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采用分治法求含n个实数序列中的最大元素和次大元素(C语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1.算法设计
2.程序清单
3.复杂度分析
4.运行结果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程序,采用分治法求含n个实数序列中的最大元素和次大元素,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实验过程:
1.算法设计
该程序采用递归分治策略,以下是算法设计思路的详细描述:
核心函数solve():
- 基本情况:当数组只有一个元素(low == high)时,直接将该元素赋值给max1,将一个较小常数(如-1000)赋值给max2作为初始次大值。若只有两个元素(low == high - 1),则直接比较并返回两元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最大值和次大值。
- 递归分割:对于包含三个或更多元素的数组,计算中间下标mid,将数组分为左右两个子区间:a[low..mid]和a[mid+1..high]。
- 递归调用:对左右子区间分别调用solve()函数,分别得到左右区间的最大值lmax1和rmax1以及次大值lmax2和rmax2。
- 合并结果:比较左右子区间的最大值lmax1和rmax1,将较大者赋值给全局最大值max1。接着,从剩余元素(包括左右区间的次大值及未被选为最大值的另一区间最大值)中找出最大值,将其赋值给全局次大值max2。
辅助函数:
- max(int m, int n):比较两个整数,返回较大的值。
- min(int m, int n):比较两个整数,返回较小的值。
主函数main():
- 获取用户输入:首先提示用户输入整数数组的元素个数n,然后根据n读取相应的整数元素,依次存入数组a中。
- 调用solve()函数:传入数组a、起始下标low(设为0)、结束下标high(设为n-1)以及两个引用变量max1和max2用于接收最大值和次大值。
- 输出结果:在solve()函数执行完毕后,输出最大值max1和次大值max2。
2.程序清单
#include<stdio.h>
#include <climits>
int max(int m, int n) {return (m > n) ? m : n;
}int min(int m, int n) {return (m < n) ? m : n;
}
void solve(int a[],int low,int high,int &max1,int &max2){if(low==high){max1=a[low];max2=-1000;}else if(low==high-1){max1=max(a[low],a[high]);max2=min(a[low],a[high]);}else{int mid=(low+high)/2;int lmax1,lmax2;solve(a,low,mid,lmax1,lmax2);//左区间求lmax1,lmax2int rmax1,rmax2;solve(a,mid+1,high,rmax1,rmax2);//右区间求rmax1,rmax2if(lmax1>rmax1){max1=lmax1;max2=max(lmax2,rmax1);}else{max1=rmax1;max2=max(lmax1,rmax2);}}
}int main(){int n;printf("请输入元素的个数:");scanf("%d",&n);int a[100];printf("请输入元素:\n");for(int i=0;i<n;i++){scanf("%d",&a[i]);}int max1,max2;solve(a,0,n-1,max1,max2);printf("最大元素为:%d\n",max1);printf("次大元素为:%d\n",max2);return 0;
}
3.复杂度分析
(1)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主要是调用solve函数
(2)空间复杂度
实验查找最大值和次大值是在一个一维数组的存储并得出出结果,故采用分治法求含n个实数序列中的最大元素和次大元素的算法空间复杂度为O(n)。
4.运行结果
这篇关于采用分治法求含n个实数序列中的最大元素和次大元素(C语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