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Creation of SecureRandom instance for session ID generation using [SHA1PRNG] took [117,518] milli...,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将程序部署到 linux 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在重启之后的一段时间登录请求非常缓慢。然而在本地 Windows 下没有这种情况。(程序使用 springboot + mybatis + shiro 架构。)
反复检查程序都没有发现原因的情况下,查看 linux 服务器上的程序日志,发现有如下提示:
Creation of SecureRandom instance for session ID generation using [SHA1PRNG] took [117,518] milliseconds.
使用[SHA1PRNG]创建用于会话ID生成的SecureRandom实例花费了[117,518]毫秒。
因为是使用 springboot 自带的 tomcat, 没有直接使用 tomcat ,所以这里我选择了下面的第二种解决方案。
经过网上查询得知,(以下是转载内容,来自:https://www.jb51.net/article/117086.htm)
Tomcat 7/8 都使用 org.apache.catalina.util.SessionIdGeneratorBase.createSecureRandom 类产生安全随机类 SecureRandom 的实例作为会话 ID
Tomcat 使用 SHA1PRNG 算法是基于 SHA-1 算法实现且保密性较强的伪随机数生成器。
在 SHA1PRNG 中,有一个种子产生器,它根据配置执行各种操作。
Linux 中的随机数可以从两个特殊的文件中产生,一个是 /dev/urandom,另外一个是 /dev/random。他们产生随机数的原理是利用当前系统的熵池来计算出固定一定数量的随机比特,然后将这些比特作为字节流返回。熵池就是当前系统的环境噪音,熵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系统噪音可以通过很多参数来评估,如内存的使用,文件的使用量,不同类型的进程数量等等。如果当前环境噪音变化的不是很剧烈或者当前环境噪音很小,比如刚开机的时候,而当前需要大量的随机比特,这时产生的随机数的随机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 /dev/urandom 和 /dev/random 这两种不同的文件,后者在不能产生新的随机数时会阻塞程序,而前者不会(ublock),当然产生的随机数效果就不太好了,这对加密解密这样的应用来说就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dev/random 会阻塞当前的程序,直到根据熵池产生新的随机字节之后才返回,所以使用 /dev/random 比使用 /dev/urandom 产生大量随机数的速度要慢。
SecureRandom generateSeed 使用 /dev/random 生成种子。但是 /dev/random 是一个阻塞数字生成器,如果它没有足够的随机数据提供,它就一直等,这迫使 JVM 等待。键盘和鼠标输入以及磁盘活动可以产生所需的随机性或熵。但在一个服务器缺乏这样的活动,可能会出现问题。
有2种解决方案:
1. 在Tomcat环境中解决:
可以通过配置 JRE 使用非阻塞的 Entropy Source:
在 catalina.sh 中加入这么一行:-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即可。
2. 在 JVM 环境中解决:
打开 $JAVA_PATH/jre/lib/security/java.security 这个文件,找到下面的内容:
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random
替换成:
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urandom
这里值为何要在 dev 和 random 之间加一个点呢?是因为一个 JDK 的 bug,有人反馈即使对 securerandom.source 设置为 /dev/urandom 它也仍然使用的 /dev/random,有人提供了变通的解决方法,其中一个变通的做法是对 securerandom.source 设置为 /dev/./urandom 才行。也有人评论说这个不是 bug,是有意为之。
这篇关于Creation of SecureRandom instance for session ID generation using [SHA1PRNG] took [117,518] milli...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