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常用页面置换算法(OPT、FIFO、LRU)的实现及缺页率的计算(C语言)

本文主要是介绍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常用页面置换算法(OPT、FIFO、LRU)的实现及缺页率的计算(C语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名人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目录

      • 一、效果图
      • 二、代码(带注释)
      • 三、说明

一、效果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代码(带注释)

//创作者:Code_流苏(CSDN)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发布,可自己学习使用
//代码实现时期:大二操作系统期末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N 320 //指令数
#define M 32 //页数
#define P 4 //内存块数
#define Q 10 //每页指令数
int i, m, m1, m2, choice;
int order[N]; //指令序列数组//OPT算法
void OPT(int order[])
{int i, j, k, max, index, count = 0;int memory[P]; //内存块数组int flag[M]; //标记数组,记录每个页面是否在内存中int next[M]; //记录每个页面下一次出现的位置//初始化内存块和标记数组for (i = 0; i < P; i++)memory[i] = -1;for (i = 0; i < M; i++)flag[i] = 0;//遍历指令序列for (i = 0; i < N; i++){int page = order[i] / Q; //计算当前指令所在的页面号if (flag[page] == 1) //如果页面已经在内存中,显示物理地址{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memory[page] * Q + order[i] % Q);}else //如果页面不在内存中,发生缺页{count++; //缺页次数加一int empty = -1; //记录是否有空闲的内存块for (j = 0; j < P; j++){if (memory[j] == -1) //找到空闲的内存块{empty = j;break;}}if (empty != -1) //如果有空闲的内存块,直接调入页面{memory[empty]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empty * Q + order[i] % Q);}else //如果没有空闲的内存块,需要进行页面置换{//计算每个页面下一次出现的位置for (j = 0; j < M; j++){next[j] = N + 1; //默认为无穷大for (k = i + 1; k < N; k++){if (order[k] / Q == j) //找到下一次出现的位置{next[j] = k;break;}}}//找到下一次出现最晚的页面,即最佳置换页面max = next[memory[0]];index = 0;for (j = 1; j < P; j++){if (next[memory[j]] > max){max = next[memory[j]];index = j;}}//置换该页面,并显示物理地址flag[memory[index]] = 0;memory[index]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index * Q + order[i] % Q);}}}printf("OPT算法的缺页率为%.2f%%\n", count * 100.0 / N); //显示缺页率
}//FIFO算法
void FIFO(int order[])
{int i, j,  index, count = 0;int memory[P]; //内存块数组int flag[M]; //标记数组,记录每个页面是否在内存中int queue[P]; //队列数组,记录每个内存块中的页面进入的先后顺序//初始化内存块、标记数组和队列数组for (i = 0; i < P; i++)memory[i] = -1;for (i = 0; i < M; i++)flag[i] = 0;for (i = 0; i < P; i++)queue[i] = -1;//遍历指令序列for (i = 0; i < N; i++){int page = order[i] / Q; //计算当前指令所在的页面号if (flag[page] == 1) //如果页面已经在内存中,显示物理地址{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memory[page] * Q + order[i] % Q);}else //如果页面不在内存中,发生缺页{count++; //缺页次数加一int empty = -1; //记录是否有空闲的内存块for (j = 0; j < P; j++){if (memory[j] == -1) //找到空闲的内存块{empty = j;break;}}if (empty != -1) //如果有空闲的内存块,直接调入页面,并更新队列{memory[empty]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empty * Q + order[i] % Q);for (j = 0; j < P; j++){if (queue[j] == -1){queue[j] = empty;break;}}}else //如果没有空闲的内存块,需要进行页面置换{//找到队列头部的内存块,即最先进入的内存块,作为置换对象index = queue[0];//置换该内存块中的页面,并显示物理地址flag[memory[index]] = 0;memory[index]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index * Q + order[i] % Q);//更新队列,将队列头部的元素移到队尾for (j = 0; j < P - 1; j++)queue[j] = queue[j + 1];queue[P - 1] = index;}}}printf("FIFO算法的缺页率为%.2f%%\n", count * 100.0 / N); //显示缺页率
}//LRU算法
void LRU(int order[])
{int i, j, min, index, count = 0;int memory[P]; //内存块数组int flag[M]; //标记数组,记录每个页面是否在内存中int last[M]; //记录每个页面最近一次出现的位置//初始化内存块和标记数组for (i = 0; i < P; i++)memory[i] = -1;for (i = 0; i < M; i++)flag[i] = 0;//遍历指令序列for (i = 0; i < N; i++){int page = order[i] / Q; //计算当前指令所在的页面号if (flag[page] == 1) //如果页面已经在内存中,显示物理地址,并更新最近一次出现的位置{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memory[page] * Q + order[i] % Q);last[page] = i;}else //如果页面不在内存中,发生缺页{count++; //缺页次数加一int empty = -1; //记录是否有空闲的//内存块for (j = 0; j < P; j++){if (memory[j] == -1) //找到空闲的内存块{empty = j;break;}}if (empty != -1) //如果有空闲的内存块,直接调入页面,并更新最近一次出现的位置{memory[empty]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empty * Q + order[i] % Q);last[page] = i;}else //如果没有空闲的内存块,需要进行页面置换{//找到最近一次出现最早的页面,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作为置换对象min = last[memory[0]];index = 0;for (j = 1; j < P; j++){if (last[memory[j]] < min){min = last[memory[j]];index = j;}}//置换该页面,并显示物理地址,并更新最近一次出现的位置flag[memory[index]] = 0;memory[index] = page;flag[page] = 1;printf("指令%d的物理地址为%d\n", order[i], index * Q + order[i] % Q);last[page] = i;}}}printf("LRU算法的缺页率为%.2f%%\n", count * 100.0 / N); //显示缺页率
}void menu()
{while (1) //使用一个循环,让用户可以多次选择算法{system("cls");printf("请选择使用哪种算法:\n");printf("1. OPT算法\n");printf("2. FIFO算法\n");printf("3. LRU算法\n");printf("0. 退出程序\n");printf("我的选择是:");scanf("%d", &choice); //输入选择switch (choice) //根据选择调用相应的算法{case 1:printf("使用OPT算法:\n");OPT(order);break;case 2:printf("使用FIFO算法:\n");FIFO(order);break;case 3:printf("使用LRU算法:\n");LRU(order);break;case 0:printf("已退出程序,感谢您的使用!\n");return ; //退出程序default:printf("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n");break;}printf("按任意键回到菜单页\n");system("pause");Sleep(100);}
}//主函数
int main()
{int flag=0;srand(time(NULL)); //设置随机数种子//生成指令序列m = rand() % N; //随机选取一条起始执行指令,其序号为morder[0] = m; //将其放入指令序列数组中for (i = 1; i < N; i++){if (i % 4 == 1) //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即序号为m+1的指令{m++;order[i] = m;}else if (i % 4 == 2) //通过随机数,跳转到前地址部分[0,m-1]中的某条指令处,其序号为m1{m1 = rand() % m;order[i] = m1;}else if (i % 4 == 3) //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即序号为m1+1的指令{m1++;order[i] = m1;}else //通过随机数,跳转到后地址部分[m1+2,319]中的某条指令处,其序号为m2{m2 = rand() % (N - m1 - 2) + m1 + 2;order[i] = m2;}}printf("指令序列为:\n");for (i = 0; i < N; i++)printf("%d ", order[i]);printf("\n");printf("是否进入菜单?(1代表是,0代表否)\n");printf("请输入您的选择:");scanf("%d",&flag);if(flag==1){menu();}return 0;
}

三、说明

上述代码实现的是一个模拟操作系统页面置换算法的程序。主要实现了三种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OPT)、先进先出(FIFO)和最近最久未使用(LRU)。此外,还包含一个生成指令序列的部分和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来选择不同的置换算法。下面是对代码主要部分的解释:

  1. 程序流程

    • 首先,程序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一个模拟的指令序列。
    • 接着,程序提供了一个菜单,让用户选择要使用的页面置换算法。
    • 根据用户的选择,程序将展示所选算法的页面置换过程和缺页率。
  2. 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

    • OPT算法:在页面置换时,选择将来最长时间内不会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 FIFO算法:按照页面进入内存的顺序进行置换,最先进入的页面最先被置换。
    • LRU算法:在页面置换时,选择最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3. 关键变量

    • N:指令数。
    • M:页数。
    • P:内存块数。
    • Q:每页指令数。
    • order[]:存储指令序列的数组。
    • memory[]:表示内存块的数组,存储当前各内存块中的页面。
    • flag[]:标记数组,记录每个页面是否在内存中。
  4. 生成指令序列

    • 指令序列生成遵循一定的规则,以模拟程序的执行过程。
  5. 用户交互

    • 程序通过打印菜单和接收用户输入来控制算法的选择和程序的流程。
  6. 输出

    • 对于每一条指令,程序将输出其物理地址。
    • 在算法执行完毕后,程序将输出该算法的缺页率。

这个程序通过实际的模拟和数据,可以更好帮助我们理解各种页面置换算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差异。

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点赞加关注,收藏不迷路!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还请多多点赞支持!

这篇关于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常用页面置换算法(OPT、FIFO、LRU)的实现及缺页率的计算(C语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95608

相关文章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为了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和可用性,读写分离是一种经典的数据库架构模式,在SpringBoot应用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本文将介绍三... 目录一、数据库读写分离概述二、方案一:基于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实现动态

Python 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

《Python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FastAPI如何结合Celery以及RabbitMQ实现简单的分布式... 实现思路FastAPI 服务器Celery 任务队列RabbitMQ 作为消息代理定时任务处理完整

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实现方式

《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实现方式》在Java开发中,枚举(Enum)是一种特殊的类,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方式,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根据需要... 目录前言一、基础实现方式1.1 为枚举添加属性和构造方法二、http://www.cppcns.co

使用Python实现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

《使用Python实现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轻松实现一键HTTP文件共享,同时结合二维码技术,让访问更简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 目录1. 概述2. 快速搭建 HTTP 文件共享服务2.1 核心思路2.2 代码实现2.3 代码解读3.

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

《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双主搭建+keepalived高可用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目录一、测试环境准备二、主从搭建1.创建复制用户2.创建复制关系3.开启复制,确认复制是否成功4.同

Java实现文件图片的预览和下载功能

《Java实现文件图片的预览和下载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文件图片的预览和下载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Java实现文件(图片)的预览和下载 @ApiOperation("访问文件") @GetMapping("

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

《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使用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entinel自定义返回和实现区分来源1. 自定义错误返回2. 实现区分来源总结Sentinel自定

Java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详解

《Java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一、日期格式化为字符串(一)使用预定义格式(二)自定义格式二、字符串解析为日期(一)解析ISO格式字符串(二)解析自定义

opencv图像处理之指纹验证的实现

《opencv图像处理之指纹验证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图像处理之指纹验证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 目录一、简介二、具体案例实现1. 图像显示函数2. 指纹验证函数3. 主函数4、运行结果三、总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