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切悼念陈省身先生,孟道骥[2004-12-7],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陈省身先生离开我们两天了。这两天夜不能寐,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显现眼前。2004年11月17日下午4点半后,我下了微分几何课,在数学楼二楼电梯前遇见先生。"陈先生,您好。""道骥,我正有事要找你。"于是我推着先生的轮椅到了办公室。陈先生告诉我,要办一个"陈省身数学班",要一个"学术顾问",一个"行政顾问"。并问我愿不愿意做"学术顾问"。"陈先生,这是我的荣幸,我要努力地去做。"我还未来得及找时间去请教陈先生,先生就离我们而去。不想那次短短的见面与谈话竟是我与先生最后的见面与谈话。
经过长期与世界数学界的隔绝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数学远远落后于世界数学。正是在这个危难的时候,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回到祖国,为振兴中国的数学而努力奋斗。
陈省身先生回国后,提出了中国在21世纪将会成为"数学大国",这就是著名的"陈省身猜想"。陈先生明确指出,所谓数学大国就是要"实现中国数学的平等和独立。"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强与国际数学界交流,就要走出去,请进来;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数学研究的水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强数学研究生培养;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大学数学系的教学水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普及数学思想等等。为此,陈先生给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提出了许多许多深思熟虑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在国内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设立陈省身留学项目派遣留学生;建立全国研究生数学暑期教学中心(现为全国研究生数学暑期学校);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举办学术年活动及各种学术活动,建立数学图书馆;创办南开大学数学试点班并推动数学试点班的教学改革;推荐数学教师出国访问;建立刘徽应用数学中心;建立天津科技馆的数学馆,编辑数学挂历与数学科普读物等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海内外华夏炎黄子孙都盼望中国早日成为数学大国,并为之而努力。2002 年, 第 24 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 8 月 20 日至 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 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主办这一大会。 在大会期间,陈省身先生曾说, 中国已经成为"数学大国"。
陈省身先生还说:"21 世纪的数学的发展是很难预测的,它一定会超越 20 世纪,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希望中国未来的数学家能够成为开辟这片新天地的先锋。"这是陈先生提出的向数学强国进军的号召。
陈省身先生从年轻时就从事几何的研究并成为开辟整体微分几何新领域的先锋,先生的研究从未间断,直到离我们而去。但是先生的眼光却在整个数学。陈先生是引导我们中国数学人将一个"数学小国"变为"数学大国",将一个"数学弱国"变为"数学强国"的领袖。
1984年,陈先生来南开大学访问并做报告。经严志达先生的引见,我认识了陈先生。1984年暑假,全国研究生数学暑期教学中心第一期在北京大学举办。项武义先生为李群课的主讲,侯自新和我为该课的讲员,全国研究生数学暑期教学中心第二期在南开大学举办。林节玄先生为有限群表示课的主讲,我为该课的讲员。南开数学所成立后,在举办的一些学术年中,我或者作些报告,或者帮助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在数学试点班的教学中,先后让我教过抽象代数、微分几何、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李代数和有限群表示等课程。2001年,陈先生又让我帮助天津市科技馆建立数学馆。在这些工作中与先生的接触就多了。每次向先生请教工作,先生的谈话总是很亲切,态度总是很和蔼,效率却又是很高。因此,我每每遇到难题就要向先生请教,总是有所收获。今年10月,我从黄山参加全国代数会回来后,去看先生。谈话中,先生还曾问我能不能再工作几年。
先生走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数学还要继续发展。我们要肩负起继续发展的责任,尽我们的能力,这是对先生的悼念,长久的悼念。
这篇关于深切悼念陈省身先生,孟道骥[2004-12-7]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