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Tidb恐怕打造不了“中国版Oracl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TiDB提出“打造中国版Oracle”,但从实际能力和归属来看,恐怕都未必适宜。
《TiDB的现在和未来》里主动提到了“某证券机构,48小时压力测试”的案例,事实上,这次验证共有四家数据库厂家参与,TiDB的性能没能排进前两名。性能最高的是航天天域数据库,48小时压力测试,一亿笔交易的平均处理时间为485秒,平均每秒处理20.6万笔交易(TPS),而且是全华为鲲鹏CPU,没有美国Intel。性能排名靠后的TiDB在Intel服务器上恐怕也得几千秒吧?公开一下指标看看?顺便说一句,号称天下第一的某数据库性能排在第二位。
2019年6月3日,中国信通院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发起的“分布式数据库性能摸底测试”,TiDB也参加了,但性能未达标,没能进入第二阶段,估计应该不高于50万tpmC。航天天域数据库是唯一通过了第二阶段复核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指标为1201万tpmC,全国产CPU。在关键领域,最近被航天天域替换掉的Oracle的性能标称为792万tpmC。TiDB的50万对比Oracle的792万,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从原理上讲,性能差距是其机制决定的,改进并不容易。
TiDB是一家***外资公司***的产品,此次2.7亿美元融资也有***美国资本***参与,“中国版”,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注:本文和《为什么说OceanBase在关键领域不可能替代Oracle》为同一作者
转自: 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https://mp.weixin.qq.com/s/RUudqQGQPbedZU_ObwAb9w)
这篇关于Tidb恐怕打造不了“中国版Oracl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