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重卡ADAS预警搭载数据出炉,恒润/东软睿驰/克诺尔排名前三,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近日,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0年度中国商用车ADAS市场数据报告》,2020年中国市场重型货车新车上险量为157.35万辆(同比增长35.27%),其中,牵引车类(营运类)上险量为75.98万辆(同比增长42.8%),占比48.29%。
在品牌上险量数据方面,解放、东风、陕汽排名2020年重型货车上险量前三位,排名前十品牌合计上险量占比达到75.61%,显示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在重型牵引车方面,解放、陕汽、欧曼排名上险量前三位,排名前十品牌合计上险量占比达到92.01%,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去年9月1日,因为受疫情影响(原计划5月1日)推迟执行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 1178.1—2018)和《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 1178.2—2019)多项条款要求,正式开始落地执行。
其中,总质量大于18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应具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同时,牵引车辆应具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从目前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重型牵引车基本上都已经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相关LDWS和FCW的功能前装出厂配置。而重型载货车,则出现大部分车企将车型公告中的限速设置在89km/h(同时在对外销售时,提供大于90km/h车型,采取部分后装ADAS预警设备的方式),没有进入前装出厂法规强制范围。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每月监测数据显示,去年7月份开始,部分商用车企业开始批量采购ADAS预警供应商的相关设备,从去年9月1日到12月底重型牵引车(营运类)搭载ADAS(FCW、LDW)预警新车上险量为36.79万辆,预计2021年搭载上险量将超过100万辆。
在具体供应商配套数据(不包括车企的非法规要求车型)方面,经纬恒润、东软睿驰、克诺尔排名前三位,同时,前7家供应商合计占有市场份额超过9成。
此外,由于商用车存在车型较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供应配套上险和配置车型过检数上差异较大。
同时,在视觉芯片方案方面,Mobileye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TI、NXP、安霸、地平线等厂商是国内供应商(除恒润之外)的主要选择。
而按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国内合计有26家ADAS预警类供应商在货车(牵引车辆)有车型LDWS配置,在配置车型数排名中,仅威伯科一家外资供应商进入前十。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商用车企的关联公司(类似福田汽车的智博科技,重汽旗下的潍柴-清智,东风旗下的南斗六星、一汽解放旗下的苏州挚途等等)正在开始逐步“上位”。
同时,包括电装(DENSO)、戴姆勒卡车、沃尔沃卡车、斯堪尼亚等等更多的外资公司的参与身影,而博世新一代商用车ADAS系统(满足L1、L2的辅助驾驶功能)也将预计在国内2022年投产装车。
此外,受到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法规(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和牵引车需加装AEB)影响,供应商市场份额有可能在原有预警的基础上,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与此同时,今年开始部分头部商用车企将开始陆续上马L2级自动辅助驾驶车型,进军高端及大客户定制化市场,AEB、ACC、LKA等功能将逐步进入商用车配置序列。
背后,会对目前的预警类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AEB、LKA等涉及到执行层面,就必须接入到底盘的制动、转向系统,目前商用车市场主要被威伯科和克诺尔两家占据,国产厂商仅有小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外资Tier1的高成本和高昂的开发费用,并不是所有商用车企都愿意或者有实力来承担,这也给了国产供应商进入的契机,同时带来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东软睿驰为例,该公司商用车车规级前视产品已经批量出货(按照上述数据,截至去年底排名份额第二位),AEB法规项也已经完成了测试,并将在今年实现量产。
另外,东软睿驰的L3级自动驾驶项目也已经与国内一家大型商用车集团合作开发,并且即将量产。按照该公司的说法,随着汽车跨入由软件定义时代,未来的商用车自动驾驶业务模式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东软睿驰也在探索在满足法规市场的前提下,包括通过开放的自动驾驶架构实现增值服务APP的追加与订阅,通过车云协同方案实现智驾系统的自我进化等等。
这篇关于重卡ADAS预警搭载数据出炉,恒润/东软睿驰/克诺尔排名前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