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算法研究---超高速指数模糊算法的实现和优化

2024-04-22 01:32

本文主要是介绍图像算法研究---超高速指数模糊算法的实现和优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转载自 laviewpbt博主的http://www.cnblogs.com/Imageshop/p/6849611.html
正文如下:
超高速指数模糊算法的实现和优化(10000*10000在100ms左右实现)

      今天我们来花点时间再次谈谈一个模糊算法,一个超级简单但是又超级牛逼的算法,无论在效果上还是速度上都可以和Boxblur, stackblur或者是Gaussblur想媲美,效果上,比Boxblur来的更平滑,和Gaussblur相似,速度上,经过我的优化,在PC端比他们三个都要快一大截,而且基本不需占用额外的内存,实在是一个绝好的算法。

      算法的核心并不是我想到或者发明的,是一个朋友在github上挖掘到的,率属于Cairo这个2D图形库的开源代码,详见:

       https://github.com/rubencarneiro/NUX/blob/master/NuxGraphics/CairoGraphics.cpp

       我们称之为Exponential blur(指数模糊)。

       提炼出这个模糊的核心部分算法主要是下面这个函数:

复制代码
   static inline void _blurinner(guchar* pixel, gint* zR,gint* zG,gint* zB, gint* zA, gint alpha,gint aprec,gint zprec){gint R, G, B, A;R = *pixel;G = *(pixel + 1);B = *(pixel + 2);A = *(pixel + 3);*zR += (alpha * ((R << zprec) - *zR)) >> aprec;*zG += (alpha * ((G << zprec) - *zG)) >> aprec;*zB += (alpha * ((B << zprec) - *zB)) >> aprec;*zA += (alpha * ((A << zprec) - *zA)) >> aprec;*pixel       = *zR >> zprec;*(pixel + 1) = *zG >> zprec;*(pixel + 2) = *zB >> zprec;*(pixel + 3) = *zA >> zprec;}
复制代码

    其中Pixel就是我们要处理的像素,zR,zG,zB,zA是外部传入的一个累加值,alpha、aprec、zprec是由模糊半径radius生成的一些固定的系数。

  类似于高斯模糊或者StackBlur,算法也是属于行列分离的,行方向上,先用上述方式从左向右计算,然后在从右向左,接着进行列方向处理,先从上向下,然后在从下向上。当然,行列的计算也可以反过来。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步都是用之前处理过的数据进行的。

  在源代码中用以下两个函数实现以下过程:

     水平反向的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static  inline  void  _blurrow(guchar* pixels,
                              gint    width,
                              gint     /* height */ ,   // TODO: This seems very strange. Why is height not used as it is in _blurcol() ?
                              gint    channels,
                              gint    line,
                              gint    alpha,
                              gint    aprec,
                              gint    zprec)
{
   gint    zR;
   gint    zG;
   gint    zB;
   gint    zA;
   gint    index;
   guchar* scanline;
   scanline = &(pixels[line * width * channels]);
   zR = *scanline << zprec;
   zG = *(scanline + 1) << zprec;
   zB = *(scanline + 2) << zprec;
   zA = *(scanline + 3) << zprec;
   for  (index = 0; index < width; index ++)
     _blurinner(&scanline[index * channels], &zR, &zG, &zB, &zA, alpha, aprec,
     zprec);
   for  (index = width - 2; index >= 0; index--)
     _blurinner(&scanline[index * channels], &zR, &zG, &zB, &zA, alpha, aprec,
     zprec);
}

  垂直方向的处理:

复制代码
static inline void _blurcol(guchar* pixels,gint    width,gint    height,gint    channels,gint    x,gint    alpha,gint    aprec,gint    zprec){gint zR;gint zG;gint zB;gint zA;gint index;guchar* ptr;ptr = pixels;ptr += x * channels;zR = *((guchar*) ptr    ) << zprec;zG = *((guchar*) ptr + 1) << zprec;zB = *((guchar*) ptr + 2) << zprec;zA = *((guchar*) ptr + 3) << zprec;for (index = width; index < (height - 1) * width; index += width)_blurinner((guchar*) &ptr[index * channels], &zR, &zG, &zB, &zA, alpha,aprec, zprec);for (index = (height - 2) * width; index >= 0; index -= width)_blurinner((guchar*) &ptr[index * channels], &zR, &zG, &zB, &zA, alpha,aprec, zprec);}
复制代码

  最终的模糊算法如下所示:

复制代码
  // pixels   image-data// width    image-width// height   image-height// channels image-channels// in-place blur of image 'img' with kernel of approximate radius 'radius'// blurs with two sided exponential impulse response// aprec = precision of alpha parameter in fixed-point format 0.aprec// zprec = precision of state parameters zR,zG,zB and zA in fp format 8.zprecb  void _expblur(guchar* pixels,gint    width,gint    height,gint    channels,gint    radius,gint    aprec,gint    zprec){gint alpha;gint row = 0;gint col = 0;if (radius < 1)return;// calculate the alpha such that 90% of // the kernel is within the radius.// (Kernel extends to infinity)alpha = (gint) ((1 << aprec) * (1.0f - expf(-2.3f / (radius + 1.f))));for (; row < height; row++)_blurrow(pixels, width, height, channels, row, alpha, aprec, zprec);for (; col < width; col++)_blurcol(pixels, width, height, channels, col, alpha, aprec, zprec);return;}
复制代码

  作为一个典型的应用,或者说尽量减少参数,常用的aprec取值为16,Zprec 取值为7。

     回顾下代码,整体过程中除了alpha参数的计算涉及到了浮点,其他部分都是整形的乘法和移位操作,因此可以想象,速度应该不慢,而且非常适合于手机端处理。同时注意到_blurrow和_blurcol函数循环明显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可以利用多线程并行处理,但是这个代码主要是专注于算法的表达,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更好的效率。

     另外一点,很明显,算法的耗时是和Radius参数没有任何关系的,也就是说这也是个O(1)算法。

  我们稍微对上述代码做个简化处理,对于灰度图,水平方向的代码可以表述如下:

复制代码
for (int Y = 0; Y < Height; Y++)
{byte *LinePS = Src + Y * Stride;byte *LinePD = Dest + Y * Stride;int Sum = LinePS[0] << Zprec;for (int X = 0; X < Width; X++)      //  从左往右{Sum += (Alpha * ((LinePS[X] << Zprec) - Sum)) >> Aprec;LinePD[X] = Sum >> Zprec;}for (int X = Width - 1; X >= 0; X--)   //  从右到左{Sum += (Alpha * ((LinePD[X] << Zprec) - Sum)) >> Aprec;LinePD[X] = Sum >> Zprec;}
}
复制代码

  在 高斯模糊算法的全面优化过程分享(一) 中我们探讨过垂直方向处理算法一般不宜直接写,而应该用一个临时的行缓存进行处理,这样列方向的灰度图的处理代码类似下面的:

复制代码
int *Buffer = (int *)malloc(Width * sizeof(int));
for (int X = 0; X < Width; X++)        Buffer[X] = Src[X] << Zprec;
for (int Y = 0; Y < Height; Y++)
{byte *LinePS = Src + Y * Stride;byte *LinePD = Dest + Y * Stride;for (int X = 0; X < Width; X++)        //  从上到下{Buffer[X] += (Alpha * ((LinePS[X] << Zprec) - Buffer[X])) >> Aprec;LinePD[X] = Buffer[X] >> Zprec;}
}
for (int Y = Height - 1; Y >= 0; Y--)      //  从下到上
{byte *LinePD = Dest + Y * Stride;for (int X = 0; X < Width; X++){Buffer[X] += (Alpha * ((LinePD[X] << Zprec) - Buffer[X])) >> Aprec;LinePD[X] = Buffer[X] >> Zprec;}
}
free(Buffer);
复制代码

   修改为上述后,测试一个3000*2000的8位灰度图,耗时大约52ms(未使用多线程的),和普通的C语言实现的Boxblur时间差不多。

       除了线程外,这个时间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呢,我们先来看看列方向的优化。

   在列方向的  for (int X = 0; X < Width; X++) 循环内,我们注意到针对Buffer的每个元素的处理都是独立和相同的,很明显这样的过程是很容易使用SIMD指令优化的,但是循环体内部有一些是unsigned char类型的数据,为使用SIMD指令,需要转换为int类型较为方便,而最后保存时又需要重新处理为unsigned char类型的,这种来回转换的耗时和其他计算的提速能否来带来效益呢,我们进行了代码的编写,比如:

1
2
3
4
5
for  ( int  X = 0; X < Width; X++)         //  从上到下
{
     Buffer[X] += (Alpha * ((LinePS[X] << Zprec) - Buffer[X])) >> Aprec;
     LinePD[X] = Buffer[X] >> Zprec;
}

  这段代码可以用如下的SIMD指令代替:

复制代码
int X = 0;
for (X = 0; X < Width - 8; X += 8)            
{//    将8个字节数存入到2个XMM寄存器中//    方案1:使用SSE4新增的_mm_cvtepu8_epi32的函数,优点是两行是独立的__m128i Dst1 = _mm_cvtepu8_epi32(_mm_cvtsi32_si128((*(int *)(LinePD + X + 0))));    //    _mm_cvtsi32_si128把参数中的32位整形数据移到XMM寄存器的最低32位,其他为清0。__m128i Dst2 = _mm_cvtepu8_epi32(_mm_cvtsi32_si128((*(int *)(LinePD + X + 4))));    //    _mm_cvtepu8_epi32将低32位的整形数的4个字节直接扩展到XMM的4个32位中去。__m128i Buf1 = _mm_loadu_si128((__m128i *)(Buffer + X + 0));__m128i Buf2 = _mm_loadu_si128((__m128i *)(Buffer + X + 4));Buf1 = _mm_add_epi32(_mm_srai_epi32(_mm_mullo_epi32(_mm_sub_epi32(_mm_slli_epi32(Dst1, Zprec), Buf1), Alpha128), Aprec), Buf1);Buf2 = _mm_add_epi32(_mm_srai_epi32(_mm_mullo_epi32(_mm_sub_epi32(_mm_slli_epi32(Dst2, Zprec), Buf2), Alpha128), Aprec), Buf2);_mm_storeu_si128((__m128i *)(Buffer + X + 0), Buf1);_mm_storeu_si128((__m128i *)(Buffer + X + 4), Buf2);_mm_storel_epi64((__m128i *)(LinePD + X), _mm_packus_epi16(_mm_packs_epi32(_mm_srai_epi32(Buf1, Zprec), _mm_srai_epi32(Buf2, Zprec)), Zero));
}
for (; X < Width; X++)        
{Buffer[X] += (Alpha * ((LinePD[X] << Zprec) - Buffer[X])) >> Aprec;LinePD[X] = Buffer[X] >> Zprec;
}
复制代码

  原来的三四行代码一下子变成了几十行的代码,会不会变慢呢,其实不用担心,SIMD真的很强大,测试的结果是3000*2000的图耗时降低到42ms左右,而且垂直方向的耗时占比有原先的60%降低到了35%左右,现在的核心就是水平方向的耗时了。

     当图像不是灰度模式时,对于垂直方向的处理和灰度不会有区别,这是因为,只需要增加循环的长度就可以了。

     我们再来看看水平方向的优化,当图像是ARGB模式时,也就是原作者的代码,计算过程每隔四个字节就会重复,这种特性当然也适合SIMD指令,但是为了方便,必须得先将字节数据先转换为int类型的一个缓冲区中,之后从左到右的计算可以用如下的代码实现:

复制代码
void ExpFromLeftToRight_OneLine_SSE(int *Data, int Length, int Radius, int Aprec, int Zprec, int Alpha)
{int *LinePD = Data;__m128i A = _mm_set1_epi32(Alpha);__m128i S1 = _mm_slli_epi32(_mm_load_si128((__m128i *)(LinePD)), Zprec);for (int X = 0; X < Length; X++, LinePD += 4){S1 = _mm_add_epi32(S1, _mm_srai_epi32(_mm_mullo_epi32(_mm_sub_epi32(_mm_slli_epi32(_mm_load_si128((__m128i *)(LinePD)), Zprec), S1), A), Aprec));_mm_store_si128((__m128i *)(LinePD), _mm_srai_epi32(S1, Zprec));}
}
复制代码

  在计算完成后结果也会在这个int类型的缓冲区中,之后再用SSE函数转换为int类型的。

      前后两次这种类型的转换的SSE实现速度非常快,实现之后的提速也非常明显,对3000*2000的32位图像耗时大约由150ms降低到50ms,提速很明显。

      但是对于24位怎么办呢,他的计算过程是3个字节重复的,无法直接利用SIMD的这种优化的方式的,同高斯模糊算法的全面优化过程分享(一) 一文类似,我们也是可以把24位的图像补一个Alpha通道然后再转换到int类型的缓冲区中,所以问题解决。

      最难的是灰度图,因为灰度图的计算过程是单字节重复的,正如上述代码所示,24位补一位的代价是多1个元素的计算,但是SIMD能一次性计算4个整形的算法,因此还是很划算的,如果灰度也这样玩,SIMD的提速和浪费的计算句完全抵消了,而且还增加了转换时间,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可以转变思路,一行内各个元素之间的计算是连续的,但是如果我把连续4行的数据混搭为一行,混搭成类似32位那种数据格式,不就是能直接使用32位的算法了吗,最后再拆解回去就OK了。

     比例来说,四行灰度数据如下

     A1 A2 A3 A4 A5 A6 A7......

     B1 B2 B3 B4 B5 B6 B7......

     C1 C2 C3 C4 C5 C6 C7......

     D1 D2 D3 D4 D5 D6 D7......

  混搭为: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A4 B4 C4 D4 A5 B5 C5 D5 A6 B6 C6 D6 A7 B7 C7 D7.........

   如果直接使用普通C语言混搭,这个过程还是相当耗时的,当然也必须的用SSE实现,大家如果仔细看过我图像转置的SSE优化(支持8位、24位、32位),提速4-6倍一文的代码,这个过程实现也很容易。

     有的时候思路真的很重要。

      在进行了上面的优化后,我曾自我满足过一段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SSE优化版本的Boxblur,但是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开卷有益。当某一天我注意到aprec的值为16加上>>aprec这个操作时,我们脑海中就崩出了一个很好的SSE指令:_mm_mulhi_epi16,你们看,一个int类型右移16位不就是取int类型的高16位吗,而在移16位的之前就是个乘法,也就是要进行(a*b)>>16,这个和_mm_mulhi_epi16指令的意思完全一致。 

  但是使用_mm_mulhi_epi16指令前,我们应该确认下本场景能不能满足数据范围的需求,我们看看需要优化的那句代码

       (Alpha * ((LinePD[X] << Zprec) - Buffer[X])) >> Aprec

     经过测试,只有radius小于2时,这个alpha会大于short能表达的上限,而(LinePD[X] << Zprec) - Buffer[X])这句中LinePD[X]范围是[0,255],Zprec为7,两者相乘的范围不会超过32767,而Buffer[X]是个递归的量,只要第一次不超过32767,后面就不会超过,因此两者的差也不会小于short能表达的下限。所以说只要radius大于2,这个算式完全符合_mm_mulhi_epi16指令的需求。

     由于_mm_mulhi_epi16一次性可以处理8个short类型,其他相应的SSE指令也同时更改为16位的话,理论上又会比用32位的SSE指令快一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前期的int缓冲区也应该改为short类型的缓冲区,对于这种本身耗时就不太多的算法,LOAD和Store指令的耗时是非常值得注意,使用short类型时这个和内存打交道的效率又同步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改为16位后,无论是32位、24位还是灰度的,写入到缓冲区的数据格式都会有相关的改变(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技巧我这里没有表达的)。

     最终:3000*2000的灰度图的执行时间为 7-8ms,提高了7倍左右。

     本文不分享最终优化的代码,请各位参考本文有关思路自行实现。

     一个测试比较工程:

      http://files.cnblogs.com/files/Imageshop/SSE_Optimization_Demo.rar

   

     上述界面里的算法都是经过了SSE优化的,最近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又心得就会到这里来记录一下。

这篇关于图像算法研究---超高速指数模糊算法的实现和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24519

相关文章

关于Java内存访问重排序的研究

《关于Java内存访问重排序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重排序现象及其在多线程编程中的影响,包括内存可见性问题和Java内存模型中对重排序的规则... 目录什么是重排序重排序图解重排序实验as-if-serial语义内存访问重排序与内存可见性内存访问重排序与Java内存模型重排序示意表内存屏障内存屏障示意表Int

Python pyinstaller实现图形化打包工具

《Pythonpyinstaller实现图形化打包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一个使用PythonPYQT5制作的关于pyinstaller打包工具,代替传统的cmd黑窗口模式打包页面,实现更快捷方便的... 目录1.简介2.运行效果3.相关源码1.简介一个使用python PYQT5制作的关于pyinstall

使用Python实现大文件切片上传及断点续传的方法

《使用Python实现大文件切片上传及断点续传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实现大文件切片上传及断点续传的方法,包括功能模块划分(获取上传文件接口状态、临时文件夹状态信息、切片上传、切片合并)、整... 目录概要整体架构流程技术细节获取上传文件状态接口获取临时文件夹状态信息接口切片上传功能文件合并功能小

python实现自动登录12306自动抢票功能

《python实现自动登录12306自动抢票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购票,特别是在中国,12306作为官方火车票预订平台,承担了巨大的访问量,对于热门线路或者节假日出行... 目录一、遇到的问题?二、改进三、进阶–展望总结一、遇到的问题?1.url-正确的表头:就是首先ur

C#实现文件读写到SQLite数据库

《C#实现文件读写到SQLite数据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使用C#将文件读写到SQLite数据库的几种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1. 使用 BLOB 存储文件2. 存储文件路径3. 分块存储文件《文件读写到SQLite数据库China编程的方法》博客中,介绍了文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Redis主从复制通过Sync和CommandPropagate阶段实现数据同步,2.8版本后引入Psync指令,根据复制偏移量进行全量或部分同步,优化了数据传输效率... 目录Redis主DodMIK从复制实现原理实现原理Psync: 2.8版本后总结Redis主从复制实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杨辉三角形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是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于1050年首先发现并使用的,:本文主要介绍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 目录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二:题解代码:三:题解思路:总结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题目链接:点击这里

基于Python实现PDF动画翻页效果的阅读器

《基于Python实现PDF动画翻页效果的阅读器》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个基于wxPython实现的PDF阅读器程序,该程序支持加载PDF文件并显示页面内容,同时支持页面切换动画效果,文中有详... 目录全部代码代码结构初始化 UI 界面加载 PDF 文件显示 PDF 页面页面切换动画运行效果总结主

SpringBoot实现基于URL和IP的访问频率限制

《SpringBoot实现基于URL和IP的访问频率限制》在现代Web应用中,接口被恶意刷新或暴力请求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为了保护系统资源,需要对接口的访问频率进行限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 目录1. 引言2. 项目依赖3. 配置 Redis4. 创建拦截器5. 注册拦截器6. 创建控制器8.

React实现原生APP切换效果

《React实现原生APP切换效果》最近需要使用Hybrid的方式开发一个APP,交互和原生APP相似并且需要IM通信,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使用React实现原生APP切换效果,文中通过代码示例讲解的非常... 目录背景需求概览技术栈实现步骤根据 react-router-dom 文档配置好路由添加过渡动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