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T文化书摘]读李开复老师的《AI·未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就蹿升至畅销榜,时至今日我才完整阅读,我赞成其中很多观点,可谓是感触颇深。
喜欢想看这本书的,可以跟随这篇文章一起来。这篇文章将会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整书的结构和精华内容。
一 导读
整书分为8个章节以及结束语。
第一章: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整书以柯洁战败AlphaGo为开篇,并以人类大败的这一天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斯普特尼克时刻引用了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美国人对苏联科技领先的焦虑。同样,中国目前面临了同样的问题。
由此话题徐徐展开,深度学习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中美谁能保持领先?中国的优势是什么?人工智能给人来带来的真正危机是什么?答案没有完全给出,都在后面的章节里面。
第二章:从竞技场杀出的世界级创业者
本章可以认为是2000年到2015年15年间中国互联网创业史的精简缩写。熟悉中国互联网创业史的朋友可以很快略过本章节。通过比较eBay和阿里巴巴,谷歌与百度,Groupon和美团等案例,剖析了中国互联网的生存格局。其实李开复老师跟很多人的观点都一样,就是老美的企业实在是不会做本地化。通读全篇,我一个感觉就是李老师心里只有一句话对美国的企业说“我是真心带不动你们了”
第三章:中国的另类互联网世界
如果说上一章节是讲中国互联网的崛起,这一章便是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弯道超车了。本章节提到了微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这些都是中国在新世纪的伟大发明。这些伟大的产品为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必须讲下我的理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既是两回事又是一回事。从技术角度来说,二者角色不一样;从领域来说,二者是承前启后的关系。没有大数据,当前的人工智能无从谈起;但人工智能又不只是依赖大数据。大数据不是只为人工智能而生的,但有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生命力又有了极大的增强,换句话说就是能玩出花来了。
第四章:两国演义和七巨头
两国,自然便是美国和中国。七巨头,则是谷歌、Facebook、亚马逊、微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阐述两国是如何成为人工智能的引领国,李博士举了个例子,举了一个避开中国新年的人工智能大会,充分说明了中国科学家和研究者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性。然而,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是各具优势的。美国占领了人工智能的基础领域,其创新能力依然无人能匹敌。研究过人工智能的朋友都清楚,目前大部分先进理念的提出都发生在美国。而中国,凭借着互联网浪潮的后发优势,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优势。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一位教授讲的话,至今记忆犹新:在中国做行业研究,迟早会具有后发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所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更加丰富,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素材。试想,连目标场景和研究素材都没,何来的优势?
很高兴看到七巨头中,中国占据三席。李博士也提到,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也是赢者通吃的局面。先发者具有极大的领域优势,然后凭借着优势资源,建立起通用廉价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小厂商通常不具备资源优势,往往在竞争中失利,在成本、效用等方面都无法与巨头匹敌,自然而然在市场竞争中遭遇淘汰的命运。真是唏嘘,最近中美竞争的芯片战也便是如此。
第五章:人工智能发展的四拨浪潮
李博士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四波浪潮:互联网智能化、商业智能化、实体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互联网智能化,商业智能化,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已经跟第一波和第二波的智能化水乳相容。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实体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还是电影里面的情节,但可以预测也终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面。
第六章:乌托邦、反乌托邦和真正的人工智能危机
这一章节,李博士探讨了一个很深刻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是好是坏?这一章节里面,李博士不再是纯粹一个人工智能学家,而是一个视野凌驾于人类命运之上的社会科学家。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两大阵营分别代表了对人工智能的乐观和悲观态度。他们的态度反映在对待强人工智能奇点到来时刻的态度上。对于此,李博士也很实在地指出了:还没有证据说明超强人工智能已经来临了。所以现阶段,大家并不需要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但是,这里说但是了,李博士直接指出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真正危机有两点:失业浪潮和贫富差距。几乎不需要太多的论证,人工智能必定带来就业岗位的流失,尤其是大量人力重复劳动的岗位,终将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伴随着失业潮,依据赢者通吃的属性,财富拥有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也将会拥有更多的财富资源,进一步加剧经济不平和和贫富差距。
第七章:一个癌症患者的思考
这一章节,李博士用自身的案例,从患癌的经历说起,剖析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真正的差异。这里只有一个论点,便是人工智能再强大,也不具备情感,而情感和爱才是人类真正所特有的。这个我也在想,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具有强强强人工智能,也具备人类那样丰富的情感呢?
第八章: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蓝图
这里重谈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危机。危机中至少还有一个机字。这一章,李博士讲了很多有意思的社会学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共存的问题。里面有些观点我从未思考过,颇有意思。
书中最后提到,要用所有人都能平等获得工资的方式来解决AI带来的失业潮问题。我想,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吗?马克思能预想到生产力极大发展时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时,可能没能想到生产力极大发展时的具体形态就是AI技术充分发展的世界吧。我读马克思的著作不多,有没有哪位朋友熟悉的可以来聊一聊的?
精彩语录
互联网在中国的的萌发,就像电报的发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信息流通、促进了上午拓展。而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萌发,则会像电力的应用那样,为各行各业赋能,改变市场格局。
深度学习的问世,意味着我们将从专家的年代转变为数据的年代。
深度学习代表了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升级,但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升级代表了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开始。
规模更大的技术变革会影响到许多行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组织甚至社会结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或称GPT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我相信,人工智能很快会成为举世公认的下一个GPT,刺激经济生产甚至促进社会组织变革。
我相信,人工智能的到来,是为了帮助人类从乏味、无趣的例行性工作中获得解放,并且推动我们思考人何以为人,以及人生在世的意义。
这篇关于[IT文化书摘]读李开复老师的《AI·未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