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篇---命令模式(结合spring+动态代理实现开闭)

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篇---命令模式(结合spring+动态代理实现开闭),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概念
    • 结构
    • 实例
    • 总结

概念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用开关来控制一些电器的打开和关闭,比如电灯和电视。购买开关时,我们也不知道它未来用来控制哪些电器,也就是说开关和电灯、电视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安装开关可能用来控制电灯,也可能用来控制其他电器,取决于控制哪些电器的是电线,相同的开关可以通过不同的电线来控制不同的电器。
上面的例子中,开关可以理解为调用者,电线为命令类,电器为接收者。开关和电器之间并不存在耦合,想控制哪个电器,更换一根电线就可以了。

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mmand(抽象命令类):其中声明了用于执行请求的execute()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调用请求接收者的相关操作。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类):抽象命令类的子类,它对应具体的接收者对象,将具体接收者对象绑定其中,当实现execute()方法时,将调用接收者对象的相关操作。
Invoker(调用者):它用来发送请求,关联抽象命令对象。
Receiver(接收者):接收者执行与请求相关的操作,具体实现对请求的业务处理。

实例

某系统实现一个功能,用一个按钮控制不同的功能。可以通过按钮退出系统,也可以通过按钮来显示帮助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抽象命令类

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public  void execute();
}

请求发送者

public class FunctionButton {private Command command;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this.command = command;}public void click() {System.out.println("点击功能键:");command.execute();}
}

退出命令类,充当具体命令类

public class Exit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private SystemExitClass seObj;public ExitCommand() {seObj = new SystemExitClass();}@Overridepublic void execute() {seObj.exit();}
}

帮助命令类,充当具体命令类

public class Help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private DisplayHelpClass hcObj;public HelpCommand() {hcObj = new DisplayHelpClass();}@Overridepublic void execute() {hcObj.display();}
}

退出系统模拟实现类,充当请求接收者

public class SystemExitClass {public void exit() {System.out.println("退出系统");}
}

显示帮助文档模拟实现类,充当请求接受者

public class DisplayHelpClass {publ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显示帮助文档");}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unctionButton button = new FunctionButton();button.setCommand(new ExitCommand());button.click();System.out.println("------------------");button.setCommand(new HelpCommand());button.click();}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在项目开发中,更多的是结合Spring使用,当客户端调用时,具体命令类发生改变时,我们尽量不去改动客户端代码,实现的方式有很多,上一篇刚写完代理模式,这里可以结合动态代理来实现bean的切换。

简单写一个config类,不足的地方的大家可自行扩展。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BeanConfig {@Resourceprivate ExitCommand exitCommand;@Resourceprivate HelpCommand helpCommand;private SwitcherInvocationHandler switcherInvocationHandler = new SwitcherInvocationHandler();class Switcher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final Set<String> methodsOnObjectClass = Arrays.stream(Object.class.getMethods()).map(Method::getName).collect(Collectors.toSet());@Override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if (methodsOnObjectClass.contains(method.getName())) {return method.invoke(this, args);}if (useExitCommand()) {return method.invoke(exitCommand, args);} else {return method.invoke(helpCommand, args);}}//需要变动的地方是这里private boolean useExitCommand() {return true;}}//通过反射创建名字为"command"的bean@Bean(name = "command")public Command getCommand() {return Reflection.newProxy(Command.class, switcherInvocationHandler);}
}

然后给各个类加上spring的注解

FunctionButton类,去掉set注入,改用Resource注解,拿取名为“command” 的bean。

@Service
public class FunctionButton {@Resourceprivate Command command;public void click() {System.out.println("点击功能键:");command.execute();}
}

ExitCommand 类

@Service
public class Exit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private SystemExitClass seObj;public ExitCommand() {seObj = new SystemExitClass();}@Overridepublic void execute() {seObj.exit();}
}

HelpCommand类

@Service
public class Help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private DisplayHelpClass hcObj;public HelpCommand() {hcObj = new DisplayHelpClass();}@Overridepublic void execute() {hcObj.display();}
}

客户端直接注入发送者即可

@Service("commandClient")
public class CommandClient {@Autowiredprivate FunctionButton button;public void invoke() {button.click();}
}

写个单元测试调用一下

public class TestDemo {@Autowiredprivate CommandClient commandClient;@Testpublic void tes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commandClient.invoke();}}

调用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命令模式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让请求者和接收者完全解耦,并且如果有新的命令加进来,也不用修改之前的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命令模式和外观模式有些类似,都是通过中间一个对象进行解耦。命令模式更适合操作的切换,比如开关用来开灯,也可以用来开电视,开关作为调用者,可以调用开灯的命令,也可以调用开电视的命令,让调用者和接收者解耦。
外观模式更类似一组操作的集合,比如到家后,先换拖鞋,再开电视,最后坐在沙发上,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放在外观层实现,让调用者和具体的子系统解耦。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篇---命令模式(结合spring+动态代理实现开闭)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73260

相关文章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

《C++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代码详解》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处理数学表达式、编译器解析等任务时,栈是一种非常适合处理此类问题的数据结构,能够精确地管理括号的匹配问题,本文将通过C+... 目录引言问题描述代码讲解代码解析栈的状态表示测试总结引言在编程中,括号匹配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

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

《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检查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重合,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流程概述步骤详解China编程步骤1:定义时间段类步骤2:添加时间段步骤3:检查时间段是否有重合步骤4:输出结果示例代码结语作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Java中的String字符串是我们日常编程中用得最多的类之一,看似简单的String使用,却隐藏着不少“坑”,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意外的错误容... 目录8个避坑点如下:1. 字符串的不可变性:每次修改都创建新对象2. 使用 == 比较字符串,陷阱满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

《Java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重合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判断时间段集合是否与某时间段重合判断多个时间段是否有间隔实体类内容public class D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反转链表是链表操作中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考题,本文将从思路到实现一步步地讲解如何实现链表的反转,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一操作,我们将使用C++代码演示具体实现,同... 目录问题定义思路分析代码实现带头节点的链表代码讲解其他实现方式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总结问题定义给定

IDEA编译报错“java: 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DEA编译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今天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尝试将一个文件的Base64字符串设置为常量,结果导致IDEA编译的时候出现了如下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2.1 理论角度2.2 源码角度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①:StringBui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

《Java覆盖第三方jar包中的某一个类的实现方法》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经常需要使用第三方的jar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第三方的jar包中的某一个类有问题,或者我们需要定制化修改其中的逻辑,那么应该如何... 目录一、需求描述二、示例描述三、操作步骤四、验证结果五、实现原理一、需求描述需求描述如下:需要在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区别的相关资料,包括数据结构特性、核心操作性能、内存与GC影... 目录一、底层数据结构二、核心操作性能对比三、内存与 GC 影响四、扩容机制五、线程安全与并发方案六、工程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deepseek的api创建2.Java实现请求deepseek2.1 pom文件2.2 json转化文件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