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新手常犯错误总结(一):找不到测试点,不知为何而测

2024-02-01 02:08

本文主要是介绍性能测试新手常犯错误总结(一):找不到测试点,不知为何而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有过一些性能测试经验的人很容易进入此状态,他们已经熟悉了性能测试的基本流程,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测试工具开展工作。我大概从事性能测试一年左右时遇到了这个问题,那时我觉得性能测试的过程没有太多挑战,遇到的每一个系统,仿佛都可以用同样的流程完成。半天时间填写测试方案,一天时间来准备测试环境,一天时间准备测试脚本,一到两天来完成各种测试用例(基准测试、日常压力测试、峰值压力测试、绝对并发测试、稳定性测试等),然后就是调优、问题复测和完成测试报告。在我看来,性能测试好像变成了用一些工具去执行一个个固定的用例。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感到有些不对劲,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性能测试难道真的这么简单,简单到把任何一个系统套入标准的流程中就可以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测试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性能测试?是因为性能测试可以提供关于瓶颈、缺陷、效率等等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那仅仅通过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固定的流程,就可以发现不同系统的这些信息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开始尝试尽量深入的去理解被测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什么,用户是如何使用系统的,用户对哪些业务的性能比较敏感,系统的一些关键业务实现逻辑是怎么样的,从设计实现的角度来看哪些业务的性能可能存在隐患。这些很少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需要做的只是思考,再深入思考。慢慢的我有了些收获,开始了解为什么要测这个系统,针对这个特定的系统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为了获得需要的信息我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试,为了实现我的想法又需要哪几种方法或者工具。(现在我的性能测试过程中,用于理解被测系统、理解用户、整理测试思路的时间投入大大增加了。你呢,投入了多大比例?)


  要做好这些其实很难,每一个被测系统对我来说,仿佛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挑战。但是逐渐的我发现自己思考问题更全面了、可以更快的抓住系统的重点、找到更重要的BUG、对系统的实际性能有了更准确的评估。这里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确保你的测试结果和生产环境的性能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测试结果能够真正的反应实际的性能,而不仅仅是代表了你选取的几个测试场景的性能。话说起来比较绕,但是请认真想一想,你有多大的把握呢?


  上面只是写了一些个人的感想,我觉得如果在“思想”上没有办法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你的性能测试生涯可能也就达到“瓶颈”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那就需要努力改变自身,多思考多学习,最核心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些人认为性能测试的重点在于“技术”上,于是他们不断的记住各种调优配置参数,以为自己掌握了性能的精髓,仿佛什么系统到了他们手上,只要改几个参数就会出现奇迹。我也经历了这个阶段,也有过几次自以为挺高明的调优经历,也为自己会各种中间件数据库的配置调优而有些小得意。


      但现在想想,那还真是一个比较低的层次,思想上抓不住重点、看不全大局,技术上其实也只是一点皮毛。面对这类人,只要问几个为什么就会让他们无法回答,为什么要调优?为什么要调这个参数?如何证明这次调整的效果?


  将上文简单的总结成几点,希望能给性能测试新手提供一丁点的帮助吧:


  1、性能测试的难点在于对被测系统的理解,在于对测试点的分析。为了实现测试的思想,可以有多种方法,手段永远只是辅助的,只有思想才是根本的。工具(如LR)更不等于性能测试,不要以为会用LR就懂了性能测试,那只是最低级的测试执行。也不要以为会调几个参数就懂了性能测试,那同样是个比较低的层次。


  2、调优等技术不是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好的性能也不是调出来的。测试人员一定要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所在,所谓的“技术”只是为了达成自己测试目的的一些手段,同开发人员、DBA相比,你在这些技术上永远是外行。


  3、不要照着文档模板,填入测试方案。每一个系统都是不同的,要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为每个系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测试方案。思考你每一步工作的意义和目的。


  4、如何证明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值得花费时间去认真思考。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些很重要的内容,如用户模型的建立,后续会有专门的文章


  5、性能测试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每一次只需尽量的做到更好,多做一点点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经过不断的积累,你会发现自己对性能测试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篇关于性能测试新手常犯错误总结(一):找不到测试点,不知为何而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5751

相关文章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文章介绍了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MyBatis-Plus性能分析插件和p6spy框架,MyBatis-Plus插件配置简单,适用于开发和测试环... 目录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实现方式:实现步骤: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记录

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方式

《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高效部署Tomcat并进行性能优化,以确保Web应用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响应,高效部署包括环境准备、安装Tomcat、配置Tomcat、部署应用和启动T... 目录Tomcat高效部署与性能优化一、引言二、Tomcat高效部署三、Tomcat性能优化总结Tom

Python中连接不同数据库的方法总结

《Python中连接不同数据库的方法总结》在数据驱动的现代应用开发中,Python凭借其丰富的库和强大的生态系统,成为连接各种数据库的理想编程语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连接常用的几... 目录一、连接mysql数据库二、连接PostgreSQL数据库三、连接SQLite数据库四、连接Mo

Git提交代码详细流程及问题总结

《Git提交代码详细流程及问题总结》:本文主要介绍Git的三大分区,分别是工作区、暂存区和版本库,并详细描述了提交、推送、拉取代码和合并分支的流程,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1.git 三大分区2.Git提交、推送、拉取代码、合并分支详细流程3.问题总结4.git push

Kubernetes常用命令大全近期总结

《Kubernetes常用命令大全近期总结》Kubernetes是用于大规模部署和管理这些容器的开源软件-在希腊语中,这个词还有“舵手”或“飞行员”的意思,使用Kubernetes(有时被称为“... 目录前言Kubernetes 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要使用 Kubernetes?Kubernetes常用命令总

C#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

《C#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yield关键字在C#中简化了数据迭代的方式,实现了按需生成数据,自动维护迭代状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使用yield关键字实现提升迭代性能与效率,感兴... 目录前言传统迭代和yield迭代方式对比yield延迟加载按需获取数据yield break显式示迭

Python中实现进度条的多种方法总结

《Python中实现进度条的多种方法总结》在Python编程中,进度条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它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任务的进度,提升用户体验,本文将介绍几种在Python中实现进度条的常用方法,并通过代码... 目录一、简单的打印方式二、使用tqdm库三、使用alive-progress库四、使用progres

MySQL8.0找不到my.ini如何解决

《MySQL8.0找不到my.ini如何解决》在配置MySQL主从复制时,发现找不到my.ini配置文件,通过检查路径和打开隐藏文件夹,最终在C:ProgramDataMySQLMySQLSer... 目录问题描述解决方法总结问题描述今天在配置mysql主从复制的时候发现,找不到my.ini这个配置文件。

Java实现任务管理器性能网络监控数据的方法详解

《Java实现任务管理器性能网络监控数据的方法详解》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任务管理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包括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等,对于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来说,了解这些... 目录引言一、背景知识二、准备工作1. Maven依赖2. Gradle依赖三、代码实现四、代码详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