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与垃圾分类斗争较劲一周后,我来汇报战果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上海市垃圾分类执行一周了,我也和垃圾分类杠上一周的时间了。
这一周的时间,利用周末业余空隙,趁着全民都在搞垃圾分类的热点,又写了一个小程序:垃圾分类查询指南。
我的这个小程序,没太多的功能,核心功能就是可以根据关键字查询垃圾所属的类别。
这个搜索受三方接口的设计限制,不支持模糊搜索,只能根据数据库里面的词库全名完整检索。譬如,“香蕉皮”能搜索所属“湿垃圾”,而“香蕉肉”就搜不出来了。这个我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
其他的就是一些垃圾分类常识和贴士类的辅助功能了,根据数据分析显示,这些功能有点鸡肋。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为了弥补垃圾搜索“全名匹配”的缺憾,后续我又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高清图加入其中,算是一点优化之举吧。
说说数据吧。
我个人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做了好几款小程序产品,包括之前用心做的这款「公交卡余额查询」小程序,数据都一直不温不热的。
这次尝试追下热点,做了这款「垃圾分类查询指南」小程序。开始时候,数据确实不错,每天自然增长用户达到大好几千。比较令人欣喜的是,只用了三天就开通了流量主功能,虽然广告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比起这几天漏掉的公众号文章广告而言,更是惨不忍睹,但是这种做产品看数据的成就感很强,哈哈。分析一下,应该得益于 7 月 1 号上海市正式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然后相关的小程序并不是很多,UI 体验做的不错的也寥寥无几吧。
小小疯狂增长了两天后,走向凉凉之路。为什么呢,巨头也开始分这勺羹了。支付宝,淘宝,京东,百度,平安等,都相继推出自己的垃圾分类查询功能,有巨无霸 App 的扶持,更 AI 智能化,扫一扫马上就出结果,完全秒杀市场上大片个人开发的产品。
而且工具类的产品,本身就没什么用户粘性可谈,非常难做。这一次尝试,也算是体验了一把风口流量的红利,当然我所说的红利是与我自己之前开发的几款小程序相比,毕竟,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三天开通流量主还是非常爽的。
当然了,我也没有那么沮丧,「垃圾分类查询指南」小程序,后面我还会继续维护,努力做一些差异化、便捷化的小功能苟且生存吧,毕竟也算是自己的一款小产品嘛。作为一名爱好设计爱好产品的程序员,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自己给自己提需求的过程,还是非常爽的。这个滋味,我想你们一定懂得。
欢迎大家打开 体验。
往期阅读
微信 7.0.5 新版来袭:公众号和短视频,一个都不能少
终于知道为什么程序员难找对象了,一般人真的顶不住
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史无前例的升级版,终于来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一名爱叨叨的程序员
这篇关于与垃圾分类斗争较劲一周后,我来汇报战果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