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软件分层(数据结构/软件逻辑上分层+举例),为什么是层状结构(软件分层,网络协议分层),协议分层(打电话例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软件分层
介绍
举例
类的继承
虚拟文件系统
线程接口封装
虚拟地址空间
总结
为什么是层状的
软件分层
网络协议
协议分层
引入
示例
实际上
逻辑上
制定出协议
软件分层
介绍
通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职责,以实现模块化,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架构
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降低耦合度,并促进团队协作
举例
类的继承
- 子类和基类,两者类型相互独立
- 子类可以共享基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修改或扩展功能,从而建立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虚拟文件系统
- 虚拟文件系统是一个抽象层,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得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能够访问不同种类的文件系统,而不需要关心底层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
- 通过struct file指针,指向不同的硬件:
线程接口封装
- 我们之前模拟封装c++的线程库时,是使用回调的方式,在构造函数内部调用传进来的函数指针线程库接口模拟封装(使用参数包接受参数,2种方法)-CSDN博客
- 这就将线程定义和其工作函数进行分层,二者耦合度很低,代码仅通过回调的方式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虚拟地址空间
虚拟地址空间属于更高层次的抽象,它隐藏了底层硬件的细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独立于实际物理硬件的地址空间
他内部存在着嵌套关系的分层结构:
除此之外,分层也可以是并列关系
- 每个程序都认为自己独立拥有内存空间,从而在逻辑上将每个程序进行分层
- 同时,虚拟地址空间内部分出了不同区域,这也属于软件分层
总结
软件分层可以在数据结构/软件逻辑上进行分层,大多数是两者都有
这样分出了各个模块,让代码的耦合度降低了,在维护时也更加容易
为什么是层状的
软件分层
可以将大项目分成多个小模块,写和维护都容易
- 如果需要修改或扩展系统的功能,只需关注特定层次,而不必涉及整个系统
高内聚,低耦合是代码要实现的目标
- 模块内的高内聚使得修改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而低耦合减少了模块之间的依赖,使得修改一个模块时不会波及到其他模块
网络协议
除了是因为整个网络项目规模太大了,需要我们分模块
还因为"协议是由问题产生的",问题是层状的,协议自然也是
- 要运输数据,首先面临的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数据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 能送是能送了,送到哪去呢?接下来自然是解决定位主机的问题
- 两个问题都解决后,我们从技术层面上可以运输到目标主机了,但怎么确保一定能做到呢,就来到可靠性的问题
- 当我们可以可靠地运输数据后,也就该思考下一步,数据到位后要干什么,总不能运到就不管了吧,也就有了应用层面上的设计
协议分层
引入
- 既然网络协议是分层的,那么其他协议也可能会是分层设计
- 我们已经有了协议的认知,以及分层的好处,下面就来看看协议是如何实现分层的
- 我们以打电话为例(当然这里只是简单的两层,实际的网络通信会更加复杂, 需要分更多的层次)
示例
下面是两个人通过座机交流:
实际上
我们可以通过前面学习的知识分析出 -- 两个人并没有直接交流
- a的声音被电话接收,电话通过压缩,编码,加密音频等行为,最后转换为光电信号
- 光电信号以电话之间的通信协议,传输给c的电话
- 然后c的电话进行一系列处理,将光电信号转换为音频并播放出来
逻辑上
- 但是在逻辑上我们认为,我们是直接和对方交流的(因为逻辑上人与电话无法交流,总不会出现c的电话直接来找a交流吧(瘫))
- 所以人与人被划分为同一层
- 而电话本身就要进行交流(将光电信号传给对方),所以电话也分为一层
制定出协议
所以,我们针对划分出的这两层,制定对应的协议
- 人与人,规定用某种相同语言交流
- 电话之间,制定某种协议
而连接这两层的,就是听筒(相当于听筒是接口),这就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要求
- 这样进行分层后,一层有问题,不会影响上下层
- 即使换了说其他语言的人 / 换了设备(也可以说是更换了协议) ,依然可以沟通
- 所以,分层可以让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这篇关于软件分层(数据结构/软件逻辑上分层+举例),为什么是层状结构(软件分层,网络协议分层),协议分层(打电话例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