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系列——F103C8T6 控制SG90舵机(HAL库)

2024-03-17 15:28

本文主要是介绍STM32系列——F103C8T6 控制SG90舵机(HAL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一、舵机控制原理
  • 二、.CubeMX配置
    • 配置RCC、SYS、时钟树
    • 配置RCC
    • 配置SYS
    • 配置时钟树
    • 配置定时器产生PWM波形
  • Keil5代码
  • 接线图及效果
  • 如果您发现文章有错误请与我留言,感谢


一、舵机控制原理

舵机的控制一般需要一个20ms左右的时基脉冲,该脉冲的高电平部分一般为0.5ms-2.5ms范围内的角度控制脉冲部分,总间隔为2ms以180度角度伺服为例,那么对应的控制关系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CubeMX配置

借用博主的图片

配置RCC、SYS、时钟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RC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SY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时钟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定时器产生PWM波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

100HZ代表一秒放出100个脉冲

Prescaler意为预分频器

当预分频器设置为720-1时,72MHZ就变成100000HZ,

又因为g9舵机需要的频率是50HZ,也就是20ms

Counter Period为自动重装载寄存器

当自动重装载寄存器与计数器值一样时,计数器值会重置为0.

所以,当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的值设置为2000-1时,这时就为20ms的计数器。

此时产生PWM波形频率:72M / 719 / (1999+1) = 50H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eil5代码

注意要先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
HAL_TIM_PWM_Start(&htim2,TIM_CHANNEL_1);//定时器初始化

首先初始化各个外设,包括 GPIO、TIM2

  MX_GPIO_Init();MX_TIM2_Init();
void DuoJi_Angle_TIM2(int angle , int time){int  PWM ;PWM = 10 * angle/ 9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2,TIM_CHANNEL_1,PWM);HAL_Delay(time);}\
/* USER CODE END 0 *//*** @brief  The application entry point.* @retval int*/
int main(void)
{/* USER CODE BEGIN 1 *//* USER CODE END 1 *//* MCU Configuration--------------------------------------------------------*//* Reset of all peripherals, Initializes the Flash interface and the Systick. */HAL_Init();/* USER CODE BEGIN Init *//* USER CODE END Init *//* Configure the system clock */SystemClock_Config();/* USER CODE BEGIN SysInit *//* USER CODE END SysInit *//* Initialize all configured peripherals */MX_GPIO_Init();MX_TIM2_Init();/* USER CODE BEGIN 2 */HAL_TIM_PWM_Start(&htim2,TIM_CHANNEL_1);/* USER CODE END 2 *//* Infinite loop *//* USER CODE BEGIN WHILE */while (1){DuoJi_Angle_TIM2(0 , 1000);DuoJi_Angle_TIM2(45 , 1000);DuoJi_Angle_TIM2(90 , 1000);DuoJi_Angle_TIM2(135 , 1000);DuoJi_Angle_TIM2(180, 1000);/* USER CODE END WHILE *//* USER CODE BEGIN 3 */}

我们直接封装成关于角度和延时的函数,

不用再计算PWM了

void DuoJi_Angle_TIM2(int angle , int time){int  PWM ;PWM = 10 * angle/ 9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2,TIM_CHANNEL_1,PWM);HAL_Delay(time);}

接线图及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Q视频20240317120641

如果您发现文章有错误请与我留言,感谢

这篇关于STM32系列——F103C8T6 控制SG90舵机(HAL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19342

相关文章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

《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基本示例代码》写前端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支持要网页视频播放的功能,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用js控制视频播放进度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前言html部分:JavaScript部分:注意:总结前言在javascript中控制视频播放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在Python异步编程生态中,asyncio.gather是并发任务调度的核心工具,本文将通过实际场景和代码示例,展示如何结合信号量... 目录一、asyncio.gather的原始行为解析二、信号量控制法:给并发装上"节流阀"三、进阶控制

使用DrissionPage控制360浏览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DrissionPage控制360浏览器的完美解决方案》在网页自动化领域,经常遇到需要保持登录状态、保留Cookie等场景,今天要分享的方案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使用DrissionPage直接... 目录完整代码引言为什么要使用已有用户数据?核心代码实现1. 导入必要模块2. 关键配置(重点!)3.

SpringSecurity 认证、注销、权限控制功能(注销、记住密码、自定义登入页)

《SpringSecurity认证、注销、权限控制功能(注销、记住密码、自定义登入页)》SpringSecurity是一个强大的Java框架,用于保护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目录简介认识Spring Security“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 (Auth

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详解

《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之流程控制语句match-case使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match-case 语法详解与实战一、基础值匹配(类似 switch-case)二、数据结构解构匹

Spring 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

《Spring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Security注解方式权限控制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摘要二、实现步骤2.1 在配置类中添加权限注解的支持2.2 创建Controller类2.3 Us

Python中如何控制小数点精度与对齐方式

《Python中如何控制小数点精度与对齐方式》在Python编程中,数据输出格式化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涉及到小数点精度和对齐方式时,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些功能吧... 目录一、控制小数点精度1. 使用 round() 函数2. 使用字符串格式化二、控制对齐方式1. 使用

Springboot控制反转与Bean对象的方法

《Springboot控制反转与Bean对象的方法》文章介绍了SpringBoot中的控制反转(IoC)概念,描述了IoC容器如何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和依赖关系,它详细讲解了Bean的注册过程,包括... 目录1 控制反转1.1 什么是控制反转1.2 SpringBoot中的控制反转2 Ioc容器对Bea

浅析如何使用Swagger生成带权限控制的API文档

《浅析如何使用Swagger生成带权限控制的API文档》当涉及到权限控制时,如何生成既安全又详细的API文档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这篇文章小编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如何用Swagger来生成带有... 目录准备工作配置 Swagger权限控制给 API 加上权限注解查看文档注意事项在咱们的开发工作里,API

Spring IOC控制反转的实现解析

《SpringIOC控制反转的实现解析》:本文主要介绍SpringIOC控制反转的实现,IOC是Spring的核心思想之一,它通过将对象的创建、依赖注入和生命周期管理交给容器来实现解耦,使开发者... 目录1. IOC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IOC1.2 IOC与DI的关系2. IOC的设计目标3. I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