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性能调优06_分页查询优化、JOIN关联查询优化、in和exsits优化、count(*)查询优化

本文主要是介绍MYSQL性能调优06_分页查询优化、JOIN关联查询优化、in和exsits优化、count(*)查询优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①. 分页查询优化
  • ②. Join关联查询优化
  • ③. in和exsits优化
  • ④. count(*)查询优化

①. 分页查询优化

  • ①. 坏境准备
    表示从表 employees 中取出从 10001 行开始的 10 行记录。看似只查询了 10 条记录,实际这条 SQL 是先读取 10010 条记录,然后抛弃前 10000 条记录,然后读到后面 10 条想要的数据。因此要查询一张大表比较靠后的数据,执行效率是非常低的
示例表:
CREATE TABLE `employees`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24)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姓名',`age` int(11)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年龄',`position`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职位',`hir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入职时间',PRIMARY KEY (`id`),KEY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员工记录表';
  • ②. 根据自增且连续的主键排序的分页查询
    (主键自增且连续、结果是按照主键排序的)
  1. 首先来看一个根据自增且连续主键排序的分页查询的例子:
    (该 SQL 表示查询从第 90001开始的五行数据,没添加单独 order by,表示通过主键排序。我们再看表 employees ,因为主键是自增并且连续的,所以可以改写成按照主键去查询从第 90001开始的五行数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查询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再对比一下执行计划:
    (显然改写后的 SQL 走了索引,而且扫描的行数大大减少,执行效率更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但是,这条改写的SQL 在很多场景并不实用,因为表中可能某些记录被删后,主键空缺,导致结果不一致,如下图试验所示(先删除一条前面的记录,然后再测试原 SQL 和优化后的 SQL)
    两条 SQL 的结果并不一样,因此,如果主键不连续,不能使用下面描述的优化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③. 根据非主键字段排序的分页查询
    (发现并没有使用 name 字段的索引(key 字段对应的值为 null),具体原因:扫描整个索引并查找到没索引的行(可能要遍历多个索引树)的成本比扫描全表的成本更高,所以优化器放弃使用索引)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④. 实关键是让排序时返回的字段尽可能少,所以可以让排序和分页操作先查出主键,然后根据主键查到对应的记录,SQL改写如下:
    原SQL使用的是 filesort 排序,而优化后的SQL使用的是索引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Join关联查询优化

  • ①. 坏境搭建
-- 示例表:
CREATE TABLE `t1`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a` int(11) DEFAULT NULL,`b` int(11) DEFAULT NULL,PRIMARY KEY (`id`),KEY `idx_a` (`a`)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create table t2 like t1;-- 插入一些示例数据
-- 往t1表插入1万行记录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insert_t1;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nsert_t1()        
begin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i<=10000)do                 insert into t1(a,b) values(i,i);  set i=i+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call insert_t1();-- 往t2表插入100行记录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insert_t2;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nsert_t2()        
begin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i<=100)do                 insert into t2(a,b) values(i,i);  set i=i+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call insert_t2();
  • ②. mysql的表关联常见有两种算法(Nested-Loop Join算法、Block Nested-Loop Join算法)

  • ③. 嵌套循环连接 Nested-Loop Join(NLJ) 算法

  1. 一次一行循环地从第一张表(称为驱动表)中读取行,在这行数据中取到关联字段,根据关联字段在另一张表(被驱动表)里取出满足条件的行,然后取出两张表的结果合集
  2. 从执行计划中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1). 驱动表(小表)是 t2,被驱动表是t1(大表)。先执行的就是驱动表(执行计划结果的id如果一样则按从上到下顺序执行sql);优化器一般会优先选择小表做驱动表,用where条件过滤完驱动表,然后再跟被驱动表做关联查询。所以使用 inner join 时,排在前面的表并不一定就是驱动表
    (2). 当使用left join时,左表是驱动表,右表是被驱动表,当使用right join时,右表时驱动表,左表是被驱动表,当使用join时,mysql会选择数据量比较小的表作为驱动表,大表作为被驱动表
    left join 必须在右表加上索引、right join 必须在左表加上索引
    (3). 使用了 NLJ算法。一般 join 语句中,如果执行计划 Extra 中未出现 Using join buffer 则表示使用的 join 算法是 NLJ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sql的大致流程如下:
(1). 从表 t2 中读取一行数据(如果t2表有查询过滤条件的,用先用条件过滤完,再从过滤结果里取出一行数据)
(2). 从第 1 步的数据中,取出关联字段 a,到表 t1 中查找;
(3). 取出表 t1 中满足条件的行,跟 t2 中获取到的结果合并,作为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4). 重复上面 3 步。
(5). 整个过程会读取 t2 表的所有数据(扫描100行),然后遍历这每行数据中字段 a 的值,根据 t2 表中 a 的值索引扫描 t1 表中的对应行(扫描100次 t1 表的索引,1次扫描可以认为最终只扫描 t1 表一行完整数据,也就是总共 t1 表也扫描了100行)。因此整个过程扫描了 200 行。
(6). 如果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使用NLJ算法性能会比较低(下面有详细解释),mysql会选择Block Nested-Loop Join算法。

  • ④. 基于块的嵌套循环连接 Block Nested-Loop Join(BNL)算法
    把驱动表的数据读入到 join_buffer 中,然后扫描被驱动表,把被驱动表每一行取出来跟 join_buffer 中的数据做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sql的大致流程如下:
(1). 把 t2 的所有数据放入到 join_buffer 中
(2). 把表 t1 中每一行取出来,跟 join_buffer 中的数据做对比
(3). 返回满足 join 条件的数据
整个过程对表 t1 和 t2 都做了一次全表扫描,因此扫描的总行数为10000(表 t1 的数据总量) + 100(表 t2 的数据总量) = 10100。并且 join_buffer 里的数据是无序的,因此对表 t1 中的每一行,都要做 100 次判断,所以内存中的判断次数是 100 * 10000= 100 万次。
这个例子里表 t2 才 100 行,要是表 t2 是一个大表,join_buffer 放不下怎么办呢?·
join_buffer 的大小是由参数 join_buffer_size 设定的,默认值是 256k。如果放不下表 t2 的所有数据话,策略很简单,就是分段放。
比如 t2 表有1000行记录, join_buffer 一次只能放800行数据,那么执行过程就是先往 join_buffer 里放800行记录,然后从 t1 表里取数据跟 join_buffer 中数据对比得到部分结果,然后清空 join_buffer ,再放入 t2 表剩余200行记录,再次从 t1 表里取数据跟 join_buffer 中数据对比。所以就多扫了一次 t1 表。

  • ⑤. 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为什么要选择使用BNL算法而不使用Nested-Loop Join呢?
  1. 如果上面第二条sql使用 Nested-Loop Join,那么扫描行数为 100 * 10000 = 100万次,这个是磁盘扫描。
    很显然,用BNL磁盘扫描次数少很多,相比于磁盘扫描,BNL的内存计算会快得多。
  2. 因此MySQL对于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的关联查询,一般都会使用 BNL 算法。如果有索引一般选择 NLJ 算法,有索引的情况下 NLJ 算法比 BNL算法性能更高
  • ⑥. 对于关联sql的优化
  1. 关联字段加索引,让mysql做join操作时尽量选择NLJ算法,驱动表因为需要全部查询出来,所以过滤的条件也尽量要走索引,避免全表扫描,总之,能走索引的过滤条件尽量都走索引
  2. 小表驱动大表,写多表连接sql时如果明确知道哪张表是小表可以用straight_join写法固定连接驱动方式,省去mysql优化器自己判断的时间
  • ⑦. straight_join解释
  1. straight_join功能同join类似,但能让左边的表来驱动右边的表,能改表优化器对于联表查询的执行顺序。
    比如:select * from t2 straight_join t1 on t2.a = t1.a; 代表指定mysql选着 t2 表作为驱动表。
  2. straight_join只适用于inner join,并不适用于left join,right join。(因为left join,right join已经代表指定了表的执行顺序)
  3. 尽可能让优化器去判断,因为大部分情况下mysql优化器是比人要聪明的。使用straight_join一定要慎重,因为部分情况下人为指定的执行顺序并不一定会比优化引擎要靠谱。
  • ⑧. 对于小表定义的明确
    在决定哪个表做驱动表的时候,应该是两个表按照各自的条件过滤,过滤完成之后,计算参与 join 的各个字段的总数据量,数据量小的那个表,就是“小表”,应该作为驱动表。

③. in和exsits优化

  • ①. in后面跟的是小表,exists后面跟的是大表

  • ②. in:当B表的数据集小于A表的数据集时,in优于exists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等价于:for(select id from B){select * from A where A.id = B.id}
  • ③. exists:当A表的数据集小于B表的数据集时,exists优于in
    将主查询A的数据,放到子查询B中做条件验证,根据验证结果(true或false)来决定主查询的数据是否保留
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B.id = A.id)
#等价于:for(select * from A){select * from B where B.id = A.id}
#A表与B表的ID字段应建立索引

④. count(*)查询优化

  • ①. 坏境准备
-- 临时关闭mysql查询缓存,为了查看sql多次执行的真实时间
mysql> set global query_cache_size=0;
mysql> set global query_cache_type=0;mysql> EXPLAIN select count(1) from employees;
mysql> EXPLAIN select count(id) from employees;
mysql> EXPLAIN select count(name) from employees;
mysql> EXPLAIN select count(*) from employees;
  • ②. 注意:以上4条sql只有根据某个字段count不会统计字段为null值的数据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③. 四个sql的执行计划一样,说明这四个sql执行效率应该差不多
  1. 字段有索引:count(*)≈count(1)>count(字段)>count(主键 id) //字段有索引,count(字段)统计走二级索引,二级索引存储数据比主键索引少,所以count(字段)>count(主键 id)
  2. 字段无索引:count(*)≈count(1)>count(主键 id)>count(字段) //字段没有索引count(字段)统计走不了索引,count(主键 id)还可以走主键索引,所以count(主键 id)>count(字段)
  3. count(1)跟count(字段)执行过程类似,不过count(1)不需要取出字段统计,就用常量1做统计,count(字段)还需要取出字段,所以理论上count(1)比count(字段)会快一点。
  4. count(*) 是例外,mysql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按行累加,效率很高,所以不需要用count(列名)或count(常量)来替代 count(*)
  5. 为什么对于count(id),mysql最终选择辅助索引而不是主键聚集索引?因为二级索引相对主键索引存储数据更少,检索性能应该更高,mysql内部做了点优化(应该是在5.7版本才优化)。

这篇关于MYSQL性能调优06_分页查询优化、JOIN关联查询优化、in和exsits优化、count(*)查询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3109

相关文章

SQL中redo log 刷⼊磁盘的常见方法

《SQL中redolog刷⼊磁盘的常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QL中redolog刷⼊磁盘的常见方法,将redolog刷入磁盘的方法确保了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 目录Redo Log 刷入磁盘的方法Redo Log 刷入磁盘的过程代码示例(伪代码)在数据库系统中,r

mysql中的group by高级用法

《mysql中的groupby高级用法》MySQL中的GROUPBY是数据聚合分析的核心功能,主要用于将结果集按指定列分组,并结合聚合函数进行统计计算,下面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groupby用法... 目录一、基本语法与核心功能二、基础用法示例1. 单列分组统计2. 多列组合分组3. 与WHERE结合使

Mysql用户授权(GRANT)语法及示例解读

《Mysql用户授权(GRANT)语法及示例解读》:本文主要介绍Mysql用户授权(GRANT)语法及示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mysql用户授权(GRANT)语法授予用户权限语法GRANT语句中的<权限类型>的使用WITH GRANT

Mysql如何解决死锁问题

《Mysql如何解决死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Mysql如何解决死锁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mysql中锁分类和加锁情况【1】按锁的粒度分类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2】按锁的模式分类【二】加锁方式的影响因素【三】Mysql的死锁情况【1

SQL BETWEEN 的常见用法小结

《SQLBETWEEN的常见用法小结》BETWEEN操作符是SQL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允许你快速选取某个范围内的值,本文给大家介绍SQLBETWEEN的常见用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在SQL中,BETWEEN是一个操作符,用于选取介于两个值之间的数据。它包含这两个边界值。BETWEEN操作符常用

MySQL索引的优化之LIKE模糊查询功能实现

《MySQL索引的优化之LIKE模糊查询功能实现》:本文主要介绍MySQL索引的优化之LIKE模糊查询功能实现,本文通过示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前缀匹配优化二、后缀匹配优化三、中间匹配优化四、覆盖索引优化五、减少查询范围六、避免通配符开头七、使用外部搜索引擎八、分

MySql match against工具详细用法

《MySqlmatchagainst工具详细用法》在MySQL中,MATCH……AGAINST是全文索引(Full-Textindex)的查询语法,它允许你对文本进行高效的全文搜素,支持自然语言搜... 目录一、全文索引的基本概念二、创建全文索引三、自然语言搜索四、布尔搜索五、相关性排序六、全文索引的限制七

数据库面试必备之MySQL中的乐观锁与悲观锁

《数据库面试必备之MySQL中的乐观锁与悲观锁》:本文主要介绍数据库面试必备之MySQL中乐观锁与悲观锁的相关资料,乐观锁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通过版本号检查避免冲突,而悲观锁适用于写多读少且对数... 目录一、引言二、乐观锁(一)原理(二)应用场景(三)示例代码三、悲观锁(一)原理(二)应用场景(三)示例

SQL表间关联查询实例详解

《SQL表间关联查询实例详解》本文主要讲解SQL语句中常用的表间关联查询方式,包括:左连接(leftjoin)、右连接(rightjoin)、全连接(fulljoin)、内连接(innerjoin)、... 目录简介样例准备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外连接内连接交叉连接自然连接简介本文主要讲解SQL语句中常用的表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找不到如何打开它

《SQLserver配置管理器找不到如何打开它》最近遇到了SQLserver配置管理器打不开的问题,尝试在开始菜单栏搜SQLServerManager无果,于是将自己找到的方法总结分享给大家,对SQ... 目录方法一:桌面图标进入方法二:运行窗口进入方法三:查找文件路径方法四:检查 SQL Server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