# 输出:
# [{'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
#  {'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

示例6:对元组列表进行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元组,每个元组代表一个学生及其分数
students = [("John", 88),("Jane", 92),("Dave", 85)
]#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一个 lambda 函数,按分数进行排序
sorted_by_score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student[1])# 输出按分数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by_score)
# 输出: [('Dave', 85), ('John', 88), ('Jane', 92)]

示例7:排序包含混合大小写字符串的列表

# 原始列表包含混合大小写的字符串
words = ["banana", "Apple", "cherry", "Date"]#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 str.lower,对字符串进行不区分大小写的排序
sorted_case_insensitive = sorted(words, key=str.lower)# 输出按不区分大小写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case_insensitive)  # 输出: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巧妙用法

sorted() 函数在 Python 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排序工具,还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使用技巧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以下是一些一般人可能想不到的使用技巧,它们展示了 sorted() 函数的强大和灵活性:

技巧1:排序自定义对象列表

可以通过 sorted() 函数和自定义的 key 函数对自定义对象列表进行排序。

# 定义一个自定义类
class Person: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def __repr__(self):return f"{self.name} ({self.age})"# 创建一个 Person 对象的列表
people = [Person("John", 25), Person("Jane", 22), Person("Dave", 30)]# 使用 sorted() 对 Person 对象列表按年龄进行排序
sorted_peopl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person: person.age)# 输出排序后的 Person 对象列表
print(sorted_people)  # 输出: [Jane (22), John (25), Dave (30)]

技巧2:按多个条件进行复杂排序

可以使用多个 key 条件来对数据进行复杂排序,例如先按一个条件排序,再按另一个条件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字典,每个字典代表一个员工及其部门和薪资
employees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使用 sorted() 进行多重排序,先按部门排序,再按薪资排序
sorted_employees = sorted(employees, key=lambda emp: (emp["department"], emp["salary"]))# 输出按部门和薪资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employees)
# 输出:
# [{'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
#  {'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

技巧3:对嵌套结构进行排序

可以通过 sorted() 对嵌套的数据结构(例如列表中的列表或字典中的字典)进行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嵌套的列表,每个子列表代表一个人的信息
nested_list = [["John", {"age": 25}],["Jane", {"age": 22}],["Dave", {"age": 30}]
]#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一个 lambda 函数,对嵌套的 age 进行排序
sorted_nested_list = sorted(nested_list, key=lambda item: item[1]["age"])# 输出按年龄排序后的嵌套列表
print(sorted_nested_list)
# 输出: [['Jane', {'age': 22}], ['John', {'age': 25}], ['Dave', {'age': 30}]]

技巧4:使用 sorted() 进行字符串排列组合

可以使用 sorted() 函数对字符串中的字符进行排序,从而生成所有字符的排列组合。

# 原始字符串
s = "python"#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符列表并使用 sorted() 进行排序
sorted_chars = sorted(s)# 将排序后的字符列表重新组合成字符串
sorted_string = ''.join(sorted_chars)# 输出排序后的字符串
print(sorted_string)  # 输出: 'hnopty'

技巧5:根据条件过滤并排序

可以结合列表解析和 sorted() 函数,根据特定条件对数据进行过滤并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未排序的数字
numbers = [4, 2, 9, 1, 5, 6, 10, 3]# 使用列表解析和 sorted() 对大于 5 的数字进行排序
sorted_filtered_numbers = sorted([n for n in numbers if n > 5])# 输出过滤并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filtered_numbers)  # 输出: [6, 9, 10]

技巧6:自定义排序顺序(非标准排序)

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排序顺序来对数据进行排序,例如按特定规则对字符串排序。

# 自定义的排序顺序
order = {'low': 0, 'medium': 1, 'high': 2}# 原始列表包含不同优先级的字符串
priority = ["medium", "high", "low", "medium", "low", "high"]# 使用 sorted() 并设置 key 参数为查找自定义排序顺序的值进行排序
sorted_priority = sorted(priority, key=lambda x: order[x])# 输出按自定义顺序排序后的新列表
print(sorted_priority)  # 输出: ['low', 'low', 'medium', 'medium', 'high', 'high']

这些技巧展示了 sorted() 函数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通过巧妙的使用,可以实现许多复杂的数据排序任务。


综合技巧

结合 sorted() 函数和其他函数或方法,可以实现一些非常巧妙和复杂的操作。以下是几个非常巧妙的组合用法示例:

技巧1:结合 sorted() 和 zip()对多个列表进行同步排序

当有多个相关联的列表时,可以使用 zip() 将它们合并,然后使用 sorted() 进行同步排序,最后再解压缩回来。

# 原始列表
names = ["John", "Jane", "Dave"]
ages = [25, 22, 30]
salaries = [5000, 7000, 6000]# 使用 zip() 将多个列表合并成一个列表的元组
combined = list(zip(names, ages, salaries))# 使用 sorted() 对合并后的列表按年龄进行排序
sorted_combined = sorted(combined, key=lambda x: x[1])# 使用 zip(*iterable) 解压缩回多个列表
sorted_names, sorted_ages, sorted_salaries = zip(*sorted_combined)# 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print(sorted_names)      # 输出: ('Jane', 'John', 'Dave')
print(sorted_ages)       # 输出: (22, 25, 30)
print(sorted_salaries)   # 输出: (7000, 5000, 6000)

技巧2:结合 sorted() 和 itertools.groupby() 对数据进行分组

可以使用 sorted() 函数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使用 itertools.groupby() 对数据进行分组。

import itertools# 原始列表包含字典,每个字典代表一个员工及其部门和薪资
employees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使用 sorted() 按部门排序
sorted_employees = sorted(employees, key=lambda x: x['department'])# 使用 itertools.groupby() 对排序后的结果按部门进行分组
grouped_employees = itertools.groupby(sorted_employees, key=lambda x: x['department'])# 输出分组后的结果
for department, group in grouped_employees:print(department)for employee in group:print(employee)
# 输出:
# Engineering
# {'name': 'Jan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7000}
# {'name': 'Anna', 'department': 'Engineering', 'salary': 6500}
# HR
# {'name': 'John', 'department': 'HR', 'salary': 5000}
# {'name': 'Dave', 'department': 'HR', 'salary': 6000}

技巧3:结合 sorted() 和 enumarate() 对带索引的数据进行排序

可以使用 sorted() 函数结合 enumerate() 对带有索引的数据进行排序。

# 原始列表包含未排序的数字
numbers = [4, 2, 9, 1, 5, 6]# 使用 enumerate() 为每个元素添加索引,然后使用 sorted() 按值进行排序
sorted_with_index = sorted(enumerate(numbers), key=lambda x: x[1])# 输出排序后的结果,包含原始索引
print(sorted_with_index)
# 输出: [(3, 1), (1, 2), (0, 4), (4, 5), (5, 6), (2, 9)]

技巧4:结合 sorted() 和 set() 对集合进行排序

可以使用 sorted() 函数对集合(set)进行排序,因为集合是无序的。

# 原始集合包含未排序的数字
numbers_set = {4, 2, 9, 1, 5, 6}# 使用 sorted() 对集合进行排序,返回一个列表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_set)#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print(sorted_numbers)  # 输出: [1, 2, 4, 5, 6, 9]

技巧5:结合 sorted() 和 pandas 库对数据框进行排序

如果使用 pandas 库处理数据,可以结合 sorted() 函数对数据框进行排序。

import pandas as pd# 创建一个 DataFrame
data = {'name': ['John', 'Jane', 'Dave', 'Anna'],'age': [25, 22, 30, 28]
}
df = pd.DataFrame(data)# 使用 sorted() 对 DataFrame 按年龄排序
sorted_df = df.loc[sorted(df.index, key=lambda x: df.loc[x, 'age'])]# 输出排序后的 DataFrame
print(sorted_df)
# 输出:
#    name  age
# 1  Jane   22
# 0  John   25
# 3  Anna   28
# 2  Dave   30

技巧6:结合 sorted() 和 functools.cmp_to_key() 实现自定义复杂排序

可以使用 functools.cmp_to_key() 函数将自定义比较函数转换为 sorted() 函数可接受的 key 函数,从而实现复杂的自定义排序。

from functools import cmp_to_key# 自定义比较函数
def compare(a, b):# 按绝对值大小进行比较return abs(a) - abs(b)# 原始列表包含正负数
numbers = [4, -2, -9, 1, -5, 6]# 使用 sorted() 和 cmp_to_key() 对列表按绝对值进行排序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key=cmp_to_key(compare))#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print(sorted_numbers)  # 输出: [1, -2, 4, -5, 6, -9]

这些巧妙的组合用法展示了 sorted() 函数在与其他函数和方法结合使用时的强大功能。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实现更加复杂和灵活的数据操作。


感谢。

这篇关于Python-3.12.0文档解读-内置函数sorted()详细说明+记忆策略+常用场景+巧妙用法+综合技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22566

相关文章

HarmonyOS学习(七)——UI(五)常用布局总结

自适应布局 1.1、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通过线性容器Row和Column实现线性布局。Column容器内的子组件按照垂直方向排列,Row组件中的子组件按照水平方向排列。 属性说明space通过space参数设置主轴上子组件的间距,达到各子组件在排列上的等间距效果alignItems设置子组件在交叉轴上的对齐方式,且在各类尺寸屏幕上表现一致,其中交叉轴为垂直时,取值为Vert

Ilya-AI分享的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提示工程技巧

Ilya(不是本人,claude AI)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Prompt撰写技巧。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提示精确化:在编写提示时,力求表达清晰准确。清楚地阐述任务需求和概念定义至关重要。例:不用"分析文本",而用"判断这段话的情感倾向:积极、消极还是中性"。 快速迭代:善于快速连续调整提示。熟练的提示工程师能够灵活地进行多轮优化。例:从"总结文章"到"用

JS常用组件收集

收集了一些平时遇到的前端比较优秀的组件,方便以后开发的时候查找!!! 函数工具: Lodash 页面固定: stickUp、jQuery.Pin 轮播: unslider、swiper 开关: switch 复选框: icheck 气泡: grumble 隐藏元素: Headroom

Zookeeper安装和配置说明

一、Zookeeper的搭建方式 Zookeeper安装方式有三种,单机模式和集群模式以及伪集群模式。 ■ 单机模式:Zookeeper只运行在一台服务器上,适合测试环境; ■ 伪集群模式:就是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Zookeeper 实例; ■ 集群模式:Zookeeper运行于一个集群上,适合生产环境,这个计算机集群被称为一个“集合体”(ensemble) Zookeeper通过复制来实现

python: 多模块(.py)中全局变量的导入

文章目录 global关键字可变类型和不可变类型数据的内存地址单模块(单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示例总结 多模块(多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from x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总结 global关键字 global 的作用范围是模块(.py)级别: 当你在一个模块(文件)中使用 global 声明变量时,这个变量只在该模块的全局命名空

Hadoop企业开发案例调优场景

需求 (1)需求:从1G数据中,统计每个单词出现次数。服务器3台,每台配置4G内存,4核CPU,4线程。 (2)需求分析: 1G / 128m = 8个MapTask;1个ReduceTask;1个mrAppMaster 平均每个节点运行10个 / 3台 ≈ 3个任务(4    3    3) HDFS参数调优 (1)修改:hadoop-env.sh export HDFS_NAMENOD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LntonAIServer视频监控汇聚抖动检测算法优势

LntonAIServer视频质量诊断功能中的抖动检测是一个专门针对视频稳定性进行分析的功能。抖动通常是指视频帧之间的不必要运动,这种运动可能是由于摄像机的移动、传输中的错误或编解码问题导致的。抖动检测对于确保视频内容的平滑性和观看体验至关重要。 优势 1. 提高图像质量 - 清晰度提升:减少抖动,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使得监控画面更加真实可信。 - 细节增强:在低光条件下,抖

hdu1171(母函数或多重背包)

题意:把物品分成两份,使得价值最接近 可以用背包,或者是母函数来解,母函数(1 + x^v+x^2v+.....+x^num*v)(1 + x^v+x^2v+.....+x^num*v)(1 + x^v+x^2v+.....+x^num*v) 其中指数为价值,每一项的数目为(该物品数+1)个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

【C++】_list常用方法解析及模拟实现

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对自己始终保持信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任何事,就算事情最终结果是失败了,努力了也不留遗憾。💓💓💓 目录   ✨说在前面 🍋知识点一:什么是list? •🌰1.list的定义 •🌰2.list的基本特性 •🌰3.常用接口介绍 🍋知识点二:list常用接口 •🌰1.默认成员函数 🔥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 •🌰2.list对象

常用的jdk下载地址

jdk下载地址 安装方式可以看之前的博客: mac安装jdk oracle 版本: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downloads/ Eclipse Temurin版本:https://adoptium.net/zh-CN/temurin/releases/ 阿里版本: github:https://gith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