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可怜的孩子有感

2024-04-02 19:48
文章标签 有感 孩子 可怜

本文主要是介绍看可怜的孩子有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身处在同样的环境,不能说为他开脱。。。因为他做的真的太严重了,杀人偿命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道德观之一,但反观自身,我也有同样的反抗,如愿以偿地毁掉了自己好孩子的一面,最终同学们的宽容挽救了我,仅仅是因为我所做的过分的事情比较小,而无人知道,连我父母都不知道,想想当时我也是多怕我爸知道啊!至今我仍在为当年的事忏悔,但它教会了我宽容,让我走回了正途。。。高级知识分子们都已经开始站出来,面对公众所质疑的弱者不被保护、杀人偿命等群情激愤的理论提出了宽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从表面上,我也终于明白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当年要不是两个我伤害的人选择原谅我,其他同学能原谅我吗?能有现在的我吗?我不能改变他的命运,但我可以引以为戒,我能承诺的仅仅只是决不能在压力下崩溃!最后我也只能弱弱地呼唤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

 

下面附是什么样的后天环境,塑造了这样一个人——药家鑫(来自http://view.news.qq.com/zt2011/yjxfq/index.htm):

 

引言:父母假借爱的名义对孩子的种种伤害,药家鑫的家庭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可谓是:爱,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1、药家鑫有个怎样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典型的“权力型人格”:

 

心理学家弗洛姆总结过一种“权力型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强烈渴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一旦不顺从就会让他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家庭、尤其中国家庭是这种人格最容易施展的场所,因为中国家庭给了这种人格最少的制约。

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权力型人格”并不是简单的“命令——服从”逻辑,它的真实逻辑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投入——回报”,也就是说,他把对你的命令视作投入(我花了这么大价钱让你练琴),把你的顺从看做对他的回报(你好好练琴就对了)。

第二种是“贬损——听从”,也就是说,他对你永远不满意,永远否定,你做的差,他说你“不争气”;做得好,他说你“翘尾巴”或“还不够”。总之,你永远还“差得远”,应该听从于他。

从新闻报道透露的信息看,药家鑫的父亲很符合这种人格。他一方面自认为对儿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要求儿子绝对的服从;另一方面,他很少认为孩子有做好的,不会去表扬孩子。

 
 
 

这样的父亲容易对孩子惩罚、憎恶、刺激、贬低:

 

孩子未必会喜欢父亲的这种投入,反而往往想逃离,也就是不顺从父亲的意志。以药家鑫的家庭为例,父亲对这种不顺从,会表现出惩罚——拿皮带抽、关地下室;憎恶——对你失望、觉得你倔,甚至说出“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这样伤人的话(得有多么大的憎恶才能说出这种话啊,而且越是憎恶,越会看你哪都不顺眼,动辄得咎);刺激——误以为孩子的不顺从是因为自己的投入还不够大,所以辞职回家专门看管你,以加深投入来刺激你,让你对自己的不顺从内疚。这些是对第一种逻辑破裂的回应。

而在第二种逻辑里,父亲会靠经常的贬低你建立他的领导地位。

 
 
 

药家鑫实际生活在一种“家庭恐怖”中:

 

心理学家武志红把这种父亲对孩子的暴力(包括冷暴力)称为“家庭恐怖主义”。的确,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家庭还不够恐怖吗?药家鑫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主要感受就是“不快乐”、“没意思”、“无价值”、“恨父亲”、“想自杀”。

 
2、“家庭恐怖”塑造了药家鑫怎样的性格
 
 

怕父亲:

 

我们说一个人怕蛇,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蛇会咬人,怕蛇是理智的行为。但是说一个人有怕蛇的性格,那可能他看到一条绳子都会恐惧发抖,那就不是理智的行为,而是条件反射。这样的性格形成很可能与这个人被蛇咬过有关。

如果父亲总是带给你伤害,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怕父亲的性格。严重的,看到父亲的影子、听到父亲的声音都会紧张出汗,如果看到父亲阴沉着脸,那就更会惴惴不安。父亲(条件)意味着不好的感受(反射),越是接近于要攻击自己的父亲形象(比如阴沉着脸的父亲),就意味着越不好的感受。

药家鑫就是这样的性格,当问到“你知道些什么?”时——药家鑫回答很简单:知道的只是对父亲的惧怕、别让父亲斥责。

 
 
 

进而怕“惹事”:

 

怕父亲为什么会引起怕“惹事”呢?因为“惹事”就预示着那个要攻击自己的父亲将出现。“惹事”本身也许并不可怕(比如打碎一个杯子),可怕的是父亲(会因为打碎杯子呵斥自己)。这时候“惹事”(条件)就会引起不好的感受(反射),唯有把“惹事”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切断——掩盖起来不让父亲知道,才能消除这种不好的感受。

 
3、怕父亲的性格影响了药家鑫车祸中的行为
 
 

反理智的行为如何出现:

 

药家鑫去投案自首,从理智的角度分析,他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是由什么引起的?——显然应该是可能要面临的死亡,因此他当时应该最怕死才对。

但恰恰不是这样,药家鑫说,“我去投案自首那天,我害怕我爸爸,害怕见到他”(他阻止母亲给父亲电话,因为他太怕父亲了)。也就是说,他当时最不好的感受,不是死亡引起的(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父亲引起的(条件反射的结果)。

 
 
 

车祸之后发生了什么:

 

车祸发生后,从理智的角度分析,药家鑫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是闯祸后要赔钱、还可能坐牢等后果。但从药家鑫的性格分析,他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实际还是由“闯祸了父亲会对自己怎样”引起的,这时候,主导他行为的是“把事情掩盖起来不让父亲知道”。

事后药家鑫说,他当时“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和家人”。藏在“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和家人”后面的实际意思,是“害怕父母(尤其是父亲)会没完没了的对我失望、斥责”。

 
4、“权力型人格”的极端表现——你去死吧
 
 

张献忠为何屠蜀:

 

明末,张献忠把四川人杀到“虎豹比人多”的程度,这种残酷一直让人费解。其实这就是“权力型人格”的极端表现。张献忠有一道“圣谕”,文曰:“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意思就是说,我(天)给了你们那么多好处,你们(人)竟然还起来叛乱,我恨死你们了(注:张献忠1644年进军四川,扫除了那里的权贵,并建立了军营式社会,他自认为这是对百姓的保护,但是百姓却受不了这种束缚,反而跟着权贵叛乱)。

于是他一怒之下,就让这些“忘恩负义”的人去死了。

 
 
 

我们对他(药家鑫)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

 

药家鑫的父亲说,“这个(药家鑫),我们夫妻俩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彻底摧毁三个家庭,我们对他(药家鑫)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将来法律怎么判他,都是他应得的”。这段话,浓缩起来不正是:“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另附:“保护儿童 先戳破父母谎言”一文网址:http://view.news.qq.com/zt/2010/10etj/index.htm

这篇关于看可怜的孩子有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70893

相关文章

三相直流无刷电机(BLDC)控制算法实现:BLDC有感启动算法思路分析

一枚从事路径规划算法、运动控制算法、BLDC/FOC电机控制算法、工控、物联网工程师,爱吃土豆。如有需要技术交流或者需要方案帮助、需求:以下为联系方式—V 方案1:通过霍尔传感器IO中断触发换相 1.1 整体执行思路 霍尔传感器U、V、W三相通过IO+EXIT中断的方式进行霍尔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将IO口配置为上升沿+下降沿中断触发的方式。当霍尔传感器信号发生发生信号的变化就会触发中断在中断

秋夜思故人有感

秋夜思故人有感 西楼月影碎,轩窗烛泪灰。门前小犬吠,疑是故人归。

位运算:带带孩子吧,孩子很强的!

快速进制 在聊到位运算之前,不妨先简单过一遍二进制的东西。熟悉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快速转换确实是掌握位运算的基础,因为位运算直接在二进制位上进行操作。如果不熟悉二进制表示,很难直观理解位运算的效果。 这里主要涉及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十进制转二进制 十进制转二进制可以使用常见的 除2取余法 进行。每次将十进制除以2并记录所得余数,直到商为0,然后再将记录的余数 从下往上排列即

世界公认十大护眼灯数据出炉!一文看懂孩子用的台灯哪个牌子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工作、学习及娱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这些设备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加深。然而,长时间面对屏幕不可避免地给眼睛带来伤害,如眼疲劳、干燥甚至近视等问题。因此,市场对能够缓解眼疲劳的照明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类护眼照明产品通常采用无频闪、无紫外线辐射等技术,旨在减少对眼睛的潜在危害,有效保护视力健康,并降低眼疾的发生率。随着护眼台灯的不断创新进步,

看 刻意练习 有感

该文章主要从几个事例以及生物方面介绍并验证了刻意练习对于技能掌握的重要性 成为高手的秘诀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刻意练习就是要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学习区里面不断打熬,看得见的进步,练习获取反馈,不断调整,努力进取 有兴趣就更好

数业智能心大陆告诉你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现今的教育体系自小学起便强调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这种能力被视为在复杂世界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它能让我们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深入思考并做出明智决策。如今,如数业智能心大陆产出的AI 心理咨询平台的出现为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新可能,其通过互动引导孩子思考,助力孩子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能够使我们在接收信

总结如何成为“好”代码——读《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有感

读后感 说是“读后感”,其实并不是看得很仔细,尤其是各种代码例子,我基本上是跳过的。个人觉得,重构这件事上,关键是要能嗅出坏代码,知道什么是好代码,这样目标明确后,重构的手段其实是水到渠成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书中强调的:要以小步为单位稳打稳扎进行。 我所理解的“好”代码 核心目标 那么如何才是“好”代码?书中的答案是:“人们是否能轻而易举地修改”,而我觉得抽象层级更高的描述是:易于未来的工

JZ62 孩子们的游戏(圆圈中最后剩下的数)

JZ62 孩子们的游戏(圆圈中最后剩下的数) 题目题解(138)讨论(914)排行面经 new 中等  通过率:33.14%  时间限制:1秒  空间限制:256M 知识点基础数学 描述     每年六一儿童节,牛客都会准备一些小礼物和小游戏去看望孤儿院的孩子们。其中,有个游戏是这样的:首先,让 n 个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大圈,小朋友们的编号是0~n-1。然后,随机指定一个数 m ,让编号

家有熊孩子

一个家庭中有一个熊孩子,作为父母会焦虑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孩子成长过程伴随着各种担忧和不安,担心她摔倒,担心她骨折,担心她吃得少,担心她学习,担心她未来。     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相信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家庭的育儿经。

Java编译原理(有感)

1. 关于动态加载机制 学习Java比C++更容易理解OOP的思想,毕竟C++还混合了不少面向过程的成分。很多人都能背出来Java语言的特点,所谓的动态加载机制等等。当然概念往往是先记住而后消化的,可有多少人真正去体会过动态加载的机制,试图去寻找过其中的细节呢? 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在命令行窗口运行Java程序的时候,加上这个很有用的参数: java verbose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