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化使用于什么场景呢? 也就是 在什么业务需求下会使用 静态化?

2023-12-12 05:58

本文主要是介绍静态化使用于什么场景呢? 也就是 在什么业务需求下会使用 静态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小议动静分离架构方案

 

1.缘起:

互联网项目应用大多是高并发,要求在高并发下 请求访问能够快速响应。除了在 scale up 和

scale out 方案外 还可以使用 动静分离的方式实现;

 

首先说下 动静分离为什么会快?

静态的资源特点: 访问路径短,不需要动态拼装即可返回用户请求结果;

动态的资源特点: 访问路径长,微服务实现中可能一个请求会跨几个微服务节点,寄过需要拼装

后才可以返回给前端;

动静分离: 故名思意,就是将能够静态化的单独部署在 nginx 或者CDN或者squid/varnish 等服

务器上,而需要动态拼装的则放在另外的服务器上部署,从而动与静态属性的两种

资源分离开来部署;

 

2.静态资源

如: html js css jpg png 等等 不会变动的资源;

 

主要的 前端页面缓存技术有:

CDN (可以用 nginx + memcache );

NIGNX;

squid: 特点: 可持久化到 磁盘,支持大文件存储;

varnish: 特点: 效率高,不支持持久化--磁盘存储,小文件存储性能好;

 

 

3.动态资源:

通常是指,需要动态的组装,例如 法义APP按照条件找律师的搜索结果叶需要多个维度的筛选后结果集组装,访问的链路可能会 跨越多个微服务节点,链路很长。而且不同用户的不同条件搜索结果是不一样的;

那么此时就不能再用动静分离,只能是使用 scale out 方式,前文有总结过 scale out 方式的扩展方案; 或分布式 多节点集群 + 负载均衡策略;或添加 服务器应用层级的缓存;

 

总结如下:

  • 分层架构
  • 服务化架构
  • 数据库,缓存架构

 

4. 互联网的动静分离架构:

 

动静分离的方案是,指将动态页面与静态页面 分开不同系统访问的架构方案;

一般来说:

  • 静态页面访问路径短,访问速度快,几毫秒
  • 动态页面访问路径长,访问速度相对较慢(数据库的访问,网络传输,业务逻辑计算),几十毫秒甚至几百毫秒,对架构扩展性的要求更高
  • 静态页面与动态页面以不同域名区分

 

静态页面除了上述中指出的 html css js jpg png 等文件,比如还可以 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将

业务中产生的 一些结果集事先做成静态页放在静态资源服务器中 实现静态化;

比如:

法义APP 中 资讯 页面就可以这么搞, 访问 的是 ID 为 123456 的 资讯文章, 那么我们可以

将ID为 123456 的文章ID 去数据库查询出来 然后将 文章内容 用html css 等进行渲染成静态

的 123456.html 文件 放入静态资源服务器中。那么用户在访问的时候就可以 如下方式方

位:

http://fystatic.com/zx/123456.html 此时访问的就是静态资源服务器 , 前面有说过 静态资源

服务器 的特点 访问链路短,响应迅速;

 

 

5.静态化的适用场景:

哈哈哈。。。 老调常谈。。。 一切脱离业务的架构都是耍流氓。。。

 

静态化使用于什么场景呢? 也就是 在什么业务需求下会使用 静态化?

总结下:

1. 高并发 但要求响应速度快 快到什么程度???? --- 用户请求响应在三秒内。

 

2. 静态化的文件 数量不宜过大,数量不多,静态化总文件数不庞大;

 

3. 适合用在 规则性较强的逻辑处理较复杂的业务场景:比如: 按照某三四个条件维度

来检索出来的律师服务页,产生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此时就可以生成静态页放入静态

缓存服务器中供调用;

 

4. 反之,当数据量庞大,生成静态页比较多的时候就不适合应用此静态化方案。

 

6.总结:

 

“页面静态化”是一种将原本需要动态生成的站点提前生成静态站点的优化技术。

总数据量不大,生成静态页面数量不多的业务,非常适合于“页面静态化”优化。

这篇关于静态化使用于什么场景呢? 也就是 在什么业务需求下会使用 静态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83472

相关文章

Conda与Python 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

《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随着Python社区的成长,虚拟环境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 目录前言一、Conda 与 python venv 的核心区别1. Conda 的特点2. Python v

Spring 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

《Spring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从WebSocket的基础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的步骤,并重点讲解了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简单消... 目录一、WebSocket基础概念1.1 什么是WebSocket1.2 WebSocket与HTTP

C#中Guid类使用小结

《C#中Guid类使用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C#中Guid类用于生成和操作128位的唯一标识符,用于数据库主键及分布式系统,支持通过NewGuid、Parse等方法生成,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 Guid二、生成 Guid1. 使用 Guid.NewGuid() 方法2. 从字符串创建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

《Python使用python-can实现合并BLF文件》python-can库是Python生态中专注于CAN总线通信与数据处理的强大工具,本文将使用python-can为BLF文件合并提供高效灵活... 目录一、python-can 库:CAN 数据处理的利器二、BLF 文件合并核心代码解析1. 基础合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

《Python使用OpenCV实现获取视频时长的小工具》在处理视频数据时,获取视频的时长是一项常见且基础的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OpenCV获取视频时长,并对每一行代码进行深入解析... 目录一、代码实现二、代码解析1. 导入 OpenCV 库2. 定义获取视频时长的函数3. 打开视频文

MyBatis-Plus 中 nested() 与 and() 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

《MyBatis-Plus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在MyBatis-Plus的条件构造器中,nested()和and()都是用于构建复杂查询条件的关键方法,但... 目录MyBATis-Plus 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一、核心区别对比二、方法详解1.and()

Spring IoC 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

《SpringIoC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分层思想与IoC容器原理,通过分层解耦业务逻辑、数据访问等模块,IoC容器利用@Component注解管理Bean... 目录1. 应用分层2. IoC 的介绍3. IoC 容器的使用3.1. bean 的存储3.2. 方法注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1. 类方法定义与基本语法2. 类方法 vs 实例方法 vs 静态方法3. 核心特性与用法(1编程客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在Linux系统管理中,压缩与传输工具是数据备份和远程协作的桥梁,而系统监控工具则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眼睛,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 目录引言一、压缩与解压:数据存储与传输的优化核心1. zip/unzip:通用压缩格式的便捷操作2.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在数字时代,大文件下载已成为日常操作,本文将手把手教你用Python打造专业级下载器,实现断点续传,多线程加速,速度限制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智能续传:从崩溃边缘抢救进度二、多线程加速:榨干网络带宽三、速度控制:做网络的好邻居四、终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