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项目经理和PMO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增强团队信任的秘密武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项目经理和PMO其实最难带的往往是由不同职能部门而组织从项目团队,想要项目团队能够齐心协力,彼此信任,互相支持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往往经常陷入团队配合不协调,冲突中而衍生出很多问题,耽误了项目的完成。
项目目团队建设中,你可能希望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深度破冰,配合更默契;团队成员,不论是同部⻔还是跨部⻔,都能打破隔阂,能够⼀起团结⼀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员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彼此更加信任。
你可能也希望解决团队效率的问题,你的团队可能会陷⼊,不是在开会就是去开会的路上的状态,会议拖沓不⾼效。⻥缸会议就可能是,适合你们团队的⼯具。对了,别忘记,除了⼯作之外,还可以⽤在家庭会议上,也许能有效改善家庭亲密关系。
下面将会回答
01:什么是鱼缸会议?
02:鱼缸会议的具体使用场景是什么?
03:鱼缸会议的应用原则?
04:鱼缸会议的使用延伸?
1、什么是鱼缸会议?
⻥缸会议⼜叫⻥缸法,是指运⽤团队⼒量,通过分享各⾃的观点和资讯,对⻥(部⻔及或个体)进⾏诊断和反馈的过程。
传统的⻥缸会议,是将与会者分成两个⼩组。这两个⼩组的成员分别围坐在内圈和外圈。内圈的⼈讨论或者分析问题,或是做各种练习活动,外圈的⼈进⾏观察,然后提问或者反馈,并且可以加以评论,最后达成解决问题的⽬的。
⻥缸⾥的⻥,⼀般⽐喻为在⾥圈的⼈,静坐在众⼈⾯前,不断接收其他成员的建议与质疑,过程中不发⾔、不辩解,⽤⼼思考所提的内容。之所以不让“⻥”发⾔,是为了防⽌在辩解中强化对问题的习惯性防卫⼼理,让其它成员可以⽆拘⽆束地谈出⾃⼰的意⻅。
外圈的⼈可以⽐喻为⻥缸⾥的⽔,也可以⽐喻为看⻥缸⾥⻥的周围的观众。由于这时候,⾥圈的⼈,好像⻥缸中供⼈观赏的⾦⻥,因此,这种会议被称为⻥缸会议。
2、鱼缸会议的具体应用场景
跨部⻔合作中
由于传统的职能分⼯,是我们仅仅专注于⾃⼰的职务,看不⻅⾃⼰⾏为的影响导电怎样延伸到职务范围之外。当有些⾏动的影响回过头来伤害到⾃⼰,我们还误认为这些新问题是由外部引起的。就像被⾃⼰的影⼦追着跑⼀样,我们似乎永远⽆法甩掉它们。
⽐如,销售部⻔责怪制造部⻔:“我们⼀直达不到销售⽬标的原因,是我们的品质⽆法同别⼈竞争”;制造部⻔责怪⼯程部⻔;⼯程部⻔回头责怪销售部⻔:“如果他们不⼲扰我们的设计,让我们近期发挥设计产品,我们已经是业界的领导者。”
部⻔团队建设
⽐如,由张三开始,他第⼀个作为“被观赏者”先深刻分析⾃⼰在团队中的贡献与不⾜,“观赏者”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依次对他提出他在团队中的贡献和不⾜。⼤家都⾮常真诚的肯定了队友的成绩与能⼒,也都毫⽆保留的指出了他的不⾜与需要改进的地⽅,并将记录优点和缺点的纸条双⼿递给“⻥”,表⽰出⾜够的尊重。
然后,部⻔负责⼈在每位同事“观赏”结束后都对其进⾏点评,对“观赏者”给予赞美和肯定,同时巧妙的提出不⾜,以及指出怎样可以做的更好,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操作⽰例
1.⻆⾊定位:确定接受反馈的“⻥”(某个⼈/某个部⻔),选取记录员记录会议。
2.确定反馈⽅向:由“⻥”来确定反馈⽅向,描述其⽬标(如未来5年的⼈⽣或职业⽬标)。
3.⾃评:对达成⽬标的能⼒现状做出评估,由“⻥”说明已具备和⽋缺的能⼒。
4.他⼈反馈:对该职位(⽬标)的看法、要求标准、期望。每⼈3分钟,反馈三个优点,三个改进点(观点+举例说明)。
5.整理反馈:将反馈结构化、分类整理;选出5个优点和5个改进点;感谢所有反馈者分享参与体会。
6.制订改进计划:针对选出的关键改进点,制订相关的改进及监督划。
3、鱼缸会议的应用原则
⻥缸会议的“⻥”⾯对“⽔”的评价和建议,会有⼀个适应的过程,他⼈反馈初期极有可能因为⾃尊⼼受挫,想要出⾔反驳或者打断反馈者,影响整个会议的正常进⾏,也达不到会议合作共赢的⽬的。
⻥缸会议是对话的形式,所以如果想作为领导批判会、检讨会、或只有⼀个⼈讲其他⼈听的会议,建议不采取这种⽅式。
这⾥推荐⼏个⻥缸会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可供参考。
1.⽬标集中,不盲⽬追求建议的数量。
2.有意⻅分歧时要控制好情绪
3.评价时需要先提肯定性意⻅再提问题。
4.从他⼈的建议与质疑中引起反思是关键。
5.其他⼈说话时要聆听,避免⼀⾔堂(‘⻥’保持聆听,不可打断反馈)
6.环境轻松⾃在为好。
7.与会⼈员⼀律平等,各种建议与质疑将被全部记录下来。
8.主张独⽴思考,不允许私下交谈⼲扰别⼈思维,不能发表含⼈⾝攻击的内容。
9.不强调个⼈绩效,应以组织的整体利益为重,理解别⼈的贡献,在会场中创造⺠主环境。
10.事前规定好规则并知照所有⼈⾮常重要。
11.参与⼈数不宜太多,通常为5〜10⼈。
12.每个⼈由于学识、经验、背景不同,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度都有所不同,要放下⾯⼦,倾听来⾃他⼈真实的声⾳。参与者既要接受⾃⼰眼中的⾃⼰,也要了解别⼈眼中的⾃⼰,多⽅位地认识⾃⼰会帮助我们的成⻓。
13.⻥缸会议提供了真⼼反馈的环境,沟通模板的设计⾄关重要,每⼀个问题都需要让记录者以具体的事件来记录,⽽不是个⼈的情绪或泛泛的反馈。
·
4、鱼缸会议的实施步骤
场地为安静舒适的环境,每组建议5-8个⼈,所有⼈先静默3-5分钟,发⾔时间确保每⼈的时间在60秒以上。如⼈数较少,则围坐成⼀圈;如⼈数较多,则可以分成多个⼩组同时进⾏,每个⼩组都各⾃围坐成⼀圈。
如为多组建设性反馈,则可进⾏圈之间的交换,确保每个⼈都得到其他⼈的反馈。
反馈表准备:
按⼈数准备好⻥缸会议的反馈表,确保每个⼈都能得到其他伙伴的建设性反馈。会议结束,每个⼈把记录的反馈表,给回被反馈者。⻥缸会议中沟通的反馈不单单是提出⾃⼰的看法和感受,⽽更加注重是否为建设性反馈,即基于具体事实事件的陈述来反馈对⽅做的好的、有待改善的地⽅。⽰例如下:
积极反馈句式如:在⼯作中,你做了哪件事件推动团队的xxx(信任/建设性冲突/兑现承诺/承担责任/获得结果)?
建设性反馈句式如:在⼯作中,他做了哪件事情是导致团队出现了xxx(缺乏信任/惧怕冲突/缺乏承诺/逃避责任/忽视结果)?
5、鱼缸会议使用延伸
延伸1,把“⼀个⼈讲、⼀群⼈听”的会议模式,改成了“⾯对⾯的对话”
专家和提问者讨论议题,假装会议室⾥只有他们两⼈,忘记还有⼀群参与者坐在外围,正在静悄悄地听他们俩探讨。他们像两条⾦⻥,在⻥缸⾥⾃由⾃在地游,主持⼈就是⻥缸,把他们与外围的参与者隔开。
等他们俩探讨完毕,主持⼈再请参与者依次提问,让每位参与者有机会发表⾃⼰的意⻅。
⻥缸会议⼿卡的正⾯图⽚
⻥缸会议⼿卡的背⾯图⽚
需要注意什么?
合什么⼈开?
只适合为⼀群专业、需求相近的⼈开,特别适合企业内部开会,不适合背景差异太⼤的⼈群。
管好专家:
尽量不让专家打开准备好的PPT,那是为⼀群⼈准备的,再好也不合适。⿎励专家⽤⽩板,现场画给提问者看。
对话的重点:
主持⼈要严格执⾏会议纪律,保证在专家与提问者对话的时候,参与者保持安静,不打扰专家和提问者。
对话什么时候结束?
当提问者提不出问题,向主持⼈投送求救的⽬光,主持⼈就可以宣布对话结束。(⼀般情况,10分钟后专家和提问者进⼊状态;20分钟后,提问者开始提不出问题)
对话可以提前结束吗?
如果对话没到20分钟就没得谈了,可以提前结束,进⼊提问环节。提问环节后,如果时间很多,可以重新启动对话,再开⼀遍⻥缸会议。也许被参与者的思想冲击后,专家和提问者有了对话的新思路。
提问第⼀轮:
第⼀轮提问,要求每位参与者提出⼀个问题,迫使每位参与者认真参与。
提问第⼆轮到多轮:
参与者认真听了对话环节,80%的共同问题已经被回答,再要问出好问题很困难。第⼆轮开始,参与者可以放弃提问,很快就没有⼈提问了。如果,个别⼈还有很多问题,令其会后讨论。
感受谈什么?
只谈感受,兴奋、疲惫、有趣、烦躁这些是感受。学到了什么知识、意识到什么问题都不是感受。
延伸2,团队进⾏结构化研讨,集体针对⼀个问题具体剖析
⼤家先在纸上写下⾃⼰想要研讨的问题。然后进⾏分⼩组,每个组10⼈讨论⼀个问题。
通过抽签的形式,⼤家⾃愿参加⾃⼰想参与讨论的问题。然后各⼩组分别坐好,主持⼈让每组选出问题的主⼈。
此时,问题就是⻥了,然后就介绍⻥缸会议研讨规则。
具体流程如下:
第⼀轮,问题的主⼈对问题进⾏解释说明
第⼆轮,所有的⼈都可以针对此问题提问
第三轮,让问题的主⼈解释并且重新定义
第四轮,所有的⼈都可以提出建议和意⻅
第五轮,问题的主⼈归纳总结提出解决⽅案
第六轮,所有的⼈都讲⼀下会议的收获体会
第七轮,选出发⾔⼈并形成发⾔⽅案
七轮研讨中,第⼀轮是陈述背景,确定研讨议题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第⼆轮和第三轮是第⼀次发散-收敛的思维讨论环节、第四轮和第五轮是第⼆次发散-收敛的思维讨论环节,第六轮和第七轮是第三次发散-收敛的思维讨论环节。总体上经过三次发散三次收敛后,就基本上能够达到研讨的⽬的。
参与会议收获不仅体现在最后的结果,更体现在研讨的过程中,团队学习带来的满⾜感也成为参加⻥缸会议的额外收获。
这篇关于项目经理和PMO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增强团队信任的秘密武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