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前缀和一维差分(下篇讲解二维前缀和二维差分)(超详细,python版,其他语言也很轻松能看懂)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维前缀和一维差分(下篇讲解二维前缀和二维差分)(超详细,python版,其他语言也很轻松能看懂),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篇博客讲解一维前缀和,一维差分,还会给出一维差分的模板题,下篇博客讲解 二维前缀和&二维差分。

一维前缀和:

接触过算法的小伙伴应该都了解前缀和,前缀和在算法中应用很广,不了解也没有关系,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前缀和。

如数组a[0,1,2,3,4],则数组a的前缀和为b[0,1,3,6,10],也就是b[i] = a[i] + b[i - 1],利用前缀和我们可以快速求出在数组a在区间[l,r]中的和为多少,如在[2,3]区间内数组a的和为b[3]-b[1] = 5。一维前缀和的递推公式为b[i] = a[i] + b[i - 1]

一维差分:

类似于数学中的求导和积分,差分可以看成前缀和的逆运算。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如果存在一个数组a,数组a的前缀和数组为b,则数组a就是数组b的差分数组!b是a的前缀和数组!

简单说一种情况,有一个数组,现在需要对数组进行多次操作,每次操作都是在区间[l,r]上加上一个相同的数或者减掉一个相同的数,所有操作完成后,数组为多少?

如果暴力法的话,每次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如果操作次数一多,算法可能就会超时,这是就需要用差分来处理这类问题,差分会将每次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降为O(1)。

差分数组:

首先给定一个原数组a:a[1], a[2], a[3] , , , , a[n];

然后我们构造一个数组b : b[1] ,b[2] , b[3] , , , b[i];

使得 a[i] = b[1] + b[2 ]+ b[3] +, , , , + b[i]

也就是说,a数组是b数组的前缀和数组,反过来我们把b数组叫做a数组的差分数组。换句话说,每一个a[i]都是b数组中从头开始的一段区间和。

考虑如何构造差分b数组?

最为直接的方法

如下:

a[0 ]= 0;

b[1] = a[1] - a[0];

b[2] = a[2] - a[1];

b[3] =a [3] - a[2];

b[n] = a[n] - a[n-1];

差分时始终要记得,a数组是b数组的前缀和数组,比如对b数组的b[i]的修改,会影响到a数组中从a[i]及往后的每一个数。

首先让差分b数组中的 b[l] + c ,a数组变成 a[l] + c ,a[l+1] + c, a[n] + c;

然后我们打个补丁,b[r+1] - c, a数组变成 a[r+1] - c,a[r+2] - c,a[n] - c;

为啥还要打个补丁?

我们画个图理解一下这个公式的由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l] + c,效果使得a数组中 a[l]及以后的数都加上了c(红色部分),但我们只要求l到r区间加上c, 因此还需要执行 b[r+1] - c,让a数组中a[r+1]及往后的区间再减去c(绿色部分),这样对于a[r] 以后区间的数相当于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得出一维差分结论:给a数组中的[ l, r]区间中的每一个数都加上c,只需对差分数组b做 b[l] + = c, b[r+1] - = c。时间复杂度为O(1), 大大提高了效率。

差分数组加减完后,由公式b[i] = a[i] - a[i - 1] 逆推出 前缀和数组a[i] = b[i] + a[i - 1]

题目:差分

题目链接:差分

输入一个长度为 n的整数序列。接下来输入 m个操作,每个操作包含三个整数 l,r,c,表示将序列中 [l,r]之间的每个数加上 c。请你输出进行完所有操作后的序列。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和 m。
第二行包含 n个整数,表示整数序列。
接下来 m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l,r,c,表示一个操作。

输出格式
共一行,包含 n个整数,表示最终序列。

数据范围
1≤n,m≤100000,
1≤l≤r≤n,
−1000≤c≤1000,
−1000≤整数序列中元素的值≤1000
输入样例:

6 3
1 2 2 1 2 1
1 3 1
3 5 1
1 6 1

输出样例:

3 4 5 3 4 2

代码及详细注释:

n, m = map(int, input().split())  # 输入两个整数n和m
a = list(map(int, input().split()))  # 输入n个整数,存储在列表a中
a = [0, *a]  # 在列表a的开头插入一个0
b = [0] * (n + 2)  # 初始化长度为n+2的全0列表b# 计算列表b中每个元素的值
for i in range(1, n + 1):b[i] = a[i] - a[i - 1]# 根据输入的操作更新列表b的值
for _ in range(m):l, r, c = map(int, input().split())b[l] += cif r != n: # 判断是否会出界,如果b数组定义的很长,则无需判断b[r + 1] -= c# 也可以这样写,但空间复杂度会高一点
# res = [0] * n
# res[0] = b[1]
# for i in range(2, n + 1):
#     res[i - 1] = b[i] + res[i - 2]
# print(" ".join(map(str, res)))# 计算最终结果
for i in range(1, n + 1):b[i] += b[i - 1]# 输出最终结果,去除首尾两个元素并将列表转换为字符串输出
print(' '.join(map(str, b[1:-1])))

总结:

前缀和&差分可以说是算法竞赛中必考的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
一维差分总结就两个公式:

  1. b[l] + = c, b[r+1] - = c
  2. b[i] = a[i] - a[i - 1]

这篇关于一维前缀和一维差分(下篇讲解二维前缀和二维差分)(超详细,python版,其他语言也很轻松能看懂)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25295

相关文章

闲置电脑也能活出第二春?鲁大师AiNAS让你动动手指就能轻松部署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存储告急的情况,这使得“存储焦虑”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将会是随着软件的不断臃肿而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从不少手机厂商都开始将存储上限提升至1TB可以见得,我们似乎正处在互联网信息飞速增长的阶段,对于存储的需求也将会不断扩大。对于苹果用户而言,这一问题愈发严峻,毕竟512GB和1TB版本的iPhone可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因此成熟的外置存储方案开

python: 多模块(.py)中全局变量的导入

文章目录 global关键字可变类型和不可变类型数据的内存地址单模块(单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示例总结 多模块(多个py文件)的全局变量from x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import x导入全局变量示例 总结 global关键字 global 的作用范围是模块(.py)级别: 当你在一个模块(文件)中使用 global 声明变量时,这个变量只在该模块的全局命名空

poj2576(二维背包)

题意:n个人分成两组,两组人数只差小于1 , 并且体重只差最小 对于人数要求恰好装满,对于体重要求尽量多,一开始没做出来,看了下解题,按照自己的感觉写,然后a了 状态转移方程:dp[i][j] = max(dp[i][j],dp[i-1][j-c[k]]+c[k]);其中i表示人数,j表示背包容量,k表示输入的体重的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include<

hdu2159(二维背包)

这是我的第一道二维背包题,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就A了,但是代码写的比较乱,下面的代码是我有重新修改的 状态转移:dp[i][j] = max(dp[i][j], dp[i-1][j-c[z]]+v[z]); 其中dp[i][j]表示,打了i个怪物,消耗j的耐力值,所得到的最大经验值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include<

【数据结构】——原来排序算法搞懂这些就行,轻松拿捏

前言:快速排序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找基准值,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实现找基准值 基准值的注释:在快排的过程中,每一次我们要取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值,以这个数字来将序列划分为两部分。 在此我们采用三数取中法,也就是取左端、中间、右端三个数,然后进行排序,将中间数作为枢纽值。 快速排序实现主框架: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

【Python编程】Linux创建虚拟环境并配置与notebook相连接

1.创建 使用 venv 创建虚拟环境。例如,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myenv 的虚拟环境: python3 -m venv myenv 2.激活 激活虚拟环境使其成为当前终端会话的活动环境。运行: source myenv/bin/activate 3.与notebook连接 在虚拟环境中,使用 pip 安装 Jupyter 和 ipykernel: pip instal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扩展物种堆积图(Extended Stacked Barplot)

介绍 R语言的扩展物种堆积图是一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它不仅展示了物种的堆积结果,还整合了不同样本分组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这种图形表示方法能够直观地比较不同物种在各个分组中的显著性差异,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解读方式。 加载R包 knitr::opts_chunk$set(warning = F, message = F)library(tidyverse)library(phyl

【机器学习】高斯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在python中的实例

引言 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简称GP)是一种概率模型,用于描述一组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其中任何一个有限维度的子集都具有高斯分布 文章目录 引言一、高斯过程1.1 基本定义1.1.1 随机过程1.1.2 高斯分布 1.2 高斯过程的特性1.2.1 联合高斯性1.2.2 均值函数1.2.3 协方差函数(或核函数) 1.3 核函数1.4 高斯过程回归(Gauss

透彻!驯服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方法选择思路

引言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不再停留在演示阶段而是逐步面向生产系统的应用,随着人们期望的不断增加,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人们对大模型的认识已经从对其zero-shot能力感到惊讶,转变为考虑改进模型质量、提高模型可用性。 「大语言模型(LLMs)其实就是利用高容量的模型架构(例如Transformer)对海量的、多种多样的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得到,它包含了大量的先验

poj 3159 (spfa差分约束最短路) poj 1201

poj 3159: 题意: 每次给出b比a多不多于c个糖果,求n最多比1多多少个糖果。 解析: 差分约束。 这个博客讲差分约束讲的比较好: http://www.cnblogs.com/void/archive/2011/08/26/2153928.html 套个spfa。 代码: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