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T大败局----第九章 技术导向的失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九章技术导向的失衡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
"什么叫市场导向型企业还是技术导向型企业?
你市场做不好还谈什么技术?"
技术导向——企业发展的独轮马车。
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何把力量全都使出来?
市场——是需要处理的某个问题?还是机会的创造者?
Godzilla——"怪兽之王''是否还能"王者归来"?
案例:从Godzilla到Gecko:Novell和微软
很多人对那些粗制滥造的日本电影总是欲罢不能。在电影中,东京的大部分地方总是遭受那些狰狞、庞大、受过辐射的史前动物的翻天覆地的摧残。
曰本电影的鬼怪之王非Godzilla莫属。任何人与这种喜欢口吐放射性粘液的蜥蜴厮混在一起必定是倒霉的一天。在不同的遭遇战中,他镇压Giant Bug(Mothra),驱散Smog Monster,让Giant Pterosaur(Rodan)折翼,击退King Kong的巨大猩猩的进攻。(当然,在美国放映的版本中,猩猩取胜了,但在曰本放映的实际版本中,Kong受到核攻击的重创,并因此而屈服。)他甚至从未注意过日本军队攻击它的塑料坦克和模型飞机。
Novell曾经与之类似。该公司从1979年开始进入市场,当时的公司名为Novell Data Systems,这是一家以犹他州为根据地的计算机制造商和专有磁盘操作系统的开发商。它的主要产品Sharenet是一款非常昂贵的专有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产品,Novell在该产品的销售上几乎毫无成功可言。1983年,Novell濒临倒闭,但是在它最后陨灭之前,公司邀请投资人Ray Noorda看看是否有摆脱困境的良药。Noorda不是技术专家,但他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对价值独具慧眼,对于缩减成本自有绝招。
经过一番探究,Noorda把目光聚焦于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它是Sharenet的软件核心。Noorda并且断定Novell的生死存亡维系于该产品之上。不久,NOS换名为"NetWare",它成为"Superset"所钟爱的项目。("Superset"是一个由Drew Major领导的Novell聘请的技术小组。)它将成为今后十多年、业界最强大、最有影响的公司的基础。
NetWare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允许用户在连接的PC网络上共享文件和资源。在NetWare出现之前,在PC市场上,3Com等公司开发的NOS只是简单地将服务器(运行NOS的远程计算机)划分成多个虚拟盘。你可以远程保存文件,但其他人不能访问它们。NetWare要成熟得多。远程硬盘被当成网络所有用户均可以访问的公共资源。单个用户有权限访问服务器上的子目录,如果用户得到了网络管理员的授权,也能轻松在网络上给别人传输文件。除了文件共享功能外,NetWare还使多个用户共享打印机更容易,这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简单的点阵打印设备售价就高达600.00美元。
NetWare的另一种力量就是它不依赖于其他任何特定公司的网络硬件。NetWare可以运行于ARCnet、Ethemet,也可以运行于Token Ring。大部分竞争产品却局限于特定的LAN类型或LAN适配器。为了在服务器和桌面扣之间通信,公司运用它的专有IPX(Intemetwork Packet Exchange)协议。在高科技历史中,IPX成为短暂时期内网络协议的实际产业标准。当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和TCP/IP协议蓬勃发展时,这种情况才得以变化。
Noorda最先将这款新的NOS提供给业界的一些主要用户,其中最著名的是3Com。在Ethernet的共同发明人Robert Metcalfe的领导下,3Com成为NOS和网络环境中的早期领导者。在1982年COMDEX的一次会议上,在高科技企业中相互间非常"友好"的气氛中,Metcdfe将NetWare从3Com的货架上扔了下来。Metcalfe这个绝非明智举动的回报是,导致3Com最终从NOS市场消失。
在这个不太吉利的开端之后,Novell很快肿胀成为PC网络领域的Godzilla。在一次辉煌的市场营销行动中,Novell购买了几家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厂商,驱动硬件价格下调。这种市场策略也许是由比尔*盖茨发明。让其他若干公司做出牺牲,从而扩展NetWare的市场,Novell将硬件生意全面转向OS。
1987年,Novell成为NOS舞台上的怪兽中的首恶。NetWare挤挎了Corvus,这是业界的另一个早期领跑者。它让Banyan的VENE折翼,让3Com遭受重创,让微软的LAN Manager和IBM的LAN Server毫无还手之力。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Novell在LAN和NOS中的主宰地位坚固不可动摇。
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Novell还携GroupWise路身于"groupware"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竞争者。Noorda还推动了Novell代理商教育和认证培训的发展。从1985~1995年,Novell认证工程师(CNE,Certified Novell Engineer)成为业界最具有价值的网络行业头衔。Novell的CNE计划受到了广泛的尊敬,而且业界竞相仿效。当微软推出Windows NT时,世人皆知,它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培训计划正是借鉴了Novell的CNE计划。该公司那时变得庞大、强壮,且利润可观。1994年,它的年收入高达20多亿美元。
但此时,与日本电影中一样,一个戴着眼镜、发型古怪的令人讨厌的家伙发出不可思议的、放射性的缩身魔法,并将它施加于狂暴的怪物身上。当射线暴发出神奇的效果时,怪兽被缩小成像壁虎一样的大小。
为了炫耀自己的威力,他甚至不屑于使用战车、导弹或喷气机,就向被缩小的怪兽发出致命一击。
他使用的竟然是一个谷类食物盒似的东西。
Novell的险境
Novell的最后一博正值微软在2001年启动针对该公司的侵略性的直接性市场策略的时候。当时,Novell是市场中一只受伤的蜥蜴,几乎每天都被微软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新闻界和业界面对由Windows NT、Linux和因特网统治的服务器世界与Novel公司的关联性表示质疑。
由于绝望、深感无助,当时的CEO Eric Schmidt也匆匆与另一家公司联姻。这家公司就是位于波士顿的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这是一家庞大但资金正在流失的咨询和系统集成公司。联合公司的总部正式从犹他州的Provo迁移到马萨诸塞州的Cambridge。Cambridge TechnologyP artners的CEO以及Novell公司1982~1983年的总裁成为新合并实体的总裁。这一切让人感到非常不自然,似乎Godzilla与Mothra联姻了。而一般情况下,Godzilla要吃掉Mothra才符合常理。
当对手受伤倒下时,微软从来不会错失落井下石的良机,它在Novell的道路上投下了"Microsoft Server Crunch"。"Crunch"包含一条聪明的市场营销举措,其作用类似于缩身大法。该广告对Novell以及NetWare发表了许多声明,甚至是想引诱该公司最虔诚的用户投身别门。Crunch中最煽动人心的地方有:
"NetWare平台的'试用期限'截止到何时?"
"如果制造商的支持不完善,用户就会被放任不理。也就是说,由于当前技术瞬息万变又迅速老化,增强和升级这些产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其结果会导致成本增加。"
"Novell公司最近并购了美国Cambridge TechnologyP artners。也就是说,Novell公司正在将核心业务从软件开发转移到咨询服务上来。"
当我读到微软的这次计划的相关内容时,似乎又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Novell与WordPerfect合并后不久,我被邀请到犹他州的Provo,培训一些Novell和前WordPerfect产品经理,教他们如何进行软件营销。在培训期间,学员看到一则广告,我现在把它视作"品牌在继续,大船在沉没"。
广告上描写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人,小舟正驶向远处的一艘豪华的游艇。小舟象征WordPerfect的用户;游艇则象征微软。出现这一幕的原因是更佳的服务,由"游艇"提供的更佳服务。核心意思是,微软声称自己提供比Novell更佳的客户服务。当时,Novell继续对购买WordPerfect产品的所有用户实行著名的免费800(免费服务热线)支持。
"这让人忍无可忍,"学员们悲叹道:"我们该怎样做呢?"
出名的守财奴
"那好,"我说:"让我们想想这一情况。你可以打电话给微软,抱怨广告的误导、不公平和恶意。但是,要知道,你所进行的一切对于微软所进行的攻击毫无影响。而且,我认为他们不会被你的咆哮所感动。
或者,也可以应用最出名的市场营销秘方:以负面广告进行还击,并赋予其可信性,吸引竞争对手的注意力。当然,该理论由一个人提出的,此人已于20世纪60年代成为历史,而且未能进一步制定和改进攻击广告。此策略似乎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没有其他方法抵御进犯之时。(PS:边开火边前进)
或者,也可以按一种强硬的方式应对广告设计者,这种方式能让微软在将来制定这类广告时再三权衡。你希望如何应对?"
在场的每个人似乎都认为第三种方案是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开始继续讨论。
"那么",我说:''这一方案效果如何呢?我在课程中讲授过,微软围绕着比尔*盖茨这一角色创建了强大的品牌要素。对于大众来说,盖茨以一种计算领域无可匹敌的领路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场合,他经常穿着随便,畅谈技术的好处,而且从不谈起钱。不过,事实上,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为什么?因为通常没有人喜欢富翁。这就是市场营销大师Wilt Chamberlain所描述的'大亨招人恨'的病态心理"。
"让我们设计如下广告,将它称做'出名的守财奴'。广告上将描述King Midas、Scrooge和Getty(在家中安装自动收费电话,防止客人花他的钱打长途的人)。在每个守财奴的下面配一个标题,告知他的故事。第一幅图像就是比尔*盖茨的,在盖茨图像的旁边画一部电话,在拨号盘上有一个投币口。在电话的旁边是一角硬币。此广告的标语是:'比尔*盖茨拥有300亿美元(在当时大约是这个数),但是当字处理软件不能正常工作时,他希望客户用自己的硬币打求助电话。'"
"你们认为如何?微软不会容忍如此:这则广告搞乱了该公司最重要的品牌符号。这种创意贴切而且有趣。并且,它在观众心中唤起一定的认同感。在推出之前在微软面前演示这一广告。我敢打赌,这正是你所需要的,微软将全力制止这一广告出台。
在教室中,长时间无人言语。我注意到,WordPerfect一方的一个高级产品经理独自傻笑,然后飞快地做着笔记。最后,Novell一方的另一个高级产品经理瞪着双眼、显得惊慌失措地看着我,并说:"噢,Novell也许永远不会创造出这样的广告。"
他们最后什么也没做,只是将WordPerfect卖给了Corel,损失约有12亿美元。
现在回到2001年,值得赞扬的是,当Crunch战役出现时,Novell新的CEO Jack Messman愤怒了,他召集了一些律师提出抗议。微软表示了一定的歉意,对该广告做出了更正,并说这是一场误会等等之类的话。但总而言之,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广告已经发出,人们也已经看到了广告上的指责。Novell如何应对这些指责呢?在观众面前(这些观众可不在法庭之上),Novell公司又如何应对?
对于Novell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遇到的这种冲击一次紧接着一次,而且Novell似乎很少能奋起迎接挑战。导致Novell失去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的原因。相反,存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公司一步步走向衰竭。
庞大的蜥蜴
从一开始,Novell基本上就是一家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公司,公司的CEO时刻以销量为导向。与其他同类型公司一样,Novell倾向于将市场运作看做需要处理的某个问题,而不是看做机会的创造者。该问题由于公司内部过于集权而变得尤为严重。这群人包括一小撮程序员精英,他们完全控制着NetWare核心、OS核心的开发,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完全独立于Novell的其他人。一段时间内,这帮"集权"精英几乎被公司的其他人供奉为神圣,Drew Major扮演着教父的角色。管理人员可以给这帮"集权"精英提建议,但即使是Ray Noorda也不能给这帮人下命令。多年来,有的"集权"精英甚至还不是公司的职员(Robert X.Cringely,《AccidentaI Empires》(New York:Addison一Wesley,1992),第278页)。
在Novell公司内,由于技术完全压倒市场营销,公司的产品管理系统很脆弱。产品经理对NetWare的产品开发周期的影响很小。例如,多少年来,"集权"精英对用户要求NetWare的GUI的呼声置之不理。在一次重要场合,Drew Major声称NetWare永远不会有GUI,而且在若干年内,在GUI流行的世界中,在Novell的产品看起来越来越不符合时宜的时候,Drew Major竟然做出了如此声明。Novell市场脆弱性的另一个证据是,它不能为NetWare和其他Novell产品的用户提供完美的投资回报率。公司擅长于为NetWare编制长长的技术改进清单,但将这些改进对现实的利益与节省相结合的考虑明显做得不到位。
市场营销的弱点也波及到Novell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它的GroupWise产品。这是Ouflook和Notes的强有力竞争者,它拥有3500万用户(Novell善于保密的一个有趣的事实)。在2000年之前,GroupWise的界面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老面孔,即那种急需更新的陈旧界面。Novell的产品市场小组知道这一点已经有多年了,但却不能劝告GroupWise开发小组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外观和感觉。
迷失心灵的孤岛
另一个问题是文化。如前指出,直到Novell与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合并,它的总部一直位于犹他州的Provo。犹他州是庄重、多妻制和神圣的领土,集中了美国最成功的本土宗教——摩门教的所有礼数。这种状态在美国并不常见。它是非凡文化、宗教和政治保持一致性的地方。摩门教占犹他州人口的63%,而且拥有全州范围内分布最广的选举人。在政治上,白色共和党人主宰着全州的立法。犹他州的整个美国国会代表都是摩门教徒,议员也是如此。
随着Novell的发展,这种文化与宗教相统一的结果导致出现一种微妙的现象。虽然犹他州拥有优秀的大学,它们能培养出为数不少的程序员、销售和市场营销人员,但Novell从未对犹他州和摩门教之外的人产生吸引力,公司也没有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吸引他们。例如,虽然摩门教没有专门取缔使用咖啡因,但也没有给予特殊的支持。因此,在Novell总部饮一杯咖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在业界引发了一个不太大的问题,因为程序员经常使用不同的爪哇咖啡和咖啡酒混合饮料(如苏格兰威士忌酒和混合可乐)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兴趣。Novell与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在2001年合并后,新上任的CEO Jack Messman在一次Novell代理商的会议上强调了分发雪茄的重要性(摩门教徒也不赞成抽烟)。这也许让Brigham Young(己故摩门教教主)在坟墓里辗转反侧,但令他欣慰的 是Novell的员工并不认同Messman认为公司应该打破陈规的思想。
不支持饮酒反映了一个更微妙的智力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公司发展的问题。在公司内部,Novell缺乏高科技企业中活跃职员间相互交流的创新思想和观念。因此,Novell似乎总是把自己置于其他企业的"污秽"现实之上。产业观察家早就指出,如果参加不同公司赞助的展览(如微软的交流大会),就会发现IBM职员或其代理人在场,反之,对于IBM Domino/Notes展览,情况亦然(微软肯定派人参加)。但是,很少能发现Novel的GroupWise相关人员出现在竞争对手的展会上搜集对方的信息。这并非Novell的作风。
Novell为访客提供的臭名昭著的旅馆向外界传递了更为明确的信息,业界将该旅馆戏称为"Noorda梦魇"。多年来,来到乏味的Provo,访问Novell公司总部的疲惫旅行者被迫居住在这个"乡村客栈"。因为这是方圆几里内惟一可以投宿的地方。Novell的"胜地"饮食平平,食物上涂着一层让人犯疑的颜色,破旧的毛巾,陈旧的床垫上散落着白色的亚麻丝。一位合作伙伴曾经访问Novell,参加一个高层商业展示会并讨论NetWare的前景。当他离开Provo时,发誓要购买WindowsNT,以报复由于Novell提供噩梦般饮食而蒙受胃痛的折磨。
当然,多年的成功也是导致Novell形成妄自尊大态度的原因之一。当公司长久以来取得了辉煌业绩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一切尽在控制之中。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均是风云变幻,比尔*盖茨就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经过恰当地引导,偏执狂也会成为一个有用的管理工具,但长期以来Novell似乎总是缺乏这种恰当的引导。
痛失荆州
前述两个问题导致了第三个问题的形成:Novell在执行产品营销的基本原则上接二连三地犯错。定位和产品命名似乎是Novell尤为不受欢迎的方面。1993年3月,推出NetWare 4.11后,Novell决定把NetWare的名字改为"intraNetWare",这是试图利用炙手可热的因特网的笨拙之举。没有哪一个优秀的营销组织犯过如此错误;该行动产生的混乱完全是可以想像得到的(PS:利用还是导致混乱,傻傻分不清楚)。每人个立即认为Novell中止了NetWare,并询问该产品有何变化。毕竟对于常规的LAN还存在巨大的市场,而且Novell似乎不再信任此项目。经过一年左右的艰难解释后,Novell仍然销售着LAN,intraNetWare也仍然是一个LAN产品,但已具有局域网功能以及传统上与NetWare相关的所有惊人的LAN功能,于是,Novell又回归到可靠的、真实的、受信任的以及为人熟悉的"NetWare"这个名字(现在已具有局域网功能)。
Novell所犯的一个更致命的错误是定位错误。作为MicroPro(前文提到的犯过定位错误的公司)的翻版,未吸取教训的Novell愚蠢地创造了两个竞争性的组件产品线,GroupWise和Novell Intemet Messaging System(NIMS,与Netscape结成的开发联盟)。两个产品在功能和用户群上相当接近,以至于用户考虑购买时,它们会担心"两种产品的区别在哪儿",而不是向销售人员询问"我为什么要购买"的问题。
当然,要不是一个重要事件的发生,Novell可能会在这些问题面前安然无恙。这件事就是1993年Windows NT的面世。尽管早期Novell在与微软LAN Mamager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但Windows NT却是一头更凶猛的怪兽。微软潜心研究了Godzilla,而且从早期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它的放射线枪蓄势待发,时刻准备利用敌人的弱点给予致命的一击。
Godzilla遭遇三头妖怪NT
也许一直以来,Godzilla最强硬的对手是Ghidrah,一只三头妖怪。Ghidrah由一个疯狂的日本特效专家团队开发,它犹如一只来自太空、具有三个喷火头的蚊龙怪兽,也许具有比Godzilla更可怕的吸力。它与其变种史前对手一样,同样企图摧残所有不堪一击的东京城市模型。
在电影中,Godzilla最后在Giant Bug Mothra和Monster Rodan的帮助下将Ghidrah赶回太空。与Ghidrah一样,微软的Windows NT对Novell的进攻基本上也是以"三头怪兽"的方式的。而对于Novell来说,可惜的是,现实中的犹他州找不到强大的盟友。当战斗结束时,从Novell的销售和市场份额方面来看,就像三头怪兽光顾后残留的东京市区一样。
■ Ghidrah的表演
NT代表"新技术"(New Technology),与NetWare相比,它的确如此。1993年,即Macintosh问世后的9年、Windows 3.0发布后的3年,每个人都已经厌倦了命令行界面以及X:\提示符。也就是说,除了Novell由于技术维护上的需要以及极少数人以外,几乎每个人均是如此。但在Provo,命令行界面地位依然坚固,Novell并不打算让一些在PC屏幕上显示漂亮图片的"可笑"观念来降低其NOS的速度和稳定性。
这种决定的后果非常严重。Windows NT界面使产品更易于使用,配置的成本更低,而且减少了培训和维护的开销。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当时购买LAN产品主要是在部门一级。微软获得了企业部门的控制权后,立刻进攻企业市场,这正是Novell的利润中心。
■甜言蜜测功效
对于微软这些年来的成功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方面是它与开发联通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微软总是善于让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顺利而又开销少。它能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实用工具、编译器和框架。与其早期努力相配合,它支持Windows NT的延伸,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为NT开发新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
相反,在关键性的1993年,为NetWare开发产品却是举步维艰。Novell的工具昂贵而且粗糙。为NetWare开发应用程序,程序员几乎需要重新编写OS本身。而且,尽管Novell做出了无数次的承诺,但广受吹捧的AppWare开发框架从未面世过。Novel对许多NetWare开发人员抱有怀疑与鄙视的态度。Novell的企业精神是:"如果想要为我们的产品开发应用程序,也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开发。我们理解并珍爱自己的产品。如果我们让其他人来喂养我们的宝贝,他们可能会践踏它。"Novell也许认为别人做NetWare开发程序类似于入侵的外星人试图将Godzilla克隆为Mechagodzilla的情形。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1994年,Novell关闭了位于得克萨斯奥斯汀的第三方开发支持中心。该小组包括300多名职员,他们负责协调软件发行商,让他们开发针对NetWare的应用程序(名叫NetWare Loadable Modules或NLM)。它已成为宣扬NetWare是一个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标准的"颂歌"。但是,虽然公司在程序员面前设置了障碍,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仍然涌现出一大批针对NetWare的应用软件。
Novell在会计和数据库市场表现特别优秀,软件能自然与网络环境适应。支持NetWare的公司包括GreatPains、Macola、Peachtree、Oracle、Sybase和Borland等等。Novell通过奥斯汀的援助中心来支持Novell的ISV,而且销售开发工具和实用软件。该中心在市场营销上的工作包括帮助开发联盟通过直销战略、合作广告商贸展示来获得更多的用户。
随着奥斯汀中心的关闭,大部分Novell第三方优秀软件也命运坎坷。由于全力从事于WordPerfect的收购,Noveli多年无暇重组犹他州的奥斯汀中心。当微软承诺提供NT开发的市场支持时,无依无靠的开发联盟于是投向微软阵营。
随着因特网浪潮席卷高科技,Novell对开发联盟的蔑视也显现出长期严重的影响。当公司在彷徨不前时,很少有开发商为NetWare开发因特网应用程序。高昂的开发费用、可怜的支持以及逐渐减少的客户均让程序员却步,许多公司纷纷寻求新的市场。相反,微软由于提供了廉价的开发工具,刚好切入了庞大的市场。同时,微软凭借开放资源和更为低廉的开发成本,迅速培养出"包括微软以外几乎所有人"的巨大阵营,为新产品的成功准备了最有利的条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微软重新将Novell的NetWare变成只是一个文件打印服务器的软件。
微软逐渐剥离Novell开发支持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全国范围内的演示来吸引企业上层执行人员。这些演示主要宣传以下亮点:
l NT的亮丽界面(而且现在,对这些上层管理人员演示产品时,他们己有可能理解看到的内容)。
l NT所提供的功能和拥有的稳定性(当该产品第一次发行时,稳定性实际上次于NetWare,但微软的代表当然认为自己的产品更稳定)。
l NT的亲和性价位(一个部门的NT方案成本远低于Novell方案成本)。
l 与任何开发商相比,微软无疑具有最坚实的财力后盾,因此购买NT最安全,也是最明智之举。
■紧追不舍
对于微软无情的进攻,Novell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无动于衷。这种情形类似于电影镜头中,一头巨大日本妖怪正蹂躏另一头已倒地且无力反抗的日本妖怪,像一个被制服的WWE(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世界摔跤联合会)摔跤选手正遭受雨点般的攻击一样。该公司确信,NetWare技术上的优势是对自己最好的表白。该公司也的确花费了大量时间告诉那些向CEO和CFO汇报的IT人士,Novell占用的硬件开销比微软少得多。当然,这种优势的作用在现在相当有限,根据摩尔定律,这种论调变得毫无实际意义。随着硬件价格的下跌,Novell的价格劣势有增无减。
■ 发疯的Godzilla
Windows NT发布大约6个月后,Novell才意识到,事实上难以显现的技术优势不足以迎接微软的挑战。要想与之抗衡,必须寻求新的武器。Novell经过权衡再三,将突破点锁定为Unix。1993年12月,公司宣布,它将从AT&T得到Unix系统实验室以及Unix商标。此次购买的战略目的是SuperNOS。NetWare与Unix的强强联合有望催生出一个NT杀手。
然而,此决定于事无补。与MicroPro的WordStar和WordStar 2000一样,在服务器上,对于同样的人和同样的硬件,NetWare和Unix基本上完成相同的事情。不错,AT&T的UNIX版本也可以用于桌面系统,但Novell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为PC开发桌面UNIX。它不可能销售与Windows功能相同的应用程序。"融合"两个最佳OS通常仅仅意味着为老用户多提供了一条完成同样事的途径而已。
而且,与MiproPro一样,Novell立即在内部瓦解为多个竞争阵营。NetWare开发小组的关键成员瞧不起Unix方的人员,而且直言不讳地希望Unix终结。Unix方由于被看做二等公民而耿耿于怀,对于NetWare方,他们对Unix在提前规划、虚拟内存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保持缄默。作为回应,NetWare方只是说道:"喔,是吗?"(这是摩门教的通常反应,因为他们刻意避免谩骂。)最终,Novell发布了一款临时Unix版本,称做"UnixWare",它既不是SuperNOS,也不是NetWare,听起来更像两者的杂交产物。
两年之后,Novell决定放弃。1995年,它将UnixWare和Unix操作系统的版本卖给SCO,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同时,Novell再次尝试通过面向对象编程软件Serius为开发人员提供更有用的开发工具,但此次努力如AppWare一样毫无作用。
在1994年,完全不知所措的Novell又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ordPerfect。
业界观察家认为,Novell收购曾经的字处理领袖WordPerfect公司根本不会起任何作用。而且,甚至在Novell内部,也难以找到一个对此收购在私下表示首肯的人。在舆论上,Novell声称此次收购是阻止"丢失桌面市场",但事实上,Novell 从未在销售桌面系统和零售软件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只是一个不能令人信服的谎言。每个人都可以想到的最合理的答案是:因为这两个公司均位于犹他州,相距几里之遥,这属于一家摩门教统治的公司去拯救另一家摩门教统治的公司。
WordPerfect以貌似健康的体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但从1991年到1993年,公司却迅速每况日下。因为出身于1979年的Satellite Software,所以公司具有业界最少见的管理系统之一。形式上的CEO Pete Peterson(Peterson的兄弟Andre也曾经为WordPerfect工作,是公司最佳公众发言人之一。他因为在SoftTech的表现而广受称赞。SoftTech是一系列业界研讨会,由计算机发行商Merisel主办。Andre的演示从他的妻子和几个子女的幻灯片开始,演讲中将大把的糖果抛向听众,使气氛异常热烈)实际上是三头统治的其中一个成员,三头统治者还包括创建者Brnce Bastian和Alan Ashton。Peterson角色是,当这驾马车中出现意见不一致时,Peterson就是调和剂,充当严厉的父亲,控制好成本的关口,努力为快速增长的公司建立一个可靠的管理结构。在Peterson的政权下,WordPerfect保持低成本,而且形成了一个相当有效的市场销售组织。当然,在公司的成长中得益于当时的市场领袖MicroPro由于WordStar与WordStar 2000的同室操戈而元气大伤。
尽管拥有CEO头衔,但Peterson并不掌管WordPerfect的开发,这却是Alan Ashton的职责。1992年,Bastian和Ashton由于厌倦了Peterson严厉父亲般的管理方式,他们决定亲自来掌控公司。Peterson被赶走,Bastian和Ashton很快就开始大肆挥霍WordPerfect的资本,将职员数从1992年的近3300人增加到1993年年末的5500人。同时,WordPerfect的销售增长开始减缓,尽管公司的收入从1991年的5.7亿美元增长到1992年的7亿美元。这种增长不足以弥补WordPerfect快速膨胀带来的巨大开销,因此,公司开始吞噬老本。当1993年的销售增长势头持续下降时,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1991年WordPerfect的Windows版本的第一次发行。尽管市场对Windows极力吹捧,但WordPerfect在开发Windows的字处理软件上未全力以赴。公司最好的经理和程序员宁愿固守看起来更靠得住的DOS产品上。而且,Ashton这个"随大流"的决策者也不愿意为了产品的成功而伤神。结果,WordPerfect的第一个Windows版本速度慢、漏洞成堆,缺乏关键性的竞争要素,得到的评价平淡无奇。正是由于在紧要关头所犯的致命错误,WordPerfect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让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微软Office套件的发布。Office套件体现出的巨大价值使WordPerfect失去了吹嘘自己是最佳字处理软件的资本。WordPerfect没有Windows版本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来开发自己的套件,因此,它的销售进一步滑向谷底。为了迎战微软,WordPerfect试图与Borland合作,因为Borland拥有数据库和电子表格,但此计划在市场中收效甚微。WordPerfect/Borland套件缺乏微软的集成度,而且各自的产品在相关领域也并非出类拔萃。
WordPerfect并没有取得预期的8.8亿美元的巨大销售额以及1亿美元的利润,事实证明,它现在已是强驽之末,销售锐减,在它的报告上赫然写着"1亿美元的亏损"。鉴于此,Novell迅速解雇了大部分WordPerfect的销售和市场人员。面对在零售软件商业中不再拥有拳头产品的情况,Novell根本毫无准备,最终在1996年,以1.58亿美元的价格将WordPerfect甩卖给Corel(实际交易时,Corel只用了极少的现金)。
同时,微软致命的收缩性放射线不断地将Godzilla缩小。
Novel还失去了一次机会,当时微软由于推出NT给自己带来了定位上的麻烦。那时,微软已经开发了两个32位操作系统,它们名字相似、价位相近(均为桌面级别),而且界面几乎相同。一个产品稳定但难以使用,另一个产品易于使用但稳定性欠佳。精明的企业应当利用这次微软定位错误,给予微软重重一击,但Novel却没有把握住。
Novell没有进一步运用现代GUI更新NetWare的界面和改进使用感受。所有高层研究委员会都认为Novell在银行中不再存有巨款、不再具有雄厚的资本,不再拥有更好、更稳定的产品。Novell也没有采取任何定价上的举措,也没有竭尽全力为NetWare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开发框架。最终,Novell只是躺在自我陶醉的温床上坐以待毙。Novell还自认为人们会出门购买一台安装有昂贵NOS的高级服务器,然后再考虑在其中安装其他软件一一这完全与实际情况相反。
在3年多的时间里,Novell通过毫无意义的收购,以大把大把的烧钱方式进行还击,而微软则坚持不懈地以吸引人的价格向企业决策层展示其具有新潮界面的产品。尽管一些Novell的新任CEO也试图改变这种情况,但Novell的其他成员均"成功"阻止了这种改变。同时,它的销售进一步萎缩,利润逐渐不复存在。2000年Novell的年收入为11.6亿美元,2001年为10.4亿美元,亏损了2.73亿美元。最后,公司决定摆脱此困境的惟一途径是转让给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并将总部迁移到波士顿去,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享用Sam Adams啤酒、尽情抽烟、随意攻击谩骂。还可以痛饮Jolt可乐。
现在,公平地讲,Novell终于觉醒了。如今的价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也更容易为NetWare开发基于NOS和服务器的应用程序(虽然这种支持力度远远滞后于WindowsNT/2000)。该产品现在终于具有了GUI。事实上,许多转移到Windows NT的人后来均表示惋惜。不可否认的是,尽管那些"集权"精英不是优秀的商人,但他们是出色的程序员,在稳定性和健壮性方面,NetWare从不输于NT。
你可能心存疑问:虽然重生的Godzilla在2000年的Office套件市场仍然出师不利,虽然电影上描绘的镜头是可怕的(事实上,所有的Godzilla电影都是可怕的),但后来的情况是否还会是Godzilla再次从太空返回,而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Novell也必定如此认为。4月14日,Novell的总裁兼CEO Jack Messman宣布:下一个NetWare版本将基于NetWare和Linux而构建。然而,Novell笨手笨脚的营销手段再次上演。
它称Linux为"不成熟的操作系统",因而激怒了整个开放源代码联盟。后来,Novell不得不为此道歉。
此时,一旁的Ghidrah肯定在窃笑。
这篇关于IT大败局----第九章 技术导向的失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