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前端
数据库
Linux
Chatgpt专题
开发者工具箱
孙子兵法专题
孙子兵法-九地
原文: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行军篇
原文: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虚实篇
原文: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十三篇注译(10--行军篇)
行军篇(第九) (读《孙子兵法》,悟管理、营销之道) 本篇主要内容是讲行军布阵以及根据不同征候观察判断敌情。文中列举了三十多种“相敌”之法,可看作是孙子对当时实战经验的总结。这些内容虽然在今天实用价值不大,但其中的某些原则如“兵非贵益多,惟无武进”、“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以及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等思想仍有其借鉴意义。文中还阐述了教育和赏罚士兵等问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读后感
在毕业前夕,今天早上去图书馆重温了下以前在这里的奋斗。以往是为了考试,考研带着一份明确的目标,而今是带着一份怀旧、重温的心情来到了图书馆,这让看书变得别有一番滋味。 以下是我觉得本书中比较经典的论断: 1.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追求“理”的,这个方法就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处的一些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成一个最终的“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画、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中国人思考、求知,
阅读更多...
书籍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15
后记 最后总结:《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 一部《孙子兵法》讲完了,你会发现,它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秘,不是什么秘籍,而是简单平凡的道理,平正通达的大道。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 最后总结一下《孙子兵法》,思想精要是这么九条: 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
阅读更多...
书籍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10
第九章 行军第九 侥幸是决策者最可怕的心态 懂兵法,不一定会用兵法,因为具体时候心态不一样。 原文 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华杉详解 《行军篇》,王皙注解说:“行军当据地便,察敌情也。”行军,包
阅读更多...
笔记-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正合奇胜,分兵;千变万化;造势,顺势而为;韩信背水之战;足球比赛的正奇之用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目录 第五篇-兵势 原文: 韩信背水之战 足球比赛的正奇之用 Ankie的笔记-正合奇胜,分兵;千变万化;造势,顺势而为 第五篇-兵势 看见的都是形,看不见的才是势。 势,就是在一千仞那么高的山上推下来一颗圆石,谁能抵挡! 《势》篇分为六章: 第一章,讲兵力的分配和组合,即众寡之用,分合为变。 第二章,讲战势
阅读更多...
笔记-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木桶理论,认识自己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目录 第六篇-虚实 木桶理论-认识自己: 原文: Ankie的笔记-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 第六篇-虚实 《形篇》《势篇》和《虚实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虚实篇》讲以正合、以奇胜,讲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是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
阅读更多...
书籍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6
第五章 兵势第五 组织架构与指挥系统,是永远的课题 兵法讲这个,就没人爱听了。但能不能打赢,主要秘密都在大家不爱听的、打瞌睡的部分,不在人人都兴奋的那部分。 原文 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华杉详解 “势”,就是创造“势所必然”。我只要造成那势,就必然得到那结果。曹操注解说:“用兵任势也。”要用兵,就靠势。 形和势
阅读更多...
书籍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 5
第四章 军形第四 赢了再打 原文 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华杉详解 《孙子兵法》第四篇是《形篇》,《形篇》后面是《势篇》,“形势”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 什么是“形”?曹操注解说:“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形,是可以观察到的,我
阅读更多...
笔记-孙子兵法-第四篇-形-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机会,顺应趋势战胜敌人;神医扁鹊排名第三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第四篇-形 讲完“战争三部曲”,我们进入第二组,即形势组。 战争三部曲 讲 战争过程;形势组讲兵力部署。 形势组也是三篇,即《形》、《势》、《虚实》。它们都是讲兵力的配置,兵力的配方。 形是潜在的势,势是变化的形,两者是同一件事的不同侧面,相辅相成;简单说,形势的意思,就是兵力的投入,这个地方多一点,那个地方少一点;这个地方紧一
阅读更多...
笔记-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1)-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韩信之死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第三篇-谋攻(1)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 《孙子》尚谋,认为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先在庙算上打败敌人,先在实力对比上取得优势。这是理想态。它的《计》篇就是讲谋,一上来就讲谋。 本篇为战争手段排队,是把最和平的手段排在最前,最暴烈的手段排在最后,先礼后兵。伐谋是第一,伐交是第二,
阅读更多...
笔记-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就地补充,速战速决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第二篇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 战争是为了获利,如果打的时间太长,消耗太大,就得不偿失了。 在咱们的历史教材和电影电视里,汉武帝的形象,是相当的高大上。而事实上,像他 那么穷兵黩武,多大国家也得被他拖垮,他不仅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 一
国学的重要性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强调要多多学习国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前人的智慧言行,从而蓄积自己的德行和修养。 章太炎的一段话强调了国学的重要性:“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而不足立国者,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自立也。故今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 知足 “祸莫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中的项目管理之道
闲来无事,今日打开书架上积满灰尘的《孙子兵法》翻了翻,开篇就讲到: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提到如果能够深刻了解这个五个方面的话那打仗就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仔细看下去,其原文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阅读更多...
订正《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错误
知己知彼不可分,不知彼就不能知己,任何事物本身不能解释自己,只有从其它参照物处才能感知、理解、发现、说明、定义自己,所以这也是孙子的一个失误之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而知己,这是不可能的。进而可以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没有环境和参照物,自己解释不了自己,如同我的概念定义为“我就是我”一样,再进一步,自我意识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交互的产物,只不过可以穿越时空逻辑关系罢了。根本上,所
阅读更多...
用孙子兵法的智慧指导数据安全工作
在人类初始时期,就会通过特定的叫声来向同伴来传递信息,通知同伴哪里有食物,以及危险信息,这就是最原始的信息安全形态。而公元前51世纪的凯撒时期,由于军事信息泄露导致的军队溃败则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数据信息泄露事件,随后凯撒大帝发明的凯撒密码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到如今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已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们的身份、年龄、兴趣爱好、消费记录甚至政治倾向这些隐私
阅读更多...
孙子兵法与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
阅读更多...
误读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
《孙子兵法》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写成的时候大约是春秋末期,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了。全书一共三卷十三篇,共6千多字。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将军孙武。这本书自从成书以来,被历史上很多名人解读过。第一个系统性地给它做注释的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后来又被很多名家做注释、解读,流传到现在。 一说到兵法,我们大多数第一反应都是用“计”,想办法用最少的代价击败敌人。比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